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区试验基础上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土壤养分、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等进行了观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不同权重比例下,紫苏 连翘间作模式、山药 辣椒间作模式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均较高,玉米/红苕的传统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最低.结果说明:该区域传统种植模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应调整种植结构,寻找符合当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化种植模式.因此,我国紫色土丘陵区坡地适宜发展和推广以牧草和中草药为间作植物的复合种植模式,此举可推动区域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区是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区域,定量评价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质量,进而优选适宜的生态恢复措施,是推进沂蒙山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关键。以沂蒙山区4种治理模式(乔草混交、土坎梯田+果树种植、撂荒、封禁植草)为研究对象,基于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Norm值计算,对土壤养分、孔隙、水分、容重4类9项土壤属性指标进行筛选,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结果表明:(1)治理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具有明显影响,硝态氮属于极敏感指标,全氮为高度敏感指标,而有机质、全磷、无机磷、田间持水量与饱和含水量属中度敏感指标,土壤容重为低度敏感指标;(2)影响沂蒙山区土壤质量的最小数据集指标包括全氮、土壤孔隙度、容重,经总数据集验证所构建的最小数据集可体现沂蒙山区土壤质量有效信息、准确性较高;(3)沂蒙山区不同治理模式下土壤质量指数介于0.41~0.53,土壤质量属于中等水平,且0—5 cm和5—10 cm土层的土壤质量指数较10—20 cm分别增加136.20%和37.60%。土壤质量表现为乔草混交>土坎梯田+果树种植>撂荒>封禁植草。综上,在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较为贫瘠的沂蒙山区,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3.
根据阿勒玛勒小流域实际情况,分别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着手,选择了9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构建了阿勒玛勒小流域生态与经济、社会互动发展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并结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综合效益进行了初步评价论证。结果表明:"上游以封禁、封育为主进行预防保护;中游以沟道、坡面为重点,在沟道配置谷坊、淤地坝和护坡等工程措施,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采取植物措施,在坡面配置水保林并配套灌溉工程措施;下游种草、种植农作物以增加地面覆盖为主进行生态修复"的水土流失治理模式在伊犁低山丘陵水土流失区是切实可行的,可在同类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王睿  杨国靖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5):174-179,188
[目的]研究库布齐沙漠东缘防沙治沙生态效益,为沙漠化治理效益评价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通过建立了库布齐沙漠东缘防沙治沙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采取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生态效益评价。[结果]在生态效益评价指标的权重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草层高度评价指标,植被因子在沙漠化治理中较其他因子更为重要,植被恢复状况对库布齐沙漠化治理的影响显著;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可知,研究区防沙治沙生态效益值为53,属于一般状况。当地农户普遍认为防沙治沙明显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大多数农户对沙漠化治理工作认同度较高。[结论]随着生态政策和治理措施的推进,治理效益将呈现良好态势;农户生态环保意识较差,还需加强农户生态环保意识,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长汀花岗岩强度侵蚀区常见的以草促林和乔灌混交两种治理模式为研究对象,并以未采取恢复措施的严重侵蚀地及当地植被保留较好的风水林为对照,通过对其养分格局的分析,阐明不同治理措施对侵蚀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生态恢复措施后,生态系统的养分年存留量和库存量均有增加,并且均远高于未采取生态恢复措施的严重侵蚀地;同时,以草促林措施的生态系统在各方面的恢复程度均较低,乔灌混交的则较高。二者恢复程度差异较大,体现了不同生态治理措施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北方石质山区下洼、六家子、单家店小流域生态治理工程为案例,为保证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将各项指标权重利用组合赋权法求解,运用AHM—关联模型构造生态治理效益关联系数矩阵,评价分析了3个小流域治理项目的生态效益。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多要素、多目标的AHM—关联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通过定量分析综合评价指标值避免传统的主观方法存在的不足;项目区生态治理实际情况与评价结果基本吻合,可为北方石质山区水土保持规划和生态治理效益评价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香溪河流域地质条件特殊,生态环境脆弱,氮、磷等营养元素容易流失。自三峡水库蓄水以来,香溪河水域多次发生水华。为改善香溪河流域生态环境,确保库区水环境、水生态安全,国家对该地区进行了生态综合整治。为全面评价香溪河流域生态治理效果,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2004—2008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评价指标,建立相应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用Matlab7.0计算并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流域治理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经过治理该区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逐年增加,2004年生态效益的评价值为0.193 8,到2008年达到0.385 7,增加到原来的1.99倍;2004年经济效益的评价值为0.169 7,2008年增至0.265 8,增加到原来的1.57倍。  相似文献   

8.
