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黄胫丝羽鸡新品系生长曲线的拟合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黄胫丝羽鸡新品系0-12周龄体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黄胫丝羽鸡的生长曲线(公鸡:R2=0.998 28,母鸡:R2=0.995 57).10.14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公鸡的生长转折点,10.16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母鸡的生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黄胫丝羽鸡新品系0~12周龄体重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Logistic曲线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黄胫丝羽鸡的生长曲线(公鸡:R2=O.99828,母鸡:R2=0.99557)。10.14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公鸡的生长转折点,10.16周是黄胫丝羽鸡新品系母鸡的生长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百宜黑羽鸡外貌特征及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选育中的1,2世代百宜黑羽鸡的外貌特征、生长性能两个方面对百宜黑羽鸡的部分特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百宜黑羽鸡具有全黑羽带墨绿色(脚、胫、喙、耳毛为黑色),体形中等,肤白色。2周龄时公母均出现日增重率先升后降,分别由0.048%和0.48%上升到41.72%和37.79%,接着又下降到5.69%和5.06%。百宜母鸡的生长曲线从10周龄开始与公鸡的生长曲线分离,17周龄后母鸡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公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快羽和慢羽麒麟鸡生长发育规律,评估其作为培育自别雌雄配套系遗传素材的价值,挖掘并利用该地方遗传资源。【方法】分别采用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 3种模型拟合分析麒麟鸡快羽系和慢羽系1~19周龄生长发育规律,探究其合适的生长模型。【结果】对于公鸡,快羽和慢羽公鸡体重仅在第1周龄差异显著(0.012分别为0.999和0.993,慢羽系公、母鸡体重的拟合优度R2均为0.994。快、慢羽系鸡的龙骨长和胫围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Bertalanffy模型,快羽系鸡胫长的最优模型是Logistic,慢羽系鸡的胫长的最优生长模型是Gompertz。【...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羽速基因对坝上长尾鸡育成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39只坝上长尾鸡(快羽公鸡59只,快羽母鸡60只,慢羽公鸡62只,慢羽母鸡58只)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快慢羽公鸡间8~20周体重、体斜长、胫围、胸宽、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慢羽母鸡间8~20周胫围、胸深、胫长,8周、20周耻骨间距,20周胸角差异不显著;快羽母鸡10周、14周体重,10~16周胸宽与骨盆宽,10~20周体斜长与龙骨长显著大于慢羽母鸡。在育成前期快羽鸡生长较快,而育成期后期慢羽鸡生长较快,快慢羽鸡生长发育时间的差异并不影响成年后鸡的体重与体型。  相似文献   

6.
武定鸡快慢羽纯系选育及自别雌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2年根据武定鸡农大Ⅰ系26个父系家系6批出壳雏鸡2013只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的生长特点,将该鸡种初生雏鸡羽型分为:快羽-型、慢羽四型.表型慢羽个体占13.26%,快羽个体占86.74%,K(慢)、k(快)基因频率分别为0.0698和0.9302,经基因型测交和纯繁扩群.基本育成武定鸡快、慢羽两个纯系.用两系配套繁殖或用该鸡种的慢羽母鸡同红布罗快羽公鸡杂交,其雏鸡羽速自别雌雄的准确率平均为98.57%.  相似文献   

7.
根据羽毛伴性遗传的理论,在科新903褐壳蛋鸡配套系选育过程中,为了培育父母代鸡在初生雏时,根据主翼羽和覆主翼羽生长的相对长度自别雌雄,将父本父系A 系和母本父系C 系培育成纯合快羽基因型纯系,将父本母系B 系和母本母系D 系培育成纯合慢羽基因型纯系。用A 系公鸡与B 系母鸡交配,用C 系公鸡与D 系母鸡交配,产生的子一代即父母代,可根据快慢羽自别雌雄,快羽为母鸡,慢羽为公鸡。纯系繁殖羽速类型的准确率达99%以上。生产父母代羽速鉴别雌雄的准确率达98%以上。鉴别速度快,准确率高,不损伤鸡体,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金陵黄鸡     
金陵黄鸡属肉用型配套系,2009年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配套系)审定. 品种特性:金陵黄鸡第一父本为性连锁矮小型,父母代母鸡为矮小型,具有耗料省、饲养成本较低的特点. 体型外貌:公鸡颈羽金黄色,尾羽黑色有金属光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红黄色或深黄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皆呈黄色;冠大,胫细长.母鸡颈羽、主翼羽、背羽、鞍羽、腹羽均为黄色或深黄色,尾羽尾部黑色;冠、肉垂、耳叶鲜红色,喙、胫、皮肤黄色,胫细长.  相似文献   

9.
