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局限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抑制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成本低廉,但同时存在假阳性及假阴性率高、检出限高、灵敏度低、检测农药种类有限等局限性。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和国内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也越来越严格,酶抑制法已不适合作为农药残留检测的主要手段及筛查手段,不应再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对近十年内蒙古主产的6 800 份蔬菜样品的农药残留超标状况进行数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内蒙古产地蔬菜主要以绿叶菜类、茄果类和瓜类为主,其产量占蔬菜产量的70%;随着2003 年以来蔬菜
检测数量的逐年增加,内蒙古产地蔬菜质量安全状态从快速下降期、规律波动期进入到了持续稳定阶段,
各种类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差异化明显。其中占主产蔬菜55% 的茄果类蔬菜、瓜类和豆类蔬菜农药残留
超标率多年变幅低于2%,平均超标率为1.1%、1.6% 和3.1%,属于质量稳定型蔬菜;占主产蔬菜30% 的
绿叶菜类和白菜类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虽呈年度降低趋势,但多年徘徊在7%~10%,属风险主体型蔬菜;
根菜类和甘蓝类蔬菜(占主产蔬菜15%)农药残留超标时间不可预见,超标率在某些年份大于5%,变幅
超过15 个百分点,这部分蔬菜为随机风险型蔬菜。超标的农药相对集中并表现出超标概率风险的种类间
差异。70% 的农药间歇性超标,超标概率低于5%;20% 的传统农药经常超标,超标概率大于30%。有机
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超标风险整体呈年度降低趋势,而一些新型含氮类农药、高效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残留超标风险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比较试验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玲  王多加等 《蔬菜》2001,(3):26-28
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能强烈地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AchE),利用这一特点,目前国内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主要采用2种方法,酶液比色法和纸片速测卡法。由于快速检测是一种生物测定法,对合农药残留的果蔬只能进行定性半定量检测,灵敏度和重现性较差。本文针对2种速测方法的灵敏度和重现性等进行探讨,旨在研究这2种快速检测法检测果蔬农药残留的可行性。 一、快速检测方法比较 1.检测原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品种繁多,分子结构各不相同,但他们的作用机理却近乎相同,都能抑制昆虫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乙酰胆…  相似文献   

4.
王志波 《长江蔬菜》2009,(18):73-74
根据行业标准《NY/T448-2001》,利用酶抑制法和相关农残速测仪及配套试剂盒对江苏如皋市主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蔬菜样品进行了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蔬菜合格率为97.7%,酶抑制法具有检测时间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等特点,是目前我国控制农药残留的一种有效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5.
韩永玲 《蔬菜》2016,(8):67-69
针对目前生产上农药残留问题严重的现象,指出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常用的化学速测法、免疫分析法、酶抑制法、活体检测法等几种快速检测方法各自的特点进行分析,同时着重介绍了利用农药残留速测仪进行检测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蔬菜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物中毒事故时有发生[1].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方法目前主要有酶抑制法和化学试剂法[2],这些方法都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及成本低等优点,深受广大基层监督部门、生产基地及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棚室蔬菜采用的施药方法主要有种子处
理法、覆药土法、营养土消毒法、设施消毒法、
混土法、穴施或沟施法、喷雾法、弥雾法、喷
粉法、烟雾法、涂抹法、随水冲施法、灌根法、
蘸花法和撒施法等。各种农药由于用药方法不
同,其用量和注意事项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蔬菜生产质量安全控制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产品
的质量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河北省是蔬菜生产销
售大省,2010 年河北省蔬菜播种面积约124 万
hm 2,总产量约7 560 万t,销售辐射的范围遍及全国
27 个省市区,出口俄罗斯、日本、韩国等10 多个国家
和地区。但是由于蔬菜生产环节缺乏有效的安全监
控体系,蔬菜农药残留过高,以致2005 年河北永年
的毒蒜事件震惊全国,同时也暴露出蔬菜生产质量
安全方面的信任危机。2010 年9 月河北省启动了蔬
菜产业示范县建设,10 月启动了环首都经济圈蔬菜
基地建设,在河北省向蔬菜强省迈进的同时,质量安
全控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9.
快速检测技术在果蔬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问题一直以来严重威胁食品安全,仅仅依靠传统实验室检测方法难以满足监管的需要。本文概述了快速检测技术在蔬菜、水果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酶抑制法、化学速测法、生物传感器、免疫分析法、近红外光谱法及拉曼光谱法等果蔬农残快速检测技术,阐述了各自的检测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并对农残快速检测技术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严格控制蔬菜、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含量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对毒害性较大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测定已经有了成熟的快速检测方法(酶抑制率法),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由于对酶的活性不敏感,所以还没有出现这类农药的速测方法。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虽然没有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大,  相似文献   

