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描述了落叶松人工林抚育后径级结构特征。试验表明,抚育后的林分在一定密度条件下,其密度遵从Weibull分布,并能保持相当长的时间不变;其密度较大,Weibull参数值在2~3间变动,b值在6~8间变动;稀疏时不能用Weibull分布模拟。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直径分布进行数学模拟,基于20块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样地从1986—2006年连续观测的数据,利用43个基础模型进行拟合与卡方检验,结果表明,Weibull模型拟合与检验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为落叶松人工林的合理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不同林分条件下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特征。结果表明,林分生物量随密度和年龄的变化而不同。在40年之前,林分干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当林龄超过45年时,随年龄增大而减小,枝和叶刚好相反。  相似文献   

6.
利用落叶松人工林所设标准地的观测数据, 求算各标准地的威布尔分布参数a、b、c, 并将其与林分因子: 平均直径、上层平均树高、株数密度结合, 建立了Richards3种林分因子模型。经检验其精度达到96 7 % ~97 7%, 通过进一步检验表明, 密度、上层高、直径模型优于其他两种模型, 可在森林经营上应用。  相似文献   

7.
8.
以西丰县郜家店镇不同林龄(18年、22年、38年)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林132块样地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正态分布法对林分直径结构和树高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正态分布法可以直观反映出林分直径(树高)的分布状态;此方法对该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的描述效果较好;研究得到的理论参数方程可用于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全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模型是指描述林分生长与林分状态和立地条件关系的一个或一组数学函数。关于林分生长模型的研究,是在研制各种生长过程表(收获表)中逐渐兴起的,经历了由经验回归模型到根据林分生长规律演绎出来的理论模型,由单因子的简单模型到多因子的综合模型的发展过程。目前,林分生长模型多采用RICHARDS生长方程[2,5]。该生长方程最初用于描述动物的生长,后经多人研究证明也适用于描述植物。该方程导出时只是时间变量的简单模型,经修正加入立地因子后,变为时间——立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分析不同因子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为区域尺度生物量的估算提供模型和依据。 方法 以东北和华北地区7个省份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第8次一类清查固定样地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方法和稳健回归方法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法筛选气候变量,建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模型(包括地上生物量AGB和总生物量TGB)。使用决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和相对均方根误差(rRMSE)评价模型。将各因子的解释率分解为独立解释和共变部分,量化不同因子的解释率。 结果 (1)最优基础模型形式为变量直接引入,最优AGB和TGB模型R2分别为0.967、0.953,地上部分的大于总量。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稳健回归结果类似,稳健回归稍优于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基于稳健回归的最优AGB模型的RMSE、rRMSE要比对应的普通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分别低0.046 t·hm−2、0.085%,对于TGB则分别低0.059 t·hm−2、0.081%。(2)AGB和TGB与湿热指数(AHM)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350和−0.363,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模型进一步提升了的模型预测效果,AGB的R2提高了0.41%,而RMSE和rRMSE降低了6.85%;TGB的R2提高了0.63%,误差统计量降低了6.79%。(3)AGB和TGB的林分因子独立解释分别为87.37%、82.32%,气候因子独立解释分别为0.40%、0.60%,共变部分分别为9.33%、9.98%,林分因子的解释率远大于气候因子,共变部分较大。 结论 当林分生物量模型的建模数据质量较高时,稳健回归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建立的模型差异不大,但气候因子对林分生物量具有显著影响,需要建立气候敏感的林分生物量模型进行生物量估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林龄13—18年的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因子的实际动态为依据,用主成分分析,韦布分布参数回收,齐次马尔柯夫链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比较系统地提出不同立地质量最大密度临界值,林分结构因子预测模型,强调造林后11—13年为首次抚育间伐期和间伐后保留的最佳经营密度。  相似文献   

13.
人工林及天然林长白落叶松木材材性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59年材性室代林业土壤研究所试验人工林长白落叶松木材强度时,发现该树种在人工培育条件下生长迅速,木材物理力学性质优良。为此作者等于1960年赴长白山林区,在天然林和人工林内重新采伐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A.Henry),比较其木材构造及其物理、力学性质。除按幼龄材和壮龄材来分别考虑其材性外,并初次应用“生长轮的年龄”这个方法和理论来阐明在不同树高部位上解剖特性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林分的生长模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黑龙江省孟家岗林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间伐标准地定位观测数据,其于间伐林分断面积与相同年龄、相同立地、相同保留木株数的未间伐林分面积,随时间趋于一致的假设,根据未间伐人工林林分断面积生长的一般预测模型导出了间伐林分的断面积生长预测模型,同时,结合抚育间伐技术批示的确定,进行和林分的动态模拟。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黑龙江省东南部人工落叶松林分直径结构的研究认为,随着落叶松人工林林分平均胸径的逐渐增加,其直径正态分布曲线偏度、峰度、最大相对胸径值、相对平均胸径值在各径阶株数累积分布曲线上的位置均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最小相对胸径值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以冀北山地30年生不同密度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密度对林分胸径、树高、冠幅、枝下高等生长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林分密度与胸径、冠幅、树高、枝下高存在负相关性,与海拔和坡度存在正相关性。密度对各林分生长因子影响的重要程度依次为:胸径>冠幅>树高>枝下高。30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在600株/hm2时林木生长得最好。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油松人工林是我县人工林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荒山造林、低产林改造以及环城林带的建设,落叶松(油松)人工林很有大面积扩展、蓄积增长之势。为了提高落叶松、油松人工林的营林水平,逐步走向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提出试用5株样圆估测的方法,此法宜用  相似文献   

18.
以落叶松人工林标地为材料求解G=aSDI ̄b(H-1.3)°为密度指数、树高与断面积数学模型;Y=aSDI ̄bX ̄c为密度指数、断面积、株数、直径数学模型。林分疏密度1.0,一定树高时,各地位指数株数、直径、断面积、蓄积一致。换句话说,密度或直径一定时,亦有一定的断面积、树高、蓄积。这是编制林分密度标准表、直径标准表的理论基础依据。编制密度、直径标准表及生长过程表,先编这些标准表(内容包括每公顷株数、直径、树高、形数、断面积、蓄积等),在标准表基础上解出各地位指数、树高之相应林龄,得林分生长过程内容。  相似文献   

19.
以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人工林中的固定样地以及临时样地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模型间的相容性出发,建立了包含立地指数SI、林分密度SDI、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树高曲线动态模型和林分收获模型的全林分模型系统,着重探讨了用Korf方程构造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时有关参数与SI和SDI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红石林业局2016年森林资源调查小班数据库,对落叶松人工林不同坡向的林分生长模型进行了构建,并分析了模型参数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坡向落叶松人工林公顷株数、公顷蓄积量、平均胸径和年龄等主要林分因子差异较小。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生长模型为理查德方程,不同坡向模型参数a差异显著,参数b和参数c差异不显著。阳坡、半阴半阳坡和阴坡模型参数a分别为207.7、207.6和181.5,参数b均为0.051 3,参数c均为2.761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