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2001,(9)
1.选养优良品种目前,我国饲养的乳牛,有专用型品种、兼用型品种及杂交种。中国系黑白花奶牛在我国饲养量最大,泌乳性能也最好。因此,在饲养乳牛时,应首选中国系黑白花奶牛。2.母牛年龄适当母牛年龄(或胎次)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因素之  相似文献   

2.
酮病是高产奶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于产犊后10天~60天。本病多发于饲养管理良好的高产奶牛,且以3~6胎次的高产母牛发病率较高。酮病会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量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该病的发生率也逐年提高,给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根据酮病的发生情况,从该病的病因、生化特征、治疗等方面对奶牛酮病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及四肢瘫痪。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该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合肥奶牛场(A场),保健奶牛场(B场)1990年和1991年夏季的生产记录和该地的气象资料,分析不同品系,胎次和泌乳阶段对荷斯坦乳牛耐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系对荷斯坦乳牛耐热性具有显著影响,纯血丹麦荷斯坦乳牛耐热性显著低于场内其他乳牛品系,其他品系间无显著差异,胎次增加,乳牛耐热性趋于降低,其中以第1胎最强,第3胎最弱,且胎次对A场乳牛耐热性有显著影响;泌乳阶段对乳牛耐热性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经过几年的奶牛生产观察影响奶牛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现将浅谈如下:一、遗传因素1.品种。乳牛的品种不同。表现在遗传方面有显著地差异,其产奶和奶的组成也不相同,这是各品种的特征。2.个体。同品种不同个体间的遗传素质不同。即使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它们在奶的产量和组成上往往有很大差异,甚至不亚于品种的差异。二、生理因素1.年龄和胎次。产奶量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加而发生规律性变化,青年母牛由于自身还在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刺激所发生的一种炎症,主要是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经笔者多年来对乳牛疾病治疗统计得知:奶牛乳房炎在生产中发病牢可高达56%以上,被列为奶牛的四大疾病之一。此病不仪给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而且给人类的健康也带来不小的危害,  相似文献   

7.
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瘫痪的症状,尤其是高胎次奶牛这种现象更为严重。奶牛产后瘫痪是一种代谢病,在奶牛分娩之后,容易产生舌、咽、肠道的麻痹、卧地不起、四肢麻痹、精神忧郁、食欲不振、体温降低等症状。本文对高胎次奶牛产后瘫痪的临床症状及发病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对其产后瘫痪症状的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6,(15)
正近年来,奶牛传染病人们往往重视,而对于营养代谢性疾病却忽视。如奶牛酮病,是一种多发于泌乳期高产乳牛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患病妊娠母牛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以3~6胎发病最多。本病主要发生于产后20~40天,高产、舍饲、饲料质量差的奶牛多发,各阶段的牛均可发生,以3~6胎母牛发病率最高。发生酮病的牛消化机能紊乱、产奶量下降,并有神经症状,生产性能严重下降,严重的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乳牛个体产奶量不断提两,而乳牛生产瘫痪的发生也呈现上升趋势,所以奶牛生产瘫痪是奶牛养殖业中心较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之一。对临河云海秋林畜牧有限公司奶牛养殖场20例生产瘫痪奶牛的诊疗,得出了在治疗奶牛生产瘫痪方面可以采取如下方法:糖钙疗法,士的宁糖钙疗法,对症治疗法,乳房送风疗法等。并对不同的疗法进行比较研究。以对不同的病型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得出了最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或分娩胎次较多的奶牛在产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通常在产后12~72h发生,且发病率较高,奶牛瘫痪综合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形成的原因多种多样,病因极其复杂.此病多发生在膘情好、产奶量高的青壮奶牛,对奶牛业的危害很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生产胎次和季节对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该试验对陕西省西安市规模化养牛场134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泌乳情况进行统计,并采集样品检测牛乳品质。结果表明,不同生产胎次的奶牛泌乳性能存在显著差异(P<0.05),第3、4胎次的奶牛乳脂率显著升高(P<0.05);体细胞个数随胎次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秋季时奶牛产奶量和40%乳脂校正乳最高,分别为25.15和28.19kg/d,且夏季和秋季奶牛牛乳的乳脂率显著高于春冬两季(P<0.05)。可见,奶牛泌乳性能与生产胎次和季节息息相关,随着生产胎次的增加,奶牛泌乳性能在第3、4胎次时最高,而后逐渐降低;一年中秋季时奶牛的泌乳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病、产乳热等,是发生在牛产后数天内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此病在奶牛生产中发病率很高,多发于春秋季节,主要是成年乳牛,特别是产奶多和膘情好的奶牛,在产后12~72h发生,给奶牛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奶牛酮病是高产奶牛产后由于体内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代谢紊乱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可使乳牛的泌乳量下降、乳质降低、繁殖率降低以及引起生殖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增加了治疗费用,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对奶牛酮病进行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4.
后备乳牛又称培育乳牛,是母乳牛从出生到第一胎产犊前的总称。一般可分为哺乳期犊牛、犊牛、发育牛和育成牛几个生长阶段。后备乳牛选育的好坏直接决定奶牛养殖的成效。在不少奶牛养殖场(户)中,往往是只注重生产牛的饲养管理,而忽视后备牛的饲养管理,导致后备牛淘汰率高,或直接影响后备牛的发育、发情、配种受胎和产犊后的产奶量。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奶牛技术服务实践.就后备乳牛的养殖技术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用不完全γ函数拟合了西安市奶牛群189个泌乳期的泌乳曲线,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产犊月份、年份、胎次、干奶期、产奶量及畜群对泌乳曲线参数与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犊月份、胎次及干奶期对泌乳曲线形状均有显著影响;产奶量仅影响泌乳曲线的相对位置;产犊年份与畜群对泌乳曲线无任何明显影响。研究发现,以干奶期为60~90d、在冬季或春季产第四胎的乳牛泌乳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治市郊区奶业迅猛发展,奶牛数量急剧增多,但在平时的饲养管理中发现,乳牛蹄病发生增多,蹄病淘汰率占总淘汰率的15~23%。许多资料报道,日粮的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蹄病的发生,Ca、P严重缺乏或比例失调会  相似文献   

17.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产后瘫痪、低血钙症、乳热症,它是奶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以奶牛突然发生血钙含量急剧下降、肌肉松弛、知觉减退、四肢麻痹、卧地不起为主要特征。主要发生于营养良好、3-6胎次的高产奶牛,分娩3天内的奶牛发病多、其中以产后24小时内发病最多,3天以后发病的较少,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生此病。本病多呈散发,但个别养殖场户的发病率可高达25%-30%,其病程发展很快,如不及时治疗,有50%-60%的病牛可在1至2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 ̄8龄(3 ̄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小时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  相似文献   

19.
奶牛产奶量与繁殖力是奶牛的两大技术指标.从江西省金牛企业集团1996~1998年度产犊奶牛,而又未发生重大疾病的头胎奶牛中抽样158个胎次的产奶量,对下胎次繁殖力的主要指标影响进行了统计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奶量与首配受胎率呈强负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后首配种天数呈弱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产奶量与产犊间隔呈中等正直线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是奶业大省,近几年,河北省奶牛养殖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我省奶牛的饲养主要采用传统的玉米秸秆加精料的日粮结构,奶牛日粮结构不合理,饲养管理技术缺乏,大部分奶牛养殖户和养殖场为图省事,不论是青年牛、干乳牛还是泌乳牛,饲喂相同的饲料,饲料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影响奶牛养殖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了奶牛养殖企业的养殖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我省奶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