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绵羊产气荚膜杆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在河南滑县,修武等县连续发生数起小尾寒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细菌形态学检查,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所荚膜杆菌(魏氏梭菌)与腐败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2013年6月12日巴州某马鹿养殖场饲养的一批马鹿中出现有死在圈内或卧地不起、昏睡不到1h内死亡的疫情。病程短促,大多数发病马鹿表现为突然死亡,临床症状不明显;部分病例可拖延1~2d,食欲废绝,精神沉郁,反刍停止,呼吸急促,体温41.5℃,膨气死亡。虽然该场兽医人员对未死病马鹿采取了抗菌消炎治疗,但都不能治愈,因疫情不能控制,送病料至本实验室,实验室开展紧急药敏试验,提供治疗方案,在最终结果出来之前对发病马鹿群进行防疫性治疗控制,实验室从送检的病料中,经实验室分离培养,鉴定出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本文主要介绍了天山马鹿产气荚膜梭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步骤及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牛,羊,猪产气荚膜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牛、羊、猪产气荚膜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卢中华,毛春生,王自振,曹定盈(河南农业大学郑州450002)侯安祖,刘香仁,陈洪科(河南省兽医防治站)1989年以来,在豫东、豫西南和安徽西部地区散发一种以牛、羊、猪突然死亡、全身实质器官及消化道急性出...  相似文献   

4.
1发病情况该鹿场由外地引进种鹿,现共饲养560只。发病前,鹿一段时期内一直采食由污水灌溉的牧草,在收获鹿茸后减料,并因发病前半个月期间一直连阴下雨,发病一个月前,有一收购鹿的人进入场区,从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本病具有传染性,成年鹿发病较多,膘情好的发病率较高,夜间发病多  相似文献   

5.
2019年12月,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某牛场发生一起以犊牛精神沉郁、厌食、腹泻排血便及脱水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为30%,病死率为50%,结合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轮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硫酸链霉素和盐酸林可霉素对轮状病毒和产气荚膜梭菌高度敏感,可用于该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1998年3月,某野鸭饲养户自繁自养的种野鸭和小野鸭,发生了以突然发病,排混有血液稀便,小肠粘膜出血并充满血液和粘膜脱落物为特征的疾病。经了解发病情况、临床症状观察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C型魏氏梭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混合感染。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 该饲养户饲养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南宁市安吉路屯里村某一个体养鸭场1、3周龄鸭发病。病鸭表现腿软,眼鼻有浆性分泌物,排白绿色粪便,食欲不振,进而不能行走而死亡;剖检病鸭无明显肉眼可见病变。从病鸭中分离出的细菌分离物,经过各项生化试验,鉴定为溶血性巴氏杆菌。因此该病确诊为鸭溶血性巴氏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对宁夏一绵羊场疑似大肠杆菌与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的死亡病例进行确诊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采用产气荚膜梭菌显色培养基及伊红美蓝固体培养基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PCR检测,依据16S rRNA序列构建分离株分子进化树;之后对大肠杆菌分离株毒素因子进行PCR检测,对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毒素分型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PCR检测获得了16S rRNA特异性条带;分子进化树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菌株NXDC001与大肠杆菌在同一分支,产气荚膜梭菌分离菌株NXSJ001与产气荚膜梭菌在同一分支。大肠杆菌分离株检测出毒素因子HPI (irp2)及LEE (eae);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携带毒素因子cpa,证明分离株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研究表明,试验成功分离鉴定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各一株,证明病死羊为大肠杆菌及A型产气荚膜梭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9.
成都市动物园有2只梅花鹿及1只毛冠鹿突然相继死亡,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微生物学鉴定,确诊为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致死。  相似文献   

10.
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毒梭菌中毒症是因家畜食入含有肉毒梭菌毒素的饲料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疾病,以神经麻痹,运动障碍,尤其舌神经麻痹为主要特征。牛出血性败血症肺炎型,有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症状,多发生在冬春气候寒冷多变季节。肉毒梭菌中毒症与牛出败混合感染成年牦牛的病例较罕见,笔者近期遇到一起以舌神经、肌肉麻痹和肺炎为主的病例,通过实地调查和治疗性诊断进行了确诊,并进行了有效的防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2004年5月23日上午,我市营子矿区某养牛户所饲养的青年母牛5头,犊牛4头,其中4头青年母牛突然发病,中午另1头母牛也相继发病,在短时间内(4~5小时)死亡4头。死亡率为80%。  相似文献   

