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的生产性能和羊毛品质已达到国际同类细毛羊的先进水平。但目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生产性能与羊毛品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无人研究,而这些研究是进一步做好育种工作的基础。本文研究了中国美利奴(新疆型)细毛羊育成母羊体重、羊毛细度、羊毛弯曲度、羊毛长度与个体产毛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育成母羊剪毛后体重与个体产原毛量存在低正相关,羊毛弯曲度与个体产毛量存在微正相关,羊毛细度与个体产原毛量存在低负相关,羊毛长度与个体产原毛量微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采用系祖建系法 ,经过 10年选育研究 ,在中国美利奴羊 (新疆型 )品种中育成体格大品系。品系母羊群平均剪毛后体重达5 1 44kg± 4 94kg ,净毛量 3 86kg± 0 5 5kg ,且羊毛综合品质有了很大提高。各项指标全面超过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3.
新疆农垦科学院石国庆等,用胚胎移植技术,培育出“U”系羊新类群。该系羊公羔初生重平均4.84kg,母羔平均4.91kg;断奶重公羔平均39.42kg,母羔平均34.69kg;12月龄体重:公羊平均80.31kg,母羊平均63.18kg。周岁公羊毛长平均11.97cm,剪毛量平均13.14kg,周岁母羊分别为11.74cm和10.20kg;平均净毛率为70.0%以上。2周岁公羊体重平均116kg,毛长平均11.5cm,剪毛量平均14.5kg,净毛率70.20%。2周岁母羊各项指标分别为78kg、11.5cm、1…  相似文献   

4.
甘肃高山细毛羊是以新疆细毛羊和高加索细毛羊为父本、以当地藏羊和蒙古羊为母本,经过杂交改良(1943~1957年)、横交固定(1958~1965年)和选育提高(1966~1980)三个阶段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高原型细毛羊品种。从育成至今经过了30年的选育提高,为了改善和提高品种质量,先后10次从国内外引进澳洲美利奴、中国美利奴、新西兰美利奴、超细型中国美利奴、超细型澳洲美利奴等外血对品种进行换血改造。目前该品种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种公羊平均体重达到95.77kg,比1980年品种育成时提高了20.77kg,成年母羊平均体重达到49.55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9.55kg。种公羊平均毛长达到10.7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59cm,母羊平均毛长达到9.39cm,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1.8cm。公羊平均剪毛量达到10.32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2.8kg,母羊平均剪毛量达到4.56kg,比1980年育成时提高了0.46kg。羊毛细度从1980年的以64支为主体发展为目前的以66支和70支为主体。以甘肃高山细毛羊为遗传基础,先后育成中国美利奴高山型新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优质毛品系、甘肃高山细毛羊肉用类群、甘肃高山细毛羊超细品系。  相似文献   

