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春夏采其嫩茎叶、炒食、凉拌、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因形状、营养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它全身都是宝,地上部分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后为常用中药(泽兰),  相似文献   

2.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春夏采其嫩茎叶,炒食、凉拌、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因形状、营养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它全身都是宝,地上部分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  相似文献   

3.
供求信息     
地笋,又名大草石蚕、地藕、银条菜、甘露子、泽兰和地参等,唇形科地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与菊科泽兰不是一种植物,差别很大。大约20~30年前,广泛被我国人民食用,春夏可采摘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地下膨大的洁白色的匍匐茎(因形状口味如小型竹笋故名地笋)鲜食或炒食,或作酱菜等,口味堪称野菜珍品。地笋除作蔬菜食用外,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干燥后为常用中草药,名为泽兰,(参见《中华本草》1609~1612页)地下部分干燥后入中药名为地参,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权威资料记载,食用地笋有防癌抗癌作用,开发价值极高。近年来由…  相似文献   

4.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地参亦菜、亦药,春夏采其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均可,晚秋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炒食、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野菜珍品。地参全身都是宝,地上部分的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为常用中药(泽兰),具有降血脂、养气血等功能。地下部分为植物的核心,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晒干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地参作为蔬菜,适合大众口味.保健功能明显。  相似文献   

5.
地参属唇形科地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适宜在海拔2150~2350米、pH值为4~5的沙壤土山坡地种植。地参食用地下根茎,其栽培及加工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6.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春夏采其嫩茎食用,晚秋后采挖出的洁白脆嫩的环形肉质参,可炒食、做汤、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蔬菜珍品。它全身是宝,茎叶作为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后为常用中药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地下部分为植物的核心,不但能作蔬菜食用,晒干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地参作为蔬菜,适合大众口味,保健功能明显,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地参因其形状,营养可与人参媲美,故名地参,在中药材中又叫泽兰,学名Lycopus lucidusturcz,别名地瓜儿苗、野环参、冬参、地笋、地藕、银条菜,民间也叫地流,为唇形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药食兼用,全身都是宝。地参的开发在全国正悄然兴起,人们对它的营养成分、食用价值、药效功能及开发效益的认识越来越深,因此,种植地参前景广阔,商机无限。一、主要特性1.植物学特性地参株高5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多,叶片披针形,互生,花期7~9月,花簇生于叶腋处,成轮状聚伞花序,小花唇形白色,地下大量横走生长的白色肉质根茎手指粗、鸡爪状、多环凹,其…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黑龙江)》2013,(12):260-260
近年来,山东省一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发的一种药食兼用植物…地参,以其营养独特、性能显著、种管粗放、效益丰厚、市场巨大而受到各地种植户的青睐,成为增收致富的好品种。地参,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自然条件恶化以及农药的大面积的使用,传统地参早已面临绝迹。现在栽植的地参是山东省郓城绿思源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历时多年从传统地参中优选提纯、无性繁殖壮大的一个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口感好、长势强壮、抗病虫、适应性强等特点。地参可做菜、煲汤、涮锅、油炸、蜜饯、炖肉;可入药:中药典籍记载其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之功效。宋.《嘉佑本草》载:产妇可作蔬菜食,佳。《中华本草》详细介绍地参不但能作为蔬菜食用,而且晒干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当。可泡酒、泡茶保健养生。经现代医学研究考证:地参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维生素、  相似文献   

9.
地笋又名大草石蚕、地藕、银条菜、甘露子、泽兰、地参等。唇形科地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广泛被我国人民食用,春夏可采摘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均可,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地下膨大洁白色的匍匐茎(因形状口味如小竹笋,故名地笋),鲜食或炒食,或做酱菜等,味道很好,堪称野菜珍品。地笋除做蔬菜食用外,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干燥后为常用中草药,名为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地笋适应性较强,耐寒、耐阴、喜湿,病虫害很少,既适合大田种植,又适合树林套种,栽培管理简单,容易成功。采用根茎繁殖,当年早春种植,晚秋1平方米…  相似文献   

10.
地参,又名地笋、地藕、银条菜、泽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菜药兼用。春夏采其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晚秋后采挖出洁白脆嫩的根茎炒食、油炸、做酱菜,口感好,堪称野菜珍品。地上部的茎叶作蔬菜食用,一年能收割数茬,晒干后为常用中草药(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  相似文献   

