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浙江龙湾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20%噻菌铜悬浮剂,设置6种施药方式处理,对“昌米446”进行细菌性条斑病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防治效果依次为处理Ⅳ>处理Ⅲ>处理V>处理Ⅱ>处理Ⅰ.处理Ⅳ(最高分蘖期+孕穗期喷施)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48.0%和12.96%,在所有处理中均为最低,防治效果最好,达63.9%;处理Ⅲ(移栽前喷施+最高分蘖期喷施)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50.0%和13.5%,防治效果居第二位,为62.4%;处理V(孕穗期喷施)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51.0%和22.95%,防治效果居第三位,为34.9%;处理Ⅰ(浸种)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56.0%和35.28%,防治效果最低,为1.8%.  相似文献   

2.
以干热河谷地区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Vent)为材料,采用对照比较法,并连续4年对构树株高、地径、胸径3个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处理4的株高、地径、胸径最优,与其它各处理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次是处理5、处理2的效果优于处理3,但处理3与处理1 (CK)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株高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加50.93%、33.47%、58.91%、52.36%;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长50.87%、18.60%、57.52%、51.63%;胸径生长量分别比处理1(CK)平均增加49%、19.84%、57.26%、51.81%;各处理对构树生长的作用依次为处理4>处理5>处理2>处理3>处理1 (CK).该研究为构树科学施肥提供了参考依据,对促进构皮造纸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水稻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的产量性状优于对照(常耕移栽)和其它处理,产量比对照高3.95%~11.57%.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4水稻的有效穗数多于其它处理.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均大于其它处理。在分蘖盛期、拔节期、孕穗期和黄熟期.免耕处理的根系活力比常耕处理分别强28.1%、7.4%、28.3%和34.9%。常耕处理的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比免耕处理分别多16%和94%。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因氮肥施用过量引起的蔬菜品质降低问题,在南京市塑料大棚中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有机肥氮不同比例替代化肥氮对大白菜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处理包括CK(不施肥)、100%CF(只施用化肥)、80%CF+20%OM(以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70%CF+30%OM(以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60%CF+40%OM(以有机肥氮替代40%化肥氮).研究结果表明,80%CF+20%OM处理的大白菜生物量、产量和商品果率都高于其他处理,但差异不显著.相比100%CF处理,80%CF+20%OM处理显著提高了大白菜氨基酸含量,而3种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白菜可溶性糖含量;60%CF+40%OM显著提高了大白菜有机酸含量,70%CF+30%OM和60%CF+40%OM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白菜硝酸盐含量;70%CF+30%OM和60%CF+40%OM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白菜氮含量,60%CF+40%OM处理显著降低了大白菜钾含量;80%CF+20%O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电导率.说明相比100%化肥处理,在设施大白菜栽培中施用有机肥替代20%~40%的化肥氮在稳产下可改善大白菜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发酵玉米秸秆饲料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用120头健康体重约24.47 kg的杜长大三元杂生长育肥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处理l即对照组(CK)饲喂基础日粮饲料,处理2、3、4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20%和30%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试验正式期60d.[结果]与处理1(CK)相比,10%、20%、30%处理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0%处理组料重比比处理1(CK)提高了6.84% (P <0.05);20%处理组腹泻率比处理1降低了6.87% (P <0.05),30%处理组比处理1降低了11.66% (P <0.01);20%、30%处理组死亡率分别比处理1降低了29.80%和37.63% (P <0.05);从经济效益分析来看,与处理1(CK)相比,20%、30%处理组毛利润分别提高15.1%和10.36% (P <0.05),每头猪分别多获利20.31和13.94元.[结论]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发酵玉米秸秆饲料能够满足育肥猪的生长需要,当添加量为20%~ 30%时能够降低生长育肥猪的腹泻以及死亡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且以添加20%的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L40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80%土壤水分 可显著提高番茄株高、茎粗及各器官鲜物重,但座果率较50%土壤水分处理番茄为低,而番茄灵处理可显著提 高80%与65%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座果率,并显著提高其产量,但对50%土壤水分处理的番茄没有显著影响。 本试验自然坐果条件下,80%、65%水分处理的番茄产量分别比50%处理高35.31%、27.73%,而采用番茄灵 处理后,则前者的产量分别比后者增加70.76%和38.98%。  相似文献   

7.
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东北黑土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东北黑土区低温菌剂降解秸秆还田对玉米田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菌剂的施入较常温菌剂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碳、氮含量.经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和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后,土壤细菌数量分别高于对照(不施菌剂)5.12%和3.72%,其他处理均明显低于对照.各处理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均高于对照,且低温复合菌土壤真菌、放线菌的数量最多,分别高于对照2.11倍和21.34%.除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低于对照外,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复合菌处理、低温表面活性剂处理和复合菌处理土壤脲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14.67%、7.43%、6.17%和1.67%.低温复合菌剂处理、复合菌处理、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低温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低温纤维素分解菌处理和生物表面活性剂处理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高于对照9.01%、4.71%、4.23%、3.66%、2.89%和1.48%.施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以及碳、氮含量,且施加低温菌剂的处理在提高土壤微生物量方面优于常温菌剂.  相似文献   

