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鸡血毒苗的研制和抗马立克氏病霞烟鸡品系的选育,是由广西农业大学禽病研究室李康然教授主持,与容县科学技术开发中心、容县科学实验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试验研究项目。该项目经三年多的研究,于1992年8月29日通过了由广西区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2.
鸡的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苗的研究是由广西农业大学禽病研究室李康然教授主持,与南宁市鸡厂共同承担的项目,经三年时间的研究,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于1992年10月20日通过了由广西区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随着养鸡业的蓬勃发展,国内种鸡引进频繁,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其中鸡的传染性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自家油乳苗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用从广西分离的二株引起鸡传染性鼻炎的副鸡嗜血杆菌 ( H 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 GX 97、GX 981株研制成自家油乳苗 ,进行后备鸡免疫试验 ,免疫后 3、 6、 9和 1 2个月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攻毒试验。结果表明 ,免疫后 6个月 90 %免疫鸡的抗体滴度在 1∶ 640以上 ,9个月抽样攻毒有 75%~ 80 %的鸡获得保护。大田免疫试验也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自家油乳苗免疫接种也是防制该病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鸡球虫活疫苗类型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对绿色安全食品需求的重视,对鸡球虫病寻求新的预防方法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而球虫活苗与化学药物相比,除了具有防治疾病作用以外,还具有毒副作用小、无抗药性、改善鸡的肉蛋品质等优点。本文对鸡球虫活疫苗的研究状况、免疫原理及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用不同的时间和温度培养鸡致病性E.cloi,41℃,48h和37℃,72h均可见众多的菌毛,而在41℃,48h的条件下,活菌数及菌毛产量均高于37℃,72h的。用提取的菌毛、超声波灭活的E.coli制成油乳苗免疫鸡,用同型O50菌株经后胸气囊攻毒后,免疫鸡无死亡,而氢氧化铝胶菌苗免疫组的死亡率为20%,未免疫攻毒组死亡率为33.3%。各免疫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均显著低于未免疫攻毒组(P<0.01)。E.coli的菌毛剂量为120μg/只和80μg/只的油乳苗免疫组,在免疫后用同型O50菌株攻击时,保护指数最高;当剂量为60μg/只时,保护指数较高;而用30μg/只的剂量免疫时,免疫无效。雏鸡经含菌毛、不含菌毛的E.coli超声波灭活油乳苗和福尔马林灭活油乳苗免疫后用同型O50菌株攻毒,含菌毛菌苗的保护指数均高于相应的不含菌毛菌苗的;超声波灭活菌体的油乳苗免疫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低于福尔马林灭活菌体的油乳苗免疫组的;各免疫组与未免疫攻毒组幸存鸡平均病变级数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
前言     
广西大学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前身为广西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中心,创建于1985年,是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最主要的集教学、科研、测试、开发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基地,是广西高校4个区级实验中心之一。1997年广西大学与广西农业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广西大学,本中心由此...  相似文献   

7.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6):1256-1256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是原广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变更而来,创刊于1982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学农学院于1932年在梧州创办。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独立建制为广西农学院。1992年更名为广西农业大学。1997年.广西农业大学与广西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广西大学。由原广西农业大学的农学、园艺、植物保护3个系合并组成现文本大学农学院。  相似文献   

9.
由广西农业大学动物繁殖研究室留学回国博士蒋和生副研究员主持的“水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课题,在全室研究人员经过一年多的通力合作艰辛努力下,采用完全体外化技术培养胚胎移植取得成功。我国首例试管水牛于1993年10月28日在广西农业大学“863”南方良种牛繁育中心顺利降生。这是我校继卢克焕教授“牛体外受精技术研究”成功的又一项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3):F0004-F000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是原广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交更而来,创刊于1982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二十一世纪,基因组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平台,  相似文献   

11.
基于智能手机的鸡病辅助诊治系统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鸡常见群发疾病桌面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使用不便、普及率低、时效性差等局限性,该研究采用新一代智能手机作为开发平台,以.Net 2005为开发语言,以SQL Server 2005 CE为数据库,对常见鸡群发疾病的病因性知识与诊断知识进行了数字化整理,建立了基于可信度的产生式规则推理机制等,研制了适合于农村中小规模养鸡场和基层兽医使用的智能手机鸡病辅助诊治系统。结果表明:系统构建了面向对象的鸡病诊断知识库,在推理分析环节引入可信度,可通过主要症状、疑似症状或多症状组合3种可选方法,对70多种主要鸡病进行辅助诊断,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或其他处置措施。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辅助诊断准确率达88.3%,且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易于普及。随着TD-SCDMA与Internet的融合与应用,通过不断更新该系统运行所支持的知识库,逐步提高诊断准确率,使得该系统在中国广大农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5):F0004-F000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是原广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变更而来,创刊于1982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二十一世纪,基因组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平台。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4):F0004-F000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是原广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变更而来,创刊于是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二十一世纪,基因组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平台,为了适应基于基因组时代的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相似文献   

