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吴大洋 《蚕学通讯》2003,23(2):31-34
蚕茧质量主要指与蚕茧的工艺性能和经济性状直接相关的一些指标或参数 ,通常以粒茧丝长、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上车茧率、上茧率、解舒丝长、解舒率、缫折及出丝率等来表示 ,其中粒茧丝长 ,上茧率、解舒率和出丝率尤为重要 ,蚕茧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丝的品质及加工成本。据调查 ,上茧率为 80 %的原料茧与同一庄口上茧率 90 %的原料茧相比 ,每缫 1t丝的加工费要增加 2 5%左右 ,而吨丝售价却比后者低 50 0 0余元。解舒率低的原料茧在缫丝时落绪多 ,长吐率高 ,缫折大 ,台时产量低 ,加工成本高。如果解舒率为 6 0 %的原料茧每吨丝的加工费…  相似文献   

3.
对苏_5×苏_6普通种蚕茧进行荧光显色检测,发现该品种蚕茧的荧光色比较混杂,黄白荧光色茧占44%,紫蓝荧光色茧占56%,并且蓝荧光色茧在其中占30%,并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蚕茧荧光色混杂是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蚕茧是缫丝业的重要原料,茧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缫丝业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笔者多年来通过对全南茧质的调查,认为当前蚕茧质量存在上车率不高、解舒差、出丝率低等不稳定的状况(见表1)。如何提高蚕茧质量,增加蚕茧生产者和缫丝厂的经济效益,是广大茧丝生产人员所共同关心和亟待解决的课题。表1 全南县1992~1998年茧质调查成绩年度茧丝长(m)上车率(%)解舒率(%)出丝率(%)光 折(kg)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84987578982089490788987.2288.…  相似文献   

5.
彩色茧的茧丝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几种天然彩色蚕茧的经济性状和茧丝的丝质性能 ,重点研究了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出丝率、长吐率及净度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 :天然彩色蚕茧的上茧率、解舒率、茧层率较高 ,解舒率平均值达到 81 .3 7% ,茧层率 2 1 %~ 2 4% ,出丝率大多在 40 %~ 42 %左右 ,净度成绩 92~ 95分。全茧量、茧层率偏低。  相似文献   

6.
罗红柏 《蚕学通讯》2006,26(1):30-31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因此,切实保护蚕茧解舒,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已势急  相似文献   

7.
<正>使用方格蔟给蚕营茧,茧色洁白,上茧率高,解舒良好,有利于提高出丝率,这是众所周知的。按国家蚕茧收购政策规定,方格蔟茧比蜈蚣蔟及其它蔟具茧提价1级,加之解舒良好,上茧率高,还可再按质加价1~2级,目的是提高蚕茧质量,调动蚕农使用方格蔟的积极性,增加其收益。  相似文献   

8.
蚕茧是缫制生丝的原料,制丝工艺的效率,与茧质关系极大.因此,无论是养蚕者,还是制丝家,生产解舒良好,出丝率高的茧,都属必要,特别是解舒主要受上簇环境良否所支配,故环境保护完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解舒良好,出丝率也随之增高,茧的价值更加向上.  相似文献   

9.
罗红柏 《四川蚕业》2006,34(3):15-16
我市近年来由于“蚕茧大战”及多渠道收茧的影响,茧价失控,蚕茧质量逐步下降到了低谷,突出表现为“三低一短”,即上车率、茧层率、解舒率低,茧丝短,综合表现为出丝率低。有资料显示,我市蚕茧解舒平均水平比历史最好时已下降10个百分点。搞好蚕业综合管理,努力提高蚕茧质量,己势  相似文献   

10.
1问题的提出 蚕茧质量优劣的一个主要判断指标是蚕茧解舒率,解舒率的高低,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近几年来,桐乡市蚕茧质量在不断下降,特别从去年开始,每期蚕茧质量都不够理想,至今年春期蚕茧的质量更差,解舒率下降到了54.7%,相比去年的68.8%下降了14.1百分点(中秋期蚕茧质量更差),机缫不能缫丝。  相似文献   

