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保水措施对烟地土壤水分及 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秸秆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土壤相对含水率、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还田均能增加干旱季节土壤的含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生长前期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最优,后期以秸秆覆盖和还田效果略好;几种措施均能显著的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其中地膜覆盖对烟株早期生长有利,而秸秆覆盖和还田在烟叶旺长后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能显著的提高烤烟的产质量,产值分别较秸秆还田、常规对照和地膜覆盖提高7.5%、18.2%和37.6%。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作用,值得在干旱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干旱地区寻找较好的烤烟配套栽培措施提供依据。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秸秆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土壤相对含水率、烟叶产质量的影响。地膜覆盖、秸秆覆盖和还田均能增加干旱季节土壤的含水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生长前期地膜覆盖的保水效果最优,后期以秸秆覆盖和还田效果略好;几种措施均能显著的促进烤烟的生长发育,其中地膜覆盖对烟株早期生长有利,而秸秆覆盖和还田在烟叶旺长后优于地膜覆盖;秸秆覆盖能显著的提高烤烟的产质量,产值分别较秸秆还田、常规对照和地膜覆盖提高7.5%、18.2%和37.6%。秸秆覆盖具有明显的保水增产作用,值得在干旱烟区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及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对维持农田肥力,减少化肥使用,提高陆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合理施肥,能为作物生长创造养分贮量丰富、有效性高、贮供协调的土壤生态环境,同时能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介绍了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等养分含量的影响和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秸秆还田对烟区土壤和烟叶产质量的效应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通过三点田间试验,研究了施用高C/N禾本科秸秆对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烟区土壤通适性的影响及烟叶产质量效应。结果表明:在烤烟移栽起垄前平翻施一定数量的禾本科秸秆秆糠(田烟施12000kg/hm^2,地烟9000kg/hm^2),对提高烤烟的产量和抽吸品质具有良好作用;而且小麦秆糠效果优于玉米秆糠。  相似文献   

5.
覆盖对土壤物理性状与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对麦田土壤物理性状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和秸秆覆盖提高了麦田地温和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容重,改善了土壤的固液气三相比,小麦产量分别提高5.67%和23.03%。  相似文献   

6.
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探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情况,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养分库容,增加土壤中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数量。50%秸秆还田、100%秸秆还田、150%秸秆还田条件下,土壤有机质增幅为0.02~0.04个百分点,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分别增加6.64~9.00、3.37~4.07、10.33~19.00 mg/kg。不同秸秆还田量增加土壤微生物丰富度,细菌、真菌、放线菌增幅分别为2.2×108个/g~3.1×108个/g、0.5×106个/g ~3.5×106个/g、1.3×107个/g ~1.9×107个/g。但过量秸秆还田不利于农田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设置4种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秸秆不还田(BR)、秸秆直接还田(ZR)、秸秆粉碎还田(FR)、秸秆炭化还田(CR)。通过测定水稻产量、土壤有机质、全钾、全氮、全磷、速效钾、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对各项指标数据与水稻产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有显著影响。在水稻成熟期,ZR、FR、CR较BR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高9.19%~19.53%,差异显著(P0.05),且以CR处理增幅最明显;全氮含量平均高9.65%~20.83%,差异显著(P0.05),且以FR增幅最明显;全磷含量平均高2.66%~15.51%;差异显著(P0.05),且以CR处理增幅最明显;速效钾含量平均高3.18%~24.37%,差异显著(P0.05),且以CR处理增幅最明显。研究还发现,短期内(1 a)CR处理产量最高,达到了6 900 kg/hm~2,较FR处理产量提高了3.16%,较ZR和BR处理产量分别提高了5.64%和8.35%。综合来看,CR处理是短期内提高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最佳选择,关于长期的最理想选择还需要在田间试验开展长久的、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的烟田生态效应,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无覆盖、地膜覆盖、立体覆盖和稻草覆盖4种覆盖方式对垄体土壤温湿度及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温度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同一覆盖方式不同土层温度变化具有一致性。地膜覆盖对土壤温度的提升效果最好,能促进烟苗早发快长,但团棵期膜内地表温度过高可能影响根系生长;稻草覆盖对生育期内土壤的保温效果较好;立体覆盖处理在烤烟生育内的土壤温度最低。地膜覆盖不利于根系土壤接纳降雨,土壤含水量最低;稻草覆盖对蓄积土壤水分的效果最优;立体覆盖次之。从团棵期烤烟生物量及农艺性状看,地膜覆盖在烤烟团棵期可明显提高烤烟的长势,稻草覆盖次之但烟叶根冠比最高,立体覆盖再次,无覆盖处理的烟叶长势最差。试验表明立体覆盖对烟田土壤温湿度及团棵期烤烟的生长发育的影响效果比地膜覆盖低,后续应对烤烟整个生长发育时期、产质量特征及其覆盖的成本效益和环境影响等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秸秆还田对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未来农业生产的发展趋势。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及数量对白浆土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年的玉米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秸秆还田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但对土壤全氮的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可以增加大豆生长后期的土壤全磷和全钾含量,而根茬还田对其影响较小。