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对国内外目前葡萄风信子的种质资源、组织培养、栽培措施以及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葡萄风信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葡萄风信子的研究前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葡萄风信子是一种著名春季观赏球根花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由于其常见品种的倍性存在争议,严重限制了该植物科研和遗传育种工作的进展。以6种典型的葡萄风信子品种为材料,通过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葡萄风信子蔚蓝为二倍体(2n=18),后以葡萄风信子蔚蓝作外标,进一步利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他5种品种葡萄风信子的倍性。结果表明,‘黑眼睛’、‘日出’为二倍体,‘白色丽人’、‘海洋的魔法’为三倍体,亚美尼亚为四倍体。其中葡萄风信子蔚蓝、‘黑眼睛’、‘日出’、‘白色丽人’和‘海洋的魔法’均为首次报道,希望为后期葡萄风信子的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系统,建立高效稳定的葡萄风信子遗传转化体系,为葡萄风信子遗传改良及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GUS(β-葡萄糖苷酸酶)瞬时表达率,研究根癌农杆菌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超声波预处理时间等4个因素对葡萄风信子GUS瞬时表达效率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将GUS基因转入葡萄风信子,获得稳定表达转化植株。【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GUS染色结果表明,随着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的增加及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超声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GUS瞬时表达效率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当根癌农杆菌菌液OD600为0.5、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4d、80W功率超声波预处理3min时,其GUS瞬时表达效率最高,分别为14.43%,13.73%,10.85%和75.36%;在最佳转化体系下将GUS基因转入葡萄风信子,获得207株潮霉素抗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抗性植株的不同部位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PCR检测有7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7%;反转录PCR检测显示,7株阳性植株中有3株扩增出GUS基因目的条带。【结论】初步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风信子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能显著提高葡萄风信子GUS瞬时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葡萄风信子不同花期和不同品种的花香成分。[方法]利用电子鼻测定‘西伯利亚虎’和‘大笑’不同花期以及15个品种盛花期的花香成分。[结果]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葡萄风信子不同花期的花香差异比品种间更大,盛花期香气最为特殊,结合Duncan多重比较可知,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在盛花期含量最高,甲基类、醇类、醛酮类在衰败期显著增加。对不同品种葡萄风信子的花香“指纹图谱”分析表明,供试葡萄风信子盛花期的主要花香物质是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硫化物,其次是氮氧化合物、甲基类。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15种葡萄风信子分为3类,‘蔚蓝’最为特殊,单独组成第1类,第2类为‘黑眼睛’‘、阿莉达’‘、粉日出’‘、乔伊斯精神’,其它品种为第3类。[结论](1)不同花期的差异性花香物质是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甲基类、硫化物,其中芳香成分、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是盛花期的主要花香贡献物质,甲基类是衰败期的主要特征香气物质。(2)本研究首次揭示了葡萄风信子的花香物质:芳香成分和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甲基类。(3)供试葡萄风信子按照花香成分可以分为3类...  相似文献   

5.
对葡萄风信子的田间试验研究表明,由不同等级的种球长成的植株,生长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种球越大出苗越早、越整齐,单株叶面积更大,花葶更多,花与植株更具观赏性。通过对种球繁殖系数和产量增长百分率的计算,明确了不同等级种球的繁殖情况。在5℃下,将种球分别冷藏7周、8周、9周、10周、11周,结果表明种球冷藏对葡萄风信子开花有促成作用,冷藏时间越长,开花越早。研究可对葡萄风信子种球生产与商品花节日上市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6.
2009年3月荷兰葡萄风信子盆花最流行品种‘While Magic’(VBN编码:101920)’属葡萄风信子Magic系列,其花瓣颜色为纯白色,是葡萄风信子品种中培育出的第一个白色花瓣品种,适合作为盆花栽培。葡萄风信子‘White Magic’花梗直立坚挺,叶片短小精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葡萄风信子直接再生花芽体系的建立,为葡萄风信子外植体直接再分化花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花蕾外植体为材料,MS为基础培养基,在均添加0.1mg/L 2,4-D的条件下,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2,3,4mg/L)、GA3(0,0.5,1,2,3,4mg/L)和玉米素(0,0.05,0.1,0.5,1,2mg/L)处理,筛选出诱导花芽的最佳激素及最适质量浓度;以MS+6-BA(或玉米素)2mg/L+2,4-D 0.1mg/L研究开花时花瓣切片、花葶、叶片以及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诱导直接再分化花芽的情况。【结果】用MS+2mg/L 6-BA+0.1mg/L 2,4-D处理葡萄风信子花蕾时,可在花蕾基部直接再分化出具有蓝色的花芽,且花芽分化率最高,达60.2%。花葶、花瓣切片、叶片和愈伤组织在同样条件下只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营养芽。说明花蕾是诱导花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且最适培养基为MS+2mg/L 6-BA+0.1mg/L 2,4-D。【结论】建立了葡萄风信子外植体直接再分化花芽体系。  相似文献   

