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将120只3~4岁的内蒙古绒山羊母羊,按年龄、上年度产羔类型和上年度产绒量分为4组,研究自然放牧条件下不同配种周期对内蒙古绒山羊繁殖性能和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第1周期的发情率、情期受胎率和产羔率最低,第2,3周期达到高峰,第4周期逐渐下降;各组绒山羊初生重差异显著(P<0.05),第3,4周期显著高于第1,2周期,第2周期最低。各组绒山羊产绒量差异显著(P<0.05),第3,4周期显著高于第1,2周期,第2周期最低;不同配种周期对绒品质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绒山羊的适宜配种周期应选择在第3周期,即10月份。  相似文献   

2.
褪黑激素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选用24只,平均年龄(15±1.5)月龄、平均活重(32.92±2.33)kg半同胞羯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埋植0、2、4、8 mg/kg BW褪黑激素(MT),研究MT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生绒期产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绒萌发前约一个月(夏至)埋植MT显著提高了血浆MT浓度,使羊绒萌发时间提前,绒长度增加、产绒量提高,而对绒纤维细度和粗毛生长没有影响,同时确定MT适宜剂量为2mg/kg BW。  相似文献   

3.
不同形式蛋氨酸对内蒙古白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 12只周岁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十二指肠近端瘘管和回肠末端瘘管的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羯羊 ,研究在同一氮硫比 (N∶S =7.3 0∶1)条件下 ,不同形式蛋氨酸添加剂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及羊绒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蛋氨酸添加剂可以显著提高山羊日增重 (P <0 .0 5 ) ,其中包被蛋氨酸组效果最好 ,较硫酸钠组提高 2 .5倍 ;且包被蛋氨酸在绒生长旺盛期显著提高了羊绒生长率和羊绒长度 (P <0 .0 5 ) ,但各试验组羊绒细度、含硫量和含硫氨基酸的比例没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包被蛋氨酸可以显著提高羊绒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 (P <0 .0 5 ) ,但对羊绒中单个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  相似文献   

4.
河西绒山羊和内蒙古白绒山羊生存环境相同,前者产绒量低,绒品质好,后者产绒量高,绒品质相对较差。本文旨在评价内蒙古白绒山羊与河西绒山羊杂交对后代产绒量和绒品质的影响。从河西绒山羊主产地平山湖测定11只河西绒山羊、10只内蒙古白绒山羊和10只杂种产绒量,采集颈部山羊绒测定细度、含绒率和长度。测定结果表明河西绒山羊与内蒙古白绒山羊杂交后,杂种后代平均产绒量比河西绒山羊提高了23.43%。杂种后代的山羊绒平均细度比河西绒山羊粗0.32μ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细1.64μm。杂种后代山羊绒长度比河西绒山羊增加5.85mm,比内蒙古白绒山羊增加2.90 mm。  相似文献   