8.
0.8%石灰水加20 ppm IAA和0.8%石灰水加20 ppmGA于采前30天和15天处理“玉露”水蜜桃.采收后,自然状态下贮藏10天.试验结果表明:石灰水加IAA处理的好果率比未处理提高142.8%,比石灰水处理提高78.9%;糖酸比值较未处理和石灰水处理的分别提高52.7%和36.8%.石灰水加IAA处理可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而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变化不大,降低了果实细胞膜透性.在钙素水平方面,石灰水加IAA处理的全果总钙含量比未处理和石灰水处理的分别提高46.4%和22.0%.但是石灰水加GA处理的结果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研究有机肥对黄瓜生长及产量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化肥处理为对照,设置25%有机肥+75%化肥、50%有机肥+50%化肥、75%有机肥+25%化肥、100%有机肥4个有机肥处理研究黄瓜生长指标、果实和产量、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有机肥显著提高黄瓜植株株高、茎粗、叶片数量和SPAD值,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的茎粗、叶片数量和SPAD值最大。有机肥处理显著影响黄瓜果实,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的黄瓜果实长度、直径、单果重和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而100%有机肥处理的黄瓜果实性状和产量显著低于对照。有机肥处理显著提高黄瓜果实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的品质表现最好。【结论】综合比较,50%有机肥+50%化肥处理的产量最好,75%有机肥+25%化肥处理的品质最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有机肥的合理配比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中化肥减量增效,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克山县和赵光农场进行马铃薯磷肥用量定位试验,设置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NE),在NE处理的基础上,不施磷肥处理(NE-P)、减少磷肥50% 处理(NE-50%P)、减少磷肥25% 处理(NE-25%P)、增加磷肥25% 处理(NE+25%P)和增加磷肥5...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化肥水平对双季稻产量、各生育期养分吸收与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水稻季,5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1)、7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2)、10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3)、15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4)处理较不施氮磷肥(T0)处理的增产率分别为42.82%~79.62%、24.28%~48.37%、37.85%~77.48%,其中T2处理的边际效应最高;施肥处理水稻植株氮素和磷素的积累总量(3季平均)分别较T0处理显著提高39.48%~108.40%和46.08%~113.90%;随着化肥投入量的增加,氮肥、磷肥吸收利用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T2处理最高、T4处理最低,T2处理的氮肥、磷肥吸收利用率较T4处理显著提高了21.26% ~39.77%、28.25% ~53.60%.综合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等指标,与10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3)相比,70%常规氮磷施用水平(T2)处理对水稻产量无显著影响,且氮肥、磷肥吸收利用率最高,所以双季稻产区有减肥30%的潜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相同施肥量下不同施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云薯401高产优质栽培的较佳施肥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云薯401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间试验,以50% N+100% P+100%K做基肥,苗期追施50%N处理为对照,另设苗期和蕾期分期施肥等6个不同NPK配比施肥处理,各处理基础施肥量相同,均按尿素300kg/ha、普钙1125 kg/ha、硫酸钾600 kg/ha施用,测定各处理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苗期追施50%N +30%K处理的马铃薯株高最高,为91.0 cm,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下同);各处理间马铃薯主茎数、分枝数和差异均不显著(P>0.05,下同);分期施肥处理与对照处理之间单株结薯数差异不显著;苗期追施50% N+50% P+30%K处理的茎粗(1.15cm)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下同);苗期追施50%N+30%P+30%K的处理茎粗为1.61 cm,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苗期追施50% N+30% P+30%K的处理产量最高(43311.0 kg/ha),其次是分苗期追肥(50% N+50% K)和蕾期追肥(20%N+20%K)的处理(41809.5 kg/ha),两个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对照处理.[结论]云薯401可以在苗期追施少量磷肥,在苗期或苗期和蕾期分次进行氮肥和钾肥的追施都有利于提高其产量和商品率.苗期追50%N+30%P+30%K的施肥以及苗期追肥(50% N+50% K)、蕾期追肥(20%N+20%K)模式可作为云南省滇东北马铃薯主产区及其类似生态区云薯401高产高效栽培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为生产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 1年4~6月,于蚕豆结荚初期开始进行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后30 d调查蚕豆赤斑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成熟前调查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收获期调查蚕豆百粒重及产量.[结果]不同杀菌剂处理后,蚕豆赤斑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及蚕豆农艺性状有一定差异,其中发病率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裁菌、百泰处理;病情指数以裁菌处理最低,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处理;不同杀菌剂处理对单株荚数影响较小;每荚粒数以裁菌处理最多,其次为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百泰处理;百粒重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重,其次为裁菌、25%咪鲜胺、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百泰处理;小区产量以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处理最高,其次是裁菌、25%咪鲜胺、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处理.[结论]裁菌、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25%咪鲜胺的综合防治效果最好,可用于蚕豆赤斑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4.
叶面喷施硼钼肥对花生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花生叶面喷施硼钼肥试验,结果表明:单钼处理花生的单株果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生物量显著高于对照;单硼处理花生荚果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0.80%;硼钼处理较对照增产3.28%;与对照相比,单硼处理提高蛋白质含量2.18%,硼钼处理及单钼处理粗脂肪分别增加0.59%与0.37%。  相似文献   

