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产卵蚕品种选育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澄  张学明 《蚕桑通报》1993,24(4):8-10,7
多产卵基础蚕品种的选育可为现行多丝量品种增加产卵数提供育种素材.本文对选育多产卵品种进行了初步小结和分析,其选育成绩和方法可供育种部门参考.本文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如增加造卵数、减少残存卵数,提高交杂原种的杂种强势,开发化学促卵剂,改进蚕卵数调查方法等,希望引起蚕种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桂蚕N2"原原种繁育的过程中单蛾产卵量偏少的原因,调查"桂蚕N2"4个亲本NC99R、NC9C、NJZ、NJ7的单蛾产卵数和遗腹卵数。结果显示:NC99R单蛾平均造卵数仅476粒,与其余品种相比明显少,是导致该品种单蛾产卵数低的重要原因;NC9C单蛾平均产卵率仅有67.43%,导致了该品种单蛾产卵数偏低。分析表明,"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的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少的主要原因。认为可以通过改善原原母种蚕期饲养、蛹期种茧保护以及延长交配时间等措施来提高中系品种的产卵率。  相似文献   

3.
徐厚容 《蚕业科学》1994,20(4):257-258
匹鲁卡品对家蚕的生殖效应徐厚(安徽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的产卵数是由造卵数及产卵率决定的。造卵数多的蚕蛾,不一定产卵数就多,但造卵数无疑是决定产卵数的最重要因素。造卵数是指发育完成卵的数目,这种卵的卵壳完备,外表同产出卵一样。在蛹中期以前,不论蚕品种和...  相似文献   

4.
在遗腹卵的调查过程中,将产卵管进行解剖观察,发现遗腹卵多的品种,其产卵管中有缺位卵、移位卵现象存在。正常的桑蚕蛾的产卵管为8条,通过解剖发现有些蚕蛾产卵管数异常,最多的有10条(左右各5条),9条的为多,但不同品种其异常率不同。  相似文献   

5.
对辽蚕582、9906、抗大三个品种的不同产卵时段的柞蚕主要性状进行分析,得出第一昼夜卵具有更优良的经济性状,更有利于柞蚕良种繁育。秋季卵期调查中,三个柞蚕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不受精卵数和平均卵重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秋季放养调查中,三个品种第一昼夜卵平均发病率和产茧重量均优于第二昼夜卵。结果显示第一昼夜卵其主要性状均好于第二昼夜卵,因此选留第一昼夜卵放养,在柞蚕繁育过程中可达到抗病、抗逆及高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杨开治  程飞能 《蚕桑通报》1991,22(4):26-27,29
原蚕饲养的最终目的是获得蚕卵,蚕卵的多少取决于幼虫期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转换为卵的效率。产出卵的多少则有赖于品种的产卵性能和人们对制种交配、产卵环境的控制技术。为此,我们对浙江现行原蚕品种产卵性能作了初步调查剖析,供生产参考。一、现行原蛋品种的产卵性能调查1988年春蚕期,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浙江省现行原蚕品种进行饲养比较,调查各品种的产卵性能。试验调查的主要方法是: 1.供试蚕品种杭7、杭8、菩松、皓月、  相似文献   

7.
陈敏  昝明才  彭仕培 《四川蚕业》2011,39(1):14-15,17
<正>蚕品种间或品种内单蛾产卵量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别。但单蛾产卵量的多少与次代饲养表现、产卵量又如何呢?2010年春季,我们用871B品种单蛾卵量多的卵圈与单蛾卵量少的卵圈分别多蛾混合收蚁饲养,观察其饲养成绩。现将试验结果简要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非滞育卵的诱发因素进行了研讨,结果认为发生非滞育蚕种的原因除品种因素外,还有环境条件,其中包括:催青期的胚胎反转期低温、黑暗、干燥;小蚕期的低温、干燥、暗饲养;壮蚕期及蔟中的高温、多湿、长光照;桑叶质量差,幼虫期营养不良;蛹期及制种阶段的高温保护;产卵后3~5d的高温不良影响,等等。因此,蚕种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上述各种环境条件的出现,以减少和防止非滞育卵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改变良卵率的静态调查方法 ,运用动态调查蚕种的不良卵发生率 ,并借助破坏性检测方法 ,增大蚕种场批间的不良卵发生率差异 ,提高了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使用这种方法 ,能够准确地检测因蚕期营养和产卵环境等造成的下一代蚕种质量差异 ,特别是强健性差异 ;经检测生产上的 8个品种 145场批的蚕种 ,结果与多项指标检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
蚕蚕非滞育卵用25℃连续保护或者在产卵24小时后用15℃、5℃及1℃保护,研究了在这些温度下给予多元醇量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5℃和15℃保护的糖元(GLY)减少,山梨醇(S)、甘油(G)的蓄积量却甚微,平均每克卵约10—20μmles(微克分子,下同)。与此相反,5℃和1℃保护卵,随着GLY的减少而S和G蓄积。5℃保护卵,到产卵50日后,S和G各自增加到30μmoles、40μmoles,之后到产卵100日后再行减少。而且伴随着S和G的减少而GLY增加。但是,1℃保护卵的S和G并不像5℃保护卵那样减少,到产卵100日后分别达到70μmoles和30μmoles。由此推测,低温保护的非滞育卵,糖元与多元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母蛾产卵量由单粒卵重和产卵数两方面因素组成,从卵的重量来说,先产的卵重,后产的卵轻。在饲养环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品种不同,卵的重量也不同,欧洲种比中国种或日本种要重,中国种和日本种相仿。同一化性不同品种间,卵的重量虽有不同,但开差较小。一般一化性比二化性、二化性比多化性的卵重,且卵层较厚。同一品种由于饲养条件不同,卵的重量也有差异,春期比夏秋季气象条件适宜,饲料质量好,所产的卵较重。从母蛾产卵数来说,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别,中国种最多,欧洲种中等,日本种最少;即使同一品种在  相似文献   

