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于2002~2003年对20亩对虾养殖池塘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开展了虾池垒石养殖刺参技术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技术要点具体如下。一、虾池垒石改造由于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而北方的虾池多是泥质和软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生活的条件,因此虾池底质改造  相似文献   

2.
虾池养殖刺参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论述了利用虾池养殖刺参,2cm-3cm人工育种,经过15个月养成,商品参回捕率达15%,平均体重为173g,比自然海区生长刺参提前6-10个月收获,此种养殖方式,为北方地区人工养殖刺参,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1虾池条件 选择底质为岩礁底(乱石底)或硬质泥沙底的虾池。水质要求清新,没有淡水注入和工业污水流进,进排水方便。虾池不宜太大,以10~20亩为宜,池形最好为长方形。池水水位在小潮时也要确保在1.80m以上,环沟水深要确保在2m以上,水位高低可通过闸门人工自由控制,虾池不漏水、此外,选择的虾池最好靠近公路或大道,便于运输石块等隐蔽物。2放苗准备2.1布设隐蔽物在修整好的虾池环沟内,堆砌石块,布设瓦片、柴草捆等隐蔽物,高度 30~40 cm,设置体积每亩 20~50m3。最好选择棱角突出的石块,大小以每…  相似文献   

4.
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口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与龙港街道办事处央格庄实业公司协作,于1998年通过市科委立项,进行池塘刺参健康养殖试验。在近海围堰建池塘80亩,经3年的精心管理,达到亩蕴藏刺参鲜重928kg,刺参个体鲜重82~252 g。以每年3:1的比例捕大留小,所捕刺参均达商品规格,完成了课题的经济技术指标,健康养殖取得成功。现将池塘刺参健康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楯手目,刺参科,产于黄渤海,其蛋白质含量高、糖类丰富而不含胆固醇,经济价值可观,所以近几年刺参价格居高不下,刺参的增养殖发展很快。虾池养参是刚刚兴起的养殖模式。由于对虾养殖的利润下滑以及病害问题严重,在我国北方山东、辽宁地区的很多对虾池塘改养刺参。但刺参在  相似文献   

6.
由于虾病的困扰,养虾业不景气导致大量虾池闲置。目前我国北方沿海利用虾池养殖海参或海参与对虾混养已成为新的养殖热点,成为沿海致富奔小康的好途径。现将主要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虾池环境改造底质是刺参生长的重要条件,也要刺参夏眠的重要场所。北方虾池大多数是泥质和烂泥底质,达不到刺参的生活条件,在水质无污染的情况下,虾池底质改造显得尤为重要。1.在底质不太软烂的条件下,可采用以下改造方法。(1)投石法一种是条状投石,即长度不限,宽0.3米,条石间宽1.5米左右;二是采用堆状投石,即每隔0.5~1米投石一堆,每堆0.5米左右;第三是满天…  相似文献   

7.
虾池刺参养殖高产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晓洁 《水产科学》2004,23(5):21-22
刺参(StichopusjaponicusLiao)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刺参科。刺参肉质多为胶质,蛋白含量高,营养丰富,国内市场需求量很大。近年来我市刺参养殖在高效益的刺激下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刺参虾池养殖面积已超过10 0 0 0hm2 ,年产量约5×10 6 kg ,按2 0 0 3年鲜品参市场价10 0元/kg计  相似文献   

8.
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Liao)隶属于棘皮动物门,海参纲,遁手目,刺参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国内市场需求量日渐增大。随着其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完善,每年可提供大量人工苗种,因而仿刺参养殖已成为继海湾扇贝、中国对虾之后又一大规模养殖的品种。  相似文献   

9.
东营市历年来以养殖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为主,但因品种单一,经济效益低下。为给本地区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探索海水养殖的新路子,我们引进了刺参进行池塘养殖试验,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池塘建造:水源及水质要求水源要充沛、清新肥沃、无污染,尤其不能有油类污染,严禁淡水排入,盐度要常年稳定。水质理化指标符合要求,盐度28‰~33‰,pH值7.8~8.7,溶解氧5mg/L以上,有机物耗氧量1.4mg/L~2.3mg/L,硫化氢测不出,氨氮0.1mg/L以下。  相似文献   

11.
周玮  王树海 《水产科学》1999,18(6):17-19
通过室内和海上实验,分别对体长1cm、3cm、5cm三种规格随着刺参苗的摄食、栖息和运动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随着参苗有明显的昼伏夜出习性。白天刺参苗躲藏于随着基的背光处,日落后2h左右参苗开始在附着基上爬行、摄食,可持续4~5h,随着参苗继续躲藏于背光处。参苗夜间的摄食、运动导致了参苗从随着基上脱落,个体越大,运动能力越强,脱落比例越大。此外,自然海区的风浪作用也对参苗脱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3种仿刺参养殖池塘底质的特点,于2014年4—6月检测了砂质底、泥沙质底和泥质底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泥的粒度组成、7项理化指标及8类细菌数量特点。试验结果显示,3种池塘底质分别属于含砾泥质砂质底、粉砂质砂质底和砂质粉砂质底;底泥pH值波动均不大;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36.83~-233.83mV、-340.77~-310.30mV和-380.66~-369.77mV;硫化物含量分别为29.64~386.83μg/g、47.6~507.50μg/g和160.16~991.04μg/g;砂质底池塘总氮、总磷、有机碳含量较少,泥沙质底总氮含量超标严重,泥质底总磷含量超标,且有机碳含量远高于其他两种底质池塘。3种底质池塘底泥中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均远高于亚硝化细菌的数量,还原性物质大量积累;泥沙质底池塘弧菌和硫还原细菌数量较多。结果表明,3种底质池塘底泥所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底泥氧化还原电位偏低,硫化物含量较高;其差异性体现在砂质底池塘各指标波动较大,泥沙质底池塘总氮含量超标,有害细菌滋生,泥质底池塘底泥总磷含量超标,有机碳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养殖仿刺参溃烂病病因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患病仿刺参分离获得的两株优势菌2004—A1和2004—A2,经人工感染回接健康参试验,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此两株菌是病原菌。另通过人工创伤感染试验确认海参受外伤后,容易感染发生溃烂病。  相似文献   