对安义瓦灰鸡进行了快羽和慢羽纯系的选育研究,其快羽、慢羽纯系配套后代的自别雌雄准确率达94.96%以上。探讨了羽速基因对安义瓦灰鸡产蛋性能、蛋品质、早期生长速度、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5~6周龄慢羽鸡的平均体重显著大于快羽鸡;快羽公鸡的头重极显著地大于慢羽公鸡,慢羽母鸡的半净膛重和脚重均显著地大于快羽母鸡;快羽纯系的62周龄产蛋量极显著地低于慢羽纯系;其他性能在快羽、慢羽纯系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贵妃公鸡×麒麟母鸡的F1代)的肉用性能特点,为进一步保种选育及开发利用贵妃鸡与麒麟鸡奠定基础.[方法]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饲养的14周龄贵妃鸡、麒麟鸡及其杂交鸡各12羽(公母各半),测定其体尺性状、屠宰性能和部分肉品质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饲养至14周龄时,除龙骨长外,体斜长、胫长、胫围等3个体尺性状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麒麟鸡与贵妃鸡差异显著(P<0.05,下同).在屠宰性能方面,各指标均表现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且不同性别间的对比均是公鸡的各项指标高于母鸡.3种鸡的胸肌、腿肌肉色[红度值(a)、黄度值(b)、亮度值(L)]、pH、剪切力和失水率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各项肌肉品质指标,其肌肉品质排序为:麒麟鸡>杂交鸡>贵妃鸡.[结论]以贵妃公鸡与麒麟母鸡杂交获得的F1代在生产性能上能够部分改善贵妃鸡体型过小及麒麟鸡腹脂高、肌肉嫩度差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11.
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4%,平均体重显著上升6.84%、饲料转化率显著上升7.2%(P<0.05);日粮赖氨酸水平增加0.2%,体重呈二次曲线变化,饲料转化率显著提高4.9%(P<0.05)。2)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增加,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值上升,即嫩度极显著下降55%(P<0.01);低蛋白质水平下随赖氨酸水平增加0.2%,宰后45 min的胸、腿肌pH显著下降4.1%、3.8%(P<0.05)。这表明生长速度与肌肉品质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皖南三黄鸡若干种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皖南三黄鸡的外貌、体型、生长发育规律、产蛋性能和蛋的质量等若干种质特性进行了初步测定和研究。结果表明:皖南三黄鸡外观呈现三黄特征(黄羽、黄肤、黄胫)、体态结构匀称;皖南三黄鸡早期生长速度较慢,生长速度高峰在6周龄前后,12周龄后公母鸡相对生长速度均显著较低;公、母鸡增重速度差异显著,40周龄成年皖南三黄鸡公、母鸡平均体重分别为1 657.8 g和1 498.5 g。公鸡5-6月龄达到性成熟,母鸡180日龄左右开产,年产蛋130-160枚,高峰期平均产蛋率为73.5%,年平均产蛋率为48.4%;平均蛋重为53 g,蛋壳黄褐色、较厚,蛋黄色泽较深;种蛋平均受精率为94.8%,受精蛋的平均孵化率为87.5%。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性能及其对南疆棉花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普通PE地膜为对照(CK),通过小区控制性试验研究了4种生物降解地膜天壮1号(T1)、天壮2号(T2)、金发(JF)和巴斯夫(BSF)的降解率及其对棉田土壤水分状况、干物质积累与产量构成、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降解地膜降解率表现为T2 > T1 > JF > BSF,至生育期结束,仅T2进入全降解期,其余3种地膜仍处于破碎期。BSF覆盖下耕层土壤含水率稳定性较强,蕾期、花期土壤平均含水率分别较PE地膜高17.9%和18.5%,而T2处理降解过早,土壤水分快速蒸发,深层水耗严重,干物质积累量减少。JF处理进入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最晚(覆膜后78 d),单株结铃数和单铃质量分别低于PE处理1.69个和0.14 g,导致减产40.82%。T1覆盖下棉田土壤水分含量、吐絮期生殖器官占比、籽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PE处理相比均无显著下降。研究表明,T1地膜在南疆棉区应用可以保持较好的水分,确保产量不下降的同时有效降低残膜污染。  相似文献   

14.
