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耗散结构角度研究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并分析了这一理论对当今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耗散结构理论被称为第三次浪潮的文化,20世纪下半叶科学思想的代表,它解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难题,对世界科学图景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耗散结构角度研究了园林艺术的发展,并分析了这一理论对当今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耗散结构被称为第三次浪潮的文化,20世纪下半叶科学思想的代表,它解决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许多难题,对世界科学图景和人类思维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耗散结构角度研究园林艺术发展的逻辑行程,对当今园林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耗散结构(Dissipative Structure)理论是比利时科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在1969年提出的,指出了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展系统,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由于内部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通过涨落导致系统向有序化发展。园林艺术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是科学、技术、艺术的高度统一,已历经数千年的漫长过程,如果我们删除细节、支流和曲折,对园林艺术的发展作一鸟瞰时,便会发现,园林艺术也是一个耗散结构,所有现象都可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剖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5.
孟春  孟莉  李洋  王立海 《森林工程》2011,27(3):21-23
通过概述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和人类社会耗散结构发展的Brusselator模型,并通过分析人类社会耗散结构演化进程,指出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论述耗散结构的原理及形成的条件,阐明了构建高度有序、高生产力的森林生态系统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单层同龄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分系统的演变,必定是通过净生长量和死亡量的涨落,改变旧的(株数-蓄积量)结构,形成新的转化功能,再发生新的涨落,策动着将来的(株数-蓄积量)演变,这种生长运动导致林分的进化、发展,维持着非平衡态结构的稳定、有序。林分系统的时、空演变是多样化的,而坐标上运动的方向和速度,既表现了林分结构的变化,又反映着能量演变的频率和动量产生的波长,说明演变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华山松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表现为:在该系统的生态阈限内蕴藏着“能量流”和“物质流”,它支持着林分系统的存在和演变。若按Ⅰ、Ⅱ、Ⅲ、Ⅳ、Ⅴ种地位级统计林分“点”的分布频率,则表现出Ⅲ地位级上的林分“点”最多,Ⅰ和Ⅴ地位级出现的林分“点”都少,此反映了林分系统的“静态”特征;可用y=AD-±B的数学模型,计算出的许多条由T(D-):3、4、5….32刻画的“座标序列”,来判断华山松林分系统由初始林分成为过熟林分的“演变动态”。其每条“座标序列”都处在不同的地位级上。因此该林分系统是由不同地位级的“座标序列”组成的。经调查林分材料验证:“座标序列”在林分系统中最可能出现的分布方式是“均等分布”。由此可见,若要更真实地反映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结构状态和状态转移概率,则需导算出更多的“座标序列”,它应涵盖所有华山松林分的地位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风沙地貌的形成和演替过程,着重阐述了风力等控制因素变化的随机涨落对风沙地貌耗散结构生成的影响,并指出风沙地貌演替是一种渐变和突变统一的过程,而其中每年偶发的环境因子较大的变化对地貌形态的塑造具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思茅松林分系统在地球上形成确定的地理分布区域, 其包含幼林、中林、成熟林、过熟林等许多林分,在各地位级上形成“正态分布”, 表达了林分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和谐状态。外界环境是非均匀分布的“能量”和“物质”、即多样性的“立地环境”。因此思茅松的不同地位级、不同密度、不同年龄的许多林分, 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交换的规律都表现为由幼林走向过熟林的多种“坐标序列”, 每一条“坐标序列”产生的净生长量, 都大于耗散掉的死亡量。不同“立地环境”、不同初始密度的林分, 由初始郁闭走向过熟林分的演变过程,都可以用y=A D±B的数学模型来描述, 它揭示出林分系统的“周期行为”; 进入过熟林分以后, 林分结构变为多个“世代”组成的“异龄林分结构”, 而各个“世代”发生的“株数递减/蓄积量递增”过程都不同。“世代更迭”的行为不遵守“时间倍增”规律, 而是更为复杂的自组织行为, 因此称为“非周期行为”。“周期行为”趋向复杂的“非周期行为”是一条演化通路, 表达出思茅松林分系统在时、空中的“物质流”。这种“物质流”必定是与外界环境的“能量流”进行能量、物质交换所产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1.
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所归结的云南83个“成熟阔叶林分”的调查资料为依据,从以下5个方面论述了分布于云南各水系不同“海拔梯级”的由多科多种群林木组成的阔叶林分系统的耗散结构特性,(1)云南阔叶林分的生态阈限范围;(2)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状态转移概率;(3)用逻辑斯谛方程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进化过程;(4)用耗散结构论来刻画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由初态走向稳恒态;(5)用马尔科夫过程来说明云南阔叶林分系统的无后效性和时齐性。  相似文献   

