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近年来福建省农民收入的变化趋势和变化原因,认为福建省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与工资性收入逐年提高;对福建省农民农业经营收入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分析,认为城镇居民的食品支出是农业经营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且二者存在长期稳定的互动关系;最后对在以城镇带动农村、以工业反哺农业的新背景下,如何提高农民增收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对于以往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镇和当前分散化的经营模式的局限性为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前提条件。该文对农村当前经济发展现状、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模式以及发展现状和作用进行了研究,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3.
加强闽台农业合作 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缓慢已成为制约福建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福建省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及台湾农业发展的困境,提出闽台农业合作是实现双赢的重大举措,可以促进两地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结构以及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三个方面描述了福建省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福建省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滞后、投入不足以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进而从宏观调控、科技进步以及农业结构调整等角度对福建省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共“十八大”提出了新“四化”概念和“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其中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是推动城乡一体化和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还存在着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经济发展脱节、农民生活方式转变与城镇化进程脱节、农民身份转变与城镇市民脱节等制约因素。要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同步发展需着重培育现代化新农民、持续扶持现代化新农业、着力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业和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是"承启城乡、联接工农"的重要环节,是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潜力所在、关键所在。福建省安溪县要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必须依靠先进科技提供强力支撑,必须把农业和县域经济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上来,为农业、农村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福建省与全国一样,对农民权益的保护虽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新时期闽台农业合作渐成福建省农业发展的特色,闽台农业合作在给福建省"三农"问题包括福建省农民权益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从完善土地制度,创建农民协会,拓展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借助闽台农业合作的契机加强对农民权益的保护,切实改善农民的状况,促进福建省"三农"问题的解决,使福建省经济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福建省农村改革整体进入了以市场为取向的新时期,农业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实践表明,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9.
2004~2020年中国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预测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三农问题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农村为地域,以农业为纽带相互交织为一体的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总称.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现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战略转移.农民的经济行为是理性行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进入不同产业边际收益的差异导致农村农业劳动力的流动或转移.按照以上思路对2004~2020年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加快农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让军 《甘肃农业》2009,(5):71-71,84
近年来,陇南市农业技术学校把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做为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服务当地经济建设、提高办学水平的重点工作来抓,围绕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围绕二、三产业和城镇用工需求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围绕农民对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需求认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从技术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和创业培训三个层次上积极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加快全市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各项工作的侧重点始终着眼于农村、立足于农业、服务于农民,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城镇结合、以工带农、招商引资”正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增收。文章以福建省福安市葡萄协会为例,对农业协会的成效、存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我省由农业大省变为农业强省 ,如何使我省的农村经济更快发展 ?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工作是大力推进我省城镇化进程。当前我省城镇化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制约因素。结合我省农村城镇建设的实际 ,我们认为 ,我省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为县城镇。我们对我省 2 1世纪初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构想是 :实现乡镇企业向县城的集中 ,实施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同步协调进行 ,实行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相结合 ,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的发展 ,必将为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机遇 ,使我省农村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农村经济要适应城镇的发展 ,作出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环保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伴随而来的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农药、化肥、除草剂的高强度使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低技术含量的粗放经营的乡镇企业,农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环境污染治理投资不足导致农村环境不断恶化,通过文献阅读和对比分析的方式,提出从城镇和乡村发展兼顾、生态农业和高科技产业协同合作、法律规范和机构完善相结合、执行主体和农民参与同步进行四个层面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是农业大国,国民中有8亿人口为农民,农业经济、农村发展、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广大农民就难以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就难以实现全国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小康社会。农村经济的良好、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对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2):144-145
从现代农业经济学来看,农村经济是存在并发展于农村中的主要经济体。当前,福建省农业发展太过于依赖自然资源、农村新生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农业经营人才极度缺乏等问题尤为突出,直接影响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看,推进福建省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提升农业经济竞争力;必须不断完善惠农政策,汇聚农村经济发展人才;必须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加快推进三大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7.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建设,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平均水平。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势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让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刘海东 《北京农业》2011,(3):164-165
农村水利是直接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是农业基础设施的重中之重,搞好水利建设,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保障广大农民生活和生产用水,为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处理好4个关系。  相似文献   

19.
<正> 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农民的积极性是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根本,什么时候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快速发展;什么时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就停滞甚至萎缩。在农村开展任何一项工作,实行任何一项政策,都必须首先考虑,是有利于调动还是会挫伤农民的积极性,是维护还是会损害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是解放和发展还是阻碍农村生产力。 保护农民积极性,就要充分承认农民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农民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因此,要  相似文献   

20.
以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自我保护为目的兴办的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宁夏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优势特色产业组织基础,也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了有效载体。加快发展和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不仅能够解决农民进入市场难、分散经营效率低、农民经济利益保护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为了使农民新经济组织真正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在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办公室的支持下,通过对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调查,梳理了部分新经济组织机制创新的案例,并对其加以分析,为今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思路、强化引导、健康发展等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