11.
以38 份不同生态类型的黄瓜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在黄瓜盛果期进行毒死蜱农
药喷施处理,利用气相色谱对黄瓜果实进行检测,以期对黄瓜主要种质资源毒死蜱的残留性进行评价。结
果表明,不同供试材料果实中的毒死蜱残留量有较大差异,毒死蜱残留量平均值为0.795 mg·kg-1,变幅
为0.072~1.835 mg·kg-1,变异系数为0.549。不同生态类型和来源地的黄瓜种质果实中毒死蜱的残留量
有明显差异。筛选出果实中毒死蜱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0.1 mg·kg -1(GB2763-2005)的有1 份材料。  相似文献   

12.
以10 份大白菜杂交种及其亲本为研究对象,基于NCBI 基因组数据库中EST 序列信息,应
用SSR 标记及高分辨 率溶解曲线技术筛选出用于大白菜杂交种纯度鉴 定的SNP 位点及复合 SSR 位 点,并
根据 高通量分子检测技术 种子纯度鉴定的需要 ,对单粒种子育苗条件、单株植株提取 状态、快速DNA
提取方法、复合PCR 体系的建立等关键 技术进行了摸索及优化。结果显示:经过48 h 破壳状态的单粒
种子,采用改良CTAB 法可于3 h 内得到较高质量的DNA;同时经7 d 达到苗期状态的单株叶片,采用
chexe-100 法亦可于40 min 内完成DNA 提取;筛选得到的SNP 位点可对6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复合SSR 位点可对10 份大白菜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  相似文献   

13.
北运蔬菜基地辣椒病毒病病原种类的分子
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病毒病是广东、海南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主要病害,十分有必要对其病原 种类进行全面
检测,以便为病毒 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本试验运用RT-PCR 方法对这两省北运蔬菜基地的辣椒病毒病或疑
似病毒病的病株样本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广东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55.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是
黄瓜花叶病毒(CMV)和辣椒轻斑驳病毒(PMMoV),另有少量的马铃薯Y 病毒(PVY)、马铃薯 X 病毒(PVX)
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海南省的病毒检出株率为44.67%,最主要的病毒种类仍然是CMV 和
PMMoV,另有少量的PVY。在田间,两省均以CMV 和PMMoV 复合侵染辣椒为主。  相似文献   

