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辣椒果皮颜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品成熟期果皮紫色(245)、绿色(246)、乳白色(247)的3份辣椒品系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245×246和245×247,构建6世代遗传群体,通过目测分级、色差仪分析测定P1、P2、F1、B1、B2、F2各单株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L值、C值和颜色级值,并应用6个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遗传为细胞核遗传,紫-绿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混合多基因模型,即D-2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2.39%、91.39%和82.26%;紫-白组合的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性状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多基因模型,即E-0模型,其L值、C值和颜色级值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7.02%、94.34%和97.54%。表明主基因遗传力较强,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影响弱,在育种时对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颜色的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2.
辣椒白色果皮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商品成熟期果皮乳白色的辣椒247和商品成熟期果皮绿色的辣椒246为亲本,经杂交、自交及回交获得6个世代(P_1、P_2、F_1、B_1、B_2和F_2)。运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商品成熟期辣椒果实颜色进行遗传规律分析,采用目测法和色差仪法测定果皮颜色L值、C值和颜色级值。结果表明:辣椒商品成熟期果皮绿色对乳白色的遗传符合2对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E-3模型);L值、C值和颜色级值的F2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0.415%、90.524%和99.395%,主基因遗传力较高,多基因遗传力和环境效应较低,表明商品成熟期辣椒皮色的遗传选择应在早期分离世代进行。  相似文献   

3.
利用色差仪对65份印度南瓜种质进行果皮颜色分类,并从中选取8份代表性种质(枕瓜、吊瓜、金星、99N48、打木赤、S8844、雪化粧、无名绿),通过体式解剖镜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果皮结构以及果皮色素组成对果皮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1)利用色差仪将65份种质果皮颜色聚类为三大色系(黄色系、红色系、绿色系)共6类,并确定各类L、A、B、C、H值的变化范围;(2)绿色系果皮主要色素成分为叶绿素,红色系果皮从浅橙色到深红色变化与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及组成有关,黄色系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都较低;(3)解剖学观察显示果皮色素含量与果实成熟期中果皮色素层厚度相关性较高,与花托、子房壁、外果皮厚度相关性较低。对印度南瓜果皮外观颜色性状选育时,应综合考虑果实成熟期果皮结构和色素组成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桃(Prunus persica)、山桃(Prunus davidiana)、杏(Prunus armeniaca)、李(Prunus salicina)和樱桃(Prunus avium)等5种核果类果树种仁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法对5种种仁的脂肪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主要脂肪酸种类,对比分析了5种种仁的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5种果实种仁含油量分别为桃仁43.5%、山桃仁43.4%、杏仁43.0%、李仁37.6%、樱桃仁30.7%;各种仁油脂肪酸的主要组成分别为棕榈酸(palmitic acid,C16:0)、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C16:1)、硬脂酸(stearic acid,C18:0)、油酸(oleic acid,C18:1)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C18:2),其中油酸占总脂肪酸的比例最高。说明这5种核果类果树种仁中均富集油酸,为高油酸植物,可以开发为高油酸型木本油料。  相似文献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的类胡萝卜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苹果果皮多种类胡萝卜素。以丙酮与石油醚提取色素 ,用NovapakC18(4 .6mm×15 0mm)色谱柱 ,乙腈∶甲醇∶二氯甲烷 (70∶2 0∶10 )流动相 ,在 45 0nm下检测类胡萝卜素。结果表明 ,玉米黄质、叶黄素、番茄红素与 β 胡萝卜素的回收率分别是94.2 7%~ 99.82 %、84.5 6 %~ 89.41%、87.5 3~ 93.5 4%与 88.0 8%~93 .2 4%。其中富士果仅检测到玉米黄质 (5 .9× 10 -3 μg/mm2 )与 β 胡萝卜素 (5 .4× 10 -3 μg/mm2 ) ;蛇果 (红星 )只有玉米黄质 (9.1× 10 -3 μg/mm2 )。  相似文献   