11.
陶劲 《广西蚕业》1995,32(2):56-58
种桑养蚕的目的在于收获蚕茧供给制丝工业缫丝,从而获得经济效益。而缫丝所获经济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蚕茧的经济性状和使用价值,即取决于茧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的出丝率、缫折、茧丝量、茧丝长、茧的解舒、茧丝纤度、  相似文献   

12.
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经省级实验室联合鉴定,春期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解舒丝长、解舒率比对照种菁松×皓月高7.6%、3.3%、11.6%、13.7%,净度高2.75分,出丝率略低,其余经济性状相仿.秋期饲养万蚕茧层量、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对照种秋丰×白玉提高6.9%、6.4%、16.3%、9.7%、4.1%,其他经济性状与对照相仿.两年农村生产鉴定结果,盒种产茧量比对照种高5.3%,产值高4.7%,50 kg桑产值高3.5%,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干毛茧出丝率分别比对照种提高8.1%、13.0%、3.8%、2.9%.  相似文献   

13.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1影响蚕茧解舒率的因素在蚕茧生产、收烘过程中,蚕品种、饲养条件、技术水平、蔟中保护、收烘技术…  相似文献   

14.
<正> 养蚕的目的是获得优质、高产的蚕茧。衡量蚕茧茧丝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鲜茧的出丝率。要提高蚕茧的出丝率。就要提高蚕的食下率、消化率,进而提高茧层率、上茧率、解舒率等经济指标。因而推广饲养多丝  相似文献   

15.
提高蚕茧解舒率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16.
<正> 我省蚕茧质量不高,除了养蚕水平、设施条件落后、蚕种质量存在一些问题以外,与蔟中管理不善有很大关系。解舒率既是蚕茧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也是最容易受到蔟中环境条件影响的指标。除此之外,出丝率、健蛹率、上车率、结茧率等质量产量指标也受到蔟中环境条件的影响。近年来,全省蚕茧的解舒率、出丝率、上车率下降到建国后的最低水平,已经严重地影响到整个丝绸行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宋广林 《四川蚕业》2002,30(4):39-40
我国是茧丝生产大国 ,蚕茧和生丝产量分别占世界的 80 %和 70 %左右 ,但是我国蚕茧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具体可归纳为“三低一短” ,即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低 ,茧丝长短。由于茧丝比大 ,这“三低一短”直接制约着蚕丝行业的整体效益 ,也是制约蚕丝企业效益的主要因素。要在不增加桑园面积的情况下 ,增加产丝量 ,提高效益 ,关键在于提高蚕茧质量。上茧率、解舒率、出丝率是衡量茧质的几个主要指标 ,其中尤以解舒率的优劣为重 ,因为其直接关系到缫丝行业的成本和效益。而蚕茧解舒率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蚕品种和上蔟环境 ,对于…  相似文献   

18.
骆莲清 《广东蚕业》2006,40(4):32-34
煮茧化学助剂使用于缫丝生产中有着促进或抑制蚕茧丝胶溶解的作用,因而能提高蚕茧的解舒率、新茧有绪率和减少生丝类节。本文通过使用Na2SiO3煮茧助剂提高解舒率而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
<正> 桑蚕鲜茧出丝率是衡量蚕茧使用价值的重要指标。凉山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生产的蚕茧色泽、解舒、干毛茧出丝率优于四川平均指标,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但就整体质量而论,与凉山州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不相称,还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蚕茧产量比日本超出一倍多,而产丝量仅略多于日本,主要问题是我国蚕茧的上茧率低、解舒率低、出丝率低和丝长较短,即所谓“三低一短”。本省蚕茧的情况也是如此,尤以夏秋茧为突出,为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迅速增加我省的产丝量,特举办通讯座谈会,各抒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