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2003年6月2日,一外地商人在阳谷镇租用一猪场,曲于没有生产母猪,赴阳谷县大布乡集贸市场购回仔猪200头,体重在20~30kg之间,仔猪到场后,20d之内死亡60余头,损失惨重。经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急性猪瘟。  相似文献   

3.
近年,我市猪链球菌病不断零星发生。2004年9月15日某组农户散养猪陆续出现突然死亡,全组12户养猪户共有大小猪25头,已死亡11头,以架子猪居多。经现场剖检,采集病料实验室检验,确诊为一起急性败血型猪链球菌病。  相似文献   

4.
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亚急性型最为常见 ,以体温 4 2℃以上 ,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 ,零星散发 ,很少呈暴发流行为特征 ,用大剂量的青霉素极易治愈。急性败血型以体温高 ,死亡快 ,呈暴发流行为特征 ,往往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 ,宣威市偶有发生 ,1998年 7月 ,我市榕城镇齐井路一养猪场在 9个小时内 ,肥猪发病 4 8头 ,死亡 2 3头 ,当时畜主怀疑为中毒 ,后经我站采病料诊断为急性败血型猪丹毒 ,针对性地采取相应防制措施 ,疫病得到有效控制。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该养猪场共饲养猪 2 0 7头 ,其中母猪、仔猪…  相似文献   

5.
2006年2月,江山市某养猪场引进体重45kg左右中猪87头。据畜主自述,购入后第3d开始发病,用恩诺沙星、安乃近及青霉素、土霉素等治疗,未见明显效果,先后死亡5头。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诊断为弓形体病并发猪瘟,经综合治疗,得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牛出败病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是以败血症和组织器官出血性炎症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又称牛出血性败血症,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败血型、浮肿型、肺炎型。2010年2月17日我县某养殖户饲养黄牛发生高热、喘、脖子浆液性肿胀、血便为特征的疾病,来我中心求诊,经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试验室检验诊断为黄牛败血型巴氏杆菌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猪生产的烈性传染病。近年来,猪瘟的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急性病程及较大规模的暴发式流行极为少见,取而代之的是病程较长、症状和病变轻微、多地区性散发流行的“温和型猪瘟”。感染猪瘟病毒的病猪抵抗力极低,在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或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造成该病和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若不及时诊治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是威胁养猪业最严重的疫病之一.目前,主要通过免疫接种来预防此病.但是,现在部分猪场在使用三联苗后仍然有爆发典型性猪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尾寒羊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13日,共和县廿地乡某小尾寒羊养殖户饲养的小尾寒羊突发一种以高热、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为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采取了隔离消毒、对症治疗、预防注射等措施,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诊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猪瘟(Hog Cholera HC)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传染病,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基本上控制了猪瘟的流行。但是近年来,在我国猪瘟又有抬头趋势,其发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猪瘟的发生无论在病原,流行趋势,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方面都发生了趋向慢性化和非典型化。特别是妊娠母猪感染常呈带毒者,不显现临床症状,而引起流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和产弱仔及新生仔猪发病,母猪表现持续性病毒血症等症状,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2.3]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患急性猪丹毒的猪皮下脂肪呈桃红色,用刀切毛细血管出血浸润,表皮呈弥漫性炎性充血,即全身性皮肤充血,呈现一片红色,俗称“大红袍”。本文就一场暴发性败血型猪丹毒的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5年4月,我市某猪场发生一例高热,皮肤黏膜发紫,拉粥状恶臭稀便等特征的猪传染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例剖检,实验室检查,药物治疗,诊断该猪场为猪瘟与仔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现将我兽医院对该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该猪场15头母猪陆续发生流产、死胎,分娩时  相似文献   

1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的猪均可感染.强毒引起急性感染,死亡率高;中等毒力毒株引起亚急性和慢性感染;低毒力毒株引起慢性或隐性感染.病毒随病猪的口、眼、鼻、分泌物和粪、尿排出;内脏、血、猪肉及肉产品均能较长时间带毒.猪群暴发猪瘟主要是由于引进或随便购买未经检疫的病猪或带毒猪;另外常见的原因是给猪饲喂残羹剩饭,或是机械性传播及集市、贸易等途径.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毒株后,可通过子宫传给胎儿.当前乳猪患病增多可能与此有关,是构成该病流行的新特点.如仔猪不死,可长期排毒,不断感染.病毒对2%~4%氢氧化钠溶液较敏感.  相似文献   

14.
据资料介绍非典型性猪瘟又称温和性猪瘟,它是一种与猪瘟病毒血清学形态相似,但致病力较弱的变异性毒株引发的猪的一种零星散发的疾病,在我县的工作实际中多见于农户饲养的猪发生。由于病猪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等与慢性猪瘟相似,但又不见典型症状,故被临床兽医称为“疑似猪瘟”,治疗效果差,常给养猪户造成经济损失。1发生的原因在我县高密度的猪瘟防疫中,为何出现零星的非典型猪瘟病例?带着问题我们通过与乡镇兽医站的临床兽医座谈、分析,找出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疫苗在运输、储藏中保管方法不妥当。特别是低温保存措…  相似文献   

15.
我区某猪场于2005年3-4月发生了以病猪精神沉郁,体温升高至41.5~42.O℃.四肢、背、腹下、尾等部位皮肤有出血斑.发病快.死亡率高为特点的疾病。经临床检查、流行病学、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此次疫情确诊为猪瘟病毒、链球菌、绿脓杆菌和支原体混合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院内接诊和下乡巡诊两种途径,在2003~2005三年中,主要根据病理剖检变化,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症状观察,初步诊断为猪瘟的有62例,具体情况如下。1病例分布规律1.1在时间上出现两次发病高峰,分别为2003年11月至2004年4月,共计25例,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共计28例,即两个冬春季节共53例,占全部病例的85.5%。1.2在地域分布上,有时呈现为一村到几个村甚至更大范围的局部流行。2病例分类2.1乳猪猪瘟共35例(0~35日龄,每例有基础母猪1~7头),占总病例的56.5%。其中10日龄以内发病的有25例,25日龄以上发病的有4例。这一类型死亡率高,可…  相似文献   

17.
2003年3月,南昌市郊一养猪户从河南购进306头3个月左右的架子猪。购进后没有注射任何疫苗,进场第6天开始发病。用过大量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均无效果,用复方氨基比林、安乃静等解热药,体温稍降义回升.多数于发病后7d左右死亡,先后有94头发病,死亡28头.送来我站就诊。  相似文献   

18.
黄迪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6):261-262
2005年7月,梧州市长州区倒水镇某村猪群暴发以高热、皮肤发红,腹下及四肢下部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猪瘟(HC)是由猪瘟病毒(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猪瘟又名“烂肠瘟”.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近年来,猪瘟在流行形式、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特点。目前,急性病例及较大规模的暴发式流行极为少见,取而代之的多是病程较长、症状和病变轻微、呈地方性散发流行的“温和型猪瘟”。由于受猪瘟病毒感染的病猪抵抗力降低。所以在气候突变、阴雨潮湿或吸血昆虫繁殖旺盛的季节极易造成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若不及时诊治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一非典型性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昆合感染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 我市一养殖专业户于2004年2月21日某镇仔猪交易市场购进仔猪200头,出售给4个农户饲养,仔猪从第3天开始拉稀便、高热稽留,耳、嘴、下腹部及四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精神萎靡.病猪消瘦、衰竭,用抗生素及解热药物治疗无效,5天后开始陆续死亡,共死亡56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