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株系的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个转基因枸杞株系的光合生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1个株系的叶片叶绿素(CHI)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也显著低于对照,其它4个株系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说明转基因对枸杞植株的光合生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株系的光合生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个转基因枸杞株系的光合生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有1个株系的叶片叶绿素(CHI)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气体交换参数也显著低于对照,其它4个株系与对照相比变化不大。说明转基因对枸杞植株的光合生理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对土壤微生物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抗蚜虫转基因枸杞对突然微生物的影响。[方法]以高产优质宁夏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对照,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了种植抗蚜虫转基因枸杞对种植地和根际土壤主要微生物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枸杞的两个年生长时期,供试转基因枸杞株系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厌气性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和非转基因枸杞亲本植株相比无显著差异,转基因枸杞种植地与非转基因枸杞种植地间的各类微生物数量也均无显著差异。种植地和根际土壤好气性细菌、厌气性细菌和真菌数量在枸杞年生长的2个时期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为:现蕾期<果实成熟期,而放线菌数量大多表现为:现蕾期>果实成熟期;此外,转基因枸杞和非转基因枸杞的根际微生物数量比同时期的种植地都要高。[结论]说明转基因枸杞对土壤微生物系统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RdreB1BI转入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揭示RdreB1BI在草莓果实品质调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理。【方法】以5个转RdreB1BI株系及非转基因‘红颊’草莓全红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纵横径、单果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等风味物质及花青苷、总黄酮、总酚等着色物质的含量。应用BLASTn、GENEFINDER和PlantCARE等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外源基因和7个次生代谢产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RdreB1BIFractinFvC4HFvCCR2FvGSTFvF3HFvDFRFvMYB306)的结构,并预测基因启动子作用元件。采用qRT-PCR定量法检测相关基因表达量,应用7300 system软件和2-△△Ct法分析数据。对生理生化及分子数据进行方差及相关性分析,综合讨论RdreB1BI的转入对‘红颊’草莓果实品质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红颊’草莓株系与野生型果实单果重的范围为11.75-15.42 g,纵径和横径的范围分别为35.12-40.42 mm及28.73-32.6 mm,仅株系8果实纵径显著大于株系7,其余指标间差异不显著。其中转基因株系1和7的花青苷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7及8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各转基因株系的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7和8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21.70 mg·g-1 FW),分别为野生型的2.87、3.39和3.35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正相关(r=0.811*),但样品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转基因株系草莓成熟果实果肉中氨基酸含量为0.2580-0.3950 g/100 g FW,野生型果实的氨基酸含量为0.5151 g/100 g FW,显著高于各转基因株系草莓果实;转基因株系1和7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转基因株系1果实的抗坏血酸含量为168.35 mg/100 g FW,显著高于野生型(92.50 mg/100 g FW)。转基因株系9及10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为25.97和25.86 mg·g-1 FW,显著高于野生型(22.93 mg·g-1 FW)。RdreB1BIFvCCR2cinnamoyl-CoA reductase 2-like)和FvMYB306(myb-related protein 306)在各转基因株系中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启动子区域包含多种高等植物顺势调控元件,主要有对真核生物起增强基因转录效率的CAAT-box和核心启动子元件TATA-box。同时还包含G-Box、G-box、MBS、ARE、5UTR Py-rich stretch等能影响各基因对光的响应、在苯丙烷代谢途径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结论】RdreB1BI调控相关基因参与转化体果实发育和成熟,提高光的有效性,活化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关键基因,差异基因中均包含大量光诱导响应元件,FvCCR2FvMYB306的表达促进了总黄酮、酚类物质及花青苷等次生代谢物的合成。转入RdreB1BI使草莓果实的多项营养成分和着色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改善了草莓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选育出适宜甘肃生产种植的枸杞新品系,基于2次筛选的结果,对5个长势优良的株系的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研究,并进行第3次株系筛选。结果显示:试验区枸杞果实成熟较晚,5个待选株系的单株产量差异明显;其中2009-17的单株产量为206.37 g,显著高于其他株系;除2009-1外,其余3个株系的单株产量适中,均为120 g左右。所有株系的产果量在果期内均呈现出由低到高再急剧降低的趋势,在7月底至8月中旬达到产量高峰。待选株系在产量、果实百粒重、果长、坏过率、枸杞多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5个株系由优到劣依次为2009-17、2009-18、2009-2、2009-13、2009-1,前3个优良株系可作为新品系选育的材料进一步培育。  相似文献   

6.
