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洪涝指标,分区指标和区域洪涝指标,据此对重庆市洪涝的发生,分布和变化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划分了洪涝的分布类型,全面系统地揭示了重庆市洪涝的时空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
全面系统地总结提出了重庆市的各类高温指标,据此,对重庆市高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揭示了重庆市高温的发生、分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高温分类与指标及其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面系统地总结提出了重庆市的各在高温指标,据此,对重庆市高温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揭示了重庆市高温的发生,分布和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冻害和全市性冻害的分级指标,揭示了冻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划分了冻害的分布类型,探讨了冻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提出了重庆市单站冻害和全市性冻害的分级指标。揭示了冻害的发生分布规律。划分了冻害的分布类型。探讨了冻害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基于1961~2010年黔东南州16个站逐日降水资料,从1、2和3 d洪涝指标体系出发,分析了黔东南州洪涝的发生、变化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50年间黔东南州共有46年发生过洪涝,平均每年7.66站次,多洪涝年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洪涝4月开始,10月结束,主要发生在5~9月;黔东南州从西南向东北洪涝逐渐减弱,麻江、丹寨和雷山西部为洪涝高发区;黄平西部、凯里、榕江西部、锦屏北部和从江为洪涝常发区;施秉、剑河、黎平、天柱和岑巩为洪涝少发区;镇远、三穗和台江为洪涝偶发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该县近55年中洪涝灾害的特征和发生的一般规律,即:洪涝的年际分布具有集中性和周期性;洪涝随季节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洪涝随时间先后明显呈现三高两低型以及特征形成的天气学原因。进而对洪涝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土地石漠化是一种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重庆市碳酸盐岩出露面积32038.14km^2,占幅员面积的38.9%。本文以重庆市岩溶生态环境现状为背景,以喀斯特地形、坡度和植被盖度三项指标对重庆市石漠化敏感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石漠化敏感区分布范围与辖区石灰岩山地的分布范围基本一致;根据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了诱发重庆市土地石漠化的原因及其主要生态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石漠化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简要描述了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生物危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和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针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生物危害分别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0.
简要描述了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生物危害在我国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和探讨了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针对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和生物危害分别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