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空育13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排列,以氮、磷、钾肥为基础研究,研究了寒地水稻施用镁肥后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七水硫酸镁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水稻产量构成因子,提高水稻品质,实现增产作用,其中亩施用水稻基肥5kg/亩的七水硫酸镁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明确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设置5个不同施肥量处理,研究了不同硫酸钾镁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施用硫酸钾镁肥652 kg/hm2,晚稻施用978 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稻谷品质和施肥效益较好.在氮、磷肥基础上合理施用硫酸钾镁肥,能增加水稻的产量,改善水稻植株的农艺性状和稻米品质,促进水稻植株对氮、磷、钾、硫、镁等营养元素的吸收,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水稻控释肥一次性施用技术在广西藤县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控释肥一次性施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施用控释肥的水稻生长稳健,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增加,平均每公顷产量为7 570.9kg,比习惯施肥增产5.89%,增收节支合计为1 258.45元,说明施用控释肥具有较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同时,施用控释肥分别减少氮、磷养分用量32.43%和53.56%,说明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肥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水稻施肥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试验通过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硫酸镁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来研究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味值评分整体趋势是减少氮肥用量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高于常规施肥,硫酸镁对水稻食味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减少氮肥用量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在氮肥减量20%的条件下,归复记生物有机肥对产量性状的效果略好于基施旺。施用硫酸镁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一雪 《农技服务》2010,27(3):324-324
进行了多元配方肥、多元配方肥+硫酸镁、硫酸镁3个施肥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处理间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以施用多元配方肥+硫酸镁混合肥效果最好,比不施肥的对照增产达0.01极显著水平;比单施多元配方肥的处理增产达0.05显著水平。其次对产量影响较大的是施用硫酸镁的处理,比未施肥的增产达0.05显著水平。肥料施用对蚕豆生育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南平市顺昌县水稻田土壤缺镁现象较为普遍。为了解不同镁肥在当地水稻生产上的施用效果,特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镁肥可影响水稻结实率、千粒重、有效穗数等生物学性状,从而影响稻谷产量。不同镁肥在水稻生产上的肥效表现为硫酸镁碱式镁氧化镁,与未施镁肥处理(CK)相比,施用硫酸镁处理每667 m~2增产14 kg、增收18元,施用碱式镁处理每667 m~2增产13 kg、增收15元,施用氧化镁处理每667 m~2增产4 kg、增收3元。  相似文献   

7.
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明确新型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连续3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硅钙钾镁肥水稻增产明显,以施用硅钙钾镁肥1 500 kg·hm-2增产效果较好。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硅和盐基离子含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土壤微域钾镁肥不同配施对西北粮食作物、蔬菜以及果树产量的影响,分析了钾镁肥在西北不同作物的施用效果及最佳施肥量.大田试验结果发现,钾镁肥对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增施钾镁肥6375 kg/hm2,750 kg/hm2和1125 kg/hm2后小麦增产幅度分别为9.8%、22.6%和13.4%;增施钾镁肥750 kg/hm2、1125 kg/hm2和1500 kg/hm2后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6.3%、13.1%和19.2%.钾镁肥对黄瓜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增施钾镁肥、同当量钾的硫酸钾和硫酸镁混合肥、单质硫酸钾和单质硫酸镁均有增产效果,配施钾镁肥比施用单质硫酸钾或单质硫酸镁的增产效果好,增产幅度为41.0%,施用同当量钾的硫酸钾和硫酸镁混合肥、单质硫酸钾和单质硫酸镁增产幅度分别为23.2%、10.7%和6.4%.根据对黄瓜整个生育期的观察,施钾镁肥后,黄瓜叶色深绿、叶片大而厚且生育期延长,结瓜早且瓜直无畸形瓜.猕猴桃施用钾镁肥后,叶片基本转绿,果实无黄化,施钾镁肥2.0kg/棵可增产13.8%.  相似文献   

9.
基于华南地区土壤的镁离子易淋失,多地农作物出现缺钾缺镁而引起的生理性病害,本研究在不同钾水平下镁肥施用效果和适宜钾镁肥施用量,可为合理施用钾镁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期为番茄高产、高效施肥提供理论指导。以金丰番茄为材料,七水硫酸镁、氯化钾为供试肥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钾镁交互作用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施钾189 kg·hm-2、施镁 74 kg·hm-2条件下,该处理对番茄株高、茎粗、生物量以及氮磷钾镁养分积累量等都具有明显的影响,能显著增加番茄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单株番茄产量,分别为3.61%、20.17 mg·kg-1、0.89、3.44 kg。与不施钾镁肥对照相比分别增加1.25百分点、64.24%、270.22%、85.28%,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中分配。在中钾水平下,施用镁肥不仅有助于提高番茄的产量,而且对于提高番茄的品质也有一定作用。在广东地区番茄生产上,钾镁肥合理用量分别为189 kg·hm-2、74 kg·hm-2。  相似文献   

10.