8.
对荷兰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进行露地栽培,对其物候期及观赏性状进行观察与评价.结果表明,引进的10个葡萄风信子品种在苏州地区露地栽培均能正常开花;其中"大微笑""幻想创造""蓝魔法""触雪"等品种适宜在园林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RAPD的风信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法,对20个风信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12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93条指纹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7条,占扩增条带总数的72.0%;使用NTSYS-pc2.10对扩增出的条带进行统计分析,得到20个风信子品种的遗传相似系数及亲缘关系树状图,以遗传相似系数0.83为分界线将20个风信子品种分为2个大类,发现各品种间亲缘关系相对较近;相同色系的品种在聚类中基本聚为一类。风信子在引进栽培过程中,在环境的驯化作用下产生了一些芽变品种,这些品种提高了风信子种群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本研究通过RAPD技术对风信子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为风信子进一步创新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的建立及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通过外部形态判断愈伤组织的类型,并探索胚性愈伤组织对头孢霉素和潮霉素的敏感性。【方法】以多年生葡萄风信子‘蓝穗’的盛花期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筛选胚性愈伤组织诱导时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质量浓度及配比;石蜡切片法观察不同愈伤组织内部的细胞结构,诱导具有胚性的愈伤组织形成体细胞胚,进而获得再生植株;在培养基中加入头孢霉素或潮霉素,观察2种抗生素对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和体细胞胚发生的影响。【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MS+0.5mg/L 2,4-D+0.1mg/L TDZ,在该培养基上诱导率高达100%。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外观质地紧密、节状或块状的愈伤组织为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不含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可诱导形成体细胞胚,在光照条件下体细胞胚伸长并生根,最后形成成熟小鳞茎。头孢霉素质量浓度超过500mg/L时,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的生长和体细胞胚的发生受到强烈抑制;引起胚性愈伤组织褐变的潮霉素临界质量浓度为90mg/L。【结论】建立了葡萄风信子体细胞胚再生体系,90mg/L潮霉素可作为区分转化与非转化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的有效选择压。  相似文献   

11.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风信子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利用秋水仙素混配和浸泡法对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的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导,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浸泡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45.6%;混培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d的变异率最高,为21.1%。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诱变植株叶片变厚变宽,叶色变深,鳞茎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诱变植株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二倍体植株2n=2x=18,变异株2n=4x=36,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嵌合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丰富湖南省球根花卉种质资源,从荷兰引种‘流苏’、‘蔚蓝’、‘白美人’3个品种的葡萄风信子,对其在湖南地区的物候期、观赏特性和生长状况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耐寒性均较强,‘蔚蓝’和‘白美人’的物候期早于‘流苏’;3个品种的单花序开花持续时间和群体开花持续约22~30 d,其中‘流苏’的开花时间最长,花序也最长,极具观赏价值。因此,认为葡萄风信子适合在湖南地区种植,可用于盆栽、花坛、花境、林下观花地被及岩石园绿化等。  相似文献   

13.
赵彦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44-1344,1346
采用不同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葡萄水仙鳞片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鳞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1.0~1.5 mg/L+NAA 0.2~0.4 mg/L;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3 mg/L;蛭石是葡萄水仙试管苗最佳的驯化移栽基质,在该基质中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90%。  相似文献   

14.
湿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揭示了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趋势:在大众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1999年以后,普通高校一直是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成人教育的业余性日益凸显;本科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专科,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层次逐渐高移;成人高等教育的报名人数与招生计划逐渐接近,学历教育生源越来越少等。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转型是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进一步开放成人高等教育、转变办学方向、转变服务对象,建立起宏观、中观、微观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逐步提高办学层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家酿葡萄酒的质量,简述了家酿葡萄酒从选料到贮存各部分的操作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提出葡萄破碎后应添加亚硫酸及酵母,以保证发酵的正常进行;应加强前期发酵、后期发酵和葡萄酒贮存期间的环境温度管理,以提高葡萄酒质量;开展人工澄清及勾兑,可使酒液清澈透明、香气浓郁、口味醇厚。  相似文献   

17.
在AutoCAD中,对于按不同比例打印的图样,会出现注释性内容大小不同的情况,需要为每种打印比例进行缩放调整,才能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的大小。自AutoCAD2008版起,增加了注释性特性,利用这一特性能够很方便地改变尺寸标注、文字标注及各种符号的显示及打印比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注释性特性合理调整建筑图样中的文字标注等注...  相似文献   

18.
林区啮齿动物分布与生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人为干扰下啮齿动物生态分布与生境的关系,利用夹日法于2008年3月—2010年12月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啮齿动物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中棕背鼠平的密度最大。灌丛中棕背鼠平和黑线姬鼠为主。沼泽湿地以东方田鼠为主。阔叶林以大林姬鼠为主。农田草地草甸以黑线姬鼠为主。在居民点附近以伴生种褐家鼠为主。这反映了它们对不同生境的选择倾向性。地面草本植物的覆盖度和丰富度对小型啮齿动物分布也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廷志  刘云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74-12075,12099
21世纪高速发展的经济,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的不断进步,在这场深刻的变革中,我国农业面临新的困难与挑战。要保证我国农业持续的稳产高产,关键要解决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才能为农村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在新农村建设中关键是要教育农民和培养农民,使他们能够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重点讨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