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冀5265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于1999年利用冀5006与科农9204杂交选育而成的1个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高产稳产、抗倒伏、适应性好,适宜在冀中南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07年11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冀红小豆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冀红小豆4号以是天津红小豆为母本,日本大钠言为父本,通过多年多次异地定抽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集早熟、直立、优质、高产于一体、一般产量2400kg/hm^2,较对照冀红小豆1号平均增产26.34%,最高产量可达4122kg/hm^2;生育期d;朱高45cm;籽粒短圆、鲜红、有光泽、饱满整齐一致,百粒重14.5g。该品种具有良好的商品品质,1992-1996年在我省及其它7省市推广面积达10.53万h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现并鉴定的受显性单基因控制的核不育材料是特有的珍贵种质资源,可利用它选育新种质和新品种。京核5号就是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育成的新资源,然后再用常规杂交法培育的优质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主要特点是秆矮,抗倒状,抗条锈性强,成穗多,落黄好,千粒重高,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棉花新品种冀86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业部转基因优质纤维棉花新品种培育(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指标,以高产、优质、抗病为主攻方向,通过亲本的广泛筛选,以高产、优质、结铃性强的599系为母本,以抗病、优质的1086系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连续选择,低代检测纤维品质、鉴定抗病性,高代鉴定产量、适应性等性状,选育出转基因棉花新品种冀863。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优质、吐絮畅易采摘等优良性状,纤维品质符合河北省棉花品种审定标准Ⅱ型和国家优质棉AA档次。2010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冀审棉2010008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张家口农业科学院科研育种优势,培育适宜冀北地区种子的苦荞新品种,填补冀北地区无自主苦荞新品种的空白,进行苦荞品种的选育。方法冀苦荞1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从湖南引进的一个当地品种,是经观察鉴定、品系比较、区域联合试验、生产鉴定试验和大面积示范筛选成的一个高产早熟型苦荞新品种。结果该品种生育期88 d,千粒重18.4 g,株高111.7 cm;平均产量2 740.5 kg·hm~(-2),比北方地区主栽的苦荞黑丰1号增产745.7 kg·hm~(-2),增幅37.4%;比日本品种本地大粒荞增产1 305 kg·hm~(-2),增幅90.8%;蛋白质含量11.32%,比黑丰1号高2.29%;脂肪含量1.59%,比对照低0.95%。结论该品种产量高,品质优,抗倒伏力强,抗旱耐瘠性强,抗落粒性强,适应性广,适宜冀北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世界农业》2006,(8):F0003-F0003
京冬12号(京农97-96)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利用太谷核不育小麦组建成早熟丰产轮选群,经多年选择培育而成,2004年10月经农业部国有农作物品咱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7.
经6a的冬小麦显性雄性核不育基因转育研究,转育出遗传稳定,背景各异且有利价值的显性核不育冬小麦材料20个,选育出具有小偃麦特征的显性核不育株系4个,获得5个高度不育或完全不育的蓝粒标记核不育株系,转育出具有显性矮秆基因标记显性核不育冬小麦材料8个,这些材料的转育成功,为冬小麦轮回选择育种利用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8.
9.
阿克苏地处南疆塔里木盆地北缘,丰富的光热资源极其有利于发展种植优质小麦.近年来地区通过推广应用优质小麦品种和研究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逐步探索了夺取小麦高产的途径.全地区种植小麦9×104hm2,单产达到400kg/6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优质新品种冀粳14号育成SelectionofaSuperHigh-yieldCultivarofRice——Jijing14在水稻育种中,高产一直是首要指标,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质和高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借...  相似文献   

11.
优质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78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麦78号系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旱地育种研究室以扬麦5号为母本、晋麦50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冬性,中早熟,平均生育期236 d。幼苗叶色淡绿,抗寒耐冻,分蘖力强,株型较松散。株高75~80 cm,穗长方形,穗粒数28~35粒,千粒重37~41 g。具有抗干热风、耐高温、耐旱、落黄好等特点。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单产达3 666.6 kg/hm2,较对照晋麦47号平均增产6.52%;在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达4 165.5 kg/hm2,较对照平均增产7.0%。适宜晋南麦区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高产、优质中筋冬小麦新品种冀5385的选育过程及其主要特征特性。  相似文献   

13.
抗条锈优质冬小麦品种成县11由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1990-1998年采用复合杂交法选育而成,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综合性状好,抗逆性强,适应种植区域广。1997-2004年在成县及周边地区累计推广面积达6.634万hm2。  相似文献   

14.
冬小麦新品种灵台2号是以长武112中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连续选择选育而成的.在2000-2002年平凉地区山塬组冬小麦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727.2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增产11.70%.生育期274 d,属中熟品种.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2.81%、赖氨酸(干基)0.46%、湿面筋26.2%、沉降值60.8 ml,容重746 g/L.中抗条锈病、黄矮病和白粉病,抗性表现1~3级;抗寒性、抗旱性均为1~3级;抗倒伏.适宜在陇东的冬麦区灵台县、泾川县、崆峒区等旱塬地、川水地,陕西省长武县、千阳县,宁夏泾源县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冬小麦新品种天选51号VX9362-13-3-4为母本,兰天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8--2010年甘肃省陇南片区域试验中,两年度平均折合产量6 600.00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7号增产8.65%。株高90.4 cm左右,穗长7.12 cm,千粒重43.9 g,容重834.1 g,L。籽粒舍粗蛋白135.9 g/kg、湿面筋236.0 g,kg,沉降值41.75 mL。经接种鉴定,苗期对混合菌表现免疫,成株期对条中32号、条中33号、水4、水5、CH42、HY8E及混合菌均表现免疫。适于天水市、陇南市川道区、塬台机灌地及山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农大399是以[(Torino×河农2552)×农大9516]×石4185为亲本组合,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等手段选育出的冬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冬麦区中高水肥地块种植,2012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12004号)。  相似文献   

17.
冬小麦新品种宁麦5号是宁县湘乐镇农技站以"XS117-0-29"为母本、"庆农3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4-2006年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31.9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5.48%,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该品种旱作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抗旱、节水、耐高温,抗寒、耐晚霜,高抗条锈病,株高80~100 cm,千粒重32~40 g,容重814.06 g/L,籽粒含粗蛋白13.55%、湿面筋31.10%,沉降值24.2 mL.适宜在陇东旱塬、山地及周边同类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新品种晋麦86号(原名汾4858)是以晋麦62号为母本、97水3205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成.在2006-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5 908.5 kg/hm2,比对照品种京冬8号增产11.9%;在2007-2008年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高水肥生产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5 911.5 kg/hm2,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14.8%.2008年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4.49%、湿面筋30.30%,沉降值19.00 mL,形成时间2.2 min,稳定时间1.2 min.适宜在山西省中部及我国北方冬麦区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1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冬小麦新品种武都16号是以7930-2为母本、小白冬麦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在2001—2003年陇南川区组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4 095.0 kg/hm2,比对照品种绵阳28号增产42.2%。在2000—2004年生产试验中,各试点均较对照品种增产,增幅为6%~190%。该品种对小麦条锈病总体表现中抗,且严重度和普遍率相对较低。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37 g/kg、赖氨酸4.8 g/kg、沉降值50.8 mL。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半山干旱区、徽成盆地及低半山河谷川台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