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生态旅游主体的森林生态旅游日渐成为旅游业的一种新时尚,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河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森林资源,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前景,而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该文分析了河北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学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等措施培养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并着重对人才的培养摇篮--学校的专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家具工业的蓬勃发展,家具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该文阐述了中国家具工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并在对家具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教学层次模糊、教学定位不清晰,教材老化、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必须对家具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改革。该文认为,家具专业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实干型人才培养、人才分层次培养等新的发展战略;通过这3种战略方式的实施,构建现代家具专业科学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家具专业的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中国现代家具产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迎接“中国制造与中国设计”时代的来临,实现“世界家具强国”的目标和理想。  相似文献   

3.
加强高等林业教育 推进林业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林业教育是林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源泉。该文认为高等林业教育面临的现状是高等林业教育的规模在扩大,林科类学生招生与就业难,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人才培养不适应林业发展的要求等。因此,该文在阐述林业现代化的内涵和现状以及林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的基础上,提出高等林业教育要转变思想和观念,加强高等林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现代化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以不断探索与现代化林业相适应的高等林业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受外语教育旧理念和外语专业学习的特殊语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外语人才中文素养严重退化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本土语言文学素养对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中文素养对泰语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今泰语人才中文素养的主要表现及造成当今高校泰语人才中文素养缺乏的原因,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泰语人才培养应当从实践、教师、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材、评价体系六个方面入手,以提高泰语人才的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素养教育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文教育体系不完善、学生学业不精等问题,提出通过多种途径提升高职学生素养教育水平、促进其综合素养和岗位技能平衡发展的措施,包括重视高职学生的素养教育;坚持不懈地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重视学生专业思想的教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与岗位技能的协同训练;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养,强化带班意识等。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分析,指出解决“三农”问题、林业发展问题等都迫切需要培养林业创新人才。在此基础上,该文阐述了林业创新人才素质和特点,提出林业院校应该以科学教育发展观正确定位林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育创新,以培养更多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执行情况的调查,从学生学习状态、专业教育、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及就业意向等7个方面作了分析,提出科学定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林学院本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指出完善学业考核标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正确的职业引导,是培养高素质林业创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学生专业素养的训练是培养具有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环节。从更新"森林昆虫学"课程实习指导书、规范实习内容、完善实习考核模式和实习评价体系入手,实施了"森林昆虫学"课程教学实习的改革,并对学生的专业素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这不仅调动了学生实习的热情,提升了学生专业素养,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营造自主学习环境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该文阐明了自主学习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并针对限制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僵化的教学模式压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创新意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建议通过全面而深入的教学改革,营造一个宽泛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从而促进知识融合,强化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0.
森林文化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的总成,是林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以林业技术科学教育为主导,森林文化教育有所缺失。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由“两大体系”向“三大体系”的转变,林学本科人才培养应由以理论技术为目标转向以理论技术与生态素养并举为目标。因此,应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启迪学生热爱森林、培植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增强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11.
民办二级学院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的一支新生力量,面临着社会的检验。该文认为民办二级学院应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并以浙江林学院天目学院为例,提出了办好民办二级学院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科学定位,以特色求发展;加强建设,以质量求生存;注重素质、加强能力,构建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职教育是培养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在人才培养中应该突出职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应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创设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将理论与实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使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在对中美两国森林工程(或森林作业)专业的设置与发展以及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中美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异同,指出中美两国森林工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都强调要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以及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学生就业面的拓宽;但是,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以及对学生能力、素质、视野以及适应性广度的要求等方面,中美两国有一定的区别。针对我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的培养目标定位过高且有一定的偏差以及对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变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视不够等问题,借鉴美国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成功经验,提出应以全球及我国当前社会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导向,科学制定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森林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注重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应强调多学科领域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推进我国林业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社会发展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为切入点,阐述了“厚基础、宽口径”理念在培养合格人才方面的意义,并重点对能够体现高校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现代林业的发展对森林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和阐述我国高等院校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人才知识结构、培养方式、实践技能和科技创新技能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新时期森林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遵循针对性、开放性、可持续性和市场性原则,为森林工程专业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云会展的新形势让会展行业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而会展人才体系培养建设也成为高职会展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对“1+X”证书制度的实施背景及高职院校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课程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不够匹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系统技能的培养也有一定差距,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职会展专业可以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职业标准、改变师资结构等措施上来解决,以期为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为林产化工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结合我国林产化工专业的教育现状,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分析了林产化工专业教学目前存在的专业认知度不高、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提出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措施,包括坚守专业特色、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建全面发展的培养平台和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等。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在人才培养、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和本科生科研训练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林业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该文介绍了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探索经验,对实施“产学研”合作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所必须的基础和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途径进行了探讨。该文认为,因“专业”制宜,选择适合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校内外实验、实训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合作教育,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制度化,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基础;组织和鼓励师生参与生产、科研、社会技术服务等实践活动,是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实现“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不仅涉及教育的全过程、一个人的一生,而且涉及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高等学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摇篮,应勇于面对新世纪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努力研究和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以教育创新实现创新教育。本文就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谈谈认识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森林文化是以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存为指导思想和研究对象的文化体系,是反映人与森林关系的文化现象的总成,是林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内容。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林学本科人才培养主要以林业技术科学教育为主导,森林文化教育有所缺失。随着林业发展战略由"两大体系"向"三大体系"的转变,林学本科人才培养应由以理论技术为目标转向以理论技术与生态素养并举为目标。因此,应加强森林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其启迪学生热爱森林、培植生态文明理念、强化学生的生态伦理观、培养生态文明的倡导者、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素养、增强践行生态文明的能力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