采用密闭室法测定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双季稻田氨挥发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双季稻田氨挥发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节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JF处理)的水稻产量与全肥型有机无机结合农业施肥处理(OM处理)和单施无机肥(NPK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单施化学氮钾肥(NK处理)的产量;双季稻氮素农学利用率(NUEA)以JF处理的最高,早稻和晚稻分别为17.4和8.9 kg.kg-1,显著高于NK处理;双季稻氨挥发累积量以OM处理最高(86.2 kg.hm-2),NK处理次之(78.2 kg.hm-2),显著高于JF处理(60.7 kg.hm-2);氨挥发速率主要受田面水NH4+-N质量浓度的影响。由于气温和降雨的影响,施早稻分蘖肥后氨挥发速率显著高于施基肥后的,而施晚稻基肥和分蘖肥后的没有差异。因此,JF处理在稳定产量的基础上,能够减少氨挥发量,并且提高了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含量。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19头长梅杂种母猪(长白猪×梅山猪)和18头汉梅杂种母猪(汉普夏猪 ×梅山猪)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长梅和汉梅母猪的发情征兆不及地方猪种 明显.长梅和汉梅母猪发情持续期为4天左右,性欲维持2天左右;初配和第二 胎发情配种,情期受胎率分别为93.2%和97.l%;头胎和第二胎,窝平产仔数 分别为11.9头和14.3头,活产仔数分别为7.6头和13.4头; 40日龄断奶窝重分 别为58.00kg和103.02kg。梅山二元杂种母猪保持了梅山猪的高繁殖力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改良后的上海黄籽白菜型地方种为母本,与引自澳大利亚的黄籽双低品种Jumbeck杂交,成功地选育出了高产、优质、多抗、早熟的白菜型油菜新品种扬油三号。试验试种结果表明:该品种产量高,一般产量可达1875~2250kg/hm2。品质优,芥酸、硫甙含量分别为0.24%和29.14μmol/g,符合国家双低标准。熟期早,在扬州常年于5月15~18日成熟,适宜作棉花前茬、单季水稻秧池田和场基地种植。抗逆性强,抗(耐)病性、抗倒性均好于对照扬油二号。在选育方法上,采用先高产后优质的技术路线,低世代注重产量、熟期、抗性等性状的选择,以自由授粉为主,入选单株较多,保证优质基因不丢失,高世代通过测定获得双低材料,再经几代的混合选择,逐步稳定。  相似文献   

17.