14.
用已鉴定的广西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分离株G,C,Z和Q分别通过鸡胚传代进行致弱,在一定代次时分别接种敏感鸡作毒力测定试验.然后用已致弱的毒株在实验室进行攻击保护试验,最后取已致弱而且抗原性良好的毒株在广西各地鸡场进行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C株在传至40代时,G,Z和Q株分别传至20代时对鸡的毒性均已大大降低;免疫鸡用标准强毒株(M_(41))攻击,然后用病毒回收的技术来衡量其免疫力,结果各株经免疫两次后均有很好的保护率(60%~1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致弱株分别在南宁、柳州、容县、岑溪和博自5县市的11个鸡场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的鸡有30群共103761羽,试验时分别对疫苗免疫对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安全性和育成率进行观察和测算,结果表明,作者培育的IBV弱毒苗对鸡是安全的,使用C_(60)或C_(80)和G_(20)株先后两次免疫鸡,对IB有较好预防效果,这些弱毒株有希望成为供生产使用的疫苗。  相似文献   

15.
鸡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耐药机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为了解不同地区鸡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耐药性和耐药机制,本研究对从北京和陕西地区分离的110株鸡(Gallus domesticus)源沙门氏菌进行了分析。血清型结果表明,沙门氏菌流行株为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占76.58%。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110株沙门氏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多粘菌素E的耐药性最强,耐药率为41.82%,其次依次为磺胺异噁唑(31.82%)、氨苄西林(29.09%)和多西环素(20.91%),对其余9种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20%。耐药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相关耐药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携带率较高,Ⅰ类整合子主要携带氨基糖苷类、磺胺类、林可胺类等药物的耐药基因,该整合子在沙门氏菌耐药性的传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鸡源沙门氏菌的流行性分析以及兽医临床沙门氏菌感染的科学用药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6.
应用鸡胚连续传代的第5(P5)和115代(P11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bronchitisvirus,IBV)中国分离株CK/CH/LDL/97Ⅰ进行动物实验,评价两个不同代次毒对SPF雏鸡的致病性、病毒在机体内复制动态以及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变化。结果显示,P5接种的鸡群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10%;P115接种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0%。表明,P115较P5毒力明显减弱。病毒复制动态检测结果显示,P5和P115均能在鸡的上呼吸道中复制,但P5接种的鸡群上呼吸道带毒时间为15d左右;P115接种的鸡群上呼吸道带毒时间为9d左右。抗体检测发现,P5与P115均能刺激机体产生血清抗体,SPF鸡对P5与P115感染均能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说明致弱毒P115仍然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P115代病毒可作为IBV疫苗研制的候选毒株。  相似文献   

17.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9,(2):F0004-F0004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由广西大学主管和主办,是原广西农业大学主办的《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变更而来,创刊于1982年,季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二十一世纪,基因级学已成为生物科学领域中的理论与技术的核心平台,为了适应基于基因组时代的现代生物科学的发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  相似文献   

18.
鸡的马立克氏病(MD)遗传抗性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着,其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是最确定的抗性影响因素.遗传抗病性研究根据病毒的生活史可分为抗感染和抗发病两个阶段,鸡抗MD的遗传机制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发病阶段,主要包括抗性基因的选择、抗性基因的表达水平、抗病性的遗传力.文章对上述与鸡马立克氏病遗传抗性相关的各个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磷脂是肉类特征性风味的重要前体物质。鸡油具有浓郁的脂香和鸡汤香气,磷脂可能对其风味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去除鸡油组织中的磷脂,以及在鸡油中添加磷脂等处理方法,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感官评价方法研究经不同处理鸡油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对含量和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了磷脂的鸡油,其特征性风味成分显著增加,特别是(E,E)-2,4-癸二烯醛和1-辛烯-3-酮分别增加了4.5倍和10.4倍;而去除磷脂鸡油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种类和丰度显著减少;感官评价结果也表明添加磷脂鸡油的风味最浓郁,而去除磷脂鸡油的风味最弱。因此,该研究证明鸡油组织中的磷脂对鸡油的风味具有重要的贡献作用,添加磷脂可显著增加鸡油的香气。该研究结果为浓香鸡油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工艺。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兼用型地方鸡种亲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测定了浙江省三个兼用型品种(萧山鸡、白银耳鸡、灵昆鸡)539bp的线粒体DNA D-环区序列,计算了各品种间的遗传距离,构建了各鸡种的聚类关系图。结果显示,三个鸡种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其中灵昆鸡和白银耳鸡关系较近,萧山鸡与这两种鸡关系较远。从品种外形、形成历史及DNA水平综合考虑,显昆鸡的母系来源可能就是白银耳鸡。结果还显示,萧山鸡是遗传上变异较大的类群,具丰定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