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刊讯百草枯作为一种广谱高效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某些企业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非法利润,不仅降低了制剂中百草枯中的含量,而且不加催吐剂或少加催吐剂。由于百草枯中毒后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安全隐患很大。鉴于此,国家标准GB19308-2003明文规定,在生产百草枯  相似文献   

2.
应用2BGZ-5型耕播种机,麦熟进行一次性浅旋耕条播,机械(或人工)挖沟;稻熟保留麦田沟系,沟内埋草积肥,畦面浅旋干整,灌水后直接栽秧.这是一种新型种植方法(已下简称新型法),与目前生产上采用的常规法麦熟:旋耕-耕耖-碎土-人工播种-人工或机械盖种,稻熟:耕耖碎土-泡田-耬平-栽秧  相似文献   

3.
离心低温分离法去除茶油中苯并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油是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茶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苯并芘残留。苯并芘属于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本研究旨在探讨去除茶油中苯并芘的新方法。将不同介质加入茶油样品中,离心分层后分别放入冷冻箱内,设置冷冻温度为-1,-2,-3,-4,-5℃,当分离介质层出现充分冰冻凝结后,记录冰冻时间。再取出所有样品进行分离,将上层的茶油完全吸出,下层冰冻物在室温下完全溶化后测其中苯并芘含量。结果显示,一号介质在冷冻分离时间28min,温度为-4℃时对苯并芘的分离量最高;二号分离介质在冷冻分离时间30min,温度为-5℃时对苯并芘的分离量最高。离心低温分离法对于去除茶油中的有害物质苯并芘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一号介质是分离去除茶油中残留苯并芘的最佳分离介质,分离温度-4℃的效果最好且相对经济。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在我国发展很快,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是速冻储藏仍然是制约食用菌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现将三种食用菌的速冻储藏技术介绍如下,供食用菌生产者参考。一、香菇速冻储藏香菇速冻储藏是将香菇经冰水预冷后,捞出沥干,迅速置于-60~-50℃的超低温冰库中速冻,然后放入-24~-18℃冷库中储藏。通过这一"冷链"工程后即可进入消费者家庭。速冻香菇保藏期为1.5~2年。二、金针菇速冻储藏新鲜金针菇采收后,整理分装于专用食品袋中,每袋装入量按100克、200克和500克定量,并经热合封口或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大豆-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新技术推广,努力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大豆”目标,大力提升油料作物产能。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2022 年首次开展大豆- 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实践与探索,认为该技术完全可以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核心目标,但在大面积生产中要达到理想目标,还需要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配套。  相似文献   

6.
杨顺国  李正强 《种子》2007,26(9):103-103
黔花生2号(原代号油育94-13)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以87-77为母本,山兰一号为父本组配,通过人工杂交后,连续5代系圃法和2代集团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花生新品种,2003~2005年参加贵州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范围文.[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葡萄清洁生产发展,采用实例访问、案例调查和文献检索方法,从葡萄生产过程中的水肥药管理、葡萄废弃物循环利用、尾水生态拦截以及葡萄的保质提质技术等方面综述安徽葡萄清洁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葡萄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提出以葡萄为主产业的“家禽-沼-葡萄”、“家畜-沼-葡萄”和“食用菌-沼-葡萄”生态循环发展的模式,并对安徽葡萄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方向:(1)加强葡萄清洁生产的宣传、培训和示范工作;(2)加强葡萄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3)加强葡萄采摘后保鲜技术和其后续深加工研究与应用;(4)加强葡萄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和园区的智能物联管理。  相似文献   

8.
1961-2018年全球青豌豆生产时空变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全球最重要的青豌豆生产国和出口国,然而全球尺度的主要生产国青豌豆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历史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并不清楚,制约了我国青豌豆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基于1961-2018年全球青豌豆逐年的收获面积、总产量和单产等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及优势指数等分析了1961-2018年全球青豌豆生产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全球青豌豆生产在1990年前后出现明显的时空变化规律,1961-1990年全球青豌豆生产集中在欧洲,其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2.5%和41.5%。1990年之后,全球青豌豆生产重心逐步转移到亚洲,其收获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占全球的71.1%和77.9%。与美国、英国和印度等主产国相比,我国在1990年之前优势指数较弱,但1990年后生产规模优势显著高于其他主产国,效率优势指数逐步缩小。尽管近年来我国青豌豆种植面积的增加带动全球青豌豆生产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但相较于其他主产国,我国的生产效率并未呈现显著优势。因此,优化和调整我国的青豌豆种植布局,提高单产水平,对提升我国青豌豆的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控制释放肥料 控制释放肥料是将多种化学肥料按一定配方混匀加工,制成小的颗粒,在其表面包被一层特殊的树脂、塑料等材料。这种肥料施入田间后,溶解缓慢,通过包被物的微孔进入土壤中。这种肥料是美国首先研制并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生产的一种名叫“长效化学肥料”,其肥效期在4-12个月不等。后来日本称之为包膜肥料(CSR)。目前控释肥料已在全球广泛应用于园艺生产中。其优点是有效成分均匀施放,肥效期较长,并可以通过包衣厚度控制肥料的施放量和有效施放期。控释肥料既克  相似文献   

