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世明 《水产科学》1991,10(3):38-42
KMC—32Ⅲ型彩色探鱼机中PWM开关电源见图1。由该图可见,该电路主要由电源输入选择电路、起动电路、供电稳压电路、电源变换电路、保护电路和输出电路这六大部分所  相似文献   

2.
SD—2型定位仪在山东、江苏、浙江沿海的机帆渔船上用得较多。为了使检修人员熟练地掌握其检修方法,将其常见的故障及检修方法介绍如下: 1 电源部分电源部分由24V电瓶供电,经机内直流变换器(俗称逆变器)变换成各档交流电压,经整流稳压电路产  相似文献   

3.
东方红3型定位仪故阵检修对照表: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措施 1.开机后荧光屏上无显示。 无高压:高压时电位器W704对机壳短路;电源变压器坏。 高压正常,但C 701(3.3 pF)击穿,使扫描线偏离到荧光屏外面。 故障位于摇臂框架。焊开亮度电位器上的高压输入线,如高压恢复则故障在电位器;否则再检查电源变压器。 故障位于GB11号板。测量电子管GZ的两个屏极电压应相似。 2.显示的线条粗而暗,并且忽大忽小地闪烁。 高压低:亮度电位器漏电;电源变压器高压绕组烧毁,使负高压不足一700V。 电位器的检查方法同上。 检查电源变压器的高压绕组,其电阻值…  相似文献   

4.
从大连旅顺龙王塘海域的四龄野生砂海螂(Mya arenaria)群体中随机选取50个个体,测量其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以及重量性状活体重(Y_1)、软体重(Y_2)等5项性状,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表型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受测的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相关系数从0.676到0.931。表型性状对活体重和软体重具有相同的影响:对二者起直接作用最大的均是壳长,其值分别为31.80%和23.90%;对二者起间接作用最大的均为壳宽,其值分别为10.80%和8.40%;壳高的作用最小。多元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与活体重(Y_1)和软体重(Y_2)关系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1.421X_1+1.563X_2+0.722X_3-125.360,Y2=0.348X_1+0.390X_2+0.169X_3-28.119。研究结果为砂海螂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或软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长,同时加强对壳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某运输船只FNS—80型卫星导航仪,因电源故障造成主机损坏,故障具体表现为:显示屏无显示,键盘不能向主机输入数据和指令。FNS—80型卫星导航仪是含有微处理器(CPU)的导航仪器,附图1是该机的电路框图。电路中CPU板是全机工作的核心,同时在维修中出现问题较多的  相似文献   

6.
50一2型定位仪故阵检修对服农: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措施 1.扫描线不清晰,有黑条状千扰。 逆变器17V德压电浑故障,常见的是取样放大管及推动管损坏。 故阵位于电佩箱体内印刷板。改变输入电压可以粉到扫描线位移。用R x10o档可查出损坏的BG1404、B G 1403。 2.开机后很长时间才出现扫描线,且线条暗。 电源负载重,常见的是中压整流二极管软击穿,整机电流大于正常值。 故障位于电源箱体内资条上。断电后拔掉电源箱插头,可测t出损坏的BT一14 17。 3.增益开大时出现带状干扰,接收讯号性能差。 机内电源干扰,机壳接地不良。 故障位于电源箱体…  相似文献   