6.
朱强  李瑞  王钰  李永华 《北方园艺》2013,(17):32-34
以蒙古扁桃为试材,采用索氏提取和二氧化碳超临界法提取蒙古扁桃种仁油,利用GC和GC/MS测定分析了蒙古扁桃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以综合开发利用蒙古扁桃资源。结果表明:蒙古扁桃含油率较高,最高达到47.13%,主要由8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5.85%,油酸含量高达69.43%,亚油酸含量26.17%;蒙古扁桃油脂肪酸是西北地区具有很高开发价值的营养保健油脂。  相似文献   

7.
张研  江龙 《北方园艺》2005,(1):29-29
青辣椒经过酱渍后 ,果皮微皱透亮 ,鲜辣脆嫩 ,有酱香风味 ,用于佐膳 ,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夏椒收获腌制期一般在小暑前后 ,秋椒收获腌制期在立秋至霜降前后。现将其腌制方法介绍如下。1 选料 选用辣味适中 ,色嫩绿有光泽 ,质脆而柔软无硬壳 ,无虫蛀 ,无烂斑的新鲜青椒腌制。鲜  相似文献   

8.
张研  江龙 《辣椒杂志》2005,3(1):48-48
青辣椒经过酱渍后,果皮微皱透亮,鲜辣脆嫩,有酱香风味,用于佐膳,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夏椒收获腌制期一般在小暑前后,秋椒收获腌制期在立秋至霜降前后。现将其腌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研究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的脂肪酸组成,为其药用性和食用性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广东虫草的人工栽培子实体、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发酵菌液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广东虫草子实体的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与传统中药冬虫夏草(C. s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菌液脂肪酸中亚油酸含量达60%以上;而菌丝体脂肪酸以饱和脂肪酸为主,亚油酸含量相对较低,不足30%.  相似文献   

10.
在盆栽条件下,蓖麻秆、菜籽饼分别与脂肪酸按一定比例与土壤混合,评价不同组合对辣椒生长和根结线虫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添加蓖麻秆处理的辣椒生长受到抑制,植株矮小,叶子脱落,生物量下降;但添加脂肪酸后,蓖麻秆对辣椒的植物毒害效应得到缓解,生长明显改善;添加菜籽饼能够显著刺激辣椒生长。另外,蓖麻秆、菜籽饼与脂肪酸组合的各处理均能显著降低根结线虫的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1.
黄建昌  肖艳 《园艺学报》2004,31(5):644-646
 研究了不同pH 值(4.5 、3.5 、3.0 、2.5) 的模拟酸雨对番木瓜叶片细胞膜透性和膜脂脂肪酸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 酸雨处理导致细胞膜透性、MDA 含量、脂氧合酶(LOX) 活性及K+ 、Ca2+ 、Mg2+ 渗出量显著上升, 膜脂肪酸组分中饱和脂肪酸组分增加, 不饱和脂肪酸组分及不饱和指数( IUFA)下降。用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为判量标准初步评价模拟酸雨对番木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阈值为pH 3.0 。  相似文献   

12.
虎奶菇菌核和子实体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虎奶菇的脂肪酸组成。其主要脂肪酸成分软脂酸(C16:0)和亚油酸(C18:2)在菌核和子实体中分别占19.1%、18%和68.4%1、62.1%,其中多不孢和脂肪酸亚油酸占优势,表明虎奶菇菌核和子实体可作为药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对山楂属中7个种和9个品种的细胞膜脂质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磷脂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不同,总脂脂肪酸中各组分的含量配比也有差异。磷脂酰胆碱(PC)是主要的磷脂,含量最多,在脂肪酸中亚麻酸(C_(18:3))为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其次为亚油酸(C_(18:2))和油酸(C_(18:1));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C_(16:0))为主。抗性强的野生山楂种比栽培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IUFA)高,起源于边缘地区、高寒地区的山楂种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在山楂品种中,三倍体品种的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大。  相似文献   

