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诊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保育仔猪异常死亡原因,从怀孕母猪、产房母猪、后备母猪、种公猪、哺乳仔猪、保育仔猪6个猪群采集90份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分别进行血清抗体检测,并对采集的90份血清样本和1份病死猪淋巴结组织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6个猪群综合的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g B蛋白、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7.78%、70.00%、88.89%、4.44%;猪瘟病毒、猪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病毒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阴性,猪圆环病毒2型病原核酸检测淋巴结组织样本显示阳性。试验结果表明,引起该猪场保育仔猪死亡的原因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同时,怀孕母猪群出现了伪狂犬病病毒g E蛋白抗体阳性,提示怀孕母猪群可能存在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  相似文献   

2.
江苏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复合PCR方法,对江苏地区的162份可疑病料进行了检测,结果72份病料为PCV2阳性,17份为PCV1阳性,其中7份同时感染PCV1和PCV2。从发病时间看,以9~11月发病最多,阳性率高达54.67%。样品较多的保育猪和育肥猪的阳性率分别是26.03%和68.1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病已在江苏地区呈流行趋势。同时对18头PCV2阳性猪病料的心、肝、脾、肺、肾、脑、腹股沟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扁桃体进行PCV2检测,结果有7头PCV2阳性猪的各个脏器都能检测出PCV2;在这些脏器中,肺、腹股沟淋巴结、扁桃体的检出率都为100%,较其他受检脏器更适合作为PCV2的检测样品。  相似文献   

3.
江西某猪场的部分保育猪皮肤出现数量不等的痘斑,为确定其病原,根据猪痘病毒(AF410153.1)设计1对引物,以该场发病猪的皮肤痘痂提取DNA,采用PCR的方法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目的条带,测序结果表明该扩增片段为猪痘病毒核酸序列,与猪痘病毒参考毒株(AF410153.1)的同源性为98%。利用PK15细胞盲传从病猪皮肤痘痂中分离到一株猪痘病毒,该分离株在PK15细胞上不产生细胞病变(CPE)。采用间接ELISA方法对该场的24份猪血样进行猪痘病毒抗体检测,结果猪痘抗体阳性血清数12份(阳性率50%)。  相似文献   

4.
2019年1月,湖南省益阳地区一个中小规模场的保育猪出现发病,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皮肤发绀、腹式呼吸等临床症状,保育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它阶段猪群未出现临床症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解剖、临床诊断,再结合实验室检测,初步确诊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的混合感染,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2013年9月辽宁省沈阳市某猪场674头保育猪出现以气喘、关节肿胀,个别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死亡疾病。通过临床诊诊断、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诊断,确诊为猪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和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方案并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许吉秋 《养猪》2019,(1):97-99
湖南汨罗市某规模猪场从2018年1月下旬开始出现产房仔猪和保育猪腹泻,产房内10日龄内的仔猪死亡率高达100%。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诊断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与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规模猪场病毒性疾病早期、快速诊断方法,试验采用多重PCR方法对来自宁夏灵武地区某种猪场的临床血清进行了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毒(PRV)的病原诊断。结果表明:在哺乳仔猪、保育猪、母猪及种公猪中均检测出PRV、PCV-2阳性个体,PCV-2的阳性率达87.5%,PRV的阳性率为12.5%,但未检测出PPV。临床样品主要为PCV-2和PRV混合感染,阳性率达45.3%,其中1头主要采精的长白种猪携带有PCV-2和PRV。因此,推断该场仔猪发病可能与种公猪的带毒有关,建议该场仔猪全群免疫,同时对感染与带毒种猪群进行净化。  相似文献   

