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牦牛遗传资源保护及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畜牧业发展的独立板块,其独特的遗传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本文从牦牛的遗传改良、杂交改良利用、牦牛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牦牛是我国丰富多样的畜种资源宝库中重要的畜种之一。牦牛遗传资源的合理保护不仅有利于高寒牧区生态平衡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与牧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本文对中国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方法和开发利用方式作了探讨,并就此提出了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牦牛是青藏高原古老而原始的畜种,是我国正在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它对高寒牧区严酷的生态环境条件适应性极强,但牦牛晚熟、低产,严重制约了牦牛生产性能的发展。如何提高家牦牛的生产性能,提高商品率,已是牦牛生产和管理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加强现有家养牦牛品种选育和良种串换的同时,利用杂交改良畜种的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4.
甘南牦牛是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种家畜,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一个畜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甘南牦牛已成为高寒牧区严峻生态环境的特殊畜种之一,是一种十分宝贵和大力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牦牛约87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其中适龄牦牛饲养量约在40万头左右,但现养的牦牛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选育程度很低,个体产肉量不高.  相似文献   

5.
从牦牛的本品种选育、杂交改良和野牦牛利用及牦牛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论述了牦牛资源目前的和与保护现状。这将关系到高寒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 牦牛是青藏高原牧区高寒严酷自然生境条件下的特有畜种,是高寒牧区各族人民重要的生活、生产资料。离开了牦牛,就很难设想该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因此,在我省高寒牧区开展牦牛资源开发和牦牛杂交及杂交优势利用,提高牦牛杂交经济效益的研究,在当前牧区牦牛生产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四川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常年存栏牦牛400余万头,主要分布在甘孜、阿坝两州和凉山州的木里县。牦牛是当地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牧区畜牧产业的发展,结合中央财政相继在牧区开展了草原生态补奖、川西北现代草原畜牧业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牧结合模式及牦牛标准化育肥技术推广、良种补贴、牦牛杂交改良、遗传资源保护、藏区遗传资源调查等项目,牦牛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一个以牧业为主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海拔2 040~4 874 m之间,年均气温-1~1.3℃,无绝对无霜期,自然环境恶劣,属典型的高寒牧区.牦牛是天祝县的优势畜种,是当地牧民群众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牦牛肉不仅是当地群众的主要肉食资源,而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远销国内各大城市和港澳地区.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牦牛资源,发展具有天祝特色的肉牛生产,对高寒牧区肉牛产业的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牦牛业是高寒牧区牧民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牦牛在高寒牧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学地位,是青藏高原不可缺少的品种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10.
郭宪  阎萍  曾玉峰 《中国牛业科学》2007,33(4):64-64,67
牦牛(Bos grunniens)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它以对高海拔地带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的良好适应能力而成为高寒牧区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资料.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牧区畜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畜种.作为当前遗传育种的热点,分子标记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牦牛分子育种研究中.为此,本文以影响牦牛生长发育、肉品质、繁殖和泌乳相关的基因为切入点,结合现代DNA标记与起源进化分析,就牦牛分子标记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发挥肃南牦牛资源优势,挖掘本品种遗传潜力,改变肃南牦牛生产性能偏低的现状,培育肃南牦牛优良品系及其复壮良种,提高肃南牦牛的综合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本文就肃南牦牛引入大通牦牛复壮改良进行了试验,根据试验测试,用大通牦牛对肃南牦牛复壮改良,其后代具有生长发育快、体质结实、耐高寒、耐粗牧和抗逆性强的良好适应能力和稳定的遗传繁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遗传资源,是高寒牧区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牦牛繁殖是牦牛生产中的关键环节,深入了解母牦牛的繁殖特性是实施牦牛繁殖调控的基础。本文从初情期、性成熟、发情、妊娠期、分娩、繁殖力等方面综述了牦牛的繁殖特性,并探析了提高牦牛人工授精效率的技术措施,旨在为牦牛品种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寒牧区牦牛生产现状调查及今后发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甘肃高寒牧区牦牛养殖现状和牦牛产业化程度的调查分析,探讨了牦牛科学养殖模式以及牦牛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本标准规定了高寒牧区放牧牦牛的品种选育与改良技术的实施、提高牦牛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牦牛良种扩繁场,牦牛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及放牧牦牛的繁殖性能提高技术。  相似文献   

16.
我国青藏高原拥有世界牦牛最大存栏量,且牦牛养殖业是我国高原牧区最重要的畜牧支柱产业。我国地方牦牛品种资源丰富,其不仅具有优异的高原适应性优势,而且在鲜肉品质、乳制品、毛皮品质等方面的经济性能优势突出。然而,由于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科技水平及饲养管理水平落后等多种因素,致使当前我国固有牦牛资源品种遗传改良进程缓慢、生产力低下。本文全面综述了我国当前牦牛种质资源保护概况、主要牦牛品种生产性能特征、牦牛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种群系统发育关系研究成果以及牦牛重要经济及适应性性状相关候选基因与遗传标记筛选的研究进展。这可为我国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牦牛新品种(系)的培育以及我国牦牛产业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谈牦牛杂种优势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惟一能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牛种,在其分布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学地位.我国是牦牛的主产区,分布面积300万km2,据统计,现有约1400万头,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牦牛同藏族人民的生活、生产、文化、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高寒牧区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生活资料.牦牛业是高寒牧区的经济基础和支柱产业.其生产的持续发展对提高藏族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牧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增强民族团结,保持藏区稳定和长江、黄河源头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牦牛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牦牛的分布及其分布特点、牦牛遗传资源及其分类、牦牛遗传资源的开发利用、牦牛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分析了中国牦牛业发展现状,并根据新时期牦牛业发展的要求及技术需求,提出了牦牛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不断促进牦牛业向优质、高产、高效和持续性的产业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牦牛是我国高寒牧区的特有畜种,分布于青藏高原及毗邻地区,是唯一能充分利用青藏高原牧草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牛种,也是高寒地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在其分布地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经济地位.其发展对提高藏族人民的生活水平,繁荣牧区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龙日种畜场系川西北牧区唯一省属种畜场,其主要职能和任务是保护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的主要畜种——牦牛、藏绵羊、河曲马等珍稀家畜遗传资源,开展其本品种选育、良种扩繁与改良利用,为川西北牧区提供良种种畜,引进优良畜种和新技术,进行牦牛、藏绵羊的科学养殖示范,同时还为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科研、教学、新技术示范提供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