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滇池高背鲫的生物学及其移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庆义 《齐鲁渔业》1994,11(4):21-23
研究了滇池高背鲫的生物学及移植效果。安徽省花园湖3年共移植鱼种2万尾、夏花209万尾,1989年便形成庞大种群。3年共产高背鲫22.13万公斤,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山东湖泊如能移植,3-5年即可见效。  相似文献   

2.
一、亲鱼培育1.亲鱼的越冬培育冬季当水温在20℃以上时,亲鱼能正常摄食,必须投放饲料,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2%~3%。饲料以蛋白质30%左右的人工颗粒饲料为主,每隔2~3天还喂谷芽和青菜各1次(约占鱼体重的1%左右)。当水温降至18~20℃时投喂量可减少到鱼体重的1%左右。水温在17℃以下时可不喂饲料。越冬期间亲鱼池如水质污浊可在天晴、阳光充足的天气里换一半水或三分之一原池水,若无晴天而水质又污浊,可每亩平均水深1.0米用0.5千克明矾溶水全池泼洒,也可起到一定的净水作用。2.亲鱼产前的强化培育当…  相似文献   

3.
4.
红鲫(R6dCrUCisnCSrp),是鲫的一个变种,具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因其体色鲜艳耐低氧,适温广,生长快而备受人们的青盯在观赏鱼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途。为了探讨红鲫的繁殖技术,我们于1997年5月在们北省淡水养殖试验示范场进行了该鱼的繁速试验.现将试验报告如下:一、雌雄些别与亲鱼选择红鲫雌雄亲鱼鉴别在繁殖季节很容易;雄性亲鱼田鳍第l~Zff条上缘有向后倾翻的锯状齿,用手横摸有出手感,这些锯状齿生成后不会消失。尾柄较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雌性亲鱼胸给光滑,政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肛门红肿充血.尾柄较短。…  相似文献   

5.
鲶鱼(Silurus asotus)属鲶形目、鲶科、鲶属,是我国常见的经济鱼类。鲶鱼在我国分布广泛,属适应性强,偏肉食性的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肌肉刺少,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市场潜力很大,现已成了热门养殖鱼类之一。在自然界中,北方鲶鱼的繁殖时间为5~6月,当年生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属鲤形目,鲤科,鳊鲂亚科,为长江中下游湖泊特有的草食性鱼类。随着池塘养鱼的发展,人们对其苗种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由于其产卵季节比鲤鱼稍迟,在长江流域产卵季节为4~6月,在北方地区其产卵季节为7月上旬。为解决北方地区团头鲂鱼苗、鱼种生长期短,规格过小等问题:一是从南方购买水花或乌仔,但越冬成活率较低;二是在本地培育团头鲂亲鱼,利用电厂余热水、地热水和温室以及塑料大棚等方式提早亲鱼培育时间,使之提早产卵,进行人工繁殖。为了满足哈尔滨地区对团头鲂鱼苗的需要,2001年我们在哈尔滨市鱼苗场进行了利…  相似文献   

7.
青鱼因其生长快、个体大、疾病少、肉质鲜嫩、经济价值高而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青鱼养殖面积有所扩大,其苗种需求逐年增加。但青鱼繁殖与鲢、鳙、草鱼比较,技术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笔者结合武汉市滠口渔场自1991年建立青鱼原种场以来的生产实践,探索了青鱼苗种繁殖技术,特撰此文,旨在为青鱼原种繁殖和生产发展提供参考。1 原种的引进、培育与选择1.1 原种引进家鱼经过近40年的人工繁殖,由于近亲繁殖等原因,其个体趋小、性成熟提前、生长速度下降、抗病力降低,商品生产性能远不如其原产地长江等…  相似文献   

8.
银皖鲫是以方正银鲫作母本,草鱼作父本,在适宜的温度下,经人工催产、受精和孵化,繁殖出的异源精子雌核发育的子代,亲鱼催产率100%。  相似文献   

9.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振东 《内陆水产》1996,22(4):15-16
团头鲂的繁殖技术团头鲂(武昌鱼)在5月中下旬,水温22—26℃时,是人工繁殖的最佳时机。当亲鱼已达性成熟,气候比较稳定时,应对团头鲂亲鱼开始减食,抓住时机进行催产,催产前一天予以停食。一、亲鱼的选择1.亲缘关系的选择由于团头鲂的人工繁殖其亲本是有限群...  相似文献   

10.
杂交条纹鲈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条纹鲈是由条纹鲈(Moronsaxatilis)与白鲈(M、Chrysops)杂交而成,其形态介于两个亲本之间。杂交条纹鲈能生活于溪流、大型水库、湖泊以及池塘,主要生活在自然水域的中上层。杂交条纹鲈适应性强,适温范围4~33℃,最适生长范围25~27℃。适宜盐度0~25‰,可耐的最高盐度35‰,在海水、淡水中均能生活。杂交条纹鲈可自然繁殖,繁殖水温为15~20℃,在池塘人工饲养条件下,性腺可发育至成熟,但不能在池塘中自然繁殖,也未见人工繁殖的详细报道。杂交条纹鲈为一垂钓、食用的名贵鱼类,为掌握杂交条纹鲈的繁殖技术,作者于199…  相似文献   

