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研究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Tween80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TAB)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多氯联苯(PCBs)解吸效果及其本身在水和土壤中的分配,分析了表面活性剂在水和土壤中的定量分配对PCBs的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单种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为:Tween80SDBSHTAB;3种表面活性剂在土壤上都有较大的吸附,吸附作用大小为:HTABTween80SDBS;表面活性剂对PCBs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主要由表面活性剂水相胶束浓度贡献,且PCBs的解吸率同水相胶束浓度正线性相关。在土壤修复过程中,为使土壤中PCBs达到较大的解吸,必须使用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使水相表面活性剂对PCBs的解吸强化作用大于吸附态表面活性剂的PCBs解吸的抑制作用。[结论]得到了3种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的PCBs的解吸效果的强化作用,为进一步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土壤中苯系物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的解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LAS和SDS),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AB)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和SA-20)对污染土壤进行解析试验。研究了用表面活性剂解吸土壤中的苯系物,从而为淋滤冲洗被石油污染的农田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表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苯系物的去除效率达95%,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苯系物的去除率达85%,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无明显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武耐英  高伟  张向飞  李珍  臧运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03-8404,8407
[目的]为研究表面活性剂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了3种类型表面活性剂Tween 20、SDS和CTMAB的性质、浓度和解吸时间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解吸行为的影响。[结果]在3种表面活性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 20在浓度为6 CMC、2 h时对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最有效,并且SDS解吸效率优于Tween 20。由于CTMAB易吸附于土壤中的特性,在刚加入的起始阶段会有较好的解吸,随其浓度和平衡时间的增加解吸效率降低。[结论]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土壤中磺胺甲噁唑的解吸。  相似文献   

4.
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及表面张力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采用国家标准GB 5 5 4 9 90的方法测定了 30种市售杀虫剂推荐剂量药液的表面张力值 ,用表面张力法测定了 30种杀虫剂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并测定了表面活性剂 885的临界胶束浓度及相同浓度不同气 液界面条件下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 ,大多数杀虫剂常规使用剂量的药液中 ,表面活性剂的用量没有达到其本身的临界胶束浓度 (CMC) ,有些药剂的推荐浓度与表面活性剂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药液浓度相差 10倍以上。当气 液界面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将改变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增加溶液的表面张力。为了充分发挥药剂对害虫的防治效果 ,药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必须大于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5.
试验了十二烷基苯磺酸、OP - 1 5、AES 3种表面活性剂和其复配后组合物的表面张力及接触角的变化情况 ,通过表面张力法确定其临界胶束浓度CMC ,根据CMC值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并按一定浓度添加到百草枯药液中 ,对其进行田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 :OP - 1 5分别与十二烷基苯磺酸和AES复配后对百草枯增效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表面活性剂双水相体系及其对某些氨基酸的萃取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瑛 《塔里木大学学报》1998,10(1):37-38,59
由头基较大的一种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另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按一定的比例和浓度混合而成的新颖双水相体系。作为一种液-液萃取体系用于低浓度、痕量成份的分离检测,其操作简单、快捷。该体系由于仅含有很稀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总表面活性剂浓度低于1%(w/w)),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分配不易失活变性。因此,在对生物活性物质在其中分离、纯化等方面表现出来了特有的应用价值。本文探讨了这种经济简单、条件温和独特的双  相似文献   

7.
应用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方法,结合粒子群参数寻优(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技术,对分子结构参数与分子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来预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与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相同的训练样本和检验样本,支持向量回归比BPNN模型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用滴体积法测定了几种双子表面活性剂和单链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通过比较其表面活性,初步筛选出高效驱油表面活性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室内模拟驱油试验,主要结果如下①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具有最低的表面活性(54mg/L)和最低的表面张力(30.72mN/m),双子表面活性剂确实比单链表面活性剂具有更优秀的表面活性。②驱油试验表明,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比单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驱油效果。其驱油效率随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其浓度在500mg/L就能提高采收率6.45%,总采收率可达67.75%。③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12-2-12可能更适合于中、低渗和均质性较好的油藏。  相似文献   

9.
10.
促进稻田农药利用效率的表面活性剂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从有机硅、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氮酮 3类10种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能促进稻田农药利用效率的表面活性剂。【方法】分别采用国家标准GB 5549-1990和表面张力法测定10种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张力及其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并以表面张力降低的效率、初始接触角以及微量称重法测定的最大稳定持留量为依据筛选出适宜稻田喷雾使用的表面活性剂。【结果】PTS和NP-15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的溶液表面张力大于稻叶的临界表面张力,初始接触角均大于100°,不能粘附和润湿稻叶;GSS、KNS和GJZ可在稻叶上润湿,但初始接触角均大于90°,难以瞬间地粘附稻叶,易滚落或流失;其余5种表面活性剂适宜浓度下均可在稻田喷雾使用,其中有机硅表面活性剂Silwet 408的粘附、润湿效果好,其在30°、45°和60°倾角稻叶上的流失点((14.33±0.27)、(12.44±0.58)和(10.27±0.40)mg•cm-2)和最大稳定持留量((7.98±0.37)、(6.84±0.40)和(5.23±0.23)mg•cm-2)的最大值均显著高于TX-10。在水和3种常用药剂(毒死蜱、井冈霉素和吡虫啉)推荐浓度的药液中添加质量浓度为125.0 mg•L-1的Silwet 408,均能降低药液的表面张力至20.77—23.12 mN•m-1,初始接触角降至28.4°—67.1°,除毒死蜱推荐浓度外最大稳定持留量均显著增加。【结论】10种供试表面活性剂中的5种适宜浓度下可用于稻田喷雾,其中以Silwet 408 最适宜用于稻田喷雾,其最佳添加浓度为125.0 mg•L-1。  相似文献   

