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产量与源库的关系及其在作物高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在动态变化中相互协调取得平衡,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源”的大小对“库”的建成及其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作用,“库”原有的生产潜力能否转化为最终的籽粒产量,取决于同化“源”的供应量。因此,探讨“库”潜力,“源”的供应能力及“库”“源”的关系,对于充分发挥“库”的潜力,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源库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产量与源库的关系及其在作物高产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源库关系在动态变化中相互协调取得平衡,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基础。“源”的大小对“库”的建成及其潜力的发挥具有明显的作用,“库”原有的生产潜力能否转化为最终的籽粒产量,取决于同化“源”的供应量、因此,探讨“库”潜力,“源”的供应能力及“库”“源”的关系,时于充分发挥“库”的潜力,提高产量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简要的分析了源库关系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茶树的叶片是为茶树生长、发育提供同化产物和能量的主要器官,为整个植株的代谢源。但是,叶片的生长从芽原茎分化、芽的形成、萌发以及幼叶的生长,这一活动过程中所需要的同化物还需由成熟叶成其它营养器官中输入。这个输入过程,从代谢的角度来分析又是代谢库。只有当叶片完成上述的生长过程后,才逐渐地转为同化产物的输出,转化为代谢源。所以,茶树叶片的生长过程存在着同化产物的代谢库与代谢源的变化过程。同样,作为叶片着  相似文献   

4.
超大穗型小麦源、流与库相关效应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超大穗型小麦为材料,以一般穗型小麦为对照,通过剪穗,剪小穗留茎,叶,保“源”,“流”控“库”和分期收获处理,研究源,流对库的关系与影响。认为源,流输出总量,取决于单个籽粒库的数目,与单个籽粒库数目成正比。源,流因素对单个籽粒库容量大小不起显著影响。源,流输出受籽粒单库数目的制约会出现形式上的滞后性,籽粒单库在自身营造方面会出现工作状态上的自然惰性现象。要克服滞后性和自然惰性现象的影响,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实现高产,最有效的途径是在增加粒重的基础上,主要是增加籽粒数,小麦穗是籽粒的载体,也是光合产物的主要集中地,以多花,大粒组建多粒小穗,以增加小穗数架构超大穗,提高对光合产物的措施,是超大穗小麦育种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超大穗型小麦与一般穗型小麦在源,流,库相关效应方面基本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5.
籼粳杂交稻的氮素吸收特性及其对“库”“源”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籼粳杂交稻赣化7号的结实率低主要受制于源不足,赣化7号和汕优63的“库”“源”特征和氮素反应有密切关系,赣化7号的“库”形成对氮素反应较“源”敏感,增加栽插密度可适当改善“库”“源”比,并对“库”“源”指标的定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谷类籽实的生产主要是在生理源中CO_2的同化和在生理库中籽粒淀粉与蛋白质的积累。一些学者认为,生理库中生化活动的进程,特别是蔗糖转变为淀粉是籽粒生长的关  相似文献   

7.
减源缩库与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利用源库差别大的两个玉米品种,研究了“源”和“库”与玉米产量之间关系,剪叶(减源)和剪穗(缩库)处理的两年资料表明,减源缩库对玉米产量产生显著影响。由此认为要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应增源扩库。  相似文献   

8.
文摘     
87001 用交互嫁接法研究甘薯库—源关系——(L.Li 等),《Botanical Bulletinof Academia Sinica》,1985,Vol.26,№1,31~38(英文)研究了1983年8月栽培的四个甘薯品系交互嫁接过程中的库一源关系。分别在播种后的第2、4和6个月时收获,获得块根和地上部分的干物重,仅对块根的产量资料作进一步分析。在1982年和1983年,品系C70—245于播后5个月时均具最高的块根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籽粒灌浆时的源——库互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物生理学家倾向于这种概念,即小麦产量既可受灌浆期同化产物供应(源)的限制,又可受粒数和容积(库)的限制,或同时受二者的限制.人为控制粒数或源的大量实验表明,小麦最终粒重对同化物供应的反应类似于对基质浓缩速度的反应(Bingham,1966,Fischer等1978,图1).随着单位籽粒的源增加,最终粒重处于与同化物供应相关的极轴下方.当同化物供给达到较高水平时,最终粒重接近于我们所定义的"基因型潜在粒重"的上限.  相似文献   

10.
对甘薯来说,大量施用氮肥和较多的供水或降雨,对薯蔓生长要比对块根生长更为有利。在这种环境下,往往由于薯蔓对有效同化产物的竞争而使块根产量降低。本实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量和供水量,对营养生长势不同的甘薯基因型的影响;此外查明块根产量的降低是否因薯蔓竞争所致。  相似文献   

