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守业 《中国蜂业》2004,55(3):29-29
一胎多生的幼畜或一母产蛋孵出的雏禽,它们出生时大小及体质都有所不同,体大与体质优良的食量则大(农民称之为抢食),抢食的幼畜或雏禽一般发育较快.蜜蜂是小昆虫,人们用肉眼较难辨别出同龄幼虫的大小和食量,但蜂王产的卵与其它初生动物一样有大小之别,即使在人为地控制蜂王所产的大卵中,其大小也不完全相同,大中也有较小的,因此孵化出的幼虫也有大小之别.幼虫的体质肯定不相同,它们的食量也会有大有小,食量大的幼虫发育快,剩余王浆少或不剩浆;食量小的幼虫体质差发育慢,育出的蜂王小,剩浆反而多.  相似文献   

2.
蜂王幼虫胆固醇含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蜂王幼虫中的胆固醇含量。分析结果表明:蜂王幼虫中胆固醇含量小于10mg/100g。蜂王幼虫是一种低胆固醇类食品资源。极具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蜂王幼虫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蜂王幼虫营养成分的含量和质量,为开发利用其资源提供依据,在分别按国标测出营养成分含量后,用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评价氨基酸质量,与常见动物性食品营养成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蜂王幼虫中水分含量占总质量的78.97%,粗脂肪、粗蛋白各占其干重的18.64%和55.80%,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46.67g/100g干重,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9%,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NEAA)的比值为0.98。AAS和CS均显示蜂王幼虫第一、二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EAAI为76.16,同时显示蜂王幼虫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由此可见蜂王幼虫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资源,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蜂王幼虫的短期贮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以意大利蜂王幼虫为材料,在不同的孵化温度下人工哺育幼虫,并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蜂王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相对湿度为90%±2%,温度为35.5±0.1℃时比34.5±0.1℃时更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发育;在新鲜的蜂王浆中添加少量蜂蜜,有利于蜂王幼虫生长友育。  相似文献   

6.
蜂王幼虫的营养与医疗保健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蜂王幼虫也叫蜂王胎 ,蜂王幼虫一直食用蜂王浆。祖国传统医学对蜂王幼虫的药用价值早有研究 ,古典药书上有记载 ,据《神农本草经》中视蜂王幼虫为医药上品 ,载 :“蜂王幼虫能去头疯 ,除虫毒 ,补虚赢伤中 ,久服令人光泽 ,女子颜色不老”。古典医书《五十二病方》也有蜂子的记载。随着科技进步 ,人们对蜂王幼虫的药用价值有了越来越多的认识。蜂王幼虫具有极其丰富的蛋白质 ,1 8种氨基酸 ,多种维生素 ,脂肪 ,胆碱类、激素 ,酶等。蜂王幼虫 ,一般含水分 78—82 % ,蛋白质含量占干物质 48% ,脂肪含量 1 5% ,蜂王幼虫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尤其是维…  相似文献   

7.
叶群青  纳尔.  DL 《中国蜂业》1989,(4):36-37
养蜂者在生产中碰到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就是要在不正常的蜂群上耗费时间和金钱。结果是在这些蜂群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管理,而获得的蜂蜜群产远比全场平均产量要低。蜂群产蜜量低下的原因常与蜂王的问题相关连,如:分蜂,失王和蜂王质量低劣等。就平均数上看,有上述问题的蜂群的产蜜量仅为正常蜂群的60%,然而这类蜂群数可占春季蜂群数量的15~40%。  相似文献   

8.
蜂王幼虫又称蜂王胎、蜂皇胎,是蜜蜂受精印经工蜂喂饲新鲜王浆生长发育的幼虫体,是从王台里采集的幼虫。蜂王幼虫以蜂王浆为食,幼虫本身有极丰富的营养,同时体表也粘附着蜂王浆,它是人工生产蜂王浆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9.
马仁公 《中国蜂业》2007,58(5):32-33
一、蜂王幼虫、工蜂幼虫和雄蜂蛹营养丰富刚取出的蜂王幼虫表面粘附着少量蜂王浆,其体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脂肪、激素(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以及其它活性物质,所以是高级天然营养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蜂业》2013,(12):61-62
哺育蜂头部的两个腺体咽下腺和上颚腺产生幼虫食物。咽下腺和上颚腺分泌物的比例随幼虫日龄、性别和级型变化。发育为蜂王的幼虫在最初3天内食用100%的上颚腺分泌物,幼虫期最后两天的食物由上颚腺和咽下腺按1:1的比例分泌。饲喂蜂王幼虫的混合物称为“蜂王浆”,  相似文献   

