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1年在海城市腾鳌温泉管理区进行了玉米配方肥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配方肥与当地常规施肥相比增产65.9千克/亩,增产率为8.9%。最佳施肥量为N-15千克/亩、P2O5-6.5千克/667平方米、K2O-6.0千克/亩,最佳施肥比例为1:0.43:0.4。  相似文献   

2.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技术,玉米的产量稳步增长近年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化肥施用量越来越大,在有些农民的心里化肥施的越多产量越高,据调查农民种玉米施磷肥(磷酸二氨)需纯磷3.91千克/亩.  相似文献   

3.
铁岭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铁岭县开展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示范,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增产稻谷45.5千克/亩,增产率达7.49%,节省肥料施用量3.13千克/亩,增加经济效益103.52元/亩.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增产节肥效果稳定,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东海县白浆土玉米3414配方施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东海县双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试验地白浆土土壤上进行玉米3414配方施肥效果试验,初步表明,该区域获得玉米最大产量的亩施肥量分别为N=30千克,P2O5=3.2千克,K2O=4.1千克,产量=720.88千克;获得玉米高产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20千克,P2O5=3.2千克,K2O=4.1千克,产量=698.39千克。并求出了施肥的产量效果方程。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资》2012,(16):21
<正>2011年,根据全国农技中心安排,河北省土肥总站在清苑县的玉米、沧县的冬小麦、乐亭县的水稻、清河县的棉花上进行了配方施用"金正大"缓控释肥料示范。以下是试验示范结果:清苑县玉米示范据介绍,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含量为(16-16-10)亩施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尿素15千克/亩。当地推荐的配方传统肥,含量为(20-12-10)亩施50千克,大喇叭口期追尿素5千克/亩;配方亩施金正大缓控释肥(含量为20-10-12)50千克,不追肥。测产结果,配方施用缓控释肥比配方施传统肥亩增产  相似文献   

6.
为科学、客观地评价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效果,统计分析测土配方施肥在促进粮棉油等主要作物生产方面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按照农业部要求,我们开展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通过调查分析,磴口县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节本增效显著。2009年小麦实施测土配方施肥7万亩,亩产可达387.1千克,增产17.1千克,增产率4.6%,亩平均减少化肥用量(折纯)3.45千克,减少投入14.7元,实现增收节支50.61元/亩,实现总净增纯收益354.27万元。  相似文献   

7.
在东海县农科所试验场进行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校正试验。结果表明施肥与不施肥相比,水稻有所增产增收,配方施肥处理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68.44千克/亩,增产率为26.11%,较常规施肥处理增产31.11千克/亩,增产率为5.06%;常规施肥处理为614.02千克/亩,较不施肥处理增产137.33千克/亩,增产率为22.37%。实现试验区域水稻目标产量645.12千克/亩的肥料配方为P2O58千克/亩,K2O12千克/亩,纯氮20千克/亩,基蘖肥:穗肥为6:4,基肥:分蘖肥为8:2,穗肥分两次施用即促花肥(倒4叶):保花肥(倒3叶)为7:3。  相似文献   

8.
根据阿拉善左旗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土壤养分测试结果,以及玉米肥料效应和施肥参数,生产出了总养分含量40%(N:P2O5:K2O=12:22:6)的玉米专用肥(基肥型),并在2010年在阿左旗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进行了40个田间肥效试验。经试验施用配方肥单株粒数较常规施肥单株粒数多88个,百粒重多4克,增产65.3千克/亩,增产率达7.5%,平均节本增效117.4元/亩。因此,40%玉米配方肥节本增效效果较好,配方是比较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种大豆不能不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人认为大豆能固氮,种大豆不需施肥。在生产上,尤其夏大豆产区,种大豆基本不施肥。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生产上大豆产量较低,一般维持在150千克/亩左右。实际上,当前推广的大豆品种产量水平一般在225-275千克/亩,高产品种接近300千克/亩。由于不施肥和管理粗放,造成每亩少收70~100千克大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玉米施用"花山"牌配方肥肥效试验研究,得出对产量、产值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花山"牌配方肥比习惯施肥亩增产10.4-67.9千克,亩增产值53.36-139.40元;亩净产值50.00-85.33元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铁岭县水稻播种面积32万亩,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平均亩产550~650千克,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作中,发现在水稻施肥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研究5种不同新型肥料一次性基施后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控释专用肥的玉米产量最高是624.76千克/亩;施用沃夫特缓控释肥、生物防控菌肥+减量复合肥的处理产量分别是548.97千克/亩,543.48千克/亩。比农民施肥习惯产量502.24千克/亩,增产8.2%~24.4%。不同施肥处理对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上述三种肥料采用一次性施用的方式,比农民习惯施肥每亩净产值918.4元,高139.9~391.6元。  相似文献   