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碱解氮含量;而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增加了土壤速效钾含量,而根茬还田对土壤速效钾含量没有表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在设施蔬菜上的应用效果,通过尼龙网袋田间试验模拟研究不同控释肥的养分释放规律,并在番茄上试验研究不同释放期控释肥对番茄根系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同时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控释尿素(CRU)、控释肥(CRF)能够较长时间维持番茄根系活力水平,从而促进番茄增产和品质改善。在氮、磷、钾施用量相同的条件下,CRU、CRF较普通复合肥(CCF)番茄产量增加7.8%~15.7%;除控释肥CRF-A外,净收益增加2287.5~10677.0元/hm2;不同释放期控释肥料对番茄品质的影响不同,CRU、CRF-B、CRF-C的番茄Vc含量均高于CCF处理增加2.7~4.8 mg/kg,各施肥处理番茄糖酸比均低于对照。说明控释肥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原因是促进番茄采收期根系生长及较高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气刺微割技术对不同品系的更新橡胶树割胶效果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海南老龄胶树进行气刺微割技术示范,为当地更新胶树挖潜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对文昌试验站3个品种的老龄更新橡胶树进行低频气刺割胶试验,与常规割胶技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气刺微割的橡胶树均能提高更新橡胶树产量,最高可提高61.9%,最低也增产18.8%,而干胶含量则略有降低,但割胶时间可缩短50%,割胶速度可提高1倍,使割胶效率和割胶收益大大提高。气刺割胶技术是一项高效技术,在更新胶树中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橡胶树死皮橡胶粒子膜蛋白差异分析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橡胶树死皮(tapping panel dryness,TPD)是制约天然橡胶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在世界各橡胶种植园中普遍发生,给橡胶种植业带来严重的危害。目前仍无有效措施防治死皮发生,而橡胶树死皮发生分子机制是制定有效防治措施的前提。为阐明死皮发生的分子机制,应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比较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橡胶粒子蛋白质组表达的差异。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橡胶树死皮株与健康株橡胶粒子总蛋白质,经考染显色后,用PDQuest7.4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差异点经过胶内酶切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获取肽质指纹图谱(PMF),Mascot软件搜索SWISS-PROT和NCBI nr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经过上述分析共鉴定出13个蛋白差异表达点,与健康株相比,在死皮中上调表达的蛋白质点有11个,下调表达的蛋白质点有2个,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在橡胶树死皮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potential seed yield of eight quinoa varieties, to explore their mineral composition of seeds and to identify superior varieties in two locations with different soil properties. Compared with neutral soil conditions, seed yield in the marginal (saline–sodic) soil was decreased by 45 %. Under the latter soil conditions seed yield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crop density, indicating that a considerable yield loss was due to poor and uneven plant density caused by adverse soil properties. Among the varieties, ‘RU–5–PQCIP–DANIDA–UNA’ produced the highest seed yield (>20 dt ha?1) when grown under neutral soil conditions. Under marginal conditions, the above‐mentioned variety and ‘N 407’ produced seed yields up to 10 dt ha?1 whereas the rest reached yields of only about 5 dt ha?1. The majority of the varieties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more protein (20 %) in the seeds under saline–sodic soil conditions (lower yielding environment). The varieties originated from South America were superior in accumulating protein in the seeds at both locations. Mineral contents of calcium (Ca), magnesium (Mg), zinc (Zn) and manganese (Mn) in the seed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eutral soil. No differences were found for phosphorous (P), iron (Fe), copper (Cu) and boron (B) between the two locations. The South American varieties were again superior in mineral composition. Adaptation of certain quinoa varieties even under marginal environments seems promising for seed production and/or protein and mineral content in the seeds. Agronomic data are needed in a due course, over a higher number of locations and/or various climatic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肥料配施方式对棉花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sGK321及其亲本常规棉石远321为研究对象,设置了6个不同的施肥处理,比较分析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和非转基因亲本棉根际土壤酶活性(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及速效养分(硝态氮、铵态氮和速效磷)的变化,探讨不同施肥处理对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棉花种植120 d时,与亲本常规棉相比,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根际土壤酶(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100%有机肥试验条件下均显著高于亲本常规棉。