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同光强下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的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辽东山区次生林3种树种幼苗(核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对生长光环境的适应性,在生长季测定4种光强下(全光、60%透光、30%透光、15%透光,分别记为FI,II,LJ和WI)树种幼苗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比叶重(LMA).结果表明:随着光强的减弱,3个树种的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最大光合速率(Pmax)、暗呼吸速率(Rd)、类胡萝卜素(Car)、LMA、单位叶鲜质量(LFA)均呈下降趋势;全光下单位叶面积的叶绿素Chl含量均低于弱光处理.本研究结果支持水曲柳在幼苗时期具有一定耐荫性的观点.树种生理生态指标的可塑性分析表明:黄菠萝能适应更宽的光强幅度,且黄菠萝的需光性大于核桃楸.不同光环境下3个树种的生理生态变化特征对解释森林生态系统内树种的共生和演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活体测定方法,在大气CO2 浓度(350±10)μL·L-1、70%±5%相对湿度和一定光合有效辐射通量密度条件下,测定了18a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Hook.)中龄林针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和暗呼吸(Rd)等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响应。结果表明,杉木中龄林针叶光合生理生态指标对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Pn对温度的响应呈抛物线型,不同季节Pn的最适温度不同,在生长盛期(5月下旬)和后期(10月中旬)为25℃左右,在生长中期30℃左右,但生长盛期当年生针叶例外,其Pn最适温度仅22℃~23℃。Pn的最适温度与测定前5d平均最高气温更接近。gs 和E对温度的响应与Pn相似,但gs 达最大值的温度比Pn低。在试验条件下温度对Pn的影响可能主要由于非气孔因素引起。温度对gs的影响可能源于叶面-大气水汽压差(VPD)的变化和光合作用引起的胞间CO2 浓度的改变。温度对E的影响与gs 和VPD的变化密不可分。暗呼吸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增加,但由于生理活性和所处光环境的差异,当年生针叶Rd明显高于1a生和2a生老叶。杉木针叶光合生理生态对温度变化的长期响应与适应,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月季、大叶黄杨、鸢尾、牡丹、碧桃为试验材料,利用LI-6400光合分析仪以及Microsoft Excel、DPS数据处理系统对5种试样盆栽植物进行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速率、叶绿素含量、比叶重、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能利用率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及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常见盆栽植物的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的显著性差异不同。在选取的5种盆栽植物中,乔木类盆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强于灌木类盆栽植物的,草本类盆栽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力低于乔木类和灌木类盆栽植物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杉木叶色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叶色类型光合作用的特征,以20个杉木单株为试验材料开展研究,结果表明,20个单株的叶色存在显著差异,可按聚类结果分成两类,其在蓝黄色轴上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两种叶色类型杉木在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作用特征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杨树黄叶病害对叶片光合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修武县杨树黄叶病为对象,研究了其光合蒸腾作用,结果表明:健康的杨树的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最高,其次是喷施FeSO4的杨树黄叶病株,未处理的病树3种指标最低,说明喷施FeSO4能显著提高杨树病株光合作用、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  相似文献   

6.
以纳塔栎、舒马栎、樱皮栎这3种北美栎树和栓皮栎为材料,研究在夏季高温胁迫下不同遮荫措施对栎树容器幼苗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栎树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呈上午高、下午低,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午间低,蒸腾速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日变化趋势。在20%和50%透光率处理下,3种外来栎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峰值出现在9:00—11:00,但栓皮栎呈"双峰"型;在70%透光率和全光照(CK)处理下,4种栎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基本上呈"双峰"型,最大峰值在7:00—9:00。4种栎树幼苗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纳塔栎的净光合速率与气温和光照强度有显著负相关性。在夏季高温胁迫下,50%左右透光率的中度遮荫处理可以显著提高4种栎树的净光合速率,促进苗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杂种榛子不同方位叶片光合作用的日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六林  季兰 《林业科学》2006,42(12):47-53
以平欧110号和平欧349号为试材,研究了榛子不同方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并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榛子南、北面叶片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西面叶片为单峰曲线,高峰出现在上午的7:00-8:00,东面叶片的光合速率的变化较平稳,无明显的高峰,不同方位叶片光合速率午间变化主要受到非气孔的限制作用;不同方位叶片的平均光合速率和CO2同化量有一定的差异,以南面叶片为最高,其次为西、北面叶片,以东面叶片为最低;平欧110号和平欧349号的光饱和点大约分别为691~724μmol·m-2s-1和464~505μmol·m-2s-1,其光补偿点分别为10~26μmol·m-2s-1和8~21μmol·m-2s-1,均较常见的落叶果树低;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水汽饱和差(VPD)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FD)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不同硝酸铵施用量对金叶女贞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城市环境条件下,于2020年和2021年设置硝酸铵施用量为0 g/株(T1,CK)、5 g/株(T2)、10 g/株(T3)、15 g/株(T4)处理4个,重复3次.结果表明:2020年、2021年7月,T3、T4株高显著...  相似文献   

9.
濒危植物新疆野苹果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苹果是新疆野果林的主体。为揭示其基本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野苹果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野苹果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在10:00时左右均出现最大值,分别为17.74μmol.m-2.s-1和0.47molH2Om-2s-1;(2)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峰值分别出现在12:00时和16:00时,其值为9.64 mmolH2Om-2.s-1和8.83 mmolH2Om-2.s-1;(3)胞间CO2浓度不随气孔导度的降低而减小,控制野苹果光合速率因子为非气孔限制;(4)环境因子中以光合有效辐射对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最大,其与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呈显著相关,而大气相对湿度对光合和呼吸速率的影响均为最小。  相似文献   

10.
天山中部3种自然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2-8日的连续晴天中,在天山中部的国家林业局天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野生天山雪莲自然分布区3种生境(分布下限区2 630 m,中部区2 740 m,上限区2 890 m),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LI-6400测定天山雪莲野生植株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分布下限区、中部区和上限区天山雪莲的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5.69±0.31).(15.94±0.05)和(19.93±0.12)μmol·m-2s-1,光饱和点(LSP)在1 550-1610μgmol·m-2s-1之间,3者之间无差异性.而3者间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差异显著.表观量子效率(AQY)在3个生境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在上限区处的羧化效率(CE)分别与下限区和中部区处的差异显著.相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光呼吸速率值(Rp)要高于暗呼吸速率值(Rd),且下限区处的光呼吸速率分别与中部区和上限区处的有显著的差异.下限区全天接受日光直接照射的天山雪莲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a)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在中部区和上限区未接受到太阳直接辐射时段的Pn值随时间迅速下降,Tr下降缓慢,而Ga则有所上升.随着海拔的升高,天山雪莲Pn的日均值降低,但光能利用率(PE)却显著增加.不同生境下天山雪莲的水分利用效率(WEE)和气孔限制值(Lo)没有显著差异.天山雪莲的Pn与叶温(T1)、大气温度(Ta)和光照强度(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海拔高度(E)呈显著的负相关,但与空气相对湿度(RH)和大气CO2浓度(Ca)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Tr与Ta,T1和PAR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RH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Ga只与Ca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其他因子之间相关性不显著.Pn与Tr,Ga和叶温下蒸汽压亏缺(Vpdt)分别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与Ci呈极显著的负相关.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内光合生理参数与光、温等生态因子关系的对比分析表明:天山雪莲具有一定的对高山自然环境变化的温度和光强有明显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