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尾松生物量的生长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马尾松单木生物量随年龄的变化过程,提出了马尾松生物量的生长数学模型,确定了它的数量成熟龄,进一步分析了各组份生物量比率的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通过研究马尾松林分生物量与林分蓄积量、林分平均胸径、平均高、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揭示了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密度效应,提出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马尾松林分标准地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马尾松原料林林分的形态结构特点、各项形态指标与地上部分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简便地估测林分生物量的方法,这对指导马尾松工业原料林的经营管理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多模型选优法,确定了马尾松单木树干、树枝、树叶和树根的生物量预测模型,编制了二元生物量表.同时提出了马尾松林分生物量的预测方法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土壤养分和生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马尾松混交林的总生物量要高于两者的纯林生物量,但营养元素无论是在于马尾松纯林、火力楠纯林或者是马尾松-火力楠混交林的树干中含量都是最小,在叶中的含量最大。并且马尾松根系中的部分元素(等)要大于火力楠,而在叶中马尾松养分含量要小于火力楠。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研究长江中上游马尾松水保林的枝叶生物量、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枯落物重量与林分密度的相关关系,提出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编制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表。  相似文献   

7.
以顺昌县马尾松为研究对象,通过样地选择和样木调查,结合遥感及其相关数学集成技术,引进材积因子,建立马尾松地上部分总的生物量与材积的相关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ERDAS建模功能将生物量模型与马尾松遥感蓄积估测图叠加生成顺昌县马尾松生物量估测图,并根据属性表统计了顺昌县马尾松生物量。  相似文献   

8.
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分析气候因子对马尾松各分项生物量的影响,为森林碳汇监测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基于150株马尾松单木生物量数据,采用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法构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各分项生物量(干材、干皮、树枝、树叶和地上总生物量)选用以直径和树高为自变量的二元生物量方程作为基础模型,利用一阶交叉验证法对所构建的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进行评价。【结果】与传统未考虑气候因子的各分项生物量模型相比,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预测精度明显提高,且该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可定量描述不同气候带亚区生物量的差异程度,保证干材、干皮、树枝和树叶与地上总生物量相容。【结论】气候敏感的马尾松生物量相容性方程系统能有效分析气候因子对各分项生物量的影响,可应用于其他树种的生物量预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种源,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的3年和4年生马尾松人工林幼林生产力和生物量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不同穴规格对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无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对4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对3年生马尾松幼林的树高生长量有极显著性影响,而对胸径生长量只接近于显著性影响,不同种源的马尾松幼林地上部生物量的种源排序与其生长量的种源排序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以中亚热带湖南省会同县处于演替早期的马尾松次生林、中期的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和后期的常绿阔叶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生态系统随不同演替阶段进行的乔木层生物量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乔木层生物量以常绿阔叶林最高,为292.51 t/hm~2,其次为针阔混交林,为206.87 t/hm~2,最小是马尾松林,为171.76 t/hm~2。乔木层生物量主要集中于树干,其占乔木层生物量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降低,而树根生物量所占比例由马尾松林向常绿阔叶林增加。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20 cm以上径级的生物量所占总生物量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11.
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地上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浙江舟山地区马尾松标准地的调查和几种常用的树木单株生物量估测模型,选择单个因子和多因子组合,分别对马尾松地上总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和树叶生物量进行建模,并对各种模型进行误差分析,从中挑选最优的估测模型,可以在一定精度保证下,用于该地区马尾松生物量估测。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水保林的密度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通过研究马尾松水保林各组份生物量的密度效应,从生物产量的角度出发,分析马尾松水保林的密度结构与水保功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马尾松水保林的最适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3.
对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进行了测定,并将两种林分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的生物量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与同龄的马尾松纯林相比,无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还是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均大于马尾松纯林,马尾松-闽粤栲混交林总生物量大于马尾松纯林。说明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提高了林分生长量,促进了马尾松生长,提高了林分生物多样性和改善了土壤肥力。马尾松与闽粤栲混交是马尾松经营中一种较合适的模式。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我国马尾松林的面积达1.20×109 hm2,湖南省的马尾松林面积为1.21×106 hm2。马尾松林在木材和非木质产品生产、区域生态系统服务方面特别是森林碳吸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生物量是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的基础数据。本研究利用湖南省1983~2009年的森林资源数据,分别采用各龄组林分平均生物量和材积源法估算湖南省及14个地市(州)马尾松林总生物量,分析过去25年间马尾松总生物量动态变化,研究龄组结构变化对总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25年湖南省马尾松林生物量变化为40.87×106~80.06×106 t,各地市(州)的马尾松林总生物量差别较大,不同时期总生物量也明显不同,总体表现为马尾松林生物量从1983~1995年间增加,1995~1999年下降,2004年增加,2009年有所下降。回归分析显示各龄组所占面积的比例对马尾松林生物量影响显著,其中成熟林和过熟林所占面积比例的影响最大;龄组面积比例变化值对总生物量变化的影响达到极显著,其中幼龄林和中龄林比例变化对生物量影响最大,龄组结构调整和培育大径材马尾松有利于增加区域森林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森林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对经营1年后其林下植被生物量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下,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活地被生物量均以灌木层生物量为主,枯落物层生物量对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贡献亦大。经营模式为保留密度9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高,而保留密度为2 100株/hm2的马尾松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最低。保留密度过大或过小林下植被生物量都不高,说明适宜的保留密度才有利于提高马尾松天然次生林下植被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6.
林木材积与生物量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马尾松为例,就林木材积与生物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建立了材积与生物量的转换系数这一新概念,为森林生物量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层切割法探讨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马尾松人工林林地上部分生物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就林分单株生物量而言,马尾松人工林中的幼苗、幼树、小树的单株生物量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强而增加,而在中树、大树阶段,马尾松单株生物量大小与干扰强度成反比,在单株生物量分配率上看,不同立木级马尾松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分配率与干扰强度无直接相关关系;就马尾松林分地上部分总生物量而言,轻度干扰有利于林分总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18.
基于福建省漳平市马尾松人工成熟林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测定,应用几种常用的单木生物量估测方程,建立马尾松各组份生物量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拟合优度与误差分析,从中选用最优估测模型。为科学经营马尾松人工林,最大限度提高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SA型高效保水剂对造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1:200倍保水剂对1年生马尾松、杉木、板粟苗蘸根造林,其成活率分别为88.6%、93.2%、97.0%;移栽6年生马尾松大苗成活率达95%。同时保水剂还能刺激马尾松、杉木根系比对照多生5条和9条侧根;蘸根处理的马尾松、杉木幼苗生物量比对分别提高了126.90%和69.3%,幼苗各部分生物量以叶提高幅度最大,根次之,枝最小。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相对生长测定法对28年生马尾松飞播林的林分生物量调查分析表明:28年生马尾松飞播林地上部分生物量为78.697吨/hm2,与我国的20年生杉木林地上部分生物量79.48吨/hm2相接近。马尾松飞播造林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造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