7.
69—3型双频率探鱼仪是69—2型的改进型号。69—2型具有功率大、双频率等特点,对促进渔业生产曾起了一定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发射器中的可控硅控制器容易失控而引起高压过载,日久使电源变压器高压绕组烧毁;电源部分特别是电源变压器本身的设计余量不足;32KC的换能器质量还存在着问题等,致使仪器的可靠性较差,严重地妨碍了仪器应有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河川沙塘鳢具有肉鲜味美,细嫩可口的特点,营养价值与经济价值颇高,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水产养殖品种,对野生和人工繁育河川沙塘鳢的遗传结构进行检测分析,可为选育和种质保护提供参考资料。本文对湖州河川沙塘鳢(钟管野生群体及八里店养殖群体)的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全长进行扩增和测序,并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与Gen Bank中太湖、鄱阳湖和巢湖3个群体的数据进行比较。河川沙塘鳢cyt b基因全长1141 bp,4种碱基在所得序列中平均含量为A(26.8%)、G(13.8%)、T(28.0%)、C(31.4%),序列分析显示,cyt b基因序列中变异位点378个,占分析位点的44.26%,含有241个简约信息位点,平均转颠换比值(TS/TV)为0.76。在5个群体13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75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为0.869~1.000,核苷酸多样性为0.01431~0.03848。各群体间遗传距离差异较大(0.01493~0.05868),其中八里店与钟管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小(0.01493),而鄱阳湖与巢湖群体的遗传距离最大(0.05868),与构建的聚类图分析结果一致。群体中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这两种方法,来研究缢蛏的表型形态性状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的影响。随机抽取缢蛏100只,分别测定其壳长(X_1)、壳宽(X_2)、壳高(X_3)、体质量(Y_1)和软体部重(Y_2)5项贝壳表型性状参数,并分别计算了各表型性状间的相关系数,以及表型性状作为自变量,对体质量和软体部重作为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通过缢蛏表型性状间的相关分析对两性状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定量,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多性状选择方案,为缢蛏选育提供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0.
网板作为拖网渔具的重要属具,其水动力性能对拖网渔具的可操作性和渔获效率均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我国近海拖网渔船配置的加筋V型网板为研究对象,通过与传统无筋V型网板的水动力性能对比分析,研究加强筋对V型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开展动水槽实验对数值计算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展弦比、板面折角、加强筋尺寸等设计参数,研究其对加筋V型网板水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冲角(40°以上)时,加筋V型网板的升、阻力系数与传统V型网板相比呈显著下降趋势;加强筋的存在较为明显地降低了V型网板在最佳工作冲角(10°左右)下的升阻比;增设加强筋后,V型网板的最大升阻比依然会随展弦比的增加而呈逐渐增大的趋势,但不同的展弦比下V型网板的最大升阻比有较为明显的降低;加筋V型网板的板面折角变化引起最佳冲角的改变,但最大升阻比会随板面折角的增加呈现显著增大的趋势;加强筋间距较大时会引起V型网板最大升阻比的明显降低,其尺寸的增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网板的升阻比。  相似文献   