5.
6.
生态环境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不同生态环境下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温差、海拔、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对辽宁绒山羊的产绒量、绒细度和净绒率等性能的影响。这对其他地区引用辽宁绒山羊,充分发挥辽宁山羊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综述了主要环境因子光照、环境温度、气候、营养等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为改善绒山羊生产的环境条件,研究新的绒山羊饲养工艺提供理论基础和现实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非长绒期埋植外源褪黑激素对不同年龄内蒙古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6岁能繁母羊150只,每个年龄段根据产绒量和体重将母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于2014年4月30日和6月30日埋植2 mg/kg BW褪黑激素于耳部皮下。自埋植开始至试验结束(2015年4月底抓绒),逐月观察山羊绒生长情况,并于抓绒时采集绒样,分析埋植对山羊绒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所有年龄段山羊绒产量和绒长度均显著提高,绒细度显著降低(P<0.05),其中5岁埋植组山羊的产绒量提高幅度和细度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到28.75%、4.94%,6岁埋植组山羊绒长度增加幅度最大,为29.27%。综上,不同年龄内蒙古绒山羊埋植外源褪黑激素均有促进山羊绒生长和提高产量作用,但不同年龄绒山羊增产效果不一致,并且褪黑激素对于提高内蒙古绒山羊后期的生产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
10.
日粮硫水平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及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4只装有瘤胃和十二指肠近端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2周岁左右),按4×4拉丁方设计,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日粮硫水平(0.11%、0.17%、0.23%、0.29%)对辽宁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日粮硫水平对辽宁绒山羊的产绒性能及羊绒品质影响显著(P0.05);日粮添加硫可显著提高辽宁绒山羊绒生长速度、产绒量、绒长度(P0.05),但对绒的细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综合分析认为,日粮硫水平为0.23%(N:S为7.39:1)对提高辽宁绒山产绒性能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8):35-38
为了掌握蒙东地区绒山羊养殖的生产现状,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蒙东地区绒山羊的品种、存栏量、饲养规模、养殖水平、防疫治疗、生产情况及市场行情等进行了系统地跟踪调研,对蒙东地区绒山羊的饲养管理、绒毛生产、盈利水平等情况进行了客观分析。结果显示:蒙东地区绒山羊存栏量保持在1 200万只以上,年产山羊绒约4 000 t,绒山羊农区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1.49,牧区养殖投入与产出比为1∶1.87。结果表明:蒙东地区是绒山羊主产区,但养殖水平依旧传统粗放落后,牧区养殖效益明显高于农区。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罕山白绒山羊毛囊生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acpic染色法对周岁内蒙古罕山白绒山羊体侧部皮肤横切、纵切面进行染色,研究其毛囊生长发育的规律.结果表明,一年当中,5月份次级毛囊逐渐开始发育;6、7、8月份次级毛囊发育显著(P<0.05);9、10、11、12月份次级毛囊发育极显著(P<0.01),其中11月份的发育最好;1、2月份进入退行期;3、4月份进入休止期.次级毛囊深度在8月底最深,毛球宽、毛囊宽也在8月底最宽.退行期的毛囊活性低,休止期的毛囊完全失去活性,表现为绒毛停止生长.绒长度测量结果表明,5月份少数个体的绒长出体表皮;6、7、8月份绒长度逐渐增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9、10、11、12月份绒长度显著增加,其中11月份最长(P<0.01).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探讨BrdU 标记绒山羊皮肤干细胞的可行性,并初步确定干细胞的位置,试验采用静脉注射BrdU后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离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并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BrdU在绒山羊体内的标记时间为10周;免疫组化AEC染色阳性细胞核呈红色,阴性细胞核不被着色,说明BrdU标记信号存在于初级、次级毛囊及表皮中;注射初期毛囊及表皮增殖细胞均被标记(包括干细胞),4周时标记细胞主要位于毛囊的下部,6周时阳性信号减少且有向上迁移迹象,8~10周标记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10周后无阳性信号;Ⅳ型胶原黏附培养毛囊的标记部分细胞呈克隆生长;流式细胞检测得到F2代G0/G1比为(73.98±4.74)%,初步证明干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从体成分的角度研究了光照对内蒙古白绒山羊营养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体成分有较大影响,体脂肪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而增加,长光照、自然光照和短光照条件下绒山羊的体脂肪含量分别为23.6%、15.78%和14.16%,而体蛋白、体水分和体灰分含量则随着光照时间的减少而减少,长光照和自然光照组显著高于短光照组,长光照组和自然光照组差异不显著。证明了光照对绒山羊有调节营养分配的作用,为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选用4头带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以两种不同精粗比的粗料型日粮为培养底物,研究不同苹果酸添加量(0、3、6、9、12mmol/l)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下乙酸、丙酸、丁酸及TVFA浓度均以3:7日粮组较高,乙丙比以2:8日粮组较高,差异均不显著(P>0.05)。添加苹果酸后,3:7日粮组乙酸、丙酸浓度在培养4、8、18和24h后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3mmol/l组高于对照组,9mmol/l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2:8日粮组乙酸、丙酸浓度在培养8、18h后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在培养8、12和24h后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丙比在两种日粮下均极显著降低(P<0.01);TVFA浓度在两种日粮下均升高,培养4、8、18h差异是显著的(P<0.05)。  相似文献   

17.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how the effects of photoperiod on circadian clock genes in the skin contribute to the regulation of hair follicle cycling of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 Twenty‐four female (non‐pregnant) Inner Mongolia white cashmere goats aged 1 ? 1.5 years old with similar live weights (mean, 20.36 ± 2.63 kg)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two groups: a natural daily photoperiod group (NDPP group:10 ? 16 hr Light, n = 12) and a short daily photoperiod group (SDPP group: 7 hr Light:17 hr Dark, n = 12). All goats were housed in individual pens from May 15 to October 15, 2015 and were fed the same diets. We detect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brain and muscle arnt‐like protein‐1 (Bmal1), 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ontrol kaput (Clock), cryptochrome‐1 (Cry1), period homolog‐1 (Per1) and Rev‐erbα genes in the goat skin. ANOVA revealed a significant 24 hr (10:00 hr, 14:00 hr, 18:00 hr, 22:00 hr, 02:00 hr, 06:00 hr, 10:00 hr) variation between the SDPP and NDPP groups for three months (July, September, and October). In summary, the current results confirm that an intrinsic oscillating molecular clock exists in goat skin, and that the clock is important for potential timing mechanisms at the anagen phase of hair follicles,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the regulation mechanisms of hair follicle cell prolife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