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摄食和水质的变化特征及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进行6×2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即6个体重阶段(45~550 g)和2个密度水平(高密度比正常密度提高20%~30%),共形成12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试验期44 d.探寻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摄食和水质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日增重、日均摄食量、饲料系数等绝对指标与体重阶段呈正相关;氨氮、COD等水质指标相对浓度与体重阶段呈负相关;(2)常规水质条件下,高密度养殖不利于生长、摄食和降低水体有害物,其副作用起初并不明显,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3)新发现半滑舌鳎的日摄食率为0.43%~0.92%,对常规鱼类投饲率推荐范围(2%~5%)提出了质疑,为现代海水养殖精准饲喂和清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4)本试验条件下,体重45~550 g阶段半滑舌鳎的特定生长率为(1.42%~0.50%)/d,饲料系数为0.68~0.86,水中氨氮为8.45~1.51 mg/(kg.h).  相似文献   

2.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的平均养殖密度(15.07±0.22)kg/m3,观测半滑舌鳎的呼吸频率,检测养殖水体中溶氧、氨氮、亚硝酸氮等24 h内摄食和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半滑舌鳎摄食前、后的呼吸频率平均值分别为27.3次/min和34.7次/min,摄食后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摄食前;(2)投喂前、后2.5 h内,水中溶氧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在摄食2.5 h后,水中溶氧处于稳定的上升趋势;(3)投喂后,氨氮、亚硝酸氮浓度显著增高,2.5 h后达到峰值,随后缓慢降低,在下次投喂前0.5 h达到最低值。说明半滑舌鳎摄食活动对循环水养殖水质的影响呈现规律性,也说明循环水养殖模式可以满足半滑舌鳎对水质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封闭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进行6×2双因素随机设计动物试验,即6个体重阶段(45-550g)和2个密度水平(高密度比正常密度提高20-30%),共形成12个处理,每处理3重复,试验期44天。探寻我国北方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摄食和水质的变化特征及规律。结果表明:(1)日增重、日均摄食量、饲料系数等绝对指标与体重阶段呈正相关,对应的相对指标与其呈负相关;氨氮、COD等水生态指标相对浓度与体重阶段呈负相关。(2)常规水质条件下,高密度养殖不利于生长、摄食和降低水体有害物,其副作用起初并不明显,随着试验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3)新发现半滑舌鳎的日摄食率为0.43-0.92%,对常规鱼类投饲率推荐范围(2-5%)提出了质疑,为现代海水养殖精准饲喂和清洁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4)本试验条件下,体重45-550g阶段半滑舌鳎的特定生长率为1.42-0.50%•d-1,饲料系数为0.68-0.86,水氨氮为8.45~1.51 mg•kg-1•h-1。  相似文献   

4.
半滑舌鳎摄食机理及营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半滑舌鳎苗种培育技术方面已经取得重大突破,然而,由于半滑舌鳎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困难,产业化养殖规模仍受到限制。为了解决半滑舌鳎的投喂摄食难题,本文对其捕食特征、摄食机理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综合分析了半滑舌鳎摄食机理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半滑舌鳎摄食机制具有两种模式:(1)对运动状态饵料,利用机械感觉定位(侧线),利用化学感觉识别(口咽腔味蕾);(2)对静止状态饵料,利用化学感觉定位(嗅觉),利用机械感觉识别(无眼侧乳头状突)。基于半滑舌鳎的摄食机理,作者认为,对半滑舌鳎营养策略问题,应从在饵料中添加诱食剂增强嗅觉刺激和强化侧线刺激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益生菌对半滑舌鳎养殖水质及仔稚鱼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益生菌对水质因子及半滑舌鳎仔稚鱼生长指标的影响.设置添加益生菌的试验组和未添加益生菌的空白对照组进行饲喂试验,定期测定水质因子并从每组随机抽取鱼体测定其生长指标.研究发现,采用相同饵料喂食半滑舌鳎仔稚鱼,投喂益生菌对试验组pH、DO、温度、氨氮、亚硝氮没有显著影响(P>0.05),表明添加益生菌对水质无不良影响.试验组半滑舌鳎仔稚鱼的体长增长率较对照组虽无明显差异,但增重率、肥满度和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表明益生菌的使用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投喂频率对鳡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1次/d,2次/d,3次/d,4次/d)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幼鱼摄食及生长的影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从1次/d增加到4次/d,鳡幼鱼的摄食率逐步提高,1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体重增加率、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在3次/d时达到最高;饲料转化率逐次下降,1次/d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实验各组组内个体体重差异显著下降,鳡的规格趋于整齐,组间每日摄食表现也各不相同。试验表明:鳡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3次是鳡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7.
赵从明  刘刚 《河北渔业》2013,(12):7-9,17
试验挑选了一批同源同批次的体重相似的半滑舌鳎成鱼,进行了为期4 d的饥饿后再供食21 d的恢复生长试验,在恢复投喂后,分别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投喂频率,分别为A组2 d一投,B组1 d一投,C组1 d两投,D组1 d三投的四种不同的投喂频率,S组为对照组,一直保持投喂。最后结果表明:在经过饥饿后,体重迅速回复的过程中,生长效率(GE)最高的为B组,饵料转化率(FCR)到试验结束后,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GR)只有A组显著低于B、C、D各组(P<0.05),其余各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最终体重B、C、D三组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A组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通过本试验可以得出,B组可以做为实际生产中较为经济可靠的投喂频率,适当的饥饿对半滑舌鳎的生长也会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发酵饲料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苗种培育中的效果,本研究测定了投喂发酵饲料对刺参苗种能量收支、生长、非特异性免疫酶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同时,对比分析了1个倒池周期内投喂发酵和未发酵饲料养殖单元池水的重要水质指标差异.结果表明,在50 d的养殖实验周期内,投喂发酵饲料组刺参苗种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投喂频率对黄鳝幼鱼摄食、生长及饵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黄鳝(Monopterus albus)摄食率、特定生长率、饵料效率、体重分化、鱼体组成的影响。试验共设5组不同投喂频率(2、3、4、12次/d和24次/d),每组3个重复,试验持续30 d。结果显示:投喂频率4次/d组的摄食率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特定生长率有不同程度增高,4次/d组达到最高(P<0.05);饲料利用效率4次/d组显著高于2次/d组(P<0.05),与其它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投喂频率增加,各试验组组内个体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黄鳝的规格趋于整齐。试验各组黄鳝的鱼体成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饵料蛋白质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在4次/d时达到最高(P<0.05)。试验表明:黄鳝的生长受投喂频率的影响,每天投喂4次是黄鳝养殖的最佳投喂频率。  相似文献   