而在土壤硝态氮含量上,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与亲本常规棉之间的差异随着有机肥配施量的增加而减小;除了对照和50%的有机肥、50%的尿素试验条件外,其他处理转双价(Bt+CpTI)基因抗虫棉与亲本常规棉相比,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土层置换对土壤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研究土层置换犁改良土壤后对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于大豆苗期、盛花期及成熟期对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测定,并于大豆成熟期对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常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土层置换改变了土壤土体结构的同时对土壤中土壤酶产生了影响,土层置换区的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与对照区差异显著;土层置换区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对照区各层次差异显著,土层置换有利于土壤养分含量在不同土层中的均匀分布;对照区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呈下降趋势,土层置换区大豆产量为2245.5 kg/hm2与对照相比增产20.1%。土层置换可全面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能够增加土壤活土层、提高土壤出水能力,对于提高土壤抗灾能力、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品系橡胶树的组份及生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利于天然橡胶研发利用,利于橡胶制品选材,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天然橡胶制品经济效益,笔者研究了RRIM600、热研7-20-59、热研8813、热研7-33-97、PR107和热研8-79这6种橡胶树品系的天然橡胶鲜胶乳性能、生胶性能和混炼胶的硫化特性以及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系天然胶乳的化学成份、生胶性能存在差异;热研8-79的干胶含量最高,杂质含量最高;热研7-20-59的灰分含量、丙酮溶物含量最高;热研8-79和热研7-33-97的硫化胶所需的正硫化时间最长,而热研88-13所需的正硫化时间最短;RRIM600物理机械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7.
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对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了检测分析,以对橡胶树根系分泌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以正己烷为浸提剂浸提热研7.33.97橡胶树根际土壤,浸提液过滤、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组分分析。【结果】从该浸提液中共检测分离了50种物质,对其中的36种进行了鉴定,主要是醇、酯、醛、烃、酮、酚、酸等物质。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这些物质的相对含量,其中醇、烃、酯类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为37.78%、23、78%、20.19%,占到检出面积的81.75%。【结论】从浸提液的组成成分来看,橡胶树的根际土壤中含有多种有机化合物,主要为醇、酯、醛、烃、酮、酚、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来源于橡胶树的根系分泌。其中一些物质具有较为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另外一些物质可能在橡胶树的根际营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对这些物质的发生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西藏尼洋河中上游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含量变化特征,以尼洋河中上游流域耕地、草地和林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取样法分层采集土壤样品216份(0~10、10~20、20~30 cm),并测定土壤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速效磷和有机质.结果 表明,西藏尼洋河中上游流域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林地>...  相似文献   

19.
试验调查研究了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的四种土壤类型(红壤土、紫壤土、白砂土和水稻土)的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红壤土总体肥力最好,但受土壤pH值偏酸性的影响,细菌数量、速效磷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数值偏低。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低于紫壤土。紫壤土总体肥力小于红壤土,pH值呈微碱性,有利于微生物生长,微生物数量最多。较高的土壤肥力、适宜的pH值和最高的微生物量,使得脲酶和蔗糖酶活性最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高于红壤土。白砂土总体肥力最低,微生物总量也是最低,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最低,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高于红壤土。水稻土的总体肥力小于紫壤土。pH值呈微酸性,细菌数量偏低,放线菌的数量偏低,真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出适合宁夏银北引黄灌区农地种植水稻、小麦和玉米的合理施肥量,以氮素、磷素、钾素为试验因子,设无肥(N0P0K0)、无氮(N0P2K2)、无磷(N2P0K2)、无钾(N2P2K0)、氮磷钾(N2P2K2)全施5个处理,重复3次,随机区组排列,对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的试验研究和评价。结果表明:本地区农地种植水稻,化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是36.5%,其中氮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是11.9%,磷肥对水稻产量的贡献率是10.5%,钾肥对水稻产量没有影响。本地区农地种植小麦,化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是56.3%,其中氮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是28.0%,磷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是9.2%,钾肥对小麦产量的贡献率是1.2%。本地区农地种植玉米(套种),化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是62.4%,其中氮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是53.2%,磷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是15.5%,钾肥对玉米产量的贡献率是6.9%。因此得出,本地区种植农作物对化肥的依赖性较大,施用化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对农作物产量起主要作用,磷肥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较小,钾肥对农作物的产量影响不大,可以不施或少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