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5种棉花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冕  戴中新  王谧 《中国棉花》2016,43(9):25-29
试验采用应用较广、影响较大、代表性较强的5种棉花育苗移栽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棉花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以疏松透气的无土基质育苗最高,有土育苗较差,水浮育苗最差;棉苗生长速度以水浮育苗最快,次为有土育苗,但无土基质育苗较慢;棉苗素质以有土育苗较好,无土基质育苗较差。棉苗的移栽效果上,无土基质穴盘育苗的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营养钵育苗次之,3种无土(裸根)移栽的较差。从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看,营养钵和穴盘育苗较好。  相似文献   

2.
棉花生产主要育苗移栽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棉花栽培方式由直播到营养钵青苗移栽再到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变革回顾,概述了当前棉花生产中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基质育苗移栽轻简新技术、穴盘育苗移栽技术、水浮育苗移栽技术等主要育苗移栽技术的研究由来、优缺点和生产应用价值,为生产应用报务。  相似文献   

3.
棉花无土育苗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在我国逐步发展,并已在我国棉区被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种植方式,目前,全国每年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133.33万公顷以上。生产上主要应用营养钵育苗技术,该技术虽在解决粮棉矛盾和加快棉花生育进程等方面产生了多种效应,促进了棉花苗全苗壮,棉花早发,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但存在成本高、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育苗费时费工,移栽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示范。科学分析棉花无土育苗技术的特点,深入研究棉花无土育苗的高产…  相似文献   

4.
棉花塑膜大棚穴盘育苗技术是一种轻便、省工、省力的新型棉花育苗方式,顺应了当前棉花生产向轻简化方向发展的要求,解决了棉花营养钵育苗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文具体介绍了棉花塑膜大棚穴盘育苗技术的操作方法,发展前景以及在实际生产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在赣北棉区设置棉花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与营养钵育苗移栽方法的比较试验,分析其移栽质量和效益的差异,旨在探索适用赣北丘陵地区种植棉花的最简育苗方法。结果表明,小拱棚基质穴盘育苗方法虽然比营养钵育苗方法省工、省力、效率高,但相对棉农分散种植育苗来说,并不是一种简单经济的育苗方法,而结合工厂化育苗,实行产业发展,才能降低成本,实现其应有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棉花塑料穴盘轻型育苗和移栽新技术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棉花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广大南方棉区的一项主要增产技术 ,自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一直在棉花生产上推广应用 ,但该项技术制钵、移栽用工多 ,劳动强度大 ,苗床管理复杂 ,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量转移的情况下 ,已不适应植棉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棉花生产急需轻型、简化的种植方式。为此扬州大学农学院和江苏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四年的努力 ,成功地研究并形成了棉花塑料穴盘育苗和移栽新技术。该项技术是一项既可让棉农分散育苗 ,又可进行工厂化培育棉苗的轻型、简化种植方式。与常规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相比 ,塑料穴盘育苗每公顷可节…  相似文献   

7.
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迎合了时代发展需求,促进了棉花简化栽培技术,切实减少了棉花生产用工投入,打破了棉花生产几十年来地膜覆盖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体系,成为棉花生产上的一场新的技术革新.在试验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的同时,重点研究了不同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棉花无土育苗不同移栽方式对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吴克兰  吴军  顾娟 《中国棉花》2009,36(2):10-11
对棉花无土育苗不同移栽方式研究表明:棉花无土育苗采用地膜移栽或露地移栽,在同等高产栽培条件下,能达到或超过营养钵育苗移栽的产量水平;无土育苗露地移栽植棉效益由于产量增加与物质用工成本节减双重作用,比地膜移栽增25.73%,效果非常明显;无土育苗露地移栽成活率和缓苗期长短,与移栽时的苗龄、质量、气候等有关,一般苗龄25天左右,真叶1~2片时为最佳移栽期,晴天下午3点后移栽,栽后浇水要适量。  相似文献   

9.
棉花无土育苗、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简称棉花"两无"栽培技术)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接班技术.棉花无土育苗技术是棉花"两无"栽培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育苗风险小,成苗率高,幼苗根多,苗壮病少;成本适宜,省种50%~70%,且劳动强度减轻.笔者根据几年的实践经验,提出棉花无土育苗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河北邱县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怀连 《中国棉花》2009,36(11):36-37
邱县是河北省植棉大县之一,常年植棉面积30000hm2,单产1320kg.hm-2,总产39600t。其中,水浇棉田28400hm2,占棉田总面积的94.7%。为了改善棉田环境,提高复种指数,充分发挥杂交棉的增产潜力,从2007年起,本县试验、示范了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技术。棉花穴盘基质育苗是利用育苗基质、穴盘等提前进行无土化育苗,既适合中小拱棚规模化、工厂化育苗,也适合农民在房前屋后进行育苗。管理简化,劳动强度轻,节省杂交棉种子和地膜,减少病虫害防治次数和用药量,省工、省力、节本、环保,还能缓解劳力、水源矛盾。  相似文献   

