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白落叶松容器苗个体营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琴 《防护林科技》2005,(4):19-20,86
通过对1年生长白落叶松播种容器苗不同生长期内N、P、K浓度进行分析,得到在幼苗生长初期,整株的N、P、K含量均为最低;进入速生期时,植株中全氮、全磷达到最大值,而全钾则在速生后期才达到最大值。长白落叶松植株N、P代谢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倒木养分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内选择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个典型林型,按照不同树种对倒木的养分含量进行了测定。依据现有的资料,结合研究对象实际,制定了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落叶松和白桦倒木的腐朽等级划分标准。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内不同树种倒木有机C、全K、全Na,以及Ca和Mg的含量随着倒木的不断分解均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全N含量均有增加的趋势;全P均保持相对稳定。对3个林型内兴安落叶松倒木的各养分含量之间进行对比,有机C、全K、全P百分含量均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全N、全Na和Ca百分含量均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Mg百分含量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杜香-兴安落叶松。  相似文献   

3.
氮添加对兴安落叶松养分分配和再吸收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18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研究连续5年N添加(NH4NO3,10g·m-2a-1)对落叶松各器官N,P,K,Ca和Mg含量及叶片养分再吸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添加对叶片5种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提高树根、树枝和树干的N和P含量;N添加能显著提高凋落叶片的N含量,降低凋落叶片的C/N比和叶片N再吸收效率。研究结果反映出研究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土壤N并不缺乏。N添加导致兴安落叶松对N和P的奢侈吸收,可提高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加快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N循环。  相似文献   

4.
以内蒙古根河市大兴安岭生态站为研究地,以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为参照对象,对皆伐林、渐伐林2种采伐管理类型进行对比研究,对兴安落叶松和白桦的倒木分解及其养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倒木的分解常数是0.0121/a(R2=0.9715),白桦为0.2859/a(R2=0.8915)。兴安落叶松和白桦倒木中有机碳含量随着倒木腐朽等级的增加而减少,全N含量随着倒木腐朽等级的增加而增加,全P含量随着倒木腐朽等级的增加而增加,全K含量随着倒木腐朽等级的增加而不改变,没有规律性。随着采伐干扰的逐步加强,倒木中有机碳含量、全N、全K和全P含量在逐步减少。  相似文献   

5.
对大兴安岭林区重度火烧迹地上不同更新模式下兴安落叶松的生长、林下植被恢复和土壤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生长量和林下植被恢复的优劣顺序为幼林抚育人工更新侵入式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土壤物理结构优劣为人工更新天然更新侵入式人工更新,土壤全N、全P、全K含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早期营造的长白落叶松及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有的已经达到成熟龄,有的已接近成熟,均表现出速生丰产的特点。通过60年代的抚育伐,人们已体会到营造落叶松人工林是很经济的。由于黑龙江省落叶松种子长期供不应求,面华北落叶松种子价格便宜,60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应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新播长白落叶松苗期进行了N、P、K施肥试验,结果表明:N、P影响苗高、地径、植株干物质重量;>5 cmⅠ级侧根数量的差异为极显著;K差异不显著。通过对25个组合的LSR多重比较,最佳施肥量为:N肥20、P肥50、K肥15 g.m-2苗木生长与N、P、K供应呈多元线性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8.
兴安落叶松是我区最主要的用材树种,进行科学培育,集约经营,营造大面积的落叶松人工丰产林是我区今后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要做到速生、丰产必须运用该树种的生物学特性这个内在因素,掌握和运用其生长规律,采取一系列必要的技术措施,做到科学化,系列化。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速生丰产的目的。下面淡几项技术的设计与其生  相似文献   

9.
兴安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作为重要用材林树种,在林业生产中的作用十分突出。为了满足2种落叶松速生丰产的需求,本文主要从造林地选择、整地方法、造林苗木选择、造林方法等方面对2种落叶松的造林技术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对新的研究技术进行剖析,旨在探讨出科学、合理、适用的2种落叶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使其更加科学地指导林业生产,促进林分发挥更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兴安落叶松林下土壤化学性质指标进行综合测定,结合林分内优势个体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对兴安落叶松优势个体生长影响比较明显的土壤化学指标排序为土壤氮素含量有机质含量交换性Ca Mg离子土壤速效K;对兴安落叶松优势个体高生长没有明显影响的是pH值和速效P。  相似文献   

11.
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更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位于 50°0 5′~53°33′ N,1 2 1°1 1′~ 1 2 7°0 1′ E,是全国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林区之一 ,是松嫩平原、呼仑贝尔大草原的天然屏障。这里生长的大面积兴安落叶松原始林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 ,并且已经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森林类型。它们的自  相似文献   

12.
二元立木材积表编表材料来源于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标准地的落叶松解析木材料,采用非线性回归模型迭代法拟合材积方程的参数,对方程进行残差分析和参数估计。  相似文献   

13.
1998-1999年在林西县南门外林场落叶松育苗地进行了44个小区的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除草醚、割地草、施田补药液商品用量分别是250g/667m^2,20ml/667m^2和50ml/667m^2,用药时间分别是播后24h内和6月下旬或7月上旬。除草效果70%-80%,每667m^2节约费用325元。  相似文献   

14.
城市白桦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比研究48 a生城市人居白桦生态林下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天然更新格局。结果表明:①水曲柳和黄菠萝更新苗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②随着林冠空隙面积的增加,水曲柳和黄菠萝的更新苗数量和密度均表现出抛物线式的变化趋势:水曲柳在林冠空隙面积为13.3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32株,在11.7 m^2时更新苗密度最大,为29 289株/hm^2;黄菠萝在林冠空隙面积为22 m^2时更新苗数量最多,为11株,在15.1 m^2时,更新密度最大,为6 659株/hm^2;③相同林冠空隙面积下,水曲柳的更新苗数量明显高于黄菠萝。  相似文献   

15.
紫椴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方面对紫椴硬枝扦插技术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介绍、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5个方面分别介绍了黄菠萝的树种特征、习性与分布、珍贵价值及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塞罕坝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现状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针对塞罕坝落叶松人工林土壤肥力水平下降的问题,采取控制轮伐期长度,加强林地枯落物和林下草本植物的管理,合理的施肥和采伐剩余物的处理等经营措施,达到减少土壤养分流失和地力下降,维持林地长期生产力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锁阳综合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总结了高原药用植物锁阳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药理药效与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中药材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锁阳开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巴林左旗乌兰坝林场存有少量的天然落叶松。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人工营造落叶松已成为荒山绿化、迹地更新、防风治沙及退耕还林还草的重要树种。目前对落叶松苗木的需求日益迫切。  相似文献   

20.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第三纪孑遗物种,特别是以生产地道中药材关黄柏而备受重视。我们通过对黄菠萝的结实规律研究,认为黄菠萝结实有明显的周期性,每隔3-4年出现一次丰产年;人工林种子产量比天然林产量高出近两倍,浆果大,种子大而饱满;人工林与天然林的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5%,人工林种子发芽率高出天然林发芽率的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