11.
宋坚 《新农业》2011,(12):53-53
海参是棘皮动物门海参纲动物的统称,在海洋中营底栖生活。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海参有1000多种,但仅有40种可以被食用;我国记载的海参有100余种,可以食用的仅20种左右,其中刺参、梅花参、糙海参、花刺参、绿刺参、乌皱辐肛参、辐肛参、白底辐肛参、黑乳参、蛇目白尼参、图纹白尼参等11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又名土人参,马齿苋科土人参属,是一种多年生、观赏、药、菜兼用植物,株高30~70厘米,宿根越冬,温度在12℃以上开始萌发,作为蔬菜食用部分是不断生长的嫩茎叶,被作为宾馆蔬菜;  相似文献   

13.
3.4 做床 在控地以后,播种或移栽前将床做好.参床规格一般根据地形、地势、土壤、荫棚种类、播种或移栽不同而定.一般播种床宽100~120cm,高20~30cm,作业道宽120~200cm;移栽床宽100~120cm,床高20~25cm,作业道宽120~250cm.  相似文献   

14.
地笋,又名大草石蚕、地藕、银条菜、甘露子、泽兰、地参,是唇形科地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夏季可采摘嫩茎叶凉拌、炒食、做汤。主要食用晚秋以后采挖出的地下膨大的洁白色匍匐茎(因形状、口味如小型竹笋故名地笋)鲜食或炒食,或做酱菜等,口味堪称野菜珍品。地笋地上部分夏、秋采收干燥后作为常用中草药(泽兰),具有降血脂、通九窍、利关节、养气血等功能。地下部分干燥后入药,功能与冬虫夏草相  相似文献   

15.
<正>为更好地推动吉林省人参产业的长效发展,做大做强"长白山人参"品牌,将更多的人参产品推向大众生活中。6月16日,由吉林省参业协会、广东省参茸协会主办,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有限公司、长白山人参种植联盟、吉林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长白山人参"品牌推介会暨"长白山人参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广州正式启动。此次推介会,共有长白山人参品牌生产企业的116种品牌产品参展。其中有康美药业、紫鑫药业等我省人参龙头产  相似文献   

16.
川明参是中药材中药食两用的药材之一,在医药上用途广泛,用于补气养阴、益胃生津、润肺止咳,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由于营养丰富,在人民生活中常直接食用,具有极高的食用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杨丽娟 《特产研究》2005,27(1):52-54
1999~2001年,在长白山区设置了10块样地,对常用食用真菌的种类、分布、生境、储量等做了详细地调查研究。收集了不同的食用真菌在3个垂直带上有关生长的数据和资料,为开发和利用这一资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食用豆类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类是人类三大食用作物之一,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根据我国食用豆产业优势,分析了山东省食用豆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发展对策:加大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为食用豆产业发展提供政策和科技支撑;加强食用豆种植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标准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食用豆加工水平,增加食用豆产业附加值;培育食用豆产加销一体化龙头企业,带动食用豆产业做大做强做精。  相似文献   

19.
1.选地选地是农田栽参的关键环节,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性能好,pH值在5.5~7,常年施农家肥,略有缓坡的农田为好。坡度不大于15&#176;,有利于雨季排水,防止内涝烂参,坡度过大易造成水土流失。选择地势平坦的冲积土和黑壤土农田,做床必须要高,并且要有排水设施,雨季积水能够及时排除。  相似文献   

20.
长白山区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人参和西洋参的连作障碍一直是困扰长白山区参业持续发展和森林生态保护的重大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问题之一。多年来,针对这一重大问题,科研工作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文中在分析目前参地开发和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现状、人参和西洋参忌连作的可能因素、参地开发的林分条件、现有参后地地形条件及参后地生态恢复的长期性等基础上,提出了以地形条件为基础的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模式,包括较陡坡地模式、缓坡地模式和岗平地模式;提出了目前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急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包括制定合理的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总体规划、参后地还林与再利用政策的调整、提高参后地生态恢复与再利用的科技含量,以及充分探讨和研究参后地6~10年轮作制的可行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