11.
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马来酸地欧酮(DOM)组成的混合催产剂对滇池金线鲃催产获得成功,单独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鲤鱼脑垂体(P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混合催产剂均催产失败。采取2次注射催产效果明显,第1次用2μg/kgLRH-A2催熟,第2次用8μg/kgLRH-A2+3mg/kgDOM+1000IU/kgHCG催产,能获得88.5%的催产率。催产成功后,采取遮光孵化,孵化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滇池虾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彭琼英 《水利渔业》2002,22(2):33-34
虾类1973年后是滇池主要渔获物。虾类中青虾、白虾为主要品种,资源量中白虾占83%,市场上白虾占70%。近年来滇池污染严重,虾类资源受到很大影响。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控制渔具渔法和红鳍鲌种群,加大对产卵期虾类的保护,改善滇池鱼类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3.
滇池虾类     
虾类1973年后是滇池的主要渔获物.虾类中青虾、白虾为主要品种,资源量中白虾占83%,市场上白虾占70%.近年来滇池污染严重,虾类资源受到很大影响.应加强基础研究工作,控制渔具渔法和红鳍鱼白种群,加大对产卵期虾类的保护,改善滇池鱼类区系组成.  相似文献   

14.
滇池平水期紫色非硫细菌的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得到高原深水湖泊中的微生物生态分布信息,运用统计学软件,在2002年平水期对滇池中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数量进行了数学分析。影响湖泊中PNSB数量分布的主要因子是地点和深度,SD、TN、TP、COD、BOD和Chl-a等环境因子对PNSB数量也有影响。各环境因子间也有相关性,对其进行了分析并计算出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一元回归方程,且通过逐步回归得出了一个模型。对滇池平水期PNSB的种群结构作了初步分析,优势种群为红假单胞菌属和红微菌属。  相似文献   

15.
滇池主要入湖河流水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滇池流域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修复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滇池4条主要入湖河流(盘龙江、宝象河、柴河、捞渔河)为研究对象,同时采集农田排污口5个、城市排污口5个、雨水3个共计13个水样,按照河流流经区的不同土地类型,共布设28个样点,对其水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结合流域土地利用类型,探讨了流域水化学特征对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表明,滇池流域4条主要入湖河流的pH值为6.50~7.77,均值为7.03;电导率(EC)为6.3~85.0 mS/m,均值为33.0 mS/m;总溶解固体(TDS)为40~540 mg/L,均值为210 mg/L,空间上均表现出沿河流自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4条主要入湖河水中阳离子以Ca~(2+)为主,占主要阳离子的65%,阴离子则以HCO~-_3为主,占主要阴离子的84%,入湖河流的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2+)型;河道径流主要离子浓度均表现为自上游向下游增加的趋势。Ca~(2+)、Mg~(2+)和HCO~-_3主要指示了研究区地质条件对水环境的作用,K~+、NO~-_3、SO■主要指示了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影响,Na~+、Cl~-主要指示城市生活污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滇池非封闭围隔水体底栖动物的监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昆明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中,非封闭围隔水体试验区马村湾、海东湾底栖动物1年的定量、定性监测结果。调查中共采到底栖动物27科、68种;定量采样点底栖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7198.11条/m^2,生物量为60.16g/m^2;分析了本底调查与监测调查中种类的消长、分布;评价了底栖动物与其它生物及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滇池水环境退化与区域内物种多样性的丧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论述了滇池草海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2.70(ShannonˉW iener Index)降到90年代的0.29;滇池外海在20世纪50年代末,湖水面积90%以上为海菜花群落、马来眼子菜群落等,70年代仅占20%弱,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生植物覆盖率不及3%;分析了藻类的种群优势度向着蓝藻种群优势度不断增加的方向发展,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增加,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物种结构趋向单一化,鱼类多样性指数由1957年的1.81降为1997年的0.11,滇池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由20世纪60年代的1.08降到90年代的0.67,认为滇池水环境退化与物种多样性丧失呈双向恶化效应,物种多样性重建是滇池生态恢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粘皮鯔鰕虎鱼Mugilogobius myxodermus在滇池水体的食物组成、摄食策略进行分析,初步探讨其对滇池饵料资源环境的适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其生态入侵策略积累基础资料。在东大河湿地公园湖滨带设5个采集点,2014年5月9-10日及10月10日进行了2次样品采集,分别采集到粘皮鯔鰕虎鱼17尾、130尾。滇池粘皮鯔鰕虎鱼5月份种群内以成熟个体为主,10月份转变为以幼鱼为主。粘皮鯔鰕虎鱼消化道共检出23种食物类型,主要有多种枝角类、桡足类、介形虫及摇蚊幼虫等。以出现频率评价,5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及蛹和介形虫,10月份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介形虫和摇蚊幼虫;以数量百分比评价,5月份较多的饵料种类为桡足类、尖额溞、摇蚊类幼虫和网纹溞,10月份较多的饵料种类为介形虫、桡足类和摇蚊幼虫、轮虫等。初步揭示粘皮鯔鰕虎鱼入侵早期种群具有喜好底栖食物的广食性特征,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其在滇池流域广阔生境中如何在不同时空尺度上针对不同的饵料基础所采取的摄食策略的差异,深入研究其在与先期入侵的近缘种的摄食竞争中如何取得生存机会。  相似文献   

19.
虹鳟鱼属鲱形目、鲑科。由于虹鳟鱼具有骨刺少,肉味鲜美,易捕捞,不需越冬保种,饵料利用率高,生长快,养殖产量高(流水高密度养殖产量可达1万公斤/亩)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青睐。历经多年的养殖研究,现已掌握了虹鳟鱼的人工繁殖、鱼种培育和亲鱼饲养等技术。目前国内已有黑龙江、辽宁、北京、山东、山西、甘肃等20多个省(市)开展了虹鳟养殖。 一、虹鳟鱼的生物学特性 (一)生活习惯 虹鳟喜栖息在水质清新,有水流,水量充足,具有沙砾底质的冷水溪流中。适宜生活水温为12—20℃,最适生长水温为16—18℃。低于8℃…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斑点叉尾的人工繁殖技术,其中包括亲鱼池的条件、亲鱼的选择与培育、亲鱼的产卵以及鱼卵的孵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