以皖江黄鸡父系(HA系)、母本父系(HB1和HB2系)以及母本母系(HC1和HC2系)共5个品系为材料,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杂交组合试验,为配套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代鸡繁殖性能较好的杂交组合是HB2(♂)×HC1(♀)和HB1(♂)×HC2(♀),HA(♂)×[(HB2(♂)×HC1(♀)]杂交组合的商品代鸡在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率方面最具有优势,且商品代鸡三黄特征明显,胫长适中,符合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同基质、不同生长促进剂以及不同处理方式,研究武夷四照花的扦插技术。结果表明:(1)1年生枝条的扦插生根率明显高于多年生枝条的生根率,可提高40%~50%;(2)8种扦插基质中蛭石效果最好,其次是黄沙;(3)不同生根促进剂对武夷四照花的扦插生根率影响差异显著,最佳处理组合为ABT生根液,浓度100 mg·L-1,处理时间30 min,扦插生根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豁眼鹅是我国著名的白鹅品种,其1日龄雏鹅往往呈现黄色或淡黄色。然而,笔者在进行豁眼鹅纯系继代选育过程中,发现自由交配群体的后代中有20%雏鹅个体绒羽呈现浅褐色,且公母比例差别明显(公母比例接近1﹕3),推测豁眼鹅群体白羽性状存在伴性遗传可能。以雏鹅期浅褐色公鹅和黄色母鹅为亲本,利用杂交试验,检验雏鹅绒羽表型的情况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从而揭示鹅羽色性状的遗传方式。为此开展鹅的羽色性状遗传规律及机制研究,以期对鹅新品种或品系的培育以及鹅羽色自别雌雄配套系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选用40只豁眼鹅公鹅和200只豁眼鹅母鹅为亲本,组建随机交配群产生豁眼鹅纯系G1代,观察G1代中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4只浅褐色豁眼鹅公鹅和20只黄色豁眼鹅母鹅为亲本,杂交产生F1代,观察其1日龄雏鹅中黄色绒羽和浅褐色绒羽表型的表现和分离比例。【结果】 ①在豁眼鹅随机交配G1代中,浅褐色绒羽表型个体的比例为19.5%。其中,公母雏之间浅褐色个体占比差别比较大,公雏中浅褐色的比例在10%左右,而母雏有30%左右的个体呈现浅褐色。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绒羽颜色性状等位基因频率计算如下,母雏中浅褐色个体的比例就是豁眼鹅群体中绒羽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试验中29.8%的母雏个体是呈现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同时,公雏中浅褐色个体比例的开方也能计算出豁眼鹅群体中浅褐色等位基因的频率,本例中,10%的公雏是浅褐色,所以该等位基因的频率约为0.3左右,同母雏计算所得基因频率比较接近。相应的,绒羽黄色等位基因频率则为0.7左右。②杂交F1中,黄羽81只,占50%;浅褐色79只,占50%。且黄羽全为公雏,浅褐色羽全是母雏。结果表明,浅褐色性状呈伴性遗传;已研究证实,银色羽(S*S)和不完全白化(S*AL)是位于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完全白化基因AL对银色羽基因S为隐性。因此,根据杂交试验结果,可以初步判断浅褐色和黄色是由一个基因座的复等位基因所决定的结果,且浅褐色对于黄色性状呈隐性遗传。【结论】 本试验通过羽色性状选配杂交和随机交配试验,分析了豁眼鹅1日龄雏鹅绒羽颜色表型的分离情况,结果表明:(1)浅褐色绒羽性状相对黄色绒羽性状为隐性遗传;(2)豁眼鹅雏鹅绒羽浅褐色/黄色性状呈伴性遗传;(3)豁眼鹅雏鹅绒羽颜色性状主要为Z染色体银色羽基因座控制,控制该基因座的等位基因存在变异位点与相应表型关联。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室内盆栽试验,在4 kg铜尾矿中分别加入腐熟鸡粪0、8、16、32 g,记作JF0(CK)、JFB、JF16、JF32处理方式.研究不同比例腐熟鸡粪改良铜尾矿后对菊科植物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生长和尾矿基质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尾矿基质中添加鸡粪改良后,植物株高、冠幅、叶长、叶宽、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植物体总磷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植物根长也有增加.随着串叶松香草的生长,尾矿基质中总氮、总磷含量增加,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pH值和有效态Cu、Zn含量有所降低,土壤微生物量C、脲酶和脱氢酶活性提高.相关分析表明,尾矿基质中铵态氮含量与植物叶长、茎叶生物量、茎叶总氮呈显著正相关(P<0.05),有效磷含量与植物株高、冠幅、叶长、叶宽、茎叶生物量、根系生物量、茎叶总磷、根系总磷(P<0.01)和土壤脱氢酶活性(P<0.05)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磷含量与植物冠幅、叶长、叶宽、茎叶生物量、茎叶总磷、根系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分析表明,串叶松香草在铜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鸡粪改良效果较好,JF16处理方式较为妥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