硫酸钾镁肥是一种天然的矿质肥料,能提供钾、镁、硫等养分元素。为明确硫酸钾镁肥在水稻上的施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硫酸钾镁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硫酸钾镁肥对水稻有增产作用,增产幅度为0.8%~13.9%,最高产量可达11.58 t/hm2,比施用硫酸钾增产4.7%;硫酸钾镁肥可以有效减缓有机质分解,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有效总氮、磷、硫含量,增强水稻吸收利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镁肥用量及施用方法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硫酸镁用量和施用方法对烤烟农艺性状、产量、化学成分和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中没有表现缺镁症状的情况下,增施硫酸镁对烟叶农艺性状和产量没有明显的影响;基施45~180 kg/hm2硫酸镁可以不同程度地显著提高烟叶上等烟比例、均价和产值,硫酸镁用量为180 kg/hm2效果最优;叶面喷施处理在烟叶上等烟比例、均价、产值上和对照无显著差异。施用硫酸镁会增加烟叶糖含量,同时有增加烟碱、降低总氮趋势,但并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施用硫酸镁增加烟叶中镁、硼含量,降低烟叶钾、钙含量,但硫酸镁用量只与烟叶中镁、钙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对其他矿质元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用寒地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穗数型高产品种龙稻11号与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通过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及对照处理,系统比较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性状、叶片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转录表达量及根系活力变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显著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蒸煮食味品质,而齐穗期增施氮肥处理使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降低蒸煮食味品质,硫酸镁处理通过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提高稻米黏性和食味品质;灌浆成熟期喷施硫酸镁或齐穗期增施氮肥均显著提高灌浆成熟期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灌浆各时期叶片Rubisco亚基基因转录表达量,增强水稻根系活力,促进根系氮素吸收,调控灌浆不同时期叶片和籽粒GS活性,但喷施硫酸镁效果显著优于增施氮肥;叶片全氮含量与GS活性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含量、伤流液含氮化合物总量及Rubisco各亚基基因mRNA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减氮同时在灌浆成熟期根外喷施硫酸镁是提高水稻产量和蒸煮食味品质的有效途径,研究为阐明根外喷施硫酸镁对水稻淀粉品质形成的影响和提高优质绿色水稻栽培技术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金萍  李保雄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42-10743
[目的]为烤烟施用硫酸钾镁肥和优质栽培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4种钾肥处理,研究了硫酸钾镁肥对烤烟主要生物学、经济性状及产量、产值的影响。[结果]各处理烤烟生育期基本一致。施用复合肥处理的株高、茎粗、各部位叶片长宽和单叶重均优于硫酸钾和硫酸钾镁肥处理;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的上等烟比例均优于施用硫酸钾和复合肥的处理。施用硫酸钾镁肥与硫酸钾相比,增产97.4~162.3 kg/hm2,增产率4.4%~7.2%,差异显著。在4种钾肥处理中,施用硫酸钾镁肥1 643 kg/hm2产值居第1位,为27 555.2元/hm2,比对照增收3 750.0元/hm2,增收15.7%,差异极显著。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与对照相比,纯收入增加1 241.0~1 565.0元/hm2,增收7.8%~9.9%。[结论]施用硫酸钾镁肥能改善烤烟生物学性状,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翔  毛家伟  桂炎伟  李永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50-10751
[目的]为腐殖酸在烤烟上大面积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点大区对比方法,研究了河南烤烟上施腐殖酸225 kg/hm2对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腐殖酸的临颖和罗山两点株高及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方城点表现出一定优势,株高和叶片数分别比对照增加2.4~6.0 cm和0.1~1.3片。与对照相比,施腐殖酸的3点都增产,平均增产12.7%,产值平均增加1 666.5元/hm2。施腐殖酸处理与对照相比,均价相差不大,上、中等烟比例临颖和方城点高于对照,罗山点低于对照,烟叶总糖含量降低,蛋白质和烟碱含量略有提高,中部叶钾含量提高,钾氯比提高。[结论]腐殖酸肥能促进烤烟植株发育,利于烟叶正常落黄,提高烟叶产量,改善烟叶品质,使烟碱等内含物质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15.