5.
新疆巩乃斯种羊场引进澳康公羊,利用杂交改良等培育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体大品系,能够在保持羊毛细度不变粗的情况下,剪毛量、毛长、剪毛后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自1996年以来,以强毛型澳洲美利奴无角系公羊为父本,康拜克、邦德等品种母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育种,培育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几年来共培育出无角美利奴细毛羊16987只,存栏5250只,核心群羊达3250只,其中特一级羊占83.18%;成年公、母羊剪毛后体重分别为107.9kg和57.48kg,毛长分别为12.35cm和11.02cm,净毛量分别为10.91kg和5.2kg。选育的无角美利奴细毛羊具有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化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等特点,各项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接近澳洲美利奴羊水平。应用无角美利奴细毛羊改良低产细毛羊,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品系间毛细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与细度离散是体现毛细度的重要参数.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毛品系、A品系、B品系、毛用多胎品系和肉用多胎品系为试验对象,测定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分析各品系羊毛细度特点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超细毛品系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细度标准差和细度离散系数显著低于其它品...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新疆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密品系8个主要生产性能参数进行遗传力估测。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和剪毛后体重都是高遗传力生产性能,也是今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过程中鉴定选种、组群的主要选择依据。周岁体重、断奶毛长遗传性能较低,可作为早期选择的生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产毛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998只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周岁资料,应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长度、剪毛后体重、毛弯曲分、毛油汗分和羊毛纤维直径对产毛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这5个性状与产毛量的表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5552、0.7048、-0.0759、-0.0917和-0.0105;对产毛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2103、0.6447、-0.0105、0.0324和0.1141。可见,剪毛后体重是影响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产毛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科尔沁型中国美利奴羊,1984年自内蒙古哲盟嘎答苏种畜场引入新疆石河子垦区142团场试养,六年中该羊生长发育正常,生产性能与羊毛品质良好,经测定:初生重、断奶重和育成羊及成年母羊体重分别较原产地高0.88,0.47,2.19,2.54,6.75,8.86kg;净毛产量,育成与成年公羊虽较原育成场低2.93与3.86kg,但同龄母羊均较育成场高0.38kg;羊毛长度、净毛率等与原育成场相近或略有提高。说明科尔沁型中国美利奴羊在新疆表现出了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对正在培育的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的羊毛品质做了综合分析.在毛丛自然长度方面,断奶公羔为4.37cm,母羔为4.43cm,周岁公羊为12.60cm,周岁母羊为11.47cm;羊毛的伸直长度周岁公羊为15.01cm.周岁母羊为14.86cm;羊毛纤维直径周岁公羊为21.67μm.周岁母羊为20.36μm;羊毛密度周岁公羊为5212根/cm^2.周岁母羊为5430根/cm^2.比2002年中国美利奴羊周岁羊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羊毛净毛率周岁公羊为64.60%.周岁母羊为65.64%。由上可知.除羊毛密度外.中国美利奴多胎肉用细毛羊总体上符合品种培育的要求.在今后的选育中要注意羊毛密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杂交能提高生产力,尤其是繁殖力、羔羊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同时并能提高产奶量、体重和剪毛量。将肉用公羊和毛用母羊杂交,能改进羔羊的肉用品质,因而提高了产毛、产肉性能。从在黑面羊与斯华代(Swaledale)的杂种羊观察到,四岁母羊多胎性的杂种优势为9.5%,第一次剪毛量为6.2%,体重为0—5.4%。边区来斯特羊与美利奴羊的正反杂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新疆牧区温性荒漠草原草群营养成分的变化对不同品种断奶母羊增重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放牧的多胎萨福克羊、萨福克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为研究对象,定期测量6—9月份断奶母羊的体重、牧草产量和草群营养成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粗灰分、钙、磷、无氮浸出物等),记录母羊次年的窝产仔数及羔羊的初生窝重和断奶重,分析牧草产量、营养成分与母羊体重和繁殖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8月份,新疆牧区气温较高,降雨天数减少;进入9月份气温下降,降雨天数增多。6—9月份新疆牧区温性荒漠草原类沟羊茅、针茅和新疆绢蒿型草群牧草产量、干物质、粗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多胎萨福克羊、萨福克羊和中国美利奴羊的体重从63.50 kg、91.33 kg、56.25 kg降至63.33 kg、86.00 kg、51.50 kg,分别下降0.27%、5.84%、8.44%。多胎萨福克羊的体重未恢复至初始体重与体重恢复至初始体重群体母羊的窝产仔数分别为1.83只、1.91只,萨福克羊为0.93只、 1.00只,中国美利奴羊为0.95只、1.00只,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与提高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肉用性能,采用夏洛莱公羊、白萨福克公羊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并对其F1的初生重、3月龄重、6月龄重、剪毛后体重、剪毛量、羊毛细度等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白萨福克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白中F1)、夏洛莱公羊×中国美利奴母羊(新疆型)F(1夏中F1)2组之间的初生重、3月龄重和剪毛后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夏中F16月龄重,则比白中F1高4.5%(P<0.01);2组之间毛纤维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毛长和剪毛量差异均极显著(P<0.01),夏中F1的剪毛量比白中F1高9.8%。说明在新疆伊犁地区,夏中组合较白中组合更适合用作肥羔生产,而且从毛用性能方面看,夏中组合也较白中组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5.
南移中国美利奴羊羊毛品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川省涪陵地区1985年开始从新疆引进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饲养。为了解中国美利奴羊引入南方亚热带山区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羊毛理化性状及其变异规律,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对引入羊及其后代羊的羊毛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和采样的对象为南川县种羊场的引入羊及其后代羊,在每年5月剪毛期间随机抽查测定和采样,羊毛样品主要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引入澳洲美利奴公羊对高山美利奴羊进行选育提高的进程中,通过对生产出含澳血的F1代周岁母羊与纯种高山美利奴周岁母羊在体重、剪毛量、羊毛纤维直径、体侧毛长、净毛率等生产性能方面的数据进行测定采集后,经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得出改良效果为含澳血F1代周岁母羊比纯种高山美利奴周岁母羊在体重、剪毛量、体侧毛长和净毛率等生产性状方面选育提高差异极显著,应进一步扩大选育提高改良规模,生产出优质种羊,通过国家绒毛用羊技术体系平台向社会推广,在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广大牧民和养殖户致富增收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南移中国美利奴母羊繁殖规律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南移至今,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但繁殖性能与原产地不尽相同。经1993和1994年测定,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母羊在7月上旬就有少数表现发情,7月下旬至8月中旬大都表现发情,适宜配种在10月中旬,配种季节的情期受胎率很高(93.9%),繁殖成活率较高(97.3%),但所测定的成年母羊双羔率却很低(0.9%)。  相似文献   

18.
新疆军垦型美利奴羊主要选育区的新疆石河子与奎屯两大垦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冬春严寒枯草期长达5~7个月,对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育成母羊来说,靠放牧或放牧补加少量精饲料的传统养羊方式,每天所获营养物质不仅不能满足正常的营养需要,严冬季节甚至抵消不了在冰...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超细品系周岁母羊和成年母羊同期发情效果作了对比分析,证明经产母羊的效果明显好于初产母羊,但是返情经产母羊比初产母羊多。  相似文献   

20.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主效基因.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应用Genopro软件绘制多胎品系绵羊的系谱.记录母羊产羔数.采用PCR-RFLP方法对BMPR-IB基因进行基因型分型.分析多胎性状的分离规律,研究BMPR-IB基因型分布与以多胎性能为目标的品系培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品系培育中,BMPR-IB基因的表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模式,增加绵羊产羔数由常染色体突变所致,BMPR-IB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