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试验以2002年收获的敖汉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水温浸种、98%浓硫酸不同浸种时间和石英砂磨破种皮等处理来研究打破敖汉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浓硫酸浸种处理中效果最佳的是浸种60 min,平均发芽率达到99%;不同水温浸种处理中效果最佳的是75 ℃的热水处理,平均发芽率达到79%.3种处理中以98%浓硫酸浸种60 min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石英砂磨破种皮,而各种水温浸种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2.
苜蓿硬实种子对人工老化时间处理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份具有不同硬实程度的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为材料,研究加速老化24~96 h对其种子发芽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引起苜蓿种子硬实变化的内在生理因素。结果表明:经过老化处理的种子发芽率、电导率较处理之前均有所提高,人工加速老化处理可以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部分解除硬实。在具有最高硬实率的种子样品MS-1中,随着老化程度的加剧,种子发芽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电导率上升;在老化72 h之后发芽率、电导率、SOD、CAT活性下降,MDA则进一步积累。在硬实率最低的种子样品MS-4中,老化48 h后的电导率、MDA含量上升,CAT、SOD的活性下降。样品MS-2,MS-3,MS-5中各项生理指标没有一致性的变化规律。因此,种子硬实率高的耐受性好,而发芽率高的并不代表种子活性也高。  相似文献   

3.
银合欢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采用7种不同方法对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ala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用98%的浓硫酸对银合欢种子进行处理5 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86%;其次是水温80℃浸种10 min,发芽率达74%;80℃高温干燥10 min和机械摩擦种皮效果比较差,发芽率仅19.3%和15.3%;酒精、40%的氢氧化钠、不同浓度萘乙酸(NAA)浸种对银合欢的发芽率没有影响,最佳处理的大田试验结果与实验室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4.
王娟  师尚礼 《草原与草坪》2011,31(2):41-43,48
以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为材料,采用机械法、98%浓硫酸处理法和不同浓度NAA引发处理法研究打破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结果表明:用标准发芽法测定的发芽率仅为37%,各处理对破除种子硬实、提高发芽率的效果差异显著(P<0.05),其中划破种皮处理效果最佳,发芽率达到92%,其次是98%浓硫酸浸种30 min,发芽...  相似文献   

5.
黄花苜蓿硬实种子处理方法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敖汉苜蓿授粉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敖汉苜蓿的扔粉受精、花粉萌发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敖汉苜蓿在人工授粉10min后花粉粒的内壁穿地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20min时形成花粉管,1h后花粉管触及柱头,而后沿花柱道伸长。24~27h到达子房开始受精;经过受精作用胚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到第22d便形成了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胚的整个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球状胚形成期、子叶形成期、胚各部分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7.
8.
对敖汉苜蓿的授粉受精、花粉萌发以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敖汉苜蓿在人工授粉10min后花粉粒的内壁穿过外壁的萌发孔向外突出,20min时形成花粉管,1h后花粉管触及柱头,而后沿花柱道伸长.24~27h到达子房开始受精;经过受精作用胚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到第22d便形成了具有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的完整胚.胚的整个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球状胚形成期、子叶形成期、胚各部分发育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水肥耦合对敖汉苜蓿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因素完全裂区试验设计,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氮、磷、水对敖汉苜蓿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蛋白和干物质含量随着氮、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升高,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氮、磷肥用量和灌水量的增加纤维含量降低,粗脂肪含量升高。粗灰分含量随着氮肥用量和灌水量增加而升高,随着磷肥用量增加而降低。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最佳营养成分所需的水肥组合为:氮肥300kg.hm-2+磷肥450kg.hm-2+灌水2300m3.hm-2。干物质含量最高的处理为:氮肥300kg.hm-2+磷肥450kg.hm-2+灌水1150m3.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研究了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体内游离脯氨酸(Pro)、丙二醛含量(MDA)、电导率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生理调节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其变化规律与生长年限间无明显的规律性;(2)研究的4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能较好地反映敖汉苜蓿的生长状况;(3)相关分析表明,苜蓿草产量与Pro、CAT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r0.85),与MDA、电导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r0.85)。  相似文献   