11.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数据缺乏方法,即基于资源衰减的可持续渔获量估算模型(DCAC),结合Monte Carol模拟,对印度洋大青鲨(Prionace glauca)的可持续渔获量进行估计。结果表明,若大青鲨资源衰减比率(Δ)为正值,当自然死亡系数M增大或最大可持续产量对应的捕捞死亡系数(F_(MSY))与M的比值c增大时,可持续渔获量估算值(Y_(sust))增大;若Δ接近零甚至为负值,当M或c增大时,Y_(sust)呈减小趋势。资源丰度指数的选择对DCAC结果有较大影响,基于日本延绳钓渔业1998—2014年和2001—2014年两个时间序列的丰度指数得到的Y_(sust)结果可靠,且与其他模型估算的MSY值接近。2014年印度洋大青鲨的年渔获量正好处在或略高于最大可持续产量(MSY)水平,但该结果仍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本研究表明运用DCAC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是可行的,但对其他鲨鱼种类的适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该结果可为数据缺乏方法在大洋和中国近海渔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26℃下,将体长(2.089±0.021)cm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饲养在15 L聚乙烯圆形水桶中,设置400尾/m~3和800尾/m~32个密度和5个换水条件(不换水、日换水量20%、日换水量50%、3 d全量换水、5 d全量换水)双因素处理,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和日换水条件对水质和凡纳滨对虾幼虾生长的影响,并根据养殖密度、日换水量及养殖天数对自污染因子的影响,建立了各污染指标与养殖密度、日换水量及养殖天数的回归关系模型。结果显示:养殖密度和日换水量对水体p H无显著性影响(P0.05);水中NO_2~--N、NH_4~+-N及COD浓度均随换水量增大而降低,其中日换水量50%组累积量最低,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3 d全量换水和5 d全量换水试验组中,NO_2~--N、NH_4~+-N及COD浓度在换水前达峰值,在换水次日骤降至最低值,然后逐渐升高,如此循环,但仍低于对照组;相同换水条件下,密度400尾/m~3时自污染因子浓度均低于800尾/m~3组;NO_2~--N(Y_1)、NH_4~+-N(Y_2)和COD(Y_3)浓度指标与养殖密度(X_1)、日换水量(X_2)及养殖天数(X_3)的回归关系模型分别为:Y_1=0.048-0.002X_2-0.001X_3;Y_2=0.163+0.04X_1-0.018X_2+0.01X_3;Y_3=4.85+0.429X_1-0.199X_2。研究表明:在养殖密度400尾/m~3、换水率50%的养殖条件下,可以保证水体自污染程度最低,凡纳滨对虾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船舶主机在某些原因下,会导致其转速递增,当转速超过额定转速的一定限值,会出现“飞车”状况,故需要对主机进行安全性保护,强令主机停车.BJ91—1型主机飞车保护继电器装置可用于对船舶主机处于“飞车”状况时进行保护.图1是系统图.图2是 BJ91—1型主机飞车  相似文献   

14.
以鲎血为主要原料制备鲎试剂是我国鲎资源开发的关键产业链。我国鲎种群数量逐年下降,为实现鲎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开展对中国鲎造血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刻不容缓。实验向中国鲎体内注射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灭活鳗弧菌(V),比较注射后0、6、12、24、48 h时中国鲎的血淋巴细胞总数、活性氧含量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注射NAC后血淋巴细胞总数(THC)、活性氧(ROS)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有下降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酶(T-AOC)、溶菌酶(LZM)、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均有升高趋势。NAC与不同浓度V共同刺激下,THC、ROS、MDA含量相对仅注射NAC的下降有所减缓,其他酶活性有所升高。而血蓝蛋白(HC)在整个实验中无明显变化。6~48 h,NAC组的THC、ROS与V组、NAC和V共刺激组相比呈降低趋势,共同刺激下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48 h,NAC、V及共刺激下CAT、T-AOC组间无显著差异,但均高于对照组。NAC+106 V的MDA含量在48 h时最低,AKP活性在12~48 h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5.
测定了中国华南6水系及澜沧江(云南勐腊)-湄公河流域(柬埔寨洞里萨湖)的125尾攀鲈(Anabas testudineus)线粒体部分ND2基因1 010 bp序列,分析发现39个变异位点和12个单倍型,总遗传多样性较低(h=0.369,π=0.003 8),推测可能经历过严重的瓶颈效应;中国攀鲈群体遗传多样性更低(h=0.282,π=0.000 4),处于边缘区的中国攀鲈群体是造成低遗传多样性的主要原因。在单倍型网络图中柬埔寨和中国攀鲈各自聚类,具有明显地理结构和谱系结构,推测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导致基因交流受阻所致。核苷酸错配图和中性检验表明中国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时间约为(5.94~4.13)万年前。华南水系群体间基因交流通畅,不存在明显分化;但与云南澜沧江群体间分化大而显著(FST=0.775,P0.01),AMOVA分析显示变异主要来自组群间(77.41%),推测二者分化时间约为(4.0~2.8)万年前,云南群体受末次冰期的影响,基因交流受阻而出现分化。中国群体和柬埔寨群体可作为2个管理单位进行保护;就中国群体而言,韩江水系群体遗传多样性最高,建议优先保护;澜沧江与华南水系间群体分化显著且遗传多样性极低,建议对澜沧江水系群体进行保护,以避免种质资源灭绝。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电子科学枝术的发展,我国渔船逐渐安装了各种各样的助渔导航设备,对海洋渔业生产起了极大的作用。这些设备一般是使用12V至24V的直流电源,但由于许多渔船上原有的供电系统不完善,布线混乱,熟悉电器的人员又少,往往因电源的极性接  相似文献   

