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农艺性状指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株高、主茎粗、株幅以及分枝数。结果表明,覆膜和全施基肥能提高株高、主茎粗、株幅以及分枝数,在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情况下,合理的密度能使植株的营养生长大幅度提高,增加光合产物,为地下部分的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即在密度为50 000株/hm2、覆膜和施用基肥的条件下,马铃薯生长最为旺盛,营养器官达到最大,光合作用的产能也达到最大,可为地下块茎的生长提供最大的营养保证。  相似文献   

2.
西吉县属干旱半干旱区,年降雨量在380 mm左右,地下水储量较低。合理应用自然降雨、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是马铃薯稳产高产的根本途径。为明确适宜西吉县旱作马铃薯最优种植模式,开展了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机械化起垄地膜覆盖栽培和机械化起垄覆膜集雨垄沟双行栽培均表现高产、大中薯所占比例大,为最优栽培模式,应在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产量和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行马铃薯栽培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在7.5万~9.0万穴/hm2,植株长势、抗逆性表现好,产量高,适宜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5.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小燕  甘果 《吉林农业》2010,(9):100-100
文章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马铃薯不同垄高栽培模式下马铃薯产量以及商品性表现,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垄高达到20cm时(处理4)产量最高,达24387.15kg/hm2,而马铃薯商品性表现最好的是垄高14cm时(处理3)小区大薯数和大薯率分别为70个和11.69%。总之,无论产量还是马铃薯商品性表现处理3和处理4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烤烟不同栽培模式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方法]通过分析在相同生态条件下,采用2种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的栽培模式,K326、云烟87 2个品种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表现,总结出不同栽培模式对烤烟特性的影响。[结果]云烟87品种综合表现优于K326品种,栽培模式Ⅰ较栽培模式Ⅱ更加适宜当地烤烟的生态条件。[结论]该研究为培育和发展特色烟叶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生长调节剂(矮壮素、叶面宝、喷施宝)喷施马铃薯植株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推广广西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晚熟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对照)3种栽培模式,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的水含量、容重、孔隙度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观察测定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马铃薯发棵期的叶片生理指标和成熟期的块茎品质.[结果]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均可提高土壤水含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例,同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黑膜覆盖模式可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和大薯质量(P<0.05,下同),降低青头薯质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其商品薯率和产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分别极显著提高11.26%和26.67%(P<0.01).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块茎干物质、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黑膜覆盖模式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块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结论]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以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的效果较优,适合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有文 《乡村科技》2023,(16):80-82
为促进马铃薯产量不断提升,开展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种植试验。试验共设置5种栽培方式,包括垄作式、沟渠式、条带式、苗钵式、C-槽式,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沟渠式栽培方式下,马铃薯在各时期的株高均最大,马铃薯单株主茎数、单株块茎数均显著高于对照,马铃薯的大薯率、中薯率最大,小薯率最小,产量最大;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中后期、成熟期,茎的干物质分配率以沟渠式栽培方式最大。由此可见,沟渠式栽培方式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进行马铃薯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植株习性、产量表现各有不同。从叶色看,齐苗期青淡,发棵期绿色,收获期褪黄,各处理差异不大;各处理株高33~53 cm,单株薯数4.4~5.3条,产量21 375.38~32 774.77 kg/hm2。研究认为,用肥处理区马铃薯部分过早黄叶,出现斑枯,经分析,原因之一表现在缺钾。因此,马铃薯生长中后期应及时补充钾。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不同覆盖厚度、不同栽培密度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摸索不同厚度、不同栽培密度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找出最佳覆盖厚度和栽培密度,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脱毒马铃薯各种栽培模式和不同品种对比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本地区生产实际的栽培模式和能够替代当地当家品种的新品种.为今后脱毒马铃薯走向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品种中,均以旱作覆膜栽培(HF)产量最高,与水作覆膜栽培(SF)、旱作不覆膜栽培(HBF)、常规栽培(CK)的差异达显著水平.超级杂交稻组合88S/1128不同栽培模式产量从高至低的顺序为:HF>SF>HBF>CK.优质常规稻湘晚籼17号产量从高至低的顺序为:HF>HBF>SF>CK.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是HF产量高的主要因素;两个品种均表现HF干物质积累、单株分蘖数、叶面积指数和SPAD显著高于CK、SF和HBF,但HF、SF和HBF株高不如CK.  相似文献   

14.
不同种植模式对稻田冬种马铃薯产量及商品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鲁引1号、津引8号、粤引8538、中薯3号和荷兰7号等马铃薯品种进行常规栽培、微喷灌栽培、半免耕栽培、免耕栽培等4种不同种植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鲁引1号常规栽培、津引8号微喷灌栽培、荷兰7号常规栽培和粤引8538免耕栽培等模式均具有稳定的产量构成因子而值得推广应用,其中粤引8538免耕栽培每667 m2理论产量可达3 578 kg,是恩平市稻田冬种马铃薯最具发展潜力和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马铃薯不同播种密度的产量效应,并建立播种密度和马铃薯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以确定兴佳2号的适宜播种密度。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为6.395万株/hm2时,马铃薯产量达到最大,为33.607 t/hm2。综合考虑各生产因素,建议马铃薯适宜播种密度为6.0万~6.8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的起垄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行起垄、垄高30 cm的种植方式经济性状和产量明显优于其他3种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马铃薯原原种适宜的栽培基质。[方法]以马铃薯品种蓉紫芋5号脱毒试管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计6种基质类型,分析不同栽培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性状和经济参数的影响。[结果]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可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效益,其次是椰糠+营养土=1∶1的基质。[结论]以椰糠作为栽培基质用于马铃薯原原种生产最佳,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生育期的影响。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种植密度、施肥方式及覆膜下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的异同。结果:覆膜能够使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提前,同时,覆膜使生育期缩短,而露地较覆膜模式使植株生长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延迟,使生育期延长。由此分析,由于覆膜能够提高地温,较高的地温可以促使植株迅速生长,提早进入生殖生长期,加快完成其生命周期。而密度与施肥方式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小。结论:在早春干旱,温度较低的山区可以用覆膜的栽培方式解决出苗率低,生长缓慢的实际问题,这在指导大田生产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油菜大面积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栽培方式对经济性状影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谷林套种栽培方式具有稳产、增效、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的优势,今后在油菜生产上可因地制宜推广谷林套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2013年冬季在北流市新荣镇扶中村开展了冬种马铃薯免耕稻草覆盖栽培与常规翻耕栽培2种不同栽培模式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的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在相同的肥水管理下,以免耕稻草覆盖栽培模式的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克新18、费乌瑞它的产量分别为30 733、32 533 kg/hm2,增收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