在获得转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基因(APX)菊苣株系的基础上,对3个转基因株系的抗旱相关生理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正常供水条件下,转基因株系与非转基因植株各项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干旱条件下, 3个转基因株系菊苣叶片APX质量摩尔浓度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对照。3个转基因株系中有2个株系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低于非转基因对照,表明APX基因可显著提高菊苣APX活性,降低氧自由基浓度,减轻对细胞的伤害。3个转基因株系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质量分数、叶绿素质量分数、单株幼苗的根系生长量,均高于非转基因对照。可见,转APX基因菊苣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从而验证APX基因的抗旱功能,为转基因材料应用于菊苣的抗旱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浓度缺铁水培条件下,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植株叶片和根系Ca2+、Mg2+、Ni2+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在Fe2+浓度为1μmol.L-1时,转番茄铁载体蛋白基因(LeIRT2)八棱海棠株系叶片中Mg2+的含量显著低于非转基因株系,而根系Mg2+的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株系;该浓度下转基因株系根部Ni2+含量显著高于非转基因株系,叶片中Ni2+含量与非转基因株系无显著差异。Fe2+浓度为10μmol.L-1时,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Mg2+、Ca2+的含量与非转基因株系无显著差异。Fe2+浓度为1μmol.L-1时,转基因株系叶片和根系Ca2+的含量与非转基因株系无显著差异。无铁条件下在叶片和根系中Ca2+、Mg2+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转双价抗真菌基因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已获得的对疫霉根腐病抗性显著提高的双价转基因大豆株系G0431和G0433进行了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形态性状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产量性状上,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在形态性状上,株系G0431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成了无限结荚习性,株系G0433株高低于对照、生育期短于对照、结荚习性由亚有限结荚习性变成了无限结荚习性;在品质性状上,与对照相比,两个转基因大豆株系蛋白含量有所下降而油分含量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9.
对宁夏同心、中宁、惠农、银川园林场4个产地的宁杞1号果实中枸杞多糖和总糖含量与土壤养分及盐分比较分析表明:不同产地枸杞果实中枸杞总糖含量差异极显著,惠农含量最高,银川园林场最低;多糖含量表现为4个地区间差异不显著;果实中枸杞总糖含量与速效氮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多糖与Na 和Cl-相关性显著;总糖与Na 和Cl-相关不显著,而与Ca2 和SO42-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0.
bzr1基因的转化对番茄果实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将BR信号转导因子BZR1转入到番茄中,研究其对果实性状的影响。方法通过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zr1基因转入到番茄栽培品种中蔬4号中,并对转化植株进行分子鉴定以及T1代遗传学分析;以转基因系和对照为材料,分析转基因植株果实典型发育时期的主要品质性状、色素和乙烯含量的变化,并分析BR生物合成基因Dwarf和调节基因LeBR1,以及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LeACS4,乙烯响应基因ERF1和信号转导受体基因(LeETR1和LeETR3)的表达。结果转基因株系果实在转色期,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有机酸、可溶性蛋白、维生素C、番茄红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乙烯释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在幼苗期和果实发育的前3个时期BR调节基因LeBR1的表达均高于对照,从绿熟期开始一直到转色期,转基因株系中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基因LeACS4的表达均高于同期的对照;在破色期,转基因株系中乙烯响应基因ERF1和信号转导受体基因(LeETR1和LeETR3)的表达显著高于同期的对照。结论bzr1基因在番茄中的转化使番茄食用器官(转色期果实)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显著增加,从而改善番茄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枸杞高产和优质栽培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覆盖处理下枸杞初生物质与次生物质的积累情况。[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对枸杞果实中主要初生物质及次生物质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秸秆-膜覆盖的枸杞其糖类和黄酮含量均明显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减少,百叶重、千粒重、产量都有所提高,但对鲜果的大小形状无明显影响;枸杞产量与总糖、多糖呈不显著性正相关,与黄酮几乎没有相关性,与类胡萝卜素呈不显著性负相关。[结论]合理覆盖可以增加枸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周筠  康建宏  杨涓  李锋  孙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26-18128