10.
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属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俗称牛舌头、鳎目、鳎米,是一种温暖性近海大型底层鱼类,终年生活栖息在我国近海海区,具有活动范围小、营养等级低、个体大、生长快等优点。其味道鲜美,出肉率高,口感爽滑,鱼肉久煮而不老,无腥味和异味,高蛋白,营养丰富,历来为我国沿海广大消费者待客的上等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由于近年的过度捕捞及近海水域污染,这一重要的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资源量逐渐减少,目前活鱼价格很高。半滑舌鳎具有广温、广盐和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的特点,适温范围3.5℃~32℃,最适水温…  相似文献   

11.
将330日龄的大规格[平均体长(24.4±2.1) cm、平均体质量(93±5.3) g]、小规格[平均体长(18.2±1.1) cm、平均体质量(34±2.5) g]半滑舌鳎分别饲养在2个4 m^3水槽中;550日龄后,置于4个4 m^3水槽内培育,密度为15~30尾/m^2;900日龄后置于4个30 m^3水泥池内培育,密度为3~8尾/m^2。每2~3个月测量1次体长和体质量,研究不同规格半滑舌鳎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生长。3年的养殖试验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两个群体的生长差异变大,大、小规格群体的平均体长比值由1.3增至1.6,平均体质量比值由2.7增至5.3,大规格群体(全长51.3~66.4 cm)中95%以上为雌性;半滑舌鳎的快速生长期为698~1081日龄阶段,适宜生长水温为14.6~26.9℃。本试验结果将为半滑舌鳎的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半滑舌鳎血液指标的影响。设置6个光照强度梯度,分别为正常养殖组(养殖场内的光照强度10-30lx,光周期为6L:18D)、0、150、600、1300和2000 lx组,光照周期为12L:12D。在试验的第0、24、48、96和192 h取血,检测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白蛋白/球蛋白(A/G)、溶菌酶(LZM)、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结果显示,光照强度为600、1300、2000 lx组T-SOD、CAT、GSH在胁迫24 h后降至最低,随后逐渐上升; MDA含量在胁迫48 h后升至最高并与0 h差异显著(p<0.05),随后逐渐上升与初始值接近。光照强度为0、150、600 lx组LZM活力在胁迫48 h后最低并与0 h差异显著(p<0.05)。光照强度为0、150 lx组A/G值在试验期间与0 h差异显著(p<0.05)。Glu、TG、CHO浓度在试验期间有波动,但显著不差异(p>0.05)。光照强度为150、600、1300、2000 lx组在胁迫24 h后ALT活力与0 h差异显著(p<0.0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光照强度为600、1300、2000 lx组在胁迫24 h后AST活力与0 h差异显著(p<0.05)并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急性温度胁迫对半滑舌鳎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将半滑舌鳎在17 ℃海水中驯化2周后直接放入21 ℃(T21)、24 ℃(T24)、27 ℃(T27)的海水中热冲击1.5 h,再放回17 ℃海水中饲养.分别在温度胁迫前(对照)、温度胁迫后0、6、12、24、48、96 h,尾柄采血,检测血浆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白蛋白/球蛋白(A/G)、溶菌酶(LZM)、血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转移酶(AST)等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温度胁迫后SOD先降后升,胁迫后12 h降至最低;CAT在胁迫后12 h急剧下降,之后维持较低水平;温度胁迫后GSH和MDA先升高后降至对照水平;T21、T24组GSH在胁迫后12 h升至最高,T27组24 h升至最高;MDA在胁迫后6 h升至最高;温度胁迫后6 h LZM急剧升高,之后维持较高水平;温度胁迫后A/G先降后升,12 h降至最低,96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Glu在胁迫后6 h急剧降低,之后维持在较低水平;TG在胁迫后出现波动,并有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的趋势;CHO在胁迫后整体呈下降趋势.ALT在胁迫后先升(12 h达峰值)后降,T21和T24组在48 h恢复至对照组水平,T27组在96 h仍高于对照组.T27组AST先升高(6 h达峰值)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T21和T24组AST在胁迫后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人工蓄养条件下,对半滑舌鳎注射催产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研究其卵巢生化成分、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及产卵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亲鱼采用不注射、一次性注射、二次注射的3种处理,并采用生化方法和双抗体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了卵巢中总蛋白、粗脂肪、总糖、水分含量和血浆中甲状腺素、促卵泡成熟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注射催产激素后的亲鱼,卵巢迅速发育并完成物质积累,其中粗脂肪和总糖含量均随卵巢的发育成熟而显著增高(P0.05),产卵完成后明显下降;总蛋白的含量为6.13%~7.07%;水分含量最高,随卵巢发育成熟,先由78.78%降至64.81%,产后升至72.56%。催产剂注射24h后可使血浆甲状腺素含量显著升高(P0.05),有效时间可持续24h以上,且二次注射有利于维持较高的血浆甲状腺素含量。对照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和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均持续降低,注射组促卵泡成熟激素含量在24~36h时上升,此后明显下降,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变化对催产激素最为敏感,注射后12h即明显上升,二次注射组的促黄体生成激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催产激素注射可促进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升高,且二次注射的作用更为明显。催产激素注射还可显著提高总产卵量、上浮卵量和浮卵率,且二次注射效果亦显著优于一次性注射(P0.05)。  相似文献   

