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群序与饲喂效果鸡是群居性强的家禽,通过鸣叫、外貌特征,如冠、肉垂、羽毛颜色、行为等,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在鸡群中经过啄斗较量而自然形成啄斗顺序或群序。强者即群序在前者,可优先饮水、采食、配种和选择好的位置休息等。鸡群中这种等级关系一旦建立,可一直保持下去,并能促进鸡群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  相似文献   

2.
啄癖就是啄肛、啄翅、啄尾、啄趾、啄羽、食蛋等恶习,可发生在任何年龄的鸡群中。啄癖会给养鸡场(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为什么会发生啄癖家禽具有合群性,也有好斗性,在相互啄斗的过程中建立起具有等级地位的群序。这种生态结构,能在鸡群中建立起良好的气氛,并可促进禽群成员的高产。生态学的研究证明,对已经形成的群序的任何干扰和破坏,以及不良的饲养管理条件都会诱发啄癖或加剧啄癖。  相似文献   

3.
1群序与饲喂效果 鸡是群居性强的家禽,通过呜叫、外貌特征,如冠、肉垂、羽毛颜色、行为等,可以互相传递信息。在鸡群中经过啄斗较量而自然形成啄斗顺序或群序。强者即群序在前者,可优先饮水、采食、配种和选择好的位置休息等。鸡群中这种等级关系一旦建立,可一直保持下去,并能促进鸡群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  相似文献   

4.
群鸡之中,总是有一些鸡趾高气扬、昂首挺胸,拥有吃料、饮水、产蛋等方面的优先权,而另一些鸡则服服贴贴、点头哈腰,对其他鸡表示退缩和忍让。这是因为在同群鸡只之间具有等级地位的差异,“昂首挺胸”的鸡等级高一些,“点头哈腰”的鸡地位低一点。我们将鸡群内个体间这种具有不同等级地位的情况称之为群居次序或群居等级、优胜位次或啄序。群居次序是群鸡饲养管理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提供了两种非常重要的作用:(1)减少了鸡群中的紧张情绪;(2)减少了因争斗而耗费的能量。  相似文献   

5.
摄入高含量生物胺饲料,其毒性对鸡群有害。 密西西比州立大学兽医专科学院的Robert W·keirs博士研究了家禽饲料中存在的生物胺对鸡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家禽肠内形成共生体的生物胺,可使鸡群发生食欲减退及降低饲料转化率等综合症。 这种特有的症状,往往是较为复杂的。解剖病鸡的十二指肠和小肠后,可以看到,损坏  相似文献   

6.
<正>引起鸡啄癖发生的真正原因是鸡舍环境和鸡只行为习性之间产生了矛盾。因此,随着养鸡技术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要满足鸡体的营养需要,而且还应满足鸡体的生理和行为习性的需要。1喜群居、好争斗鸡从第一周开始通过互相认识建立起合理的群序,即合群性和争斗性。合群性是通过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紧密的群体,  相似文献   

7.
一、饲养管理方面存在的误区 1.忽视鸡群全过程的良好饲养:饲养管理的核心是鸡群体重的控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体重(达标体重)。也就是说,要使鸡群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性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育雏、育成和产蛋期全程管理。无论忽视哪一个环节,都会造成鸡群生产效益下降,育雏不达标,往往鸡群全程的死淘率较高,如育成不达标,鸡群产蛋将无高峰而且脱、啄肛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养殖户在使用新城疫Ⅳ系饮水或注射禽流感油苗时,常常引起鸡群产生较大的应激反应,出现死亡,甚至出现整群鸡被淘汰的现象。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鸡群体质太差。良好免疫力的产生的基础是"良好的体质+科学的免疫"。免疫的前提是机体健康。因为每一次免疫都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如果机体的抗病力强于疫苗免疫时对机体的破坏作用,免疫鸡群反应不大,甚至看不出应激反应;如果疫苗免疫时产生的破坏作用大于机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9.
蛋鸡生产中,为了便于鸡群的防疫和管理,现较多地采用分阶段的饲养方式,即育雏一育成一产蛋或育雏育成一产蛋。采用这种分阶段的饲养方式,鸡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过1-2次的转群。认真做好转群前后的各项工作,能减少在转群中对鸡群造成的不利影响,给鸡造就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猪的争斗     
<正> 猪常为了各自的目的争斗起来,首先是关于乳头位置的争夺。仔猪产后一般在三天之内就确定了各自乳头位置。这是一种良好的遗传性。唯有这种遗传性才能使仔猪同时得到哺乳,防止营养好坏不均,保证生存的重要性能。因此,  相似文献   

11.
产蛋鸡突然死亡,除了患急性禽霍乱外,较多见的是鸡出血性脂肪肝综合症,这种病对蛋鸡饲养业危害很大。本病多发于高产蛋鸡群,特别是37~60周龄的产蛋高峰期鸡群。春秋季节死亡率高于冬季。发病母鸡外观肥壮,营养良好,未发现症状就突然死亡,剖检可见体内脂肪大量沉积,肝脏肿大,颜色呈黄褐  相似文献   