11.
甘薯源与库性状的关系及其在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典型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对两组甘薯材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甘薯的源与库性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高产品系的基本特征是基部分枝数较多,分枝蔓长较短,T/R值较小。通径分析表明,基部分枝数、分枝蔓长、T/R值等与鲜薯重相关密切。甘薯源性状基部分枝数、茎叶重、最长蔓长、分枝蔓长与库性状烘干率、结薯数以及代表二者生长状况的T/R值均可作为育种中薯块产量选择时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两系杂交稻培矮 64S/E3 2在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栽培 5 4 94m2 ,平均产量达 15 .2 7t/hm2 。定位追踪观察结果表明 :a)库容量大和生物量高是取得超高产的两大决定因素 ;b)产量构成的特点是穗数略少、穗子特大 ,形成 18.0t/hm2 的库容量 ;c)干物质生产优势在中、后期 ,确保了“库”与“源”的平衡 ,结实率高于 90 % ;d)生物量高主要是由于群体生长率 (CGR)较高 ,净同化率 (NAR)较高又是CGR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甘薯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作物。总结并评述了不同环境因子、无机营养、内源激素以及盐胁迫对甘薯生长发育、块根膨大的影响及其与环境的关系。指出应综合考虑各生态因素,采取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提高甘薯干物质总产及其在块根中的分配比例,协调好源库流间的关系,才能实现甘薯的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们已经认识到许多作物的库活力或潜力是决定产量的最重要因素。通过嫁按试验,巳经搞清甘薯块根的库作用与地上部源的作用相比、是决定产量更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水稻灌浆结实期减源疏库对源库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穗型水稻品种超丰早和中穗型品种湘早籼13,齐穗后进行剪叶疏粒处理创造不同的库源比例,重点考察了源库互作关系,干物质生产和分配,源、库、流活性的动态变化和产量性状等。结果表明,库对源具有反馈促进作用,库/源比高和库容量大的处理净同化率(NAR)较高,茎鞘和叶中非结构碳水化合物滞留量少,14C同化物向籽粒输送比例增加,输导组织和库器官活性趋于增强。  相似文献   

16.
业已认识到甘薯块根的库容是决定经济产量和干物质产量的一个最重要因子。块根对干物质产量的影响,是通过“源—库关系”表现的。但是,块根库容还不很清楚,而且调节块根库容的生理及生化因子仍属未知。在大田条件下,曾采用块根库容相同品种作接穗的嫁接株或者交互的嫁接株来估测品种块根库客。但是,由于嫁接株顶部的生长因砧木品种而变动,即使采用相同品种作接穗,其  相似文献   

17.
高品质棉“科棉1号”的源库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高品质棉“科棉 1号”源库特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科棉 1号“源”“库”生理优势较强 ,表现在源器官和库器官同步增长 ,光合产物积累多 ,营养物质运转快 ;此外 ,叶绿素及主茎功能叶全氮含量表现先高后低的趋势 ,表明棉株生长中后期营养物质输转率高 ,单铃重提高是科棉 1号高产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特征 ,提出适当减少种植密度 ,增加中后期肥料的投入量等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甘薯的源库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产量的形成及抑制因素,对很多作物的源库关系的性质已进行了研究。尽管对甘薯的详细研究比较少,但普遍认为库的强度比源的潜力更为重要,并且在决定产量上,转移率可能比光合率更重要。近年来,我们做了若干试验,以检验这些关系对块根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许多试验证明,作物的物质生产,受光合作用部位(源)和消费、贮藏其产物的部位(库)的能力的相互关系所制约,而且无论哪一方都限制另一方的潜在能力。同时,源和库的关系是复杂的,做为光合产物输送途径的维管束,它影响、限制着输送速度,而且,按其联系状态,特定的源和库可形成一个源——库系统。我们曾经指出,马铃薯之所以是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寒地高产玉米源库性状及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4因素最优试验设计,探讨寒地高产玉米的源库特点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显示,群体条件下高产处理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均高于低产处理。高产玉米的光合势始终高于低产处理,而且花后光合势与产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891)。花后光合势和净同化率对经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910和0.028。生物产量和收获指数对经济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38和0.374。高产处理玉米截获更多的光能,子粒光能利用率比低产处理平均提高37.6%。建立花后平均LAI和单位粒数与产量的回归模型(复相关系数R=0.9701),分析表明,在库或源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增源或增库均明显提高产量,随着库或源水平的逐渐提高,增源或增库的增产效果逐渐降低,当库或源水平较高时,提高源或库水平均导致产量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