15.
在水温(21±1)℃和盐度20±1下,将体质量(95.45±5.29)g的半滑舌鳎饲养在78cm×58cm×46cm水槽中,投喂按0、5、10、15g/kg添加贯众、当归、黄芪的饲料,每箱20尾,每个水平3个重复,7d、14d和21d时尾柄采血,测定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丙二醛、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试验结果表明,14d时,贯众剂量为1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4d和21d时,各剂量组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组;14d时,当归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21d时,黄芪剂量为10g/kg组的丙二醛含量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d时,黄芪剂量为5g/kg组的半滑舌鳎血液中总超氧化物岐化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不同剂量的黄芪对过氧化氢酶活力有显著影响,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7d时,各组总抗氧化能力达到最高值。试验表明,单独添加贯众、当归及黄芪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半滑舌鳎血液的抗氧化指标。  相似文献   

16.
何杰 《水产科技情报》2008,35(4):200-201
综述了水环境的部分理化因子如温度、盐度、溶氧量、光照、重金属以及放养密度与换水量等对半滑舌鳎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为该鱼的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A 9‐wk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estimate the optimal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for tongue sole, 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 (initial average weight of 43.8 ± 0.18 g). Six practical test diets were formulated to contain three protein levels (45, 50, and 55%, respectively) at two lipid levels (12 and 16%, respectively) with P/E ratios ranging from 87.1 to 110.5 mg protein/kcal. Each diet was randomly fed to triplicate groups of 20 fish per tank (1000 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ish fed the diet with 55% protein and 12% lipid (P/E ratio of 110.5 mg protein/kcal) had the highest thermal‐unit growth coefficient (TGC), feed efficiency ratio, protein productive value, and energy retention. TGC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protein levels irrespective of dietary lipid levels (P < 0.05). However, fish fed the diet with 16% lipid showed significant lower growth than fish fed the diet with 12% lipid.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diet containing 55% protein and 12% lipid with P/E of 110.5 mg protein/kcal is optimal for tongue sole and the increase of dietary lipid level has no effective protein‐spar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8.
19.
将体质量(10.82±0.17)g的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幼鱼饲养在室内循环水、直径40cm×水深50cm池中,每个池中10(G_(10))、20(G_(20))和40(G_(40))尾,投喂常规饲料,每周测4次水质。8周的养殖结果表明,养殖时间和放养密度均影响赤点石斑鱼的生长、存活和水质。随着养殖时间的加长,成活率逐步降低,但整体保持在40.00%~90.00%之间,G_(10)组的成活率显著高于G_(40)组(P0.05)。试验结束时,赤点石斑鱼的增重率(WGR)变化在(47.97±1.98)~(68.02±2.34)%之间,特定生长率(SGR)变化在(0.70±0.33)~(0.93±0.42)%/d之间,两指标不同密度组差异显著(P0.05),而各组鱼的肝体比(HIS)、内脏比(VSI)和肥满度(CF)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