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伟劭 《农村电工》2003,11(7):36-36
1电力电容器补偿、控制及安装方式的选择1.1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作为人工无功补偿装置时,为了尽量减少线损和电压损失,宜就地平衡补偿,即低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低压电容器补偿,高压部分的无功功率宜由高压电容器补偿。对于容量较大,负荷平稳且经常使用的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宜单独就地补偿。1.2补偿电容器组的投切方式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对于补偿低压基本无功功率的电容器组,以及常年稳定的无功功率和投切次数少的高压电容器组,宜采用手动投切;为避免过补偿或在轻载时电压过高,造成某些用电设备损坏等,宜采用自动投切。在采用高、低压自动…  相似文献   

2.
1密集型电容器继电保护回亚及作用密集型并联电容器的保护配置有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差压保护共四种保护方式。过电压保护主要用于防止电容器基渡过负荷和防止系统内部出现的其它过电压。在电压从低电压恢复时和在无负荷且只有电容器投入情况下避免发生功率因数超前过多及母线电压升高时,应采用低电压保护。另外,在电压从低电压恢复时,同时投空载变压器和电容器,为了限制变压器励磁涌流大量涌入电容器回路造成过电压,这时也应采用低电压保护。过电流保护主要用于检出电容器内部短路极间击穿、接地故障和当系统其它设…  相似文献   

3.
利用电容器投切实现无功就地平衡是提高电能质量、降低线损的主要手段,用户35kV变电站位于系统的末端,承担着直接向用户提供电压稳定、无功平衡、高质量电能的任务,无功补偿装置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大多数35kV变电站的无功补偿均采用断路器投切固定容量的电容器组,它不能适应负荷的变化,达不到理想的补偿效果,因此在用户35kV变电站装设能自动跟踪负荷变化进行补偿,同时又能自动调整电压的新型无功自动补偿装置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一般无功功率自动补偿的主要缺点是 :(1) 在自动投切过程中不能控制电容器回路的合闸角和开断角 ,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合闸过电流、开断过电压 ,使断路器触头烧损严重、检修频繁 ,电容器使用寿命缩短。(2 ) 对波动负荷和冲击负荷 ,不能抑制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3) 达不到最理想的高效节能效果。无功动态补偿则克服了前述缺点 :无功动态补偿装置由微机调节器控制可控硅无触点容性开关 ,跟踪负载无功电流变化 ,对多级电力电容器组采用过零快速投切 ,切除过程中无操作过电压、电弧重燃现象 ,响应时间快 ,可频繁投切、无噪音 ,整机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电网改造后变电所及线路标准的提高 ,电力企业及用户对供电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10 k V配电线路多数投运了自动重合闸装置 ,即当线路跳闸后 ,相隔 0 .5~ 1s(本地取 1s)自动将线路断路器重合 ,对因过电压引起的、大风引起的、鸟类或树枝碰导线等暂时性故障 ,由于在间隔时间内绝缘恢复 ,重合成功 ,线路恢复送电。自动重合闸的使用 ,虽然可以提高供电可靠性 ,但可能给配电变压器低压侧补偿电容器及不带失压保护的动力负荷的正常安全运行带来影响应引起重视。(1) 电容器 :为提高电网功率因数 ,农村低压电网增添了补偿电容器 ,…  相似文献   

6.
无功补偿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它对于提高系统力率,降低线损,增强输电能力以及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1992年,我们对我局现有的无功补偿装置进行了革新改造。经试运行后正式投运至今,性能良好,运行安全可靠,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稳定,效果显著。10KV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由电容器组、限流设备、六氟化硫断路器和自动投切装置四部分组成,现将该装置的技术性能、基本原理、运行状况和经济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保护主要包括短路、过载、过负荷保护,一般采用断路器、熔断器及热继电器进行保护。无功补偿装置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熔断器熔件熔断或断路器、热继电器动作,造成无功补偿装置不能正常运行,必须立即进行排查检修。1故障原因(1)无功补偿装置长期处于过电流、过电压运行状态,导致电容器内部介质发生质变或游离,使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从而引起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熔件熔断等。(2)电容器产品质量不佳或运行年限过久内部发  相似文献   

8.
杨锋 《农村电气化》2010,(12):57-58
2009年8月龙岩电业局旧县变35kV真空断路器切除并联电抗器产生操作过电压现象,造成设备故障,根据福建省电研院的分析报告要解决过电压问题可采取三个措施:加装阻容吸收装置;选用合资品牌的真空断路器;采用SR断路器。因阻容吸收装置性能良莠不齐,南源变电站选用阻容吸收装置后投入运行便被损坏。2010年1月电研院对南源变电站VD4—12断路器进行投切试验时,  相似文献   