11.
杨明显  谭垦 《中国蜂业》2008,59(1):14-16
蜜蜂是典型的二态型社会性昆虫,蜂王和工蜂有不同的分工,在正常情况下工蜂的卵巢几乎不发育,因此工蜂也几乎不会产卵,蜂王分泌的蜂王信息素是其最重要的抑制因素。本实验将西方蜜蜂幼蜂介绍到东方蜜蜂蜂群内,定期检查其卵巢发育的情况,结果显示: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与正常蜂群内的工蜂没有显著差异,与失王群内的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显著差异,表明东方蜜蜂蜂王对西方蜜蜂工蜂的卵巢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采用生物诱导和环境诱导相结合的技术方法,成功组建多只蜂王在同一产卵区内自由活动、正常产卵的多王群基础上,通过对多王群单个蜂王和多个蜂王产卵力的研究发现,经生物诱导处理的单个蜂王的产卵力与未经处理蜂王的产卵力相比无显著差异,而3王群和5王群蜂王的产卵力分别是单个蜂王产卵力的222.94%和367.09%.结果表明,多王群是提高蜂群产卵力和王蜂指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E对中华蜜蜂蜂王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华蜜蜂姐pisce僦cerosa)为试验材料,在培育中华蜜蜂蜂王的过程中,分别添加4种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溶剂,检测其对中华蜜蜂处女蜂王初生重和卵巢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剂量维生素E对蜂王初生重没有影响,差异不显著;过高剂量地补充维生素E会降低处女王的卵巢重,不利于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意蜂采用2,3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意蜂采用2和3日龄工蜂幼虫产浆的王台接受率和不同时间取浆浆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①2日龄工蜂幼虫的王台接受率(82.42%)与采用3日龄幼虫的(81.21%)无显著差异;②2和3日龄幼虫产浆的台平均产浆量最高峰分别在各自移虫后第60小时和第48小时,浆量较高时段分别在移虫后上时和第42-54小时;③2日龄幼虫产浆最高时段台平产浆量(0.3754g)极显著高于3日龄的(0.3157g)但采用  相似文献   

15.
蜂王卵巢小管的数量是决定蜂王产卵力的关键因素,卵巢小管的解剖计数方法则是评价蜂王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采用石蜡切片染色和卵巢切段染色是常用的蜂王卵巢小管计数方法。介绍一种蜂王蛹期卵巢的解剖和卵巢小管的计数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采集、卵巢解剖、卵巢离散处理和卵巢小管计数等步骤。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蜂王样本来自蛹期,测量周期短;不需切片和染色,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省时省力,效率高;器材简单,成本低。该方法为蜂王质量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中蜂和意蜂混合群内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的清理行为,研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的亲属辨识能力。混合蜂群稳定一周后开始第一次实验,再隔一周进行第二次实验。每次实验连续进行5天。结果表明:混合群刚稳定时,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卵和幼虫均有较强的亲属辨识能力,意蜂工蜂对中蜂幼虫的清理率明显高于中蜂工蜂对意蜂幼虫的清理率。随着混合群稳定3周后,中蜂工蜂和意蜂工蜂对异种蜂的卵和幼虫的清理积极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免移虫生产蜂王浆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模仿蜜蜂生物学特性,设计了一种免移虫蜂王浆生产器,然后系统研究了不同方法处理台基条对蜂王产卵率、不同取浆时间对免移虫生产蜂王浆产量和质量、免移虫与传统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同时比较了免移虫与传统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的效率.结果表明:蜂王在免移虫的王台内产卵率高达(90.1±7.3)%;蜂王产卵后6.5 d台王浆量达到(1.072±0.189)g;免移虫生产蜂王浆与传统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相比,蜂王浆产量提高了32.6%,蜂王浆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免移虫生产蜂王浆技术比传统人工移虫生产蜂王浆技术的效率提高了150%~280%.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亚油酸的适宜添加水平。选取576只1日龄的工蜂幼虫,随机分为6组,每组96只幼虫,对照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02%、0.04%、0.06%、0.08%和0.10%亚油酸的饲粮,试验期7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10%亚油酸显著降低了化蛹率(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4%亚油酸显著提高了5日龄虫体蛋白质浓度(P0.05);饲粮中添加0.10%亚油酸显著降低了7日龄蛹蛋白质浓度(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2%亚油酸对6日龄虫体的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添加0.08%的亚油酸则显著提高了6日龄虫体PPARα和PPARγ活性。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04%和0.08%亚油酸显著提高了6日龄虫体脂肪酸合成酶(FAS)活性(P0.05);添加0.08%亚油酸显著提高了5日龄虫体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浓度(P0.05),添加0.06%和0.10%亚油酸显著提高了6日龄虫体ACC浓度(P0.05)。5)饲料中添加本试验设定范围的亚油酸对幼虫FAS和ACC基因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化蛹率和虫体蛋白质浓度2个指标的拟合曲线结果,认为意大利蜜蜂工蜂幼虫饲粮中亚油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024%~0.037%。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观察滇南中蜂无王群的内部行为和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经过3个月对中蜂无王群从失王到全群灭亡过程的内部行为观察并对其他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试验,结果表明:中蜂群失王后2~5 d改造王台,当王台被清除后20~24 d工蜂开始产卵,3个月后蜂群全部死亡。对中蜂失王群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技术后,蜂群发展良好,并可达到采集主要蜜源野藿香的理想群势。可对养蜂人员在失王时作出相应的饲养管理措施,确保蜂群的正常生活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