12.
云南松林分系统分布于北纬23°~29°、东经98°30′~106°、海拔高度为1 200~2 800 m的区域,面积约500万hm2,这一地理区域是由多种树种组成林分系统的生态区域。在诠释此云南松林分系统的生态环境及生长过程的前提下,引入了“耗散结构的进化观念”对本区域云南松林分系统的结构状态和演变动态进行了研究,导算出在8种地位级上发生的131条由“初始林分”走向“过熟林分”的“坐标序列”,表明其结构具有“对称分布”的特征,揭示了云南松林分系统与其生态阈限环境相互平衡的特性。并论述了云南松林分系统在由初始林分走向过熟林分的过程中都要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转化,而由其产生的净生长量和死亡量是一种促成林分系统进化的理念,以此表明可用内部时间T(D-):3、4、5……32所刻画的131条“株数递减率/蓄积量递增率”过程,来反映云南松林分系统的演变动态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3.
城市绿化中竹子的优势及耗散结构理论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在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具有生长适应性、种类多样性、文化内涵、生态和社会效益等方面的明显优势;城市竹林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通过优化竹种、优化配置、加强管理、增加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可提高系统的负熵流,提高城市竹林生态效率;同时,加强城市绿化竹种育种、生态机制等方面研究,为城市竹子绿化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园林艺术审美重视气势韵柳宗元《永州韦使君新堂记》说:“既焚既酾,奇气迭出。”白居易《奉和裴令公<新成午桥庄绿野堂即事>》诗:“引水多随势.栽松不趁行。”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诗:“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贾岛《黄鹤楼》诗:“高槛危檐势若飞。”辛弃疾《临江仙》词:“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王世贞《游金陵诸园记》写莫愁湖:“隔岸坡陀隐然,不甚高而迤丽有致。”祁彪佳《寓山注序》写其造园体验:“……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说瘦西湖:“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又说湖之小金山:“有此一挡,便觉气势紧凑,亦非俗笔。”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写贾雨村对冷子兴说:“……大门外虽冷落无人,……就是后边一带花园里,树木山石,也都还有葱蔚洇润之气。”  相似文献   

15.
方兴  胡峰 《广东园林》2020,42(1):60-64
广东寺观园林有着灿烂的历史,遵循了中国古典园林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造园理念。以广东寺观园林为研究对象,扎基于史料,通过以史论证、横向对比、平立面几何解构等方法,分析了古代园林折中世俗兼容的艺术风格和以小见大的造园特点,厘清了传统寺观园林的发展脉络及新时代下三宫两楼格局的新变化,并结合城市建设方向提出了园林设计的新趋势。研究表明广东寺观园林既保留了岭南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又能与时俱进,为适应新环境而不断演变推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园林艺术对西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园,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前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以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上海2000—2015年的城乡绿地系统空间相关数据,通过耗散结构理论的熵值分析法,首先分析了上海城市建设用地多样性在全国处于中等的研究背景,其次总结了上海城乡绿地系统的3项空间演化特征,即游憩型绿地的开放性增强、绿地功能类型多样性增加、生态因子具有非线性作用,最后提出风景游憩绿地需提升综合品质,生态保育绿地应实施自然再生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南宋词坛上能与北宋苏轼并称的辛弃疾,是宋词豪放派的主要代表作家,他又是随耿京起义山东,后南渡归宋的爱国将领,是人们熟悉的历史名人。但他还是一位热爱园林艺术,终身乐之不倦的行家,这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9.
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整个山庄从布局到构造上汇集了南北园林的精华。下面从园林工程的角度分析一下避暑山庄的特点。1 地形地形是园林设计的要素之一 ,是组景及构景的主导因素。另外地形还是园林道路的基础 ,并且有排除雨水的功能。此外地形还决定园林的风格与形式。避暑山庄中地形变化多样 ,集自然界中的山水为一身 ,是一个以小见大 ,以点代面的典型。平原区绿草如茵 ,平整如毯。万树园古树参天 ,如同原始森林景象。山景区占全园的 2 /3,自然界中的峰、峦、岭、崖、岫、麓等山体地形 ,丰富了山区的景观。湖区是避暑山…  相似文献   

20.
卢应斌 《广东园林》2012,34(2):20-23
园林历史文化特色,很大程度上受到地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园主思想境界等因素的影响。据此,本文对清晖园的建园历史、园林布局、庭园空间、建筑特征和装饰风格等进行研究探讨以了解其园林艺术文化,希望为新时期的园林建设提供借鉴经验,并使优秀的广东传统园林文化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