11.
棉花轻简化穴盘育苗移栽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棉花工厂化育苗、人工或机械化移栽技术,具有轻型简化,省种、省工、省力、省时、省地和苗床成苗率高、移栽成活率高和高产等"三高五省"的效果,成功地接替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文中对这一技术在赣北棉区的应用程度、技术保障、市场需求和效益分析方面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表明该技术在赣北棉区的普及应用将有利于棉花产业的节本增收,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在东台地区的应用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是棉花种植史上的一场种苗革命,打破了几十年来营养钵育苗移栽的栽培体系,使棉花育苗移栽成为一件简单、快速、省时、省工、节本的栽培方式,为棉花栽培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但它仍具有一定的风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2003年本市唐洋镇心红村从河南引进无土育苗棉苗0.07hm2地进行试验种植。2004年唐洋轧花厂引进该项技术进行育苗,示范面积266.7hm2,2005年南京红太阳集团与本市春花种业合作在*港镇鱼舍村继续进行棉花工厂化无土育苗项目开发,示范面积100hm2,主要集中在*港镇,该镇属沿海植棉区,地广人稀,劳力较紧,土壤属沙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无土育苗和营养钵育苗移栽试验比较,可以看出,同期同密度移栽的营养钵育苗明显强于无土育苗,同密度无土育苗第1批移栽明显强于第2批移栽,而同期移栽的不同密度无土育苗之间,在适当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和效益有递增的趋势.建议江西省无土育苗移栽期应在5月10日前,移栽密度以2.7万株/hm2~3.0万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和完善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在丘陵红壤旱地的相关栽培技术措施,笔者于2013年在江西省都昌县的丘陵红壤旱地进行了连片0.8hm2棉花穴盘基质育苗移栽示范。结果表明:穴盘基质苗相比营养钵苗株型紧凑、叶枝少、果枝着生节位低、开花结铃集中、增产效果明显等优势。同时总结了相应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棉花无土育苗技术适应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第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形势,可以把棉农从进行繁忙的营养钵育苗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具有广阔的市场产业化前景,成为当前棉花产业界研究推广应用的热点,涌现出了多种生产经营方式,红太阳集团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其主要特点是使用了育苗盘播种,在管理中,根据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专利营养液A剂,在适于移栽时,取苗后用专利促根剂R剂醮根处理。  相似文献   

16.
苏沿海棉花无土育苗栽培技术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射阳县是全国重点产棉县之一。应用20多年的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及其配套栽培技术为射阳县棉花增产增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繁重的棉花营养钵育苗已成了影响棉花发展的瓶颈。通过调查考察棉花无土育苗、移栽的轻简栽培技术,十分符合棉花生产发展方向。对此,作者对该项技术进行了认真实践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棉花育苗技术是新疆耕作栽培的一项新技术。但在生产中移栽苗往往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病害、机力作业、日光强度、操作不当等因素影响,移栽后形成僵苗,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形成生产风险。目前常使用的育苗方式有水浮育苗、穴盘育苗、裸根育苗、营养钵育苗。在育苗和移栽过程中,  相似文献   

18.
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麦棉花套栽种植模式为对照,设置麦棉两熟不同种植方式,在大田试验条件下,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方式的棉花产量和两熟效益。结果表明,传统的营养钵育苗麦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均最高;走后基质育苗移栽棉产量和效益低于套栽棉,但略高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麦后中熟直播棉产量和效益均最低,走后早熟直播棉产量与走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相当、但效益与营养钵育苗走套移栽棉相当。在当前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及劳动力成本逐年攀升的形势下,走棉套栽种植方式必将会被生产淘汰,麦后棉适宜于机械化与轻简化,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棉花苗期病害防治好坏,直接关系到棉花生长以及产量。特别是遇上连续阴雨、湿度过大的天气时,棉苗立枯病的发生尤其严重。我们结合3年棉花无土育苗实践,2007年在大棚棉花无土育苗进行了几种药剂对棉苗立枯病防治的对比试验。1基本情况试验于2007年在湖北黄梅县农科所棉花无土育苗大棚内进行,时间在3月23日-4月25日,供试棉花品种为“南抗9号”F1(南京红太阳种业提供),大棚内温度控制在10~35℃,湿度根据育苗需要控制在20%~90%之间,棉子在育苗盘(33cm×55cm,176穴)内播种,播后覆盖2cm厚蛭石。供试药剂:(1)20%甲基立枯磷EC(安徽天洋农化有限…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九江市的主要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5.7万hm2左右、总产皮棉6.75万t以上,分别约占全省总量的2/3和4/5。95%的棉田是棉花→油菜两熟,且基本上是油后棉。为了获得油棉两熟双丰收,在茬口时空处理上全面推广了棉花营养钵育苗与油菜常规育苗双移栽技术。然而,随着近年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用工多、强度大与劳动力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为了解决这一矛盾,2005年本市在全省率先从江苏红太阳集团引进棉花“无土育苗、无钵移栽”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1示范概况1.1地点与面积。示范分布在彭泽、湖口、永修、九江、都昌及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