12.
2010年6月在河北省涿鹿县某村连续发生数起山羊急性死亡事件,笔者通过临床检查和病原微生物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及肠毒素检查等,确定为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感染。通过使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配合环境消毒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代红 《兽医导刊》2022,(4):24-25
猪产气荚膜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杆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尤其在天气寒冷和阴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出现,任何年龄和品种的猪都能染病,对哺乳期的仔猪和频繁使用的公猪的危害比较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发病之后的主要症状为突然死亡、急性病变和多种器官出血,病程时间短,快速死亡,有些病例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很大的经...  相似文献   

14.
麇鹿魏氏梭菌病和巴氏杆菌病混合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河南省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的30只麋鹿,先后有3只青年麋鹿突然发病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败血症、腹泻而衰竭死亡,病程短,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对 5批兔病毒性出血症、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产气荚膜梭菌病三联灭活疫苗进行了动物试验 ,结果表明该疫苗安全有效。近期效检对兔病毒性出血症的保护率为 1 0 0 % ,对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保护率为 92 %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保护率为 88%。在免疫期试验中 ,免疫 6个月后 ,对兔病毒性出血症保护率为 1 0 0 % ,对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保护率为 79% ,对产气荚膜梭菌病 (A)型的保护率为 88%。在保存期试验中 ,4~ 8℃保存 1年仍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产气荚膜梭菌(C.perfringens)广泛存在于羊场的养殖环境中,7日龄以内羔羊感染后死亡率可达60%以上。本文结合某大型山羊养殖场防控该病的成功案例,介绍羊产气荚膜梭菌病的发病特点、症状和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制鹿产气荚膜梭菌A型和C型二价灭活疫苗,对疫苗的免疫效力和免疫持续期以及疫苗保存期进行测定,从而为开发免疫原性较好的无毒副作用的灭活疫苗奠定基础。将产气荚膜梭菌T5-A和J28-C株的培养液按1∶1混和,混合菌液按9∶1加入灭菌铝胶,经浓缩制备3批灭活疫苗0406-1,0406-2,0406-3。安全检验合格后,采用"血清中和试验"检验技术,进行家兔攻毒与血清抗体效价的平行试验,测定疫苗的免疫效力和免疫持续期以及疫苗保存期。结果是疫苗的安全性良好,免疫效力表明疫苗的免疫保护率为100%,抗体效价显示C型抗体效价高于A型,疫苗对C型菌的保护期长达6个月,而对A型菌的保护期为3个月。疫苗保存期的测定表明,疫苗可以保存10个月以上。表明3批疫苗安全性较好,对家兔有较强的免疫保护,为疫苗的下一步鹿田间试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临床症状2005年7月下旬,某波尔山羊种羊场饲养的300余只5月龄左右的波尔山羊突然出现零星发病。1周内先后有8只分布在不同圈舍的羊发病。病羊主要表现为突然发扑杀2只濒死羊,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表面有黄色坏死灶,其质地脆弱;肠腔积液,肠壁变薄,肾脏肿大,充血、出血,质地变软,呈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南疆某团从澳大利亚引进了700头荷斯坦奶牛进行饲养繁育,至2005年7~8月期间,先后有5头奶牛突然发病死亡,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败血症、腹泻而衰竭死亡,病程短,病死率高。经临床观察、剖检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奶牛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牛精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产气荚膜梭菌可以通过消化道、外伤等多种途径感染犊牛,导致犊牛腹泻、猝死等。[方法]本试验采用现场调查、病理剖检和病料组织的涂片染色镜检等方法,对疑似梭菌感染导致犊牛死亡的病例进行确诊,然后采取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方案。[结果]现场调查表明,该病的发病率为16.35%(34/208),病死率为11.76%(4/34),最后淘汰无治疗价值犊牛30 头;病死牛的肝脏、肠道内容物及肠系膜淋巴结等组织的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结果表明,致病菌为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具有明显的荚膜的粗大杆菌。[结论]综合现场调查、病史分析和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等,判定导致本次犊牛发病死亡的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感染途径主要为采食成母牛剩草剩料、未发酵完全的裹包青贮的消化道传播,通过紧急免疫接种、停止饲喂污染的饲草料和饮水消毒等措施,有力地控制了该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