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南阳市环城林带及城郊森林造林树种的调查,找到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结合生态景观作用及树种特性,分析并提出了南阳市环城林带及城郊森林适宜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2.
针对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退化、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等问题,在祁连山东段北坡干旱山区开展了人工造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整地方式、不同树种和不同造林地对造林成活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整地方式中平均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鱼鳞坑整地、短水平阶整地、穴状整地;不同造林地处理中,弃耕地造林平均成活率明显高于荒山草地造林;各树种当年平均造林成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柠条90.5%、青海云杉74.5%、沙棘71.17%、爬地柏70.83%、祁连圆柏41.67%,3a保存率由大到小依次为柠条88.17%、沙棘65.83%、青海云杉63.33%、爬地柏49.5%、祁连圆柏27.5%。  相似文献   

3.
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优良乡土阔叶树种选择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深圳市羊台山森林公园内的1块林分改造试验林和1块新造林的树种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树种生长的差异,以此为羊台山地区林分改造和新造林的树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林分改造试验林中选出14个树种,其林木生长较佳;新造林中紫荆、深山含笑、黄花风铃木、降香黄檀、阴香、土沉香和假苹婆7个树种表现优良。选出的21个树种按用途分为9种乡土生态阔叶树,8种景观树种,5种特色外来树种及4种珍贵树种。在羊台山进行森林公园林分改造或新造林时,树种选择应以乡土阔叶树为骨干,适当搭配景观树种,引进少量的珍贵树种和有特色的外来树种,这对于提升林分质量,改善森林景观,提升森林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类似森林公园的林分改造和造林树种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永新县七溪岭林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的森林调查,从树高生长量和蓄积生长量两个方面分析选择不同树种造林的林地生产能力,总结同一树种连栽的生产能力低下和更换树种造林的效果显著,指出采伐迹地森林恢复树种选择对国有林场大面积经营森林的重要性以及树种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栓皮栎遗传改良迫在眉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中涉及的最主要问题就是森林培育、森林保护、森林利用和森林管理问题,而树种选择和树种改良问题又是最基本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甚至决定着造林的成效和林业的发展方向。事实证明,造林树种通过遗传改良又是林业生产最为有效的途径,可以直接将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获得可持续的收获。以壳斗科树种为主组成的各种森林在我国森林中占有主要地位,栓皮栎等许多树种由于在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各地列为造林树种,但相对于其他主要造林树种而言,遗传改…  相似文献   

6.
以沈海高速(福安段)森林景观工程造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地植被及林地条件现状进行了调查,从森林生态景观造林原则、树种选择与造林类型的设计要点方面,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沈海高速(福安段)森林生态景观造林技术的体系,为森林生态景观建设提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曾劲 《绿色科技》2021,(5):122-124
指出了楠木与杉木作为我国南方省份育林的主要树种,在推动森林建设、扩大繁育珍贵树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广东省连山林场造林实践为例,对楠木与杉木混交的造林技术与管理经验进行了分析,针对楠木与杉木混交建设项目目标与现状,提出了楠木与杉木混交技术要点。为了实现良好的造林效果,需做好后期病虫害防治和森林防火安全等养护工作,加强造林管理,逐步扩大九连山林场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8.
风沙源治理工程是在山西省左云县实施多年的重大工程,造林实践中通过推广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森林覆盖率。笔者介绍了抗旱造林中树种选择的原则和可选择的阔叶类、针叶类、灌木类树种,并从整地技术、容器苗造林技术、覆膜造林技术、新抗旱造林技术等方面总结了左云县风沙源治理工程中的抗旱造林技术,以期为今后相似地区的造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汕头中小水库水源林改造树种的选择及其模式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汕头市中小水库水源林为研究对象,全面踏查区域内水源林的阔叶树种种类和主要森林群落类型;选择该区域林分形成时间较长、群落特征明显、建群树种以阔叶树种为主的林分设立标准地进行调查,根据调查中出现的阔叶树种、主要群落类型的树种组成和结构功能、造林试验和有关文献资料推荐的适宜该区域造林的树种等综合因素,提出了台湾相思等18种中小水库水源林优化的适生树种;以现有森林群落的评价选优为基础,根据主要森林群落的结构、功能分析数据筛选了台湾相思林等5个林分优化配置模式。为特定区域的林分经营提供一套具有科学依据、实用价值高的技术应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关于增加造林物种的多样性引进优良树种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启动实施中,增加新的造林树种,丰富林木优良基因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大兴安岭地区由于气候比较寒冷,无霜期短,可供造林树种比较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工作的发展,为此,加快林木引种的进程,实现此地区造林树种的多样化,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增加林产品的种类,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及抗性,充分发挥森林的防护作用和森林美化、净化价值,更好地为林区经济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近三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气象灾害频繁,特别是冰雪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基于对2008年我国南方冰雪灾害对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基础调查数据分析,为减轻森林冰雪灾害,本文从造林树种选择与经营管理两方面综述了森林经营对森林冰雪灾害的影响。要预防或减轻森林冰雪灾害,首先在造林树种选择时要遵循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合理控制对外来树种的引种。其次是在整个森林培育过程中都要重视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苗木培育时,要注意控制密度;施肥要注意适时、适肥、适量,以提高苗木的木质化程度,从而提高其抗压性和耐低温性。在造林时,要在严格树种选择的前提下注重林分结构,大力营造混交林,增强林分承载厚重积雪的能力。要合理控制造林密度,以提高林分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在林分的生长过程中要适时选择合理的方法和间伐量进行间伐,以增强其抵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同时,要根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适时、合理施肥,并合理、适时修枝,松树类树种采脂不能过早等,以增强其抗冰雪灾害的能力。开展对冰雪灾害前后森林经营技术的研究,对于增强林分抗冰雪灾害的能力,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阜宁县林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造林树种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造林树种主要以杨树为主,树种构成较为单一,对森林生态的稳定性造成了不利影响。对阜宁县造林树种构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树种过于单一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杰 《安徽林业》2004,(1):21-21
宿州市位于安徽省北部,经多年不懈力,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2.4%增加到18.92%。但按年度实际造林面积计算,还远远不是这个水平。分析其根源,除了管理方面的原因外,主要是造林成活率低。如何提高造林质量问题,亟待解决。一、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制定造林规划根本之点在于适地适树。我国造林规程中的“六项”基本准则,适地适树为第一要求,就是把某一个树种安排在最适宜成活、生长和发育的立地上,使其发挥最佳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制定造林规划,要认真考虑森林经营和林分稳定。过去造林,纯林多,混交林少,在森林经营培育上诱发了许多问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病虫害等。因此,营造混交林应成为今后造林改革的一个重点。科学设计不同的混交模式和混交类型,做到树种之间、条带之间合理配置。相得益彰,有序发展。二、突破常规,多季造林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春季是植树造林最适宜的时间。然而,宿州市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干旱,降雨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全年降雨量860毫米的66%。如何避春旱之短,扬雨季之长,1994~1997年该市墉桥区北部7乡镇荒山雨季侧柏造林2.4万亩成功,占当地绿化覆盖率29%以上;1998~2001年该区南部9乡镇...  相似文献   