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是解决矿区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积极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对社会经济效益及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综述国内外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现状,主要从土壤改良,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矿区植被恢复,土壤动物、微生物恢复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方法对保护性耕作的生态评价结果对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生态经济学方法对农业生产技术进行综合评价是农业技术应用决策的重要参考,目前国际上存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经济学评价方法,许多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同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评价侧重点不同、自成体系,应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农业技术。因此,该文基于农业技术评价的经济效益、生态功能以及环境影响3个方面的需求,选择目前国际上热门的能值、生态系统服务、生命周期评价3种生态经济评价方法对吉林省4种保护性耕作模式:玉米留茬垄侧种植技术(CT1)、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种植技术(CT2)、玉米留茬直播种植技术(CT3)和玉米灭高茬深松整地种植技术(CT4)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比较,探索吸收各种方法的优点用于系统综合评价农业生产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效应的可行性。能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能值产出率高于对照模式9.6%,技术选择优先序是CT3CT4CT2CT1;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对照模式的2.1倍,技术排序是:CT2CT1CT3CT4;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4种模式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平均比对照模式低1.7%,技术排序为CT2CT3CT4CT1。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均显示了保护性耕作模式对于传统耕作模式在生态、经济和环境影响等方面都具有综合优势。但是,不同研究方法对于同一具体技术的评价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根据3种方法评价结果的排名平均计算,比较科学的综合排名结果应该是:CT2CT3CT4CT1。因此,采用单一方法难以全面系统评价某一具体的农业生产技术,在进行农业技术选择决策时,需要采取多方面、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各种方法来选择合适的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10.
对比分析福建省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区2种不同草种治理模式的生物多样性和土壤理化性质,评价不同草种治理模式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草种治理模式极大地增加了长汀县强度水土流失区的生物多样性,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特别是土壤的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草种治理模式中,以种植类芦草种的治理模式比以种植百喜草草种的治理模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对水土保持工程进行效益评价,为小流域的生态治理提供科学后评估依据。[方法]综合分析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特性和影响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的关键因素,识别和选取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的13项关键指标,建立小流域工程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改进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评价指标数据和指标评价标准应用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开展工程效益后评价研究。[结果]改进的集对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评价指标体系中水保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总体处于2级水平,流域治理的成效显著、可供开发的空间和潜力较大。[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地针对小流域的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的新方法。在构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该方法运用到水土保持工程效益后评价中,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2.
Despite decades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WC) efforts in Tanzania, the adoption of the recommended SWC measures by farmers is minimal. In the past, SWC plans did not incorporate farmers' knowledge, and the economics of SWC was not given much attention at the planning stage. This research evaluated the applicability of two tools for participatory soil erosion mapping using farmers' indicators of soil erosion and financial analysis of SWC measures at the planning stage. The two tools were evaluated in Kwalei catchment in the West Usambara highlands, Tanzania. The participatory soil erosion‐mapping tool uses farmers' indicators of soil erosion to identify, classify and map soil erosion at the catchment level.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ool involves farmers in a stepwise analysis of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SWC measures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The erosion‐mapping tool increased farmers' awareness on the severity of soil erosion problems, and they realised the need for SWC plans at both field and catchment scales. With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ool farmers participated in the cost and benefits analysis and were able to select SWC options that were feasible under their socio‐economic situation. The two tools were 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SWC planning increases the acceptance of SWC measures because they solve problems that are perceived by themselves. The financial analysis tool demonstrated how farmers could make selection of SWC measures that are feasible under their biophysical and economic condition if they are informed about the costs and benefits.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红壤坡耕地不同植物篱配置模式减流减沙效益对比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袁久芹  梁音  曹龙熹  卢慧中  祝亚云  陈玲 《土壤》2015,47(2):400-407
植物篱作为坡耕地一种有效的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已有大量的研究。但对植物篱带内降雨产生的径流泥沙过程细化研究较少,有必要从微区尺度研究篱带范围内多种植物篱的减流减沙效益,并进行植物篱品种以及搭配模式的筛选。在模拟降雨条件下,本试验选取3种单一植物模式(黄花菜,香根草,百喜草),每种植物各设置3种篱带宽(1行,2行,3行),以及4种组合植物模式(1行黄花菜+2行百喜草,1行香根草+2行百喜草,1行香根草+2行黄花菜,1行百喜草+1行香根草)、1组对照,进行产流产沙过程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植物篱模式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减少了水土流失量;同类植物中,2行植物篱即可达到较好的水保效果;组合植物篱模式的减流减沙效益优于单一植物篱模式。  相似文献   

14.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土壤盐分再分布规律的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咸水灌溉是解决目前淡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为寻求合理的咸水农田灌溉方法,进行了不同矿化度和不同灌水模式的室内土柱咸淡水交替灌溉模拟试验,分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条件下土壤溶液电导率(EC)值和钠吸附比(SA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灌水模式下,灌水结束时土壤溶液EC值在22.5 cm处达到最高,且4 g/L>2 g/L,且与试验初期相比,土壤溶液EC值明显提高,土柱整体积盐明显。灌水模式对土壤溶液EC值的影响大于矿化度;两种灌水模式不同矿化度处理的SAR值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韦杰  唐强  贺秀斌  李进林 《水土保持通报》2023,43(6):256-262,293
[目的] 系统梳理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福利效应概念、内涵与评价指标框架,为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综合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结合已有研究报道、相关标准等,阐释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概念与内涵,厘清水土保持效益与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逻辑关系,梳理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评价尺度并提出福利效应评价指标框架。[结果] 水土保持福利效应具有评价客体明确、价值可货币化、与参与程度高度相关、个体差异和群体一致等内涵特征。水土保持福利效应评价是对水土保持效益评估的深化和拓展,二者是被包含与包含的关系。水土保持福利效应评价应立足于水土保持效益综合评价,其指标框架包含经济福利、社会福利和生态福利等多个要素。[结论] 当前人们对农户参与水土保持的福利效应关注不够。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评价着眼于政策性水土保持工程,其评价指标和方法未形成统一认识,还需进一步研究水土保持福利效应的理论及方法体系,以便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6.
