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扬勇  孙世贤  庄木 《中国蔬菜》2016,1(7):101-104
中甘165、春甘11 号、春甘14 号、苏甘37、秦甘62、中甘1280、中甘1198、苏甘902、冬兰、寒帅、早春7 号、瑞甘22  相似文献   

2.
正山东寿光地区根据不同棚室的保温特点,结合露地栽培,春季选用春甘蓝品种中甘26、中甘166、中甘167、中甘8398,秋季选用秋甘蓝品种中甘605、中甘606、中甘1166、中甘596等,并进行分期播种、分批采收,可实现周年供应。甘蓝种植成本较低、管理简便、病虫害相对较少,尤其是早春茬和越冬茬保护地栽培,基本不发生病虫害,有利于生产绿色优质蔬菜,经济效益显著。山东寿光地区甘蓝主要有春秋露地及保护地栽培几个茬口,  相似文献   

3.
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秋甘蓝系列新品种(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或胞质雄性不育系作母本 ,以优良自交系作父本配制的中甘 16、中甘 18、中甘 19、中甘 2 0等 9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秋甘蓝新品种、新组合 ,其中 4个新品种已通过审定并推广。  相似文献   

4.
中甘12甘蓝,是中国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继报春、中甘11之后,又配制成功的一个早熟甘蓝一代杂交种。几年来经各地试验结果,平均亩产3452公斤,比中甘11增产20%以上。据我所1991年品种对比试验,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中甘12亩产3779公斤,比中甘11亩产2890公斤增产30%。并在播期试验中证明,中甘12最可贵的一个特点,就是冬性比其他品种都强,不易先期抽薹。如在12月1日播种的抽薹率仅占13.3%,而中甘11则多达33.4%。中甘12在12月21日以后播种的均无抽薹现象,而中甘11必须将播种期推迟到12月21日以后才比较安全。中甘12的植株开展度40~45厘米,外叶13~15  相似文献   

5.
《中国蔬菜》2012,1(9):35-39
编辑部根据全国各地甘蓝主栽品种的问卷调查结果,从品种的栽培面积、产量、市场销售、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筛选出5 个甘蓝主栽品种:中甘21 号、京丰1 号、春丰、争春、西园4 号;并邀请品种育成单位自荐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中甘18 号、中甘192、中甘101、中甘96、博春、翠美、早夏16、争牛、西园12 号、西园14 号。  相似文献   

6.
编辑部根据全国各地甘蓝主栽品种的问卷调查结果,从品种的栽培面积、产量、市场销售、品质等方面综合考虑,筛选出5个甘蓝主栽品种:中甘21号、京丰1号、春丰、争春、西园4号;并邀请品种育成单位自荐最具发展潜力的品种:中甘18号、中甘192、中甘101、中甘96、博春、翠美、早夏16、争牛、西园12号、西园14号。  相似文献   

7.
正经过两年的试种示范,甘蓝品种中甘21、中甘28、中甘628、中甘588、中甘602、中甘606表现为早熟,生长整齐,球形圆正、美观,叶质脆嫩,品质优良,每667m2产量可达3 000~4 000 kg,适宜在海南三亚地区推广种植。海南三亚地处热带区域,蔬菜产业以瓜菜类种植为主,甘蓝少有种植,为优化当地蔬菜品种结构,满足热带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需求,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与海南大学园艺学院自2019年开始引进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育种团队的甘蓝新品种在三亚进行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杨红 《长江蔬菜》2015,(16):60-62
1 品种选择 结球甘蓝是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为甘蓝的变种,又名卷心菜、洋白菜、圆白菜、包心菜、莲花白等,为二年生草本,生产上可选用抗病性强和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如黔甘1号、黔甘3号、西园3号、中甘8号、中甘11号、京丰1号、中甘15号、中蔬4号、夏光、牛心甘蓝、春丰、秋丰、晚丰、庆丰、报春和黄苗等,具有被粉霜、耐寒、抗病、适应性强、易贮耐运、产量高、品质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两年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中甘21号、YR中甘21、中甘27、中甘28、中甘D22、中甘628早熟,外形美观、整齐一致,单球质量0.98~1.28 kg,叶球圆球形,叶质脆嫩,口感甜,品质优,每667 m~2产量达3 000 kg左右,适宜在衡阳地区春季推广种植。结球甘蓝在长江流域又称包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重要蔬菜作物。衡阳地区以往种植的甘蓝品种大部分为京丰1号等扁球形品种,熟性晚,叶球大。近年来,春甘蓝作为春淡季上市蔬菜,在衡阳地区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缺乏早熟优质圆球形品种。  相似文献   