14.
土壤因子在造林树种选择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科学造林是退耕还林成功的基础:合理选择造林树种是造林成活、成林,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关键;土壤因子是造林树种选择的主要主导因子,土种是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从根本反应土壤特点。  相似文献   

15.
库区生态日渐改善由于急功近利、盲目开发,我国第一大河———长江,一度森林锐减,水土流失加剧。为了根除“三峡水库变沙库”的严重隐患,更为了唤回巴渝大地的青山绿水、保障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重庆市直辖8年来,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环湖绿色屏障等一系列林业生态工程,累计造林1728万亩,四旁植树3亿余株,年均造林速度为直辖前的3倍,森林增长速度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森林面积由直辖前的2593万亩增加到3356万亩,增长29.4%;森林蓄积量由7446万立方米增加到11998万立方米,增长61.1%;森林覆盖率由20.98%提高到27.14%,增加6.16…  相似文献   

16.
调查了粤东沿海第一重山树种现状,结合近年来粤东地区沿海防护林造林树种生长表现情况,初步筛选了大头茶(Gordonia axillaris)、杨梅(Myrica rubra)、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和木荷(Schima superba)等8个树种进行了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造林后2年,各树种平均保存率排序为:木荷(90.00%)>木麻黄(87.50%)>大叶相思(86.25%)>大头茶(85.00%)>红荷木(83.75%)>杨梅(81.25%)>樟树(80.00%)>台湾相思(76.25%)。大叶相思和木麻黄保存率高、生长快,可以作为粤东沿海第一重山造林先锋树种;木荷、大头茶、红荷木和杨梅4个树种保存率较高,可以作为伴生树种,适当进行混交造林。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加快土地利用的周期,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伐迹地更新造林应以速度快、质量高为标准,力求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并能丰产。在长白山林区采用乡土树种大青杨(Populus ussuriensis)和香杨(P.koreana)进行采伐迹地(特别是皆伐迹地)更新造林,不仅成本低、林木易成活、生长快、森林植被恢复快,而且可以改变多年来以落叶松为主要更新树种的格局,对迅速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效益。1975年,我们在吉林省黄泥河林业局上马  相似文献   

18.
运用因子连续函数法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森林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为4 615.55×104 t,苏北、苏南和苏中的占比分别为57.83%、28.26%和13.91%;2005~2010年,江苏省森林碳储量增加了2 025.59×104 t,森林"碳汇"效应显著,但各区域的碳储量变化不均衡。在江苏新增造林面积空间较为有限的背景下,提高林地生产力,优化树种和林龄结构是增加森林碳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北京林业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12开始的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实施后,全市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底的37.6%提高到41%,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由2011年底的14.85%提高到24.5%。大兴区"十二五"时期绿化取得重大成就,截止到2014年末,森林面积达到43.1万亩,森林覆盖率24.65%,高于全市平原地区的平均水平。如何充分巩固和利用平原造林成果,处理好林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是大兴区林业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内需重点解决的问题。大兴区六合庄林场通过多年探索实践发展生态管护  相似文献   

20.
鉴于乡土树种在环境适应性较之外来树种的良好表现,北京市在始于2012年的平原造林工程中,大量使用了乡土树种,形成了以乡土树种为主体、乔木灌木良好搭配的、结构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对造林工程开展的调查研究表明,利用乡土树种开展平原造林,与外来树种相比可以降低苗木死亡率,提高造林苗木的存活率,保障工程的顺利竣工。大量乡土树种的使用,极大的丰富了工程区的生物多样性,在树种搭配上也表现出良好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