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 详问畜主 ①要搞清牛的年龄、分娩日期、胎衣脱落情况;②神态是否兴奋不安,是否连续大声鸣叫;③产奶量是否下降或增长;④食欲是否减退;⑤企图爬跨或受爬跨是否有持续性;⑥外阴部是否湿润肿胀;⑥阴道粘膜是否潮红充血;⑦粘液是否蛋清样;⑧发现有发情表现的时间等.  相似文献   

3.
牦母牛在暖季不同天气和气温条件下发情的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5.
对牦牛人工输精牛群母牛在6月份补饲30 d后,与2013、2014、2015年不补饲情况下的发情状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2016年7月份牦牛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其它三年,在中旬和下旬发情比较集中,而其它的三年的发情从7月中旬开始到8月上旬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6.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浅谈母牛的异常发情朱奎新耿明杰高庆文(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校150111一旦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母牛发情超出正常规律,被称为异常发情。1异常发情表现1.1安静发情(隐性发情)安静发情是母牛外观无发情表现或者表现非常微弱,不细心观察则难以发现,其实质是卵巢有...  相似文献   

7.
外部行为特征观察法是母牛发情鉴定中最常用的方法,辅助行为特征和生理特征对母牛的发情鉴定也非常重要。应用发情特征综合评分可提高母牛发情鉴定率,评分较高的发情牛受胎率也较高。同时改善周围环境、加强泌乳牛体质等有助于提高母牛的发情鉴定率。本文从上述几方面对母牛的发情特征与发情鉴定技术进行阐述,为生产实践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观察,对天祝白牦牛的发情季节,发情行为,发情持续期,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分娩季节,分娩行为及产犊率进行了观察分析,其对其繁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11.
通常情况下,母牛到了1.5—2岁的配种年龄时就可以发情配种,可是有些时候在一些规模化养牛场中,有些母牛到了配种季节并不发情,如果这一部分母牛不能及时发情配种,就会影响牛场的生产,最终影响到整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因此,怎样使这些不发情母牛在配种季节正常发情配种已成为养牛场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此做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12.
13.
冷季母牦牛采用补饲+保温措施能起到减损保膘、降低成畜死亡率、提高繁殖成活率、所产犊牛6月龄日增重快的效果,试验确定了不同补饲量.结果表明:冷季母牦牛日补饲青干草1.5 kg、精料0.25 kg以上组在减损保膘、成畜死亡率、繁殖成活率、犊牛初生重、6月龄体重、日增重等方面比补草组Ⅲ组和不补饲组Ⅳ组均有极显著提高.效益分析:总效益Ⅰ组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高2 580元、11 055元、17 822元,头均增效益Ⅰ组比Ⅱ组、Ⅲ组、Ⅳ组分别高129.0元、553.1元、891.1元,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15.
在牛人工冷配技术环节中发情判定的准确与否是准胎率高或低的关键一环。人工冷配已推广多年.但对大多数从事牛冷配技术的农民来说。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专业理论知识不足.对母牛发情的综合判断能力差.故判定适时输精的准确性误差太大、单次配准率低、复配较多.既浪费精液又浪费人力.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对此.我们认真调查总结辽北地区牛人工授精的实践经验,于1994年提出了“完全外观判定母牛发情适时输精”的方法.即“母牛体情期配种”.我站于今年利用农家的120头母牛进行了试验观察。1试验目的完全恨据母牛发情的表现.判断适时…  相似文献   

16.
一、建立母牛发情记录档案:观察到第一次发隋之日,是建立档案的起始日。应掌握牛群的发情周期和个体牛的发情规律。二、建立母牛发情预报制度:根据上一次牛发情日期、发情周期预报下一次的发情日期。  相似文献   

17.
<正> 耕牛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劳役过度或长期哺乳等原因,使母牛生殖器官机能受到抑制,以致延长产后第一次发情期或发情征象不显,造成产间期延长,成为耕牛发展缓的一个重要原因,给养牛业带来损失。  相似文献   

18.
今年来通过对牛冷配户走访调查发现,母牛发情率有走低的趋势.母牛不发情是母牛不孕症中最常见的一种.……  相似文献   

19.
母牛适时输精关键在于发情鉴定的准确与否。笔者根据触摸母牛卵巢卵泡的发育和子宫颈变化做母牛发情鉴定和并据此确定输精时机,提高了母牛受胎率。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一、母牛选择1982年以来选用泰康镇奶牛场及养牛户的5405头可繁母牛、改良牛及黄牛为研究对象。二、方法1982年以来笔者在采用直肠把握式输精过程中,发现了母牛在发情期子宫颈也在发生周期性变化,根据子宫颈的变化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