14.
尝试通过物理方式防治蔬菜根结线虫,设计制造了功率20 kW,频率为915 MHz 的大功率土
壤微波处理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大棚土壤经微波60 s 照射能够显著降低甜瓜根结数和根结
指数,盆栽试验只需处理10 s 即可显著防治黄瓜根结线虫。大棚微波处理对甜瓜株高、根径及果实糖度、
硬度和果形指数的影响与无微波处理的对照差异不显著。大功率微波对大棚蔬菜根结线虫有显著防治效果,
但同时存在耗能高的缺陷,有待进一步降低能耗,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5.
将生防菌剂与腐熟有机肥混合制成生物有机肥(BOF),采用盆栽的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
用量的生物有机肥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效和对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可显
著降低枯萎病的发生,对照CF 的防病效果指定为0 时,BOF1、BOF2、BOF3 处理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
22.21%、38.91% 和44.45%;在有效养分相同的条件下,BOF2 处理的茎粗、叶长、叶宽和植株干质量均
显著高于CF 处理,表现出了显著的促生效果。施用生物有机肥后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增加、真菌和尖
孢镰刀菌数量减少,均与对照CF 差异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生物有机肥的施用量越大,其防病和促生
效果越明显。BOF 处理的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CF 处理,并随着生物有机肥用量的增
加而更明显,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则不明显。表明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
壤酶活性,改善苦瓜生长的土壤环境条件,减少枯萎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荸荠种质资源对秆枯病的田间抗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相对抗性指数法对30 份荸荠种质资源在大田荸荠秆枯病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进行抗性鉴
定评价。结果筛选出高抗荸荠秆枯病材料1 份(益阳荸荠),中抗材料2 份(宣州荠-2、江西九江荠);
并且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宜于10 月初进行病情调查(7 月中下旬荸荠大田定植)。利用相对抗性指数法进
行荸荠秆枯病抗性鉴定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不同调查时期对鉴定结果准确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华南地区蔬菜钾肥推荐施肥技术体系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华南地区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上进行叶菜类、瓜类、豆类3 类主要蔬菜的钾肥
田间试验,并对138 个试验点的3 类蔬菜相对产量与土壤有效钾含量、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施钾量的关系
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以此分别建立适用于瓜类、豆类、叶菜类的土壤有效钾养分丰缺指标和各
等级土壤的推荐施钾肥指标。结果表明:蔬菜相对产量为< 75%、75%~95%、> 95% 的各肥力等级土
壤有效钾丰缺指标,苦瓜分别为< 50 mg·kg-1、50~240 mg·kg-1、> 240 mg·kg-1;豇豆分别为< 45
mg·kg-1、45~195 mg·kg-1、> 195 mg·kg-1;叶菜分别为< 20 mg·kg-1、20~140 mg·kg-1、> 140
mg·kg-1。各有效钾等级对应的施钾量,苦瓜分别为15.0 kg·(667m2-1、7.5~15.0 kg·(667m2-1、< 7.5
kg·(667m2-1; 豇豆分别为12.5 kg·(667m2-1、7.0~12.5 kg·(667m2-1、< 7.0 kg·(667m2-1;
叶菜分别为9.5 kg·(667m2-1、5.5~9.5 kg·(667m2-1 、< 5.5 kg·(667m2-1 。  相似文献   

18.
利用RT-PCR 技术从黄瓜中克隆了植物低温信号转导途径中的关键转录因子C-repeat-Binding
Factor3,将其命名为CsCBF3,GenBank 登录号为JQ900769。CsCBF3 基因开放阅读框全长为615 bp,
编码204 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CsCBF3 隶属于CBF 基因家族,与葡萄CBF3 蛋白亲缘关系最近,
而与黑麦草、水稻CBF3 蛋白亲缘关系较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sCBF3 编码的蛋白包含保守的
AP2 DNA 结合域,N 端的核定位信号区和C 端的酸性氨基酸富集区,且该蛋白中的一些磷酸化位点及二
级结构在与DNA 互作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荧光定量PCR 检测结果显示低温可诱导CsCBF3 的表达,且
其表达量在迅速达到峰值后又降低,说明CsCBF3 是一个快速响应基因,推测其在黄瓜耐冷过程中起着重
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有机氮甘氨酸用量对生姜组培继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无菌条件下以生姜组培苗为
试材,设置5 个不同甘氨酸浓度(1.0、1.5、2.0、2.5、3.0 mg·L-1),研究了生姜组培苗氮代谢相关产物
和氮代谢关键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生姜组培苗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上升,
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亦随着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