8.
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某猪场猪只出现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出血,肺脏呈弥漫性黄竭色,部分猪只出现肝脏或胰脏病变。采集病死猪样品送广西兽医研究所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料中猪蓝耳病病毒与猪圆环病毒检测阳性,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检测阴性。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可诊断为该猪场猪只是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的混合感染。结合临床实际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9.
岩锐 《猪业科学》2021,38(4):72-74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并这种混合感染也导致传统的临床诊断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继而延误诊断治疗从而造成经济损失。2020年8月初,孟连县某养猪场保育猪群零散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喘、打堆、被毛凌乱无光泽、局部皮肤发绀、消瘦、饮食欲下降、生长滞缓,个别猪只伴便秘和腹泻交替。病理剖检变化显示为肾脏点状出血,脾脏边缘梗死,胸腹腔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出血,肺炎伴局部肝变,回盲瓣或局部空回肠黏膜脱落、出血、坏死或溃疡。实验室诊断结果表明,该病由猪瘟病毒(CSFV)与猪圆环病毒2型(PCV2)混合感染所致,经过猪瘟及猪圆环病毒疫苗的加强免疫,辅助控制继发感染及对症治疗,该场保育猪群全部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研究猪细小病毒分离株感染初孕母猪后母猪和胎猪的病毒组织分布和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试验选用妊娠35d的初孕母猪接种PPV—BQ株第15代细胞毒,以接种RPMI1640的母猪作为对照。攻毒40d后剖杀,采集母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胎猪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小肠,进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测。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的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子宫内膜存在病毒复制,子宫内病毒含量最高;胎猪的心脏、脾脏、肺脏中存在病毒复制。对照组脏器中无病毒复制。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攻毒组母猪肺脏出现细支气管性肺炎,脾脏出现淋巴细胞减少,心脏、肝脏、肾脏、扁桃体、子宫内膜和腹部淋巴结未见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变化;胎猪的脏器未见明显的病理损伤。对照组未发现组织病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10日,江西省某猪场保育猪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关节肿大、顽固性拉稀、脱水、进行性消瘦、全身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分析、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及猪小袋纤毛虫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消毒、隔离、针对性治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将基本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等规模猪场保育猪圆环病毒病的实验室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京某中等规模猪场断奶后保育猪出现慢性消耗性疾病,我们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PCR检测病原,诊断此次发病为猪圆环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 S),该病造成感染猪只的免疫抑制,排除了非典型猪瘟和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的存在。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消毒和控制继发感染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13.
1基本情况 2013年6月12日笔者接到猪场电话后前去该猪场问诊,猪场位于在山坡上,环境优美,周边空旷。据场主叙述,该猪场原有二元母猪45头,仔猪及保育猪103头,育肥猪118头。2013年5月29日,从外地购进体重为12.5~17.5千克的仔猪95头放进保育舍及育肥舍与原场猪群混养。6月7日,该场仔猪陆续出现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热、喘气、腹泻等症状,后期出现部分衰竭死亡。育肥猪出现发热,体温达40.0~41.5℃,食欲减退,通过治疗基本康复。母猪也出现精神萎靡、发热,体温达41~42℃,有4头母猪出现流产、死胎。  相似文献   

14.
选取14日龄左右的杜长大哺乳仔猪166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于14日龄肌肉注射猪圆环病毒2型杆状病毒灭活疫苗1次,1头份(1 m L)/头,对照组不注射,其他疫苗免疫、药物保健及管理方式相同,营养水平一致。仔猪平均达21日龄时同时断奶转入保育舍,试验组(70头)和对照组(70头)分栏饲养至70日龄结束。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日增重提高20.90%(P0.01),料重比下降25.19%(P0.01),死淘率下降49.94%(P0.01),变异系数下降45.07%(P0.01),头均增重毛利提高22.18%。研究证实猪圆环病毒病阳性猪场保育猪使用猪圆环病毒疫苗具有提高增重和整齐度、降低饲料消耗和死淘率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发病情况漳州石亭某猪场存栏母猪100余头,自2013年2月起保育猪发生腹泻,随后出现高烧不退、高死亡率现象,从3月上旬开始到四月中旬疾病蔓延至产房乳猪,保育猪死亡率30%,乳猪死亡率约10%。剖检病变为心包炎、心肺粘连、间质性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数倍、肾脏针尖状出血、胃底部出血、母猪流产木乃伊、身体大面积淤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部分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应用PCR技术对采集自安徽省3个猪场(FH、CX、SC)30头发病仔猪的脾、肺、肾、淋巴结共计120份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FH猪场PCV2感染率最高达70%,SC和CX两个猪场均为20%;脾、淋巴结PCV2的检出率与肺、肾之间差异显著。表明安徽省猪场的猪群中普遍存在PCV2的感染,且有的猪场PCV2感染的现象相当严重;进一步研究表明PCV2主要感染部位为脾和淋巴结。  相似文献   

17.
朱凤霞  路方 《中国猪业》2014,9(11):40-42
河南省驻马店市某养殖场由于外购保育猪,导致猪群发病。经过发病情况调查、临床诊断、剖检、实验室检验等,确诊为猪圆环病毒和猪瘟病毒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8.
济源市某猪场保育仔猪突然发病,以拉水样稀粪、气喘、体温升高、严重消瘦、有部分猪出现神经症状、皮肤上有红斑、有眼屎为主要症状,剖检为肺粘连严重,发病率80%-90%,死亡率30%。用各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理想,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病毒、圆环病毒及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对其采取隔离病猪、全场紧急补防猪瘟疫苗、配合使用免疫调节剂、全场彻底大消毒、改善卫生和饲养管理条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注射等针对性防控措施,逐渐控制了疫情发展态势,大大降低了疫病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2019年11月,湖南省安化县某小规模猪场的部分保育猪相继发病,发病猪出现食欲减退、呼吸困难、发热、关节肿大、呕吐、发抖等症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肺部实变、腹腔内有大量纤维素性渗出物,同时脑膜不同程度出血或充血。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可确定该疫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引起。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对氟苯尼考、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抗生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林可霉素、链霉素和土霉素等低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1个月后,该场疫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尽管猪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Ⅱ型猪圆环病毒引起的最重要的疾病复合症 ,但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 ,该病毒还与另一种称为“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的病症以及一些间质性肺炎和繁殖障碍病例有关。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此症通常出现在 6~1 6周龄的猪 ,在受害猪群中的发病率为 2~ 2 0 % ,死亡率则为 0~ 1 0 0 %。临床发病的猪表现消瘦、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苍白和腹泻。由于这些表现 ,所以很难将此症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以及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区别开来。此外 ,现已证明 ,严重的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是由其它病原体和Ⅱ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