15.
用1%氢氧化钠+3%尿素复合同步处理稻草,粗蛋白质含量增加4%。用其喂产奶牛,粗纤维消化率提高31.6%,干物质消化率提高12.5%,采食量提高48%,日产奶量比对照组提高20.7%,幼牛日增量提高100%,实践证明,这种复合同步处理兼顾了碱与尿素处理的各自优点,是目前化学处理秸秆饲料的一种新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晋中地区进行大田试验,设置对照(CK)、化肥(N)、氮素减施20%配施双氰胺(ND)、等氮转换有机肥(OF)、氮素减施20%加有机肥(NOF)和氮素减施20%配施生物炭(NB)6个处理,研究氮素减施与不同调节剂配施对旱地冬小麦土壤N2O、CO2、CH4等3种温室气体强度与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 表明,ND、OF、NOF和NB处理相比N处理,N2O累积排放量分别降低了62.57%、48.41%、27.95%和90.44%,NB处理不但能够降低N2O排放,同时较N处理能够降低CO2和CH4的累积排放量;ND处理虽较N处理降低了N2O累积排放量,但较N处理显著增加了29.52%的CO2累积排放量,ND、OF和NOF处理间CO2累积排放量无显著性差异.旱地作为CH4的"汇",除NOF处理之外其余5个处理CH4累积排放均表现为吸收,且彼此间CH4累积排放量无显著差异;ND、OF和NOF处理的冬小麦产量较N处理分别增产47.00%、78.00%和5.35%,全球增温潜势(GWP)较N处理分别降低了64.04%、48.48%和23.47%;CK、ND、OF与NB处理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均显著小于N与NOF处理,NOF处理的GHGI值较N处理降低了33.21%,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此外,NOF处理较N处理提高了籽粒氮吸收、略微提高磷吸收.综上,实施部分有机肥代替化肥对于旱地冬小麦可以作为一种作物增产、提高氮素利用率并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控释肥的研制和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普通尿素为对照,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不同控释尿素对小白菜生长的影响。[结果]4月8日,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的叶绿素测定值比普通尿素处理低0.6%~7.3%;5月8日和28日,其叶绿素测定值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高10.8%~21.8%和26.1%~35.9%。收获期测定的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的根系活力为普通尿素处理的1.2~1.4倍。与空白处理相比,普通尿素处理的增产幅度为11.6%,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的小白菜的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35.6%、55.9%和90.5%。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树脂膜控释尿素处理的平均增产幅度为28.3%,其氮、磷、钾平均含量分别增加了32.7%、22.4%和46.5%,其硝酸盐含量平均降低了31.4%,其Vc含量平均升高了53.1%。[结论]6%树脂膜控释尿素的释放规律与释放期与小白菜的养分吸收规律和生育期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18.
化学处理对菠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提高菠菜种子的发芽势,采用6种处理方法:①-0.4MPa的PEG-6000渗透调节处理;②不同浓度的KNO_3处理;③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④20%H_2O_2处理;⑤20%H_2O_2处理5min后再用不同浓度的GA_3处理;⑥1%硼酸处理来测验其在提高种子发芽势上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除20%H_2O_2处理和1%硼酸处理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外,其余4个处理对提高种子发芽势均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声频处理技术在油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油菜品种进行声频处理的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促进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加快发育进程;声频处理使株高平均下降4.9%,1次分枝、主花序密度和单株角果数分别平均增加15.95%,21.88%和34.51%;大田应用增产达6.9% ~17.3%.  相似文献   

2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处理对旱作水稻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铵态氮、硝态氮动态变化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并对土壤氮素表观平衡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盖草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比水作、覆膜和裸露处理增加50.7%、18.1%、31.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增加55.4%、11.83%、48.9%.从总体上看,土壤铵态氮呈现为:水作>盖草>覆膜>裸露,硝态氮表现为:盖草>覆膜>裸露>水作,以盖草处理土壤无机氮含量最高.与水作处理不同,旱作处理土壤无机氮与微生物量碳、氮存在着显著线性相关性.盖草处理无机氮残留最高,分别比覆膜和裸露处理高13.7%、32.8%;盖草处理氮肥利用率也最高,分别比水作、覆膜和裸露处理提高12.1%、14.5%、19.2%.结果表明,覆盖秸秆旱作水稻能够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一种良好的旱作水稻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