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物育种信息》2005,(12):17-18
2005年7月23日,天水市航天育种研究所商新科技示范园正式成立,并于当日举行了航天蔬菜新品种鉴定会。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各位育种专家和学者对该示范园近期培育的“航遗2号番茄”、“航椒3号辣椒”和“航豇2号豇豆”3种新品种蔬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全部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2.
《种子世界》2006,(11):51-51
2006年9月9日15:00,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主要用于航天育种试验和研究。“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出了关键步伐。  相似文献   

3.
航椒3号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经过太空诱变处理、日光温室加代选育而成的辣椒一代杂种,具有极早熟、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优良特性,保护地、露地均可种植,保护地早春茬种植最好。2005年航椒3号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现已示范推广到甘肃、陕西、北京、山东、四川、浙江等18个省、市。  相似文献   

4.
浩瀚的太空正在成为中国科学家水稻育种基地。迄今我国已有7个航天育种育出的水稻新品种通过省级审定;特优航1号和Ⅱ优航1号今年已进入全国生产试验,推广面积逾百万亩。  相似文献   

5.
谢超有 《种子科技》2006,24(3):59-60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是由全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家、福建省农科院院长谢华安研究员利用航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感温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5007)。2002年由广西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1号是航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感温型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0~2001年在福建省参加区试及大田生产试验,表现良好。200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7.
《种业导刊》2010,(7):34-34
2010年中国航天育种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培育的5个航天育种新品种,通过了甘肃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目前,中国航天育种新品种达到60个,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据中国农业部门统计,中国航天农作物新品种已经累计推广240万hm2,增产粮食13亿kg,创直接经济效益21亿元。  相似文献   

8.
下月花事     
《中国花卉盆景》2005,(11):34-35
别具韵味的组合盆景;英培育出含不饱和脂肪酸保健蔬菜水芹;美发明培育蓝玫瑰技术;“陇上花圃”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甘肃最大林木种苗繁育中心正式建成;西部第一个航天育种基地3种“航天菜”通过国家级专家鉴定。  相似文献   

9.
航椒2号及其大棚长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椒2号是中国西部航天育种基地经过太空诱变处理、日光温室加代选育而成的长羊角椒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了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航椒2号具有早中熟、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优良特性,特别是商品性突出、风味优良,深受市场欢迎,价格高于普通辣椒20%以上。近几年对其进行了露地、大棚、日光温室等不同方式的栽培试验研究,因其耐低温弱光和高温干旱,连续结果能力强,不易早衰,  相似文献   

10.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企业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独家生产、经营的航天育种水稻新品种Ⅱ优航2号“百亩示范片”,在福建省通过专家组验收,平均单位产量为13305kg/hm^2,达到了超级稻的标准水平。Ⅱ优航2号是通过卫星搭载进行空间诱变方法选育而成的航天超级稻,2007年通过国家审定,被农业部列为第二批超级稻品种。该品种适宜在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作中稻栽培,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郑伟 《中国种业》2015,(3):67-67
<正>近些年来,随着航天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农作物航天育种也随之得到了发展。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一直致力于大豆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工作,并于2003年和2006年进行了2次大豆航天搭载试验,对大豆航天育种理论与技术进行探讨,经过多年地面连续选择,育成了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65号,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推广前景广阔。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1品种来源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2001年以合航93-  相似文献   

12.
《种子世界》2006,(11):24-24
随着“神六”载人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市场上出现许多贴着“太空”、“航天”标签的农业种子,说种植“航天种子”可以增产增收。日前,有关农业专家提醒,要科学地看待航天育种,不要神化和迷信,更不能乱贴“太空”标签。农业专家介绍,航天育种是指将植物种子搭载于返回式航天器,利用空间磁场、失重、辐射等环境因素,使种子基因发生突变,在返回地面后,通过育种专家的精心培育从中挖掘优良丰产新品种,从而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正>航天育种,又称航天生物育种,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农业育种技术等多门类技术交叉综合的新兴技术,也是培育优良生物品种的生物学技术。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生物农业产业,航天育种是其产业高端。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依托陕西航天工业雄厚的综合实力和坚实的发展基础,充分发挥航天科技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领作用,构建了从太空到地面一体化的产业体系。2008年兴建的西安航天基地航天育种科技产  相似文献   

14.
航天育成的“Ⅰ优航1号”11日在福建省尤溪县实现了再生季521.4kg/667m^2的高产水平。至此,该品种水稻创造了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全年单产  相似文献   

15.
《种子世界》2007,(4):62-62
一束特殊的甜高梁和一份粗大的秆茎,在北京揭开神秘面纱,这就是被列为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并搭载中国实验八号卫星进行航天基因诱导育种的“绿醇源”甜高梁。至此,利用贫瘠、盐碱土地实现种植的能源农业——甜高梁工程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全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宝树 《种子世界》2011,(11):45-46
冬小麦航麦二号是石家庄大农航天育种研究中心运用航天育种技术——太空诱变育种选育的冬小麦品种,2009年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9001。航天育种也称为太空诱变育种,是利用返回式卫星、飞船等航天器,将作物种子载入太空,利用太空微重、加重离子,多种宇宙射线,大交变磁场和短期过载等因素,诱变作物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经地面选育出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1.加强航天育种,追踪国际发展趋势,提高我国作物育种水平。作物品种关系到农产品的数量、质量问题,关系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农业竞争力等问题,品种始终是农业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8.
魏超  邓敏 《种子世界》2013,(7):49-50
大豆品种克山一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用(黑河18×绥农14号)F1为基础材料卫星搭载,经过航天诱变育种而成。2009年由品系代号为克航辐05-829的太空大豆,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克山一号,产量2700kg/hm2左右。克山一号可减少大豆重迎茬带来的为害,是高产创新的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9.
《作物育种信息》2006,(4):18-18
航恢七号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利用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将特籼占13纯系干种子经我国返回式卫星搭载15天后,从地面种植的诱变后代群体中筛选、测恢,选育而成的优良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农艺经济性状好、恢复力强、恢复谱广、配合力好等特点。用培矮64S、N9s,N39S等3个两系不育系和华A、粤特A、天丰A、特A、秋A、美A、博A等12个三系不育系与航恢七号进行测交。  相似文献   

20.
航天育种较选择育种、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育种方法,属新兴的育种技术。自2003年10月“神舟五号”搭载作物种子等以来,人们对此议论增多。现根据我们所掌握的相关情况及近年来的实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