13.
湟中县脑山地区播种面积23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7.4%小麦种植面积7.6万亩。配合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开展田间麦类有效态锰单因素试验。确定土壤中微量元素锰的临界值、潜在缺素面积及适宜用量,该地块位于我县南面,东经101°35′39.2″,北纬36°26′38.83″,海拔2721米。播前深翻,施酵素有机肥(有机质≥35%,NPK≥6%)100千克/亩,尿素10千克/亩,磷酸二铵12.千克/亩。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春青稞籽粒平均亩产252千克、秸秆平均亩产295千克,分别比习惯施肥(籽粒平均亩产187千克、秸秆平均亩产220千克)亩增65千克、75千克,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独瑜 《甘肃农业》2014,(18):69-70
国家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礼县于2009年-2014年在不同的区域内布设了玉米"3414"田间试验50个。作者通过总结2009年-2012年的试验结果,分析探索出了礼县川坝河谷中肥区玉米生产中氮、磷、钾三元素的合理施肥用量为化肥每亩纯氮用量为19.09千克-19.63千克,P2O5为8.8千克-8.91千克,K2O为10.7千克-11.01千克,确定了玉米生产氮、磷、钾三元素肥料效应参数,为农民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大学推出的全方位深松机用于打破多种土壤障碍(如犁底层、黏重、盐碱土层等).改善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促进根系的发育。并能在雨季蓄纳降雨,干旱季节又能从心土层提墒,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使用后,玉米平均增产80千克/亩,增产率约20%;大豆增产18千克/亩~24千克/亩,  相似文献   

17.
“亩产小麦,500~600千克麦田,应该施尿素30千克,过磷酸钙45~55千克,氯化钾5~8千克,或施用45%复合肥35~40千克。可选用硫酸锌或硫酸锰等微肥拌种,每千克种子用肥2~4克,或亩施硫酸锰1千克、硫酸锌2千克。”10月12日,河南省武陟县北郭乡农民李小社收到了县农业局农技人员送来的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他高兴地说:“这两年每到麦播时节,就会收到施肥建议卡,照着卡片种庄稼,不会错。”  相似文献   

18.
选用郑单958玉米品种,在玉米的整个生育期的过程中采用单施N、单施P、NP配施、NPK配施、单施有机肥(用腐熟的猪马粪750千克/公顷)、N+有机肥、P+有机肥、NP+有机肥、NPK+有机肥9个处理不同的施肥措施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的小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最高产量是NPK+有机肥和NPK配施处理籽粒的的产量分别为825.4千克/公顷和809.9千克/亩,最低产量是单施N和单施有机肥处理籽粒的产量分别为684.9千克/亩和682.5千克/亩,产量最高和最低的产量相差142.9千克/亩,不同施肥措施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为研究对象,在通辽市科尔沁区辽河农场厚德种业进行了玉米膜下滴灌水肥耦合效应试验研究,目的在于寻求膜下滴灌水肥配施方案。玉米田间试验采用拉丁字排列式。结果表明:该地区灌水量、施肥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都为正效应。从生理性状、产量增幅和水分利用效率角度评价,以优化施肥和中水处理为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水肥调控的最佳组合获得产量为991千克/亩。所需化肥量分别是尿素44.2千克/亩、二铵16千克/亩、硫酸钾8.0千克/亩,全生育期需水量442.8毫米,其中有效降雨量285.3毫米,补充灌溉量为157.5毫米。  相似文献   

20.
<正> 夏玉米是需肥较多、增产潜力较大的作物。一般增施化肥便有增产效果。但也有一些农民由于盲目施肥,致使肥效降低,增产不增收。近几年来,通过试验和统计分析,总结出了亩产超半吨的夏玉米配方施肥技术。连续二年在汝南县砂姜黑土地上试验示范,千亩夏玉米连片种植亩产超500kg,比不配方施肥的田块增产15.1~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