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鹿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在新西兰,该病是引起成年鹿死亡最严重的传染病,占总死亡率的33.1%,占疫区成年鹿的1%;英国、澳大利亚和北美也都有鹿群暴发该病的报道。我国吉林某地在2002年冬季也发生了具有恶性卡他热病特征的疾病,造成几十只梅花鹿死亡。到目前为止,该病一直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经发生,患病鹿几乎都以死亡而告终。因此,了解该病的传染规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对于及时诊断疾病,做好防疫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病毒引起恶性卡他热的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科的伽玛疱疹病毒,目前至少已经发现…  相似文献   

2.
奶牛恶性卡他热是由属于一种疱疹病毒属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头部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纤维蛋白性炎症,常伴有角膜混浊和神经症状。牛与感染此病毒的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发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牛具有易感性,且一般认为牛与牛之间不能引起直接传染。奶牛感染此病后,死亡率高,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3.
奶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奶牛感染此病后.死亡率高.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牛疱疹病毒3型感染而引起的牛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以幼龄牛和青年牛发病最多,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体表吸血性昆虫也可成为传播媒介;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可将本病分为头眼型、最急性型、肠型和皮肤型4种,危害较大;加强牛场的管理可减少本病发生,病牛可通过对症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1 临床症状1.1 一般性临床症状体温突然升到41~42℃.经过1~5天,往往经过3天,才降至正常.有的经过5~7天,发热才有可能减缓.病初精神抑制.尤其双肘部肌抖动明显,体表及末梢发凉(发热恶寒)呼吸急速,每分钟多达90~100次,个别病例每分钟呼吸次数高达130次 病初心悸亢进(深数脉)井与呼吸、体温同步增加(暂时)尾部脉搏浮数 听诊心脏,病初心音高亢,第二心音增强,高朗,时有杂音:个别病牛有急性心肌炎,后期死于心衰 病初便秘.粪干而黑,表面有黏液及血丝,少数病牛有膀胱麻痹症状,排尿困难 重病牛出现神经症状,兴奋不安:个别病牛出现酸中毒,双眼落水,一般病牛经过1~3天(常超过3天),临床症状消失,有的持续到1~15天后仍有症状:个别病牛反复发热,高热稽留1~2天后,又趋于正常,然后继续上升.多数病牛经过1~2次用药治疗后,稽留于39℃以上个别病例有流产.死胎、或早产.多见于妊娠的大胎牛  相似文献   

6.
黄牛恶性卡他热(又称牛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持续发热,口、鼻流出黏脓性鼻液、眼黏膜发炎,角膜混浊,并有脑炎症状,病死率很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共收治黄牛恶性卡他性热35例。治愈29例,6例经治无效死亡,治愈率82.90%,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牛恶性卡他热是由恶性卡他热病毒引起的牛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我国将其列入二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8.
9.
一、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一些吸血昆虫能传播木病病原。如环家蚊(Culexannulirstis)环须按蚊(Anophelesannulipes)是最有可能成为木病的传播者。传播方式、传播广度、速度是以病畜的转群、迁徙、传播者的存在密度、生物活性而决定的。在温暖湿热季节,抑或突然高温高湿,吸血昆  相似文献   

10.
奶牛肺水肿病发病突然,病程短,死亡快,在诊断该病时极容易误诊而导致治疗延误,笔者现将诊断与治疗肺水肿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饲料博览》2003,(8):49-49
产乳热也叫生产瘫痪,常在分娩前后突然发病。主要发生在营养良好的高产奶牛,且多出现于3~6胎的高产胎次,并且受干奶期饲喂水平的影响较大。患过产乳热的奶牛以后产犊时容易再发此病。 症状 病情较轻时,体温正常或稍有下降,一般不低于37℃,病牛精神萎顿,但不昏睡,食欲不振,瘤胃蠕动减弱,卧地后自行不能站立,头颈呈轻度S状弯曲,随着病情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情况 某奶牛场共有大小奶牛30头.2004年3月初,有1头犊牛突然发病.并迅速蔓延,1周内,25头成年奶牛有14头发病,并有2头死亡,5头犊牛全部发病,有2头死亡。据畜主反映,发病初期,当地兽医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安乃近治疗,收效很小,疫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3.
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母畜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严重的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此病多见于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  相似文献   

14.
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家畜,其生长适宜温度为10-20℃,当环境温度越过25℃,就会影响产奶量。产奶量越高的牛影响越大,下降幅度可高达50%,而且还会导致以后泌乳期产奶量下降,下降幅度每头每天2-5公斤.甚至可高达10公斤以上。温度32℃以上时,乳蛋白率、乳糖率降低,还会造成情期受胎率和初生犊牛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主要发生在产奶牛的乳房和乳头上,开始为丘疹,大小为黄豆粒大,随后变成樱红色水泡。一般在2-3天内结痂。结痂后4周左右愈合。发病数量不等,病牛无全身症状,因乳头丘疹破溃疼痛拒绝挤奶。有50%左右的病牛在患病后2—4天内泌乳量下降8%-12%.  相似文献   

16.
17.
18.
奶牛热应激防治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热应激是指奶牛受到超过自身体温调节能力的过高温度刺激时,引起机体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奶牛热应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营养调控、环境改善和育种途径。目前奶牛业生产多采用营养调控为主,环境改善为辅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马瑞 《农村科技》2004,(5):12-12
产后瘫痪也称乳热症,是产后乳牛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本病以患牛意识和知觉丧失、四肢瘫痪、消化道麻痹、体温下降和低血钙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该病主发于分娩前后的奶牛。主要是由于胎儿的快速生长,对钙离子的需要量相对加大,致使血钙降低,而又不能迅速动员骨骼中的储备钙。再加上饲料配备不当,含钙不足,从而造成妊娠奶牛钙的缺乏。分娩后体质虚弱,泌乳又进一步造成钙的丢失,血钙进一步降低,直接影响了神经肌肉的机能,而发生瘫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