10.
《中国蔬菜》2013,1(13):42
中甘21 甘蓝、豫甘3 号甘蓝、津品70 花椰菜、绿奇青花菜、潍萝卜3 号大青萝卜品种介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宜贺州市种植的供港甘蓝新品种,以目前主栽品种前途为对照,对引进的中甘588、中甘590、中甘596、628甘蓝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中甘596表现较佳,不仅高产且生长势强,具有很强的抗病性及抗逆性,叶球形状好,外叶绿色,口感甜脆,是符合供港标准的甘蓝品种,可作下一步贺州市供港甘蓝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蔬菜》2003,(8)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带领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甘蓝课题组进行的“甘蓝雄性不育系选育和利用研究”最近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选育出5份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系,同时通过显性雄性不育系配制甘蓝杂交种的制种新技术,配制出5个不同类型的甘蓝新品种。此次新推出的中甘16、中甘17、中甘18、中甘19、中甘21等5个不同类型甘蓝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抗逆、丰产的特点。它们与日本、荷兰、美国等地的甘蓝品种相比,在早熟性、品质及丰产性等方面均具有明显优势。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用雄性不育系配制的甘蓝新品种早熟、优质、抗逆性强,比同类对照品…  相似文献   

13.
@@中甘21甘蓝@@@@中甘21是用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系 DGMS01-216和自交亲和系87-534-2-3配制而成的甘蓝杂交种,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认定(甘认菜2011058),2012、2013年为农业部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4.
魏建军 《蔬菜》1996,(6):10-11
天津节能型日光温室冬春茬甘蓝栽培技术规范300350天津市津南区农林局魏建军本规范适用于天津市各郊区、县节能型日光温室冬春茬甘蓝栽培。一、品种选择中甘11、中甘14、津甘8号、8398(纯度>75%,净度>97%,发芽率80%以上,含水量10%)。二...  相似文献   

15.
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寿 《北方园艺》2012,(15):38-39
对引进的"世纪警春"、"金美春绿"、"中甘21号"甘蓝及青海地区栽培的"青甘1号"在大通县进行生育期、抗病虫能力、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世纪警春"属晚熟品种,生育期较长,但其产量最高,抗病虫害能力最强,可作为大通县露天甘蓝高产种植的储备品种;"中甘21号"生育期短、早熟、货架期长,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可以作为"青甘1号"的替代品种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魔芋精粉含有80%左右的葡甘聚糖,可谓葡甘聚糖的粗制品。葡甘聚糖是一种高分子多糖物质,分子量在25~120万之间,属食用半纤维素,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7.
魔芋葡甘聚糖在环保、医药及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彭述辉  庞杰 《长江蔬菜》2006,(12):30-33
对魔芋葡甘聚糖的特性及在环保、医药、食品及其他领域中的广阔应用进行了综述,讨论了魔芋葡甘聚糖的环保性能、药理作用、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夏栽甘蓝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甘蓝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主要栽种的蔬菜之一,当地农民有着良好的栽培基础,但目前甘蓝栽培种以中甘21、中甘23为主,品种单一,露地甘蓝生产效益较低。为此从甘蓝的植物学特性和产量入手,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当地夏季栽培的甘蓝品种,为安定区高原夏菜产业发展做好品种储备。1材料与方法1.1参试品种参试品种共7个:中甘21、中甘23、元宝先锋、新S-6801、金鼎绿球(F1)、超  相似文献   

19.
‘中甘27’和‘中甘28’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87-534为母本,双单倍体DH系D77和D83为父本分别配制而成的春甘蓝一代杂种。‘中甘27’叶球高圆形,球色深绿,单球质量约1.0kg;‘中甘28’叶球圆球形,球色绿,单球质量约1.1 kg。两个新品种均商品性好,叶球质地脆嫩,适应性强,耐未熟抽薹。华北地区春季露地栽培,从定植到收获约60d,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东、江苏、福建等地春季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20.
"昆甘2号"是原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中晚熟甘蓝一代杂交种,其外叶浅灰绿色,叶球扁圆紧实,丰产,品质优良,冬性强,单球重可达4kg.以往,"昆甘2号"主要在11月初播种育苗作春甘蓝栽培.只要品种选择适宜,云南特别是滇中地区,甘蓝可露地周年种植,但反季栽培特别是夏季栽培的品种多为"中甘11号"、"8398"、"昆甘1号"等.这些品种均表现优良,除"昆甘1号"外,主要为省外或国外所培育,且反季栽培的产量还可被新品种突破.经过试验研究,在滇中各地,"昆甘2号"作夏秋甘蓝栽培亦表现优良,不仅品质佳,其产量也很高,可达5 500 kg/667m2以上.对十字花科蔬菜栽培淡季的调节和菜农的增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