17.
用分离于中国对虾(P orientalis)的鳗弧菌Ⅱ型(V anguillarumⅡ)和养殖海湾扇贝(Ar gopectenirradians)的黑美人弧菌(V nigripulchritudo),分别感染健康的海湾扇贝幼体,均获得与原发病相同症状。证实不同种弧菌可引发海湾扇贝D型幼体爆发面盘解体流行病。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水温(14、20、25、27.5、32℃)条件下,测定了不同规格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鱼种(Ⅰ:6~8 cm,1.45~2.89 g,Ⅱ:9~11 cm,3.73~6.26 g,Ⅲ:25.0~26.8 cm,119.36~123.64 g)的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鱼种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温上升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规格Ⅰ和规格Ⅱ的耗氧量关系式分别为:Y_(Ⅰ-1)=0.005 3X1.484 8(R2=0.996 2)、Y_(Ⅱ-1)=0.003 8X1.767 1(R2=0.985 7);耗氧率关系式分别为:Y_(Ⅰ-2)=0.003 0X1.510 6(R2=0.960 4)、Y_(Ⅱ-2)=0.001 4X1.650 3(R2=0.986 6)。黑尾近红鲌鱼种的窒息点随水温的上升和鱼体规格的增加略有升高,但其窒息点较低,三种规格鱼种的平均窒息点分别为0.37mg/L、0.44 mg/L和0.40 mg/L。在水温14~32℃条件下,黑尾近红鲌鱼种的耗氧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可根据其活动规律指导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改善刺参肠肽浓厚的腥臭味,扩大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实验通过固相封装法制备了V型结晶淀粉-西瓜香精复合物,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物进行表征.同时,将V型结晶淀粉-西瓜香精复合物添加到刺参肠肽中,考察刺参肠肽在不同温...  相似文献   

20.
流速、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90 d的饲养实验中,研究了集约化室内储水池养殖条件下,流速和温度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的影响。按照流速,实验鱼分为4组:即流速分别为 V1组(0.12 m·s-1),V2组(0.16 m·s-1), V3组(0.20 m·s-1),和V4组(0.5 h流速为 0.20 m·s-1, 0.5 h流速为 0 的间隙式水流组)。水温在13.8 ~24.7 ℃变化。 在16.7~22.5 ℃的温度段内,随着流速增大,幼鱼的最终体重、体长、生长效率、净增重、每日生长率及日增重等指标均逐渐增大,饵料系数逐渐降低,其中西伯利亚鲟鱼的生长效率(GE)与流速(V)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其关系式为GE=52.5 V + 69.567 (R2 = 0.997, P< 0.05)。尽管高流速V3组的特殊生长率(DGR)是最大的,但V3组在22.5~4.7 ℃之间和13.8~16.7 ℃之间时DGR是最小的。间隙式水流V4组(0.5 h流速为0.20 m·s-1,0.5 h流速为0)DGR和净增重(NY)不是最高,但其饵料系数(FC)和生长效率(GE)分别是各组中最低和最高的,而且在高温和低温段DGR均有比其他组升高的趋势。另外,水流因子与温度交互作用影响西伯利亚鲟幼鱼的生长,本次四组流速组西伯利亚鲟幼鱼的最适生长水温各不相同,在20.2~20.7 ℃之间。结果显示在设施集约化养殖中,V4组能够产生较好的效益。图2表2参22 关键词:西伯利亚鲟; 生长; 集约化养殖; 流速; 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