11.
蓝花棘豆硬实种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徐本美  白原生 《草地学报》1995,3(4):305-310
每天从发芽皿中挑选吸胀的蓝花棘豆种子作为对照。第一天的称为CK1,依此类推分别为CK2,CK3……等。对照种子的硬实程度随着吸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即CK5>CK4>CK3>CK2>CK1。将第八天尚未吸胀的作为硬实种子。用浓硫酸处理25分钟。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及抗逆性均高于对照。后者CK1→CK5的上述指标呈逐渐上升趋势。硬实种子的电导率则低于对照。后者CK1→CK5电导率呈下降趋势。综上所述,作者认为蓝花棘豆中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其活力随着硬实程度的增加而递增。  相似文献   

12.
从苜蓿种子前期处理、影响苜蓿种子产量的因素(气候条件、密度、灌溉、施肥、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防治)以及种子后期收获处理等3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生产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苜蓿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呼伦贝尔地区野生山野豌豆种子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呼伦贝尔采集的野生山野豌豆(Vicia amoena)种子为材料,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其种子萌发状况,寻找破除种子硬实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在各种破除种子硬实的方法中,擦破种皮及浓硫酸浸泡种子效果最为明显,擦破种皮处理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为98.67%和98.00%;浓硫酸不同浸泡时间产生的效果存在差异,其中以浸泡30min效果最为明显,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9.33%,浸泡5~30min时随着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浸泡60min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97.33%,与浸泡30min处理相比呈下降趋势;而不同温度水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泡不同时间对发芽及出苗效果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对三种不同处理的紫花苜蓿进行栽培试验研究,在田间调查了幼苗高度、密度、鲜草产量、根瘤菌接种数.试验表明,出苗30天后,丸衣化处理的生长高度为22.3cm,极显著地(P<0.01)高于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在出苗密度上,播量为5.25kg/ hm^2丸衣化处理的苜蓿与播量为7.5kg/hm^2未丸衣化的两个处理的苜蓿基本相当.在鲜草产量上,丸衣化处理(251.5g/ m^2)低于未丸衣化但亩施复合肥10kg的处理(310g/m^2),但高于未丸衣化亩施消毒鸡粪10kg的处理(158 g/m^2).丸衣化处理后根瘤菌接种率(50.00%)是未丸衣化处理根瘤菌接种率(19.23%)的2.5倍.  相似文献   

15.
紫花苜蓿根瘤菌种子处理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不同拌种处理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与室外盆栽发芽结果基本一致,发芽率都没有明显提高;在苜蓿分枝期拌种处理的结瘤数和鲜重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瘤数量提高21.7%-232%,鲜重增加了3.7%-25.4%,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略低于对照;苜蓿种子处理剂活菌量(CFUml-1)跟踪监测结果表明,S型最适合活菌保存,在常温保存条件(20-30℃)优于4℃保存。  相似文献   

16.
小冠花种子休眠与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徐本美  白原生 《草地学报》1996,4(2):134-140
小冠花种子中的硬实率达20-60%,破除硬实用浓硫酸浸泡20分钟。实验中将吸胀的咱子作为对照,将第五尚未吸胀的种子作为硬实。将处理后的硬实种子对对照同步发芽,测试其生理化指标。结果表明,硬实种子的发芽率、活力指数、ATP含量和抗逆性均高于对照。而电导率则低于对照,表明小冠花的硬实料是高活力种子。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苜蓿种子的形态特点,营养组成,影响其生理变化的因素及种子产量与其他性状的关系,对苜蓿种子的贮藏及提高种子的活力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从苜蓿Medicago sativa种子丰产产量构成因素和影响因子(气候条件、地形、密度、灌溉、肥料、授粉、生长调节剂、杂草、收获时间等)方面论述了我国苜蓿种子丰产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