9.
对感性负荷进行无功功率补偿是降低线路损耗、减小电压损失、提高供电设备效率的重要方法。低压感性负荷可采用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两种方式 ,而单机容量较小的感性负荷大多采用集中补偿方式。现在集中补偿普遍使用了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多数自动补偿控制器以功率因数值作为电容器组投入、切除的门限。这类的控制器能根据功率因数值的变化 ,自动控制电容器组的投切 ,在正常工作时使用功率因数一直保持在较高的范围内 ,但如调整不当 ,也可能在低负荷时出现振荡现象 ,即低负荷时补偿电容器反复投切 ,不能稳定工作 ,从而损坏自动补偿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
1 电容器故障类型 1kV 及以上电压的并联补偿电容器常见故障及异常运行方式有:(1)电容器组和断路器之间的连接线短路;(2)电容器内部故障及其引出线短路;(3)如电容器组由若干个电容器并联及串联组成,且在每个电容器上装有熔断器,则当一部分电容器因故障切除后,其余电容器上电压升高幅值可能超过允许值;(4)电容器组的单相接地故障等.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的变电站无功补偿设备主要采用并联电容器组,控制方式采用手动投切和自动投切方式。采用手动投切电容器组,一般电容器容量配置较大,一段母线装一组电容器,容易出现过补偿和欠补偿情况。而且,电容器的容量都较大。当电容器的补偿容量大于变电站的无功缺额时,投入电容器就会出现过补,而不投又会欠补。为了克服上述弊端,部分变电站虽然采用了自动装置来投切电容器,  相似文献   

12.
秦随来 《农村电工》2005,13(6):35-35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功能主要是减少线损、稳定电压质量、提高变电设备的负载能力。低压无功补偿装置的主要元件包括控制器、电容器投切开关、电容器等。在这3个元件中,都相应地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些问题是目前低压无功补偿装置损坏率高,运行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1控制器的选型控制器是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元件,已经历了十几代产品,目前几乎每一代产品在市场上都有销售。早期的产品只采集一相电流,以功率因数为判据,在负荷较轻时,会造成电容器投切开关的振荡和频繁投切,致使电容器投切开关在短期内损坏。当三相负荷不平衡时,又会造…  相似文献   

13.
翟洪民 《农村电工》2006,14(7):36-36
自动空气断路器是一种既有接通和断开负荷电源的作用,又能进行自动保护的低压电器,即当线路或用电设备发生短路、过载或电源失压故障时能自动断开电路。自动空气断路器的基本结构有主触头系统、灭弧装置、保护装置、辅助触头和操作机构等。农用自动空气断路器有框架式(DW系列)和塑料外壳式(DZ系列)。  相似文献   

14.
《农村电工》2016,(3):48-48
电容器组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编辑同志:请问电容器组为什么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新疆伽师县张慧娴)张慧娴同志:自动重合闸装置是指当断路器因某一原因动作跳闸后,不用工作人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耗,厂矿企业和农村低压供用电系统普遍安装了并联补偿电容器组.根据运行和检修工作要求,电容器组需要经常投切.但切除后电容器组蓄有残余能量,须有放电装置很快吸收掉.如果放电装置选择不当,则达不到预期效果.目前,已投运的电力电容器组的放电装置,有些是电力用户根据电容器的补偿容量自己动手制作的,有些是配电屏生产厂家提供的成套装置.尤其是用户自制的电容补偿装置,更须注意放电装置的实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热线征答     
《农村电工》2016,(3):48-48
编辑同志:
  请问电容器组为什么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新疆伽师县张慧娴)
  张慧娴同志: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指当断路器因某一原因动作跳闸后,不用工作人员直接操作,利用电气控制技术自动实现重合闸。因为电容器是储能元件,当电容器从电源上断开后,极板上蓄有电荷,因此两极板之间仍有电压存在,而电容器放电需要一定时间,如果此时重合闸,电容器来不及放电,很可能使电容器承受2倍以上的额定电压峰值,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造成电容器外壳膨胀、喷油甚至爆炸。因此电容器组不允许装设自动重合闸装置。  相似文献   

17.
配电所并联电容器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护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目前,电力电容器根据运行方式的不同,设有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低电压保护、零序电压保护(开口三角电压)、零序电流保护等。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并联电容器组保护新的要求,介绍了并联电容器组的故障类型、故障状态下的电气特征,分别从内部故障和端部故障、系统异常时产生过电压等方面综述了并联电容器组的保护方案,并根据此方案对本厂配电所的电容器组的保护进行了配置。现场的运行经验表明:该保护装置运行可靠,能保证电容器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10kV配电线路上安装移相电容器,将对降低线损,提高线路末端电压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电容器在运行中熔断器经常熔断,甚至出现设备损坏的情况。这样,就造成了10kV电容器维护工作量大,投运率低的现状。对于上述情况,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容量选择及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1 移相电容器容量的选择我们知道,10kV线路安装电容器后,相对于安装点后的无功负荷在过补偿及全补偿的情况下会造成并联谐振,产生过电压,危及设备安全。只有在欠补偿状态下,才可以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移相电容器安装运行后,它的容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9.
1跟踪自动补偿技术国内90年代初开发了以单片机作为单元核心元件的控制系统,以晶闸管器件构成交流电子开关的执行系统,通过跟踪监测负荷的无功电流,可以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分相投切一的自动控制,补偿效果更为准确、快速、安全、且洁静、低耗、易于控制,可实现安全无人值班运行。消除了过去电容器无功补偿的弊病。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使目前停运或半停运状态的电容器能正常投入运行,给电网补偿无功功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和生产效益。1.1控制系统事实上无功补偿的根本目的在于补偿负荷中的无功电流分量。因此新型电容器投切控制装置正…  相似文献   

20.
PGZ系列电容器跟踪投切屏三河市供电局王辅忠IPGZ型电容器跟踪投切屏是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它受控于一套先进的电子微机调节器,以晶闸管阀代替机械开关对多级电容器组进行快速而频繁地自动跟踪投切。它克服了传统产品PGJ有触点开关投切电容器屏的一系列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