沼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各施肥水平的水稻产量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仅与无肥区产量达到5%的显著差异;施用沼肥基础上以化肥中等用量水平产量最高(470.0 kg/667m2),仅施用沼肥的处理产量位居第二,较最高产量仅低30 kg/667m2,而最高产量处理增加的投入远超过30 kg/667m2稻谷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因此,推广以沼肥为主要肥源,少施或不施化肥的水稻生产途径,是达到减少资源浪费,净化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安东  郑桂萍  慕永红  刘婧琦  孔宇  隋阳辉  解保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59-16060,16074
[目的]研究镁钾配施对寒地水稻(Oryza sativa L.)产量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镁钾配比量。[方法]以空育131为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镁肥、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并探明镁肥、钾肥最佳施用比例。[结果]在高中低施钾区,按照七水硫酸镁与氧化钾1∶1(钾肥165.0 kg/hm2,镁肥100.5 kg/hm2)或者1∶2(钾肥276.0 kg/hm2,镁肥100.5 kg/hm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在水稻关键生育时期合理增加水稻叶片氮含量;按照七水硫酸镁与氧化钾1∶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保持群体叶面积指数趋于合理,不发生早衰和贪青现象;按照七水硫酸镁配施比例与氧化钾2∶1(钾肥165.0 kg/hm2,镁肥201.0 kg/hm2)的重量比配施,能够通过增加穗数和结实率提高产量,产量为9 660 kg/hm2。[结论]该研究对于保持土壤养分平衡,进一步增加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促进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有机肥部分替代基施化学氮肥对双季稻生长发育、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为双季稻区选择适宜有机肥种类、提高水稻产量及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2016~2017年以早稻品种中早39和晚稻品种H优518为供试材料,在施氮(N)150 kg/ha、氮肥基肥∶蘖肥∶穗肥=5∶3∶2条件下,以100%化学氮肥处理为对照(CK),设4个有机肥+化学氮肥处理:T1,紫云英(早稻)/水稻秸秆(晚稻)+化肥;T2,生物炭+化肥;T3,厩肥+化肥;T4,菜籽饼肥+化肥.研究不同处理对双季稻生长发育、氮素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各有机肥处理早晚稻产量均有明显提高,T1~T4处理2016和2017年早稻产量分别较CK增产4.86%~7.74%和0.12%~3.50%,晚稻产量分别较CK增产1.27%~8.10%和2.01%~6.27%,各有机肥处理早晚稻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结实率明显提高所致.与CK相比,T1、T3和T4处理水稻生育中后期叶面积衰减率较低,叶面积指数与叶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较高.成熟期时,各有机肥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整体高于CK.T1、T3和T4处理的植株氮素累积量前期较低但后期较高,其中以T3处理的植株氮素积累优势最突出.[结论]两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有机肥部分替代化学氮肥基施均能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与后期氮素积累,进而提升产量,其中早稻以紫云英翻压还田、晚稻以饼肥与厩肥作用明显,适合在三熟制双季稻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秸秆还田条件下施用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2种微生物肥料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龙粳31为试验材料,设常规施肥(CK)、施用固氮蓝藻复合菌剂(LZ)、施用促生细菌SM13(SM)及混施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SL)共4个处理。测定水稻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及干物质质量,在水稻成熟后考察水稻穗部性状和产量,在稻米理化性质稳定后测定稻米加工、外观、营养和食味品质,对比分析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LZ处理的水稻灌浆期干物质质量显著增加26.40%(P<0.05,下同);SL处理显著降低了一次枝梗结实率,LZ处理显著降低了二次枝梗的千粒重;SM、SL和LZ处理的产量分别增加10.00%、9.80%和8.78%。单施固氮蓝藻复合菌剂或促生细菌SM13及二者混施对稻米加工、外观和营养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但SM和SL处理显著改善了稻米食味品质,其口感值和食味值较CK分别提高7.23%、4.87%和7.22%、5.74%。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其构成与水稻穗部性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产量与穗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二次枝梗枝梗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秸秆还田条件下固氮蓝藻复合菌剂和促生细菌SM13具备提高水稻产量的潜力,且促生细菌SM13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稻米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19.
生物有机肥对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针对贺兰山东麓大面积酿酒葡萄园因土壤瘠薄、过度依赖化肥而导致产量低且不稳等问题,采用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0、3、6、9、12、15t/hm2)对该区酿酒葡萄生长、养分吸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生物有机肥施用量范围内,随施用量的增加,酿酒葡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提高,新稍长增加3.19%~24.41%,百叶鲜质量增加2.91%~13.26%,而百叶干质量增幅为11.71%~26.30%,有利于干物质累积;施有机肥促进了叶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吸收,叶片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0.60%~12.93%、46.94%~82.65%和6.94%~17.14%;叶柄全氮、全磷、全钾分别增加9.04%~48.59%、112.50%~226.14%和5.87%~40.47%,有利于干物质合成,从而比对照增产360.05%~554.14%,果实总糖含量提高1.11~1.94个百分点,总酸度下降0.18~0.27个百分点,糖酸比增大10.04~16.13个百分点;但有机肥施用量超过12t/hm2时,对3年生酿酒葡萄生长、氮磷钾吸收和产量等产生明显抑制作用。经肥料效应方程计算得出,该区3年生酿酒葡萄最高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为11.45t/hm2和10.01t/hm2。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的富硒降镉效应及适宜施用环境,为富硒降镉型叶面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配制4种配方的含硒叶面肥,分别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和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水稻成熟后测定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和镉含量.[结果]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稻田中,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均有富硒降镉效果,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增加57.3%、83.4%、27.1%和108.6%,镉含量分别比CK显著降低62.5%、88.6%、88.9%和86.1%(P<0.05,下同).在富硒高镉污染稻田中,配方1~4处理水稻精米中的硒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280.1%、422.1%、152.7%和503.2%,但不同配方含硒叶面肥处理水稻精米镉含量与CK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有氮、磷、钾营养元素存在且叶面肥呈酸性的条件下,含硒叶面肥对水稻精米的富硒效果最佳,而硫酸锌和硫酸镁的存在可能降低其富硒效率.在低硒中低度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含硒叶面肥能显著降低水稻精米中的镉含量,但在富硒高镉污染的稻田中施用并无降镉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