To improve the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 of the banana industry 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a set of soil health indicators that integrat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oil properties. These indicators would allow banana growers, extension and research workers to improve soil health management practices. To determine changes in soil properties due to the cultivation of bananas, a paired site survey was conducted comparing soil properties under conventional banana systems to less intensively managed vegetation systems, such as pastures and forest. Measurements were made on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soil properties at seven locations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banana producing areas.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was used as a bioindicator of the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Soils under conventional banana production tended to have a greater soil bulk density, with less soil organic carbon (C) (both total C and labile C), greater exchangeable cations, higher extractable P, greater numbers of plant-parasitic nematodes and less nematode diversity, relative to less intensively managed plant systems. The organic banana production systems at two locations had greater labile C, relative to conventional banana systems,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nematode community composition. There were significant interactions between physical, chemical and nematode community measurements in the soil, particularly with soil C measurements, confirming the need for a holistic set of indicators to aid soil management. There was no single indicator of soil health for the Australian banana industry, but a set of soil health indicators, which would allow the measurement of soil improvements should include: bulk density, soil C, pH, EC, total N, extractable P, ECEC and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7.
赵培仙 《水土保持研究》2014,21(4):229-232,237
为提高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后经济生态效益,在相同立地条件下构建3种生态经济林种植模式,小枣+葡萄混交模式、台湾青枣+芒果混交模式、小枣单作模式,对经济生态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3种种植模式都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其中:小枣+葡萄混交模式在单位面积中获得产值、纯收入和经济产投比、以及土地生产率都高于其它两种模式。各模式对局部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台湾青枣+芒果模式林内温度比林外下降幅度最大为11.8℃,分别是两种模式的1.62倍和1.21倍,而小枣+葡萄模式在林内5 cm的地表温度下降幅度最为明显;从土壤改良效应来看,小枣+葡萄模式明显优于其它两种模式。综合对比结果表明:小枣+葡萄模式 > 台湾青枣+芒果模式 > 小枣单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水土流失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评价标准,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绩效评价、实施效果后评价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采用频度分析法筛选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提出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模型包含土壤固持与保护、水源涵养、生态改善、收益增加、防灾减灾等5大类15个指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秀、良好、缓慢改善、恶化、极度恶化5级评价标准。[结论] 水土保持工程效益综合评价模型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可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实施效果提供直观的、综合的、可量化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土壤健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健康土壤能够保障健康食物生产,维持土壤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明确土壤健康现状,系统开展土壤健康诊断是培育健康土壤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基础。然而,以往人们基于单一土壤功能即土壤生产力开展了大量的指标选择和评价工作,忽视了其他土壤功能,评价指标中土壤生物学特性未引起足够重视,对土壤过程的动态监测少。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农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土壤健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正在不断完善。针对不同空间尺度和不同作物体系,建立多目标协同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成为土壤可持续利用的热点和前沿。本文总结了土壤健康指标体系的选择原则,分析了生物学指标在土壤健康评价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了我国、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土壤健康评价方法以及基于土壤功能和土壤管理等评价方法的进展、优缺点和应用区域,提出了完善土壤健康评价系统的途径。未来需要构建基于区域自然禀赋环境特征的土壤-作物管理大数据平台,发展生物学指标,建立长期和全程动态监测体系,并与快速无损测试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形成多目标协同、适用于不同区域和作物体系的土壤健康评价方法,通过多主体参与,为农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20.
热带低丘地区农场尺度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张华  张甘霖 《土壤通报》2003,34(4):241-245
本文以我国热带地区海南儋州一个典型农场为样区,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变异。研究选择了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中的7项土壤质量指标(总有机碳,容重,粘粒含量,速效P、K,阳离子交换量,pH)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存在酸化和养分贫瘠化现象。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表层土壤基底值普遍高于表下层土壤,说明表层土壤由于受随机因素影响更为强烈导致空间变异性增强。在各项土壤质量指标中,pH和土壤容重主要表现为基底效应,总有机碳、阳离子交换量,速效P、K含量以及亚表层土壤粘粒含量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表层粘粒含量空间变异随距离增加而增加。在GIS支持下,采用块段克立格方法(blockkriging)进行各项土壤质量指标的空间内插得到指标的等级分布图。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