[目的]为枸杞的高产和优质栽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覆盖处理下枸杞初生物质与次生物质的积累情况。[结果]不同覆盖方式对枸杞果实中主要初生物质及次生物质的含量均有一定影响,其中秸秆-膜覆盖处理的枸杞其糖类和黄酮含量均明显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减少,枸杞百叶重、千粒重和产量均有所提高,但鲜果的大小形状无明显变化;产量与总糖、多糖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黄酮几乎没有相关性,与类胡萝卜素呈不显著负相关。[结论]合理覆盖可以增加枸杞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枸杞作为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和药食同源的名贵中药材,是西北干旱地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其需求量的增加和品质要求的提高,优质高产已成为枸杞产业关注的重点.枸杞果实中总糖、多糖、有机酸、甜菜碱、可溶性蛋白和色素等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是衡量枸杞品质的主要指标.对枸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这些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从分子水平研究各成分代谢的分子机理及其调控作用奠定基础,为枸杞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枸杞Lycium果实糖积累差异及其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以4种枸杞为试材,在枸杞果实发育期间,测定果实糖质量分数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果实中检测到10种糖,云南枸杞L.yunnanense和中国枸杞L.chinense果实中检测到7种糖,北方枸杞L.chinense var.potaninii果实中检测到6种糖;成熟期枸杞果实以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为主。在果实发育过程中4种枸杞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整体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果实发育的后期升高幅度高于初期;而蔗糖质量分数呈现出2种变化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种间有差异。4种枸杞蔗糖代谢酶活性在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差异较大,其中,酸性转化酶(AI)在果实发育的初期活性较低,种间差别小,但在果实发育的后期活性高,种间差别大。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供试种蔗糖合成酶(SS)活性始终高于磷酸蔗糖合成酶(SPS);云南枸杞维持着较低果糖和葡萄糖质量分数。3种枸杞果实中果糖质量分数与AI活性显著正相关(P<0.05),转化酶在枸杞果实糖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图3表2参23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6个枸杞品种的授粉亲和性。[方法]以宁夏生产上常用的6个枸杞品种为材料,进行自交和正反交授粉组合试验。[结果]宁杞3号自交不亲和,自交坐果率仅为1.33%,宁杞2号自交亲和性较差,为31.74%,其他品种在50%以上。6个品种的杂交组合大都表现出良好的亲和性,尤其是宁杞3号,配置合适的授粉树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和单果重。[结论]该研究为生产上授粉树的配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不同施肥措施对黄灌区枸杞光合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资源,不合理的施肥措施易导致枸杞品质下降,引起环境污染等问题。为确定黄灌区枸杞生长适宜的施肥方式,设置了3种不同施肥方式(T1:不追肥;T2:追施尿素40 kg/hm2;T3:追施矿源性腐植酸10 kg/hm2)对枸杞叶片结构光合生理、糖分含量和产量品质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T3处理有效提高了枸杞发育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气孔导度(Gs),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T3处理显著增加了枸杞收获期叶片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与T1处理相比变化幅度分别为42.1%和67.2%。成熟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葡萄糖、果糖和多糖均表现为T3>T2>T1,蔗糖表现出相反趋势。追肥明显提高了枸杞商用产量和药用品质,其中T3处理调控效果最好。矿源性腐植酸在该区域应用显著增强了枸杞叶片光合作用,改善了单季枸杞果实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17.
氮磷钾配施对景电灌区枸杞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5种氮磷钾施肥配比处理进行田间试验,以传统施肥配比为对照,通过对不同处理下枸杞春梢长度、粗度、冠幅的生长量、果实产量、百粒重的测定和分析,探索和筛选景电灌区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适宜氮磷钾施肥配比.结果表明:景电灌区盛果期枸杞养分管理中,不同氮磷钾配比处理对枸杞生长和果实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差异较大;氮磷钾三元配施对春梢、冠幅生长及产量和百粒重的促进作用显著优于氮磷或氮钾二元配施;在一定氮素基础上,增施磷钾能极显著地促进春梢加粗、伸长生长和冠幅的扩大,也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当单株年纯氮施用量为0.2 kg时,年生育期内盛果期枸杞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磷钾适宜施肥配比为:春梢生长期(4~6月)N∶P2O5∶K2O为∶0.5∶0.5,结果期(7~9月)N∶P2O5∶K2O为1∶1∶1.  相似文献   

18.
以宁夏枸杞的主栽品种宁杞1号为材料,于2004年7月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了同心、中宁、惠农、园林场四个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的含量并进行了比较。通过对宁夏枸杞果实中甜菜碱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分析,研究不同产地土壤理化因子对枸杞有效成分甜菜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夏四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差异显著,其中中宁含量最高,惠农含量最低;四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有机质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甜菜碱含量与土壤盐分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