14.
通过自然常温饲育和人工控温(23.6±0.5)℃的降温饲育,研究了3种规格体质量(10、20、50个/kg)刺参于浙江南部海区室内水泥池的度夏。结果表明,常温饲育下,3种规格的刺参体质量均呈负增长,且特定负生长率随着刺参体质量的增加而升高;降温饲育下,10个/kg与20个/kg体质量刺参组呈负增长,而50个/kg体质量刺参组略呈正增长,第30 d与第60 d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0496%与0.0513%。降温(23.6±0.5)℃饲育能有效提高刺参度夏时的存活率,有效降低刺参的特定负生长率,且刺参体质量越大,有效降低的体质量下降幅度也越大。在浙江南部海区室内水泥池养殖刺参,温度保持在(23.6±0.5)℃时,50个/kg的刺参不夏眠。  相似文献   

15.
于2007、2008年每年的3-11月,对大连沿海地区的仿刺参养殖池塘叶绿素a含量进行了调查,并对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大连沿海各地区的仿刺参养殖池塘中叶绿素a年均含量为2.11~5.40 mg/m3,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8月的庄河,平均值为12.96 mg/m3,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3月的旅顺附近,平均值为0.17 mg/m3.仿刺参养殖池塘中初级生产力的年均值为111.38~272.58 mg/(m2 · d),最高值出现在2007年6月的瓦房店复州湾地区,平均值为602.72 mg/(m2 · d),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3月的旅顺附近,平均值为16.47 mg/(m2 · d).  相似文献   

16.
仿刺参对盐度的耐受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不同的盐度梯度(10~45),根据仿刺参的存活、溃烂、着壁状态、活力、排便和疣刺伸展情况,进行仿刺参的耐盐范围和耐盐能力分析.结果表明,仿刺参适宜生长的盐度为20~35,最适生长盐度为25~30.研究发现,仿刺参在盐度为15和40下生长一段时间后,就会逐步适应其所生长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2005-2007年在大连、营口地区室内养殖仿刺参幼参阶段发生附着基和池壁变红现象,同时伴随池内幼参体壁溃疡、死亡.对变红的附片和患病幼参进行病原菌分离,结果均分离出一株在TCBS和2216E培养基上显示绝对优势的桔红色菌株.人工回接感染试验表明,该菌株对仿刺参具有一定致病性.通过菌株培养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试验和16S rRNA分析,鉴定该优势菌为耐盐捏斯连科菌.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5~37℃、最适合生长pH 7.6~8.0、食盐质量分数超过6%生长最旺盛.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对先锋V、先锋必、先锋Ⅵ、先锋孟多、头胞氯氨苄、新霉素、万古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强力霉素、二甲胺四环索、呋南妥因、萘啶酸、氟嚷酸、氟罗沙星显示高度敏感,对头胞噻肟和复方新诺明不敏感.  相似文献   

18.
通过周年取样、分析测定和生物量统计等方法对大连地区仿刺参养殖池塘底栖硅藻生产状况的周年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试验池塘底栖硅藻初级生产力均值为(3.52±0.21)g/(m2.d),其值变化为1.12~7.63g/(m2.d),最大值出现在8月初,最小值出现在3—4月;底栖硅藻初级生产力与pH呈显著正相关,并受透明度及pH与透明度交互作用影响;底泥叶绿素a与透明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大连地区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大水面养殖池塘进行了春、夏、秋、冬四季有益菌分离筛选,从其水体和底泥中共分离得到66株细菌.以刺参“腐皮综合征”主要病原菌——灿烂弧菌(Vibrio splendidus)和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为指示菌进行拮抗作用实验,利用选择培养基对菌株产淀粉酶和蛋白酶的能力进行测定,最后通过安全性实验得到潜在益生菌株YQ-2.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灿烂弧菌和假交替单胞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圈分别达到22 mm和24 mm;对淀粉和蛋白选择培养基水解圈的直径达到22 mm和36mm.安全性实验显示,该菌株无论是在108 CFU/ml浸浴还是投喂108 CFU/g的粉末饲料感染,30 d内供试刺参没有发病和死亡现象,健康程度好,且相对于对照组的体重明显增长,108 CFU/g粉末饲料投喂组的相对增长率达到39.31%.此外,本研究对YQ-2菌株的生理生化指标、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其同源性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KLP2015相似度达99%,故将该菌株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该株枯草芽孢杆菌在大水面刺参池塘四季水体中数量为140-280 CFU/ml,高于其他菌株;同时,该菌株在水体中还具有较高的优势度,优势度分别为4.2%、3.5%、2.6%、4.6%,冬、春季节的优势度明显高于夏、秋季节;它属于土著分离菌株,对引起刺参腐皮综合征的2株病原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这对刺参大水面生态养殖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