11.
皂角苷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过程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b、Cd、Zn复合污染土壤为供试样品,采用振荡法考察皂角苷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效果、解吸过程以及解吸前后的形态变化,并采用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分析了解吸机制,结果表明:皂角苷质量分数为3%时,对Pb、Cd、Zn的解吸率分别为10.86%、41.25%和8.45%,再增加皂角苷浓度,其解吸效果无明显增加;Pb、Cd、Zn的解吸过程均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2个阶段,均为非均相扩散过程;经皂角苷解吸后,Pb的残渣态和碳酸盐结态含量分别下降42.31%和35.39%,水溶态及可交换态含量稍有增加,其他形态含量无明显变化;Cd的水溶态及可交换态、碳酸盐态、Fe-Mn氧化物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含量分别下降48.25%、58.70%、54.39%、32.16%和41.82%;Zn的碳酸盐态含量降低29.19%,水溶态及可交换态含量显著增加,其他形态无明显变化;皂角苷是通过羧基基团与重金属配位形成可溶络合物而达到解吸效果的,与Zn的络合能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改性的水溶性羧甲基壳聚糖(WSCC)对铅的增溶、解吸行为.[方法]研究WSCC对铅的增溶作用,并利用WSCC进行铅污染土壤的解吸试验,考察了pH、离子强度、有机质和WSCC初始浓度对铅的解吸影响.[结果]WSCC对碳酸铅的增溶效果显著,当其浓度为2 g/L时,水溶液中Pb2+浓度可达到600 mg/L.WSCC对铅解吸能力随着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pH的升高、离子强度的增加和WSCC初始浓度增加有利于铅的解吸.[结论]该静态解吸研究可为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提供基础信息及依据.  相似文献   

13.
腐殖酸对污染土壤中镉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以腐殖酸的两组分—富里酸、胡敏酸为材料,研究其对水稻土镉溶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两种有机物对水稻土镉的解析影响强弱为富里酸>胡敏酸。富里酸能显著促进污染土中镉的解吸,提高土壤镉的有效性;胡敏酸却显著降低污染土中镉的溶出。富里酸、胡敏酸与土壤镉的提取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多菌灵在黑土中的吸附及解吸行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平衡吸附方法,对黑土吸附多菌灵及其解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土对多菌灵的吸附经历了快速吸附、减速吸附和平衡吸附3个阶段,吸附平衡基本在4 h内完成;对多菌灵的解吸也经历了快速解吸、减速解吸和平衡解吸3个阶段,解吸平衡也在4 h内完成.随水相中多菌灵质量浓度的增加,多菌灵的吸附量和解吸量逐渐增加,但解吸率逐渐降...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The research aimed to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ence for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polyacrylamide(PAM).[Method]After PAM treatment,the soil aggregates were classified through dry sieve analysis and the adsorption capacity and desorption capacity of all soil aggregates to phosphorus 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soil sample treated by PAM declined.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adsorption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is increase was fast in low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 but slow in high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rea.At different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s,adsorption showed a へ shape changing trend.The phosphorus adsorption was related to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the 2-3 mm aggregate had the highest desorption rate while 0.1-0.25 mm aggregate and 0.45-1 mm aggregate had lowest desorption rate.[Conclusion]The PAM treatment generate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phosphorus adsorption and analytic features of aggregate in all siz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磷素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基于非石灰性潮土连续28年长期定位施肥,研究了不同处理对磷的吸附与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磷的等温吸附曲线与Langmu ir方程有很好的拟合性。施用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处理,都能显著降低土壤的最大吸磷量Xm、吸附能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Xm以M2N1最小,比对照降低312.05μg/g。k和MBC以M2最小,分别比对照减少0.20、139.41μg/g。磷的解吸量与吸附量呈正比。施肥各处理磷的解吸量在不同浓度下均大于不施肥的对照处理,说明对照处理磷的结合能力较强,吸附的磷解吸也较困难,而长期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尤其是高量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的处理,固定的磷容易解吸出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Fe/Zn双金属对地下水中PCBs的还原脱氯效果。[方法]以Fe、Zn构建二元金属还原体系,以PCBs降解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添加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时,Fe/Zn双金属对PCBs的降解效果,同时考察了负载率、金属投加量对PCBs脱氯的影响。[结果]合成的HP-β-CD对PCBs有很好的增溶作用,PCBs表观溶解度随HP-β-CD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形成1∶1的包结物;10℃下,当混合金属投加量为10 g,Zn质量分数为7%时,321μg/L PCBs降解7 d后的去除率为47.6%。[结论]该研究为PCBs污染的地下水原位修复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刘辉  赵言文  胡正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1144-11146
[目的]为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经济施用磷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在等温条件下不同土层磷的吸附和饱和吸附后的解吸特性。[结果]侧渗水稻土对磷的吸附特性和饱和吸附后的解吸特性与简单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和等温解吸方程基本吻合,但不同土层对磷的吸附和饱和吸附后解吸特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导致各土层最大解吸量占最大吸附量的百分比也有所不同。[结论]太湖地区侧渗水稻土应该重点关注40~60 cm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