12.
1.忽视鸡群全过程的良好饲养:饲养管理的核心就是鸡群体重控制,在整个饲养过程中都要有一个良好的体重(达标体重)。也就是说,要使鸡群有一个良好的生产性能,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育雏、育成和产蛋期全程管理。无论忽视哪  相似文献   

13.
鸡舍内环境季节性变化与鸡群死淘率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季节环境因素对鸡群死淘率的影响,本文对12个规模化肉鸡场、15个肉鸡养殖户和10个规模化蛋鸡场、6个蛋鸡养殖户的鸡舍内环境与鸡群死淘率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在低温季节,鸡群死淘率极显著高于常温季节(P<0.01);在高温季节,鸡群死淘率显著高于常温季节(P<0.05)。规模化鸡场鸡群死淘率显著低于养殖户(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低温和高温季节的鸡舍内环境条件相对恶劣,尤其是低温季节鸡舍内氨气浓度和空气中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季节;相对于规模化养鸡场的鸡舍环境条件,养殖户鸡舍环境条件更差。因此,在低温和高温季节,保持鸡舍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提高鸡场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养鸡规模的扩大,养鸡环境普遍被污染。中小型鸡场培养并维持健康鸡群变得越来越困难,非典型新城疫、低致病力禽流感、大肠杆菌病时常侵扰鸡群,使之处于亚健康状态,给生产造成了严重危害。所以建立健康的鸡群并维持鸡群健康是中小型鸡场生产、生存的首要工作。而建立和维持健康鸡群对中小型鸡场来说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各个方面,亦是中小型鸡场加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仅从中小型鸡场目前存在的不足谈几点看法,供同行们参考。1建立符合鸡群生理需要和防疫要求的环境安全体系是培养和维持鸡群健康的前提环境安…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我国白羽快大型肉鸡生产中,鸡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能够达到世界平均水平,而鸡群的存活率则相对较低.例如美国2010年肉鸡的出栏日龄为47日龄、平均体重2.56 kg、饲料效率为1.96、鸡群死亡率为4%.我国的相应指标为42日龄、平均体重2.3 kg、饲料效率为1.98和鸡群死亡率为10%.鸡群死淘率偏高是很多肉鸡场面临的主要问题,而且鸡群的死淘主要发生在25日龄以后,生产条件良好的企业鸡群40日龄存活率能够达到95%左右,而条件较差的肉鸡场约为85%左右,多数的肉鸡场的肉鸡存活率约为90%.一些肉鸡场由于考虑鸡群存活率的情况不得不在35日龄前后就提前出栏、屠宰.这种现象不仅导致肉鸡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还浪费了种苗资源和优质分割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刘志 《中国畜牧杂志》2012,48(22):71-72
鸡群均匀度是鸡群管理水平的主要标志,它可以显著影响鸡群的生长情况、蛋鸡产蛋率以及种蛋合格率等生产性能。如何获得良好的鸡群均匀度至关重要,为提供给广大的蛋鸡养殖业同行相关的技术支持,本文全面介绍提高鸡群均匀度方面的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7.
商品产蛋鸡群的限制饲养(停料)一直是成功地进行强制换羽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在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标准的限制饲养方法是停喂10天。这种方法所导致的换羽后生产性能与季节有关,秋冬季换羽的鸡群比春夏季换羽的鸡群其第二产蛋高峰较好。这种生产性能的差异是由于秋冬日短和气温低,因而在这季节里的10天限饲中所引起的体重减轻比春夏季节大。  相似文献   

18.
笔者结合多年饲养种用七彩山鸡的实践经验,介绍种用七彩山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以便提高饲养人员的基本素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发挥饲养七彩山鸡的最大效益。一、产蛋前的饲养管理1.种鸡群的准备产蛋前调整鸡群,要剔除淘汰营养不良和有病的鸡,而且要注意淘汰只喜爱争斗不交尾的种公鸡。同时根据母山鸡的存栏数,在育成期公山鸡中选择体重在1.1-1.5千克、胸宽、雄性强、羽毛丰满、羽色鲜艳(尤其是颈上白环节带宽)的个体,组成种公山鸡群;选出体型大、胸宽深、颈和腿粗壮的有繁殖体况的母山鸡组成繁殖母山鸡群.…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高NDV抗体水平下新城疫自净化技术,评估在新城疫净化状态下的鸡群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针对某大型养鸡场的A5、B5两栋鸡舍,通过加大免疫密度和提高免疫剂量,逐步提高NDV抗体水平,在开产前建立了高NDV抗体水平鸡群。对两组鸡群整个生产过程的排毒情况进行跟踪检测,统计鸡群整个生产过程的产蛋率、死淘率等情况,估算净化效益。结果显示,实际生产中,在良好的饲养管理基础上,提高NDVHI抗体水平到12log2以上,可达到完全保护;建立的高NDV抗体水平种鸡群,B5舍在34周龄基本达到净化状态,A5舍在38周龄后达到净化状态,实现了新城疫的自净化;达到完全净化状态的种鸡群,可增加经济效益约为161420元/万只。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鸡群发挥最优的生产性能,需要为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首先要求养殖小区、鸡舍有良好的生物安全,即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做好鸡群周转后的空舍管理,为下一批鸡群提供良好的生长繁殖环境。实施两段式“全进全出”饲养模式下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后备鸡舍和产蛋鸡舍空舍期管理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