14.
干旱条件下山楂细胞膜磷脂和脂肪酸的含量发生变化。轻度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即发生降解,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增多,严重干旱时叶片中磷脂酰甘油减少,磷脂酰乙醇胺明显减少。嫩茎中磷脂酰乙醇胺在干旱时呈明显减少趋势,严重干旱时磷脂酰胆碱含量显著下降。轻度干旱山楂脂肪酸中亚麻酸含量增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无明显变化,叶片总饱和脂肪酸减少,茎中饱和脂肪酸变化不明显;严重干旱时亚油酸含量明显减少,饱和脂肪酸增多,茎中不饱和脂肪酸明显减少。轻度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明显增大,严重干旱时脂肪酸不饱和系数值降低。  相似文献   

15.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16.
荔枝果皮发育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淮枝’荔枝为试材, 对花前子房和花后果皮发育的解剖学特点进行了观察。荔枝果皮可划分为内、中、外3 层, 外果皮由单层表皮细胞、龟裂片峰处表皮细胞上的角质、裂纹处表皮细胞上的薄壁细胞构成; 中果皮是构建果皮的主体, 由龟裂片峰下的厚壁组织、上中果皮和下中果皮构成; 内果皮由薄壁未木栓化的皮层细胞构成。果皮的细胞分裂主要发生在开花前, 花后不同部位的果皮细胞还有一定的分裂行为, 但分裂的旺盛程度和停止时间有所不同, 下中果皮停止早, 约在花后19 d , 上中果皮其次, 约在花后32 d , 内果皮和裂纹处外果皮最晚, 约在花后47 d。细胞膨大规律总体呈“慢- 快- 慢”的S 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4个薹菜品种氨基酸种类、含量的分析,明确了薹菜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氨基酸种类以脂肪族氨基酸为主,芳香族和吲哚族氨基酸也占有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黄瓜果实衰老过程中果皮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衰老‘649’和易衰老‘D0313’两个不同黄瓜品种为试验材料, 观察活体黄瓜果实衰老过程中果皮细胞壁及叶绿体、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 ‘649’授粉后30 d果壁中胶层质密度降低, 叶绿体基质片层向两端拉伸; 授粉后40 d细胞壁开始降解, 叶绿体基粒片层变得膨大并开始解体, 线粒体内脊数目开始减少。‘D0313’授粉后20 d果壁中胶层断续不均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开始膨大; 授粉后30 d, 细胞壁中胶层开始溶解, 叶绿体内部结构开始解体, 线粒体内脊模糊。表明, 衰老过程中, 易衰老品种‘D0313’果皮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的衰老症状出现的都比耐衰老品种‘649’早。衰老过程中线粒体是较稳定的细胞器, 其变化迟于叶绿体。  相似文献   

19.
秋子梨的果皮结构与果实的耐贮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贮藏性较好的花盖梨和贮藏性较差的尖把酸梨为试材, 研究其果皮表面结构和细胞壁组分变化与果实耐贮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 1) 花盖梨果皮存在大量细小裂纹; 尖把酸梨果皮存在大量瘤状物, 裂纹少但有大量破损面, 破损面处胞间连接已完全破坏并出现空洞。(2) 尖把酸梨腐烂率极高, 果实硬度下降快, 乙烯释放高峰时间早且峰值高, 细胞壁中纤维素含量低且下降速度快, 原果胶含量低而水解速度快, 果实品质的劣变较快。  相似文献   

20.
热水结合酸浸处理对荔枝果皮色素含量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的荔枝果皮的色素含量与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2±0.5)℃贮藏条件下,98℃热水3s结合酸浸处理降低果皮叶绿素、花色素苷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也降低类黄酮、总酚的含量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改变上述指标在贮藏期间的动态变化曲线。讨论了热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