10.
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在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棉花生产和育种工作发展很快,相继育成许多高产、优质品种,大大提高了棉花单产和总产。水浒棉72-8是山东爱农种业有限公司以泗棉4号和GK-12选系为亲本,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而成的大铃高产品种。于2009年通过了山东省审定,审定编号:鲁农2009019。水浒棉72-8的选育进一步扩大了菏泽市棉花种植面积,提高了棉花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介绍了水浒棉72-8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棉花生产节本增效。  相似文献   

11.
科技大世界     
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新工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化学工程专家成功设计出一种新工艺,可以大幅提高以玉米为原料生产乙醇的效率。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推广使用新型燃料乙醇汽油。新工艺的关键在于重新设计蒸馏过程,采用了一种“多柱系统”以及能量回收网络,最终使得乙醇生产过程中的耗能“大户”-蒸汽的消耗量大幅降低。新工艺将使乙醇生产成本从原来的每加仑1.61美元降到1.43美元。经专家们的测算,以玉米为原料的乙醇生产运行成本还能够再降低60%以上。  相似文献   

12.
24%烯草酮乳油是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的一种防除移栽油菜田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对油菜生长安全。建议在油菜移栽后30天左右、禾本科杂草2—3叶期.每亩用24%烯草酮乳油20-30毫升加水50公斤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天冬单作、玉米单作和天冬-玉米套作3种种植模式,考查了整个生产过程中其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以及产值等关键指标.对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天冬-玉米套作比天冬单作增收21.8%,比玉米单作增收564.9%.天冬单作虽比玉米单作增收446.0%,但天冬种植三年后才能收获药材,没有短期收益.因此,3种模式中天冬-玉米套作的效果最佳.这一研究结果为种植业提供了一条"粮-药间套"的有效增益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的关联性,找出基于耕地质量视角的粮食产能提升途径,借助GIS技术,在分析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了耕地质量综合折算系数IQ,统一折算标准,把分散质量等级转化成可比的综合质量,划分了耕地质量与粮食生产水平等级,构建了"耕地质量-生产水平"综合区,并分析了各综合区特点与"耕地质量-生产水平"耦合提升的途径。结果表明:耕地质量综合折算指数范围为3.56%~4.67%。将江西省耕地质量划分出了低质量、中质量、高质量3个质量等级类型;形成了时段Ⅰ、时段Ⅱ的低产区、中产区、高产区粮食生产水平类型区;据空间与属性匹配后得到了低质量-低产区(LQ-LP)、低质量-中产区(LQ-MP)等7类综合区;针对各综合区特点,基于生态环境、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投入等方面,提出促进耕地综合质量与粮食生产能力水平提升的途径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应用脱毒微型薯是当前马铃薯生产中最有效的增产措施之一,平均增产幅度在40%~80%。但由于脱毒微型薯价格较高,在生产实际中很难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植物生长点分生组织,在激素诱导下生长极性可以发生改变的原理,在马铃薯现蕾至开花前期,截取脱毒马铃薯中下部带有腋芽的羽状复叶,用一定浓度的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6-苄基腺嘌呤(6-BA1)处理后,经过4~5周的培育,诱导出生产用微型薯。采用马铃薯离体腋芽结薯技术生产微型薯,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操作简便、种薯质量高,是脱毒马铃薯微型薯扩繁生产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武穴市位于鄂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生产上以“油菜-早稻-晚稻”三熟制为主,各茬作物共生期长,生产季节安排紧,因此有效预防早穗的发生,是确保双季稻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促进农区养殖业的发展,调整"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热、水等有利的生产条件,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采用春小麦收获后复种玉米、油菜、裸燕麦等饲用农作物.结果表明在麦收后及时耕翻、抢种上述作物,可获得饲草产量2000~4445 kg/667m2,增加经济收益200~450元/667m2(按指导价估算).同时为发展农区养殖业,提供了充足的畜禽饲料,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8.
紫外线诱变锁掷孢酵母发酵产γ-癸内酯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株锁掷孢酵母生产γ-癸内酯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确定了发酵最佳条件。由于产量过低,确定以鲑色锁掷孢酵母为出发菌株,利用紫外线诱变技术,达到明显提高γ-癸内酯的目的。出发菌株γ-癸内酯的产量仅为0.097g/L,诱变后γ-癸内酯产量提高到6.009g/L。  相似文献   

19.
1 生产基地环境条件露地无公害西瓜生产的基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5010-2001的规定。地块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且与瓜类作物不连作的地块。 2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虫、易坐瓜、耐储运、品质好的品种。 3 整地施肥整地:西瓜地冬前上冻水,播种前深翻土地开挖瓜沟,沟距1.5-1.7m,沟宽35-40cm,施基肥后混匀。双膜覆盖的在瓜  相似文献   

20.
白色毛木耳新品种"玉木耳"是由毛木耳白色变异菌株经过系统选育而获得的优良菌株,从接种到出耳45~55 d,子实体胶质,耳状或盘状,耳片小时边缘弧形,成熟后边缘波浪形。鲜耳乳白色至纯白色,表面光滑有明显光泽,略透明。耳片直径2~12 cm,厚度0.1~0.2 cm。干耳背面浅黄白色,覆面淡黄色,背面白色短绒毛,褶皱少至没有,复水后恢复乳白色至纯白色。区域试验: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86.9 kg/千袋(干),比对照品种毛木耳差异不显著;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1.2 kg/千袋(干),比对照品种毛木耳差异不显著。生产试验:2013-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0 kg/千袋(干);2014-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91.1 kg/千袋(干),两年平均比对照品种毛木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