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根基,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在当前的人才培养中,立足传统文化是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有力保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人才培养当中,任重而道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要科学定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人才培养上从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为注重内涵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上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和平和的心态。我们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文化心理研究,从根本上管控舆论阵地,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心理学思想和心理健康方法,从而建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本土心理学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功能应定位于民族精神教育、国情教育、人文精神培育、思想道德教育等四个方面,核心应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阐释和培育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因此,建议高职《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紧紧围绕相关专题进行教学,并适当组织讨论,以全面构筑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课程体系,形成教学与研究相互促进的课程特色,建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相结合的考核体系。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有其必要性和重大意义。我们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为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一是发掘教学内容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二是适当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精神融入大学语文教学之中。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践和调研,提出了相关实现路径:做好教师培训;挖掘课程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拓展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陆洁琰 《河南农业》2023,(27):25-26
高职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高职院校文化育人。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育人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度不高、课程建设有待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与专业教育匹配度不高、师资力量有待提升、校园人文氛围不足等问题。通过深化传统文化育人理念、打造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夯实校园文化底蕴等措施,能加强育人效果,培养传统文化接班人和传承人。  相似文献   

6.
农业类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高校育人的实质内容就是文化的价值导引,在农业类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文化育人必不可少。农耕文化的内涵丰富,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在农业类高职院校中文化育人中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农业类高职院校通过多途径多形式实施农耕文化育人,把教育教学与农业生产、传统农耕文化实际紧密相结合,打造特色农耕文化品牌活动和作品,提升尚农乐耕文化品牌社会影响力,成效显著,为培养“三农”人才贡献职教力量。农业类高职院校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的人才培养中,如何积极利用农耕文化,创新探索“农耕文化+X”的研究与实践,对于高职院校传承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工匠精神导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进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的新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积极从物质层、精神层、制度层、专业课程层和行为层导入工匠精神以提升其职业素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宣传机制、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应充分寻求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结合点,通过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持;结合乡村经济需要、产业发展、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参与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找准乡村文化服务着力点;培育乡村产业,助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职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价值,茶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明确茶文化教育目标和价值、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各专业的特点和德育、美育等教育实际需求,丰富创新茶文化授课方法与策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滋养文艺创作、融入生产生活”。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融入高职课程体系,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有重要价值,茶文化融入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明确茶文化教育目标和价值、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各专业的特点和德育美育等教育实际需求,丰富创新茶文化授课方法与策略,真正做到与时俱进的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孙新华 《甘肃农业》2019,(7):103-10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精神支撑,是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根植的土壤,是国家走向富强的民族自信心来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意识的认同感,唤起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紧迫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和各专业学生的择业方向与本科院校不同,因此高职学院开展思政课教学实践时需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融入企业行业文化价值理念,即把行业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融合起来,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成长,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针对大学生思想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直接影响大学生文化及道德素养。怎样从根本上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更多高素质综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国内高职教育必须重视的课题。当前国内高等教育中,高职教育规模占据比例不断增加,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状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很多客观问题,为解决此类困难,应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精神及内涵,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提升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语文课程的必要性及融入路径,指出高职语文课程要承担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就要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历经沧桑而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选择合适的路径,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教育、宣传的基础上,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生活,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以此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多个场合策略性地以"精神命脉""根与魂"、"精神基因"等类似文化基因的概念解读、肯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就如何传承和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而形成以"文化基因"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文化基因论的提出,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古向今发展的历史逻辑,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的充分肯定,为实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提高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相似文献   

18.
在本科院校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高职院校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却差强人意。高职院校偏重职业性和技术性有一定的合理性,短时间内大量增加人文教育类课程也不现实,加之高职教育对象文化素质偏低,在此背景下要使《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担负起人文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民族精神培育等多项功能,显然只能走体系构建之路。在构建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体系时,首要问题就是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仅仅当成一门课程来看待,其内容更在课堂之外。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尤为必要,不但可以促进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对于提高院校治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高职院校质量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应重点通过抓好党的建设、落实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在校园文化中倡导工匠精神、加快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举措来推进质量文化建设,从而使高职院校获得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国学经典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国学经典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