12.
鳄龟原产北美洲,1996年引进我国,首先在广东、浙江人工饲养成功,根据接受试验养殖任务的技术人员介绍,鳄龟从试养5年的繁殖情况看,与中国龟对比上具有生长快、出肉率高、产卵量多等特点,因此在管理和收集龟卵及孵化技术上有其不同要求,现把他们的经验介绍于后。1收集鳄龟卵每年春秋季节,当水温22℃以上时,鳄龟就开始交配,从6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亲龟产卵盛期。因此要注意收取龟卵。1.1鳄龟于白天产卵于沙滩(产卵场沙坑),不同于我国龟品种,我国的龟常在晚上产卵。鳄龟产卵以上午居多。雌龟善于爬找产卵场,常活动范…  相似文献   

13.
蛹斯温度与母蛾遗腹卵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国英 《中国蚕业》2001,22(4):16-17
在制种过程中,有些母蛾中的卵不能全部产出而遗留在母蛾腹中,这些遗留在母蛾腹中的卵简称遗腹卵.有报道:遗腹卵的多少与蚕品种及饲养管理有关;与母蛾的生理成熟度有关;还与交配产卵的温湿度有关.近两年在制种过程中发现苏6原种遗腹卵有增多的现象,直接影响到茧制种量的高低.为了探明蛹期保护温度与母蛾遗腹卵的关系,本文设3种不同的温度进行蛹期保护,并按常规方法进行制种,调查了各区母蛾的产卵数、遗腹卵数和遗腹卵率.现将2001年春蚕期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当前农村蚕茧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生产如何加强管理,认真把好各阶段关键技术措施。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从而提高克蚁制种和公斤茧制种量,满足农村蚕茧生产发展的需种要求, 现对提高原蚕造卵数和产卵量问题,就生产实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卵色是由卵壳色和浆膜细胞色素及卵黄色复合的颜色构成的,一般的卵呈黑(深褐)色,不同地区品种有所差异:中系品种有些为褐色大多都带点绿色呈青灰色;日系品种多为灰紫色。正常卵壳无色透照或半透明:中系品种卵壳有白色半透明,略带浅黄绿色、半透明两种,日系品种卵壳多为白色透明。灰色卵属于突变卵壳之一,在很久以前已被人们发现,灰色卵只是卵壳不透明而现乳白色,故在外观上卵色呈灰色,早年发现的灰色卵Gr的特点为:当其是纯合体时壳卵透明呈正常卵色,杂合体时卵壳不透明为灰色卵。一般情况下,蚕化蛹后应在25℃左右温度下…  相似文献   

16.
据国内外资料介绍,将一些激素应用于家蚕,对于增加蚕茧产量、增加茧层率或增加产卵量和卵的受精率等,有一定的效果。在家禽饲养上,也曾有用性激素处理种蛋而引起性的变化的报导。为了验证此类处理的可行性,探讨其实际效果,我们分别在春、中秋、晚秋三个蚕期进行用雄性激素处理家蚕催青卵的实验,现将实验报告于后: 一、实验材料①供试蚕种:春蚕品种为华合×东肥(江西省广丰蚕种场提供) 中秋蚕品种为苏_(12)×东_(34)(江  相似文献   

17.
交配时间长短对家蚕卵质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蚕品种不同交配时间产卵成绩比较,交配3 h拆对,多数品种显示对增加产卵量及减少不受精卵为好,缩短或延长时间均不利于提高产卵成绩。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在保存的家蚕品种资源中发现1种油蚕突变,其性状为:幼虫皮肤高度透明,蚕蛾复眼白色,产白色卵,与白卵油蚕w-3oe相似。本研究,将其与正常型品系大造进行正反杂交,结果F,代卵色、幼虫体色、成虫复眼色均为正常型;F2代正常型与油蚕分离比为3:1,卵色、眼色的分离与油蚕完全一致,即凡白卵均为油蚕,且成虫为白眼。将其与已知的相似性状突变w3oe进行杂交,结果F1、F2代均表现为白卵油蚕,成虫复眼也全为白色,与两亲本性状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白卵油蚕突变为隐性单基因遗传,与w-3oe(10—19.6)是等位点突变。  相似文献   

19.
家蚕滞育卵长期保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不同温度保存的9个原种及2对杂交种的滞育性及多元醇量的变化,对长期保存卵进行了养蚕试验。结果表明:5℃保存卵在产卵100日后滞育开始解除,150日左右孵化率达到最高峰,200日后急剧下降。不同品种间无明显差异。1℃保存卵在产卵后180日左右开始解除滞育,原种在200-300日之间孵化率最高,300日后显著降低,而杂交种产卵后450日孵化率仍在80%以上。-1.5℃保存卵在产卵后500日仍呈滞育状态,但转入5℃保存80日后可获得孵化能力,到产卵后700日孵化率大致在60%左右。不同温度保存卵滞育的解除,与卵内山梨醇及甘油量的减少呈相同趋势。养蚕结果表明,用1℃保存410日以及-1.5℃保存700日的杂交种,除孵化率比当年生产的冷藏浸酸种低外,其它饲育成绩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纯黄荧光茧色品种龙限A和纯紫荧光茧色品种龙限B为材料,分析了蚕茧荧光色对单蛾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茧荧光色对造卵数、产卵数、产卵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