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他是一名优秀的农机干部,在农机这个平凡岗位上一干就是24年;他又是一名优秀的义工,3年多来,他组织开展义工活动346次,募集爱心资金20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31人次。2010年3月18日,他在给贫困学生送助学款的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行程。他就是扎根于广安农机事业的普通农机人——杨宪明。  相似文献   

2.
表弟是一年前查出患了鼻咽癌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化疗,病情相对稳定。医生乐观地对他说:“这种病只要保养休息好,一般活个十年八年不成问题。但表弟是在农村长大的,他没有太多的文化,也没有见过太多的世面,他只知道癌症是个绝症,他可能活不了多长时间。这时的他,并没有过多地想到该用什么办法为自己诊病,该吃些什么、喝些什么甚至玩些什么以不枉费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在信丰县,大阿镇大阿村的朱清能几乎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知名度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他的名字紧紧地和农机联系在一起,一提到他,人们自然会想到农业机械化,说他是靠农机致富的典型。  2000年 40多岁的朱清能是个大学物理系毕业的本科生。 80年代初,他还是一所中学的物理教师,可自读大学时起就立志要在红土地上有一番作为的朱清能又怎么愿局限于三尺讲台呢 ?1986年,他毅然撇下“铁饭碗”,承包起学校的农场,开始了他农机致富的征程。  身为物理系本科毕业的朱清能深深懂得农业机械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1986年,他在乡农…  相似文献   

4.
梁成锋是扶绥县中东镇东哨村农民,是一位有胆识、敢想敢干的农机手。今年27岁的他经历过外出打拼磨炼,最终选择干农机。从2009年开始了人生农机之旅,在农业机械化迅猛发展的大潮中,他大显身手,干出了一番事业。返乡创业显身手,经营农机有“钱”途梁成锋虽然年纪轻轻,但历经风雨。2002年9月,在劳务输出的大潮中,初中刚毕业的他便和同村同龄人一同外出打工,至2008年在外闯荡近6年。不寻常的打工经历,使他不仅拓宽了视野,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  相似文献   

5.
李伟智,说他是农业问题专家实不过份,几年时间就出版了7部专著,一位省委领导为他的专著《中国内陆农村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序时就曾称道过他的“高产与功力”。其实,他本人就是一本书。1992年,当时的娄底地区行署(1999年撤地建市)第一次公开选拨县处级领导干部,他以良好的个人素质和不俗表现由地区种子公司经理一跃为地区农委副主任、农村部副部长,那时,人们就开始读他。1999年12月15日调娄底市农机局任党组书记、局长,李伟智走马上任后,农机系统的干部职工都在读他。一年之后的2000年12月,全省农机化工作评比时,他所领导的单位…  相似文献   

6.
在情人节这天我们采访了玛莎拉蒂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克里斯先生。说实话,如果我是女士就会对他一见钟情的。他是如此英俊潇洒、风度翩翩,同时又善于创造传奇。从2006年来到中国,短短几年时间就将中国市场发展成玛莎拉蒂全球第二大市场,2011年的销量达到了800辆的新高,在来中国之前他还曾将玛莎拉蒂在南美、中东、f我罗斯和澳大利亚等地区的销售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似乎有一种魔力。  相似文献   

7.
他是一名老党员,他是一位老机手;山里的乡亲们称他是一头老黄牛,他43年如一日默默地呵护抽水机从而使一片粮田免受旱魔吞噬。他就是被群众誉为好党员、好干部、好机手的泸溪县兴隆场镇兴隆场村党支部书记罗国生老乡。罗国生,土家族,家住兴隆场村西门组,这个组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地方。早在1958年,为确保西门组的155亩稻田免受干旱,县领导给西门组配备了1台煤汽抽水机,当时17岁的罗国生担当了机手的任务。他通过学习,逐步掌握了煤汽机的操作维护,使该组的稻田基本免受干旱。这一干就是7年,此间,他因表现突出,光荣地…  相似文献   

8.
宋万堂是灵石县交口乡交口村的农民,今年38岁。他是交口村数得着的能人。这不仅因为前几年他当饭店老板,敢想敢做,生财有道,更因为1998年他毅然放弃饭店,带着一整套农机具回村务农,再展宏图。宋万堂参过军,部队生活不仅练就了他坚强的意志和熟练的驾驶技术,同时也打开了他的眼界。复员后,他立志在商海闯荡一番。他四处筹措资金承包了一家饭店。头几年,当地煤炭产业发展较快,外地民工很多,饭店天天门庭若市,生意红火。但近几年随着煤炭市场疲软,国家关井压产力度加大,打工的人少了,饭店生意也日趋萧条。宋万堂便打起了…  相似文献   

9.
一颗体贴农民的心 小丘说,他是农民的儿子,他知道农民太苦了。2012年3月底,小丘的父亲不明原因大量吐血,  相似文献   

10.
在河北省玉田县电力局,有一位埋头苦干在时间激流中的高级工程师,执著追求的功臣,人们习惯称呼的“芮工”,他就是1984年任电力局长、电力公司总经理的芮盛颜。芮工是1966年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的高材生。他一步一个脚印地在玉田耕耘了三十个年头。1982年从水利部门调到电力部门,凭着渊博知识和忘我的工作精神,不论是治水还是办电,他都是亲自勘测,亲手设计,亲临现场指挥,履行了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全县修建的23座扬水站,有17座透着他的汗水,已建的9座变电站和架设的1400余公里高压线路,都流着他的汗珠和血迹,他的思想总是…  相似文献   

11.
杂志社的贵客□张爱萍一天早晨,山西农机杂志社里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农民。他是专程从孝义市来太原市购买《山西农机》杂志的。我请他坐下,听他讲他的经历。他叫白贤礼,家住孝义市兑镇镇偏店村。他家有一台小四轮拖拉机。从1986年起,他开始订《山西农机》。那些年...  相似文献   

12.
定义彭康益     
彭康益的大半生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与命运抗衡,他与他的科利亚走过不平常的10年,用他自己的话说“十年磨了一剑”,现在这剑磨得怎么样了,也许还要再等5年才能下结论。但是彭康益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自信,这种自信使他认为科利亚一定能成为中国一流的农机企业。  相似文献   

13.
麻雀也算我们的老读者了,五年来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我们杂志。五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们杂志发生了变化,麻雀的生活也在不断向前。预约采访的时候他很谦逊,其实圈子里的朋友都知道,麻雀是一个多么简单、执著的人,他是一个真正来自民间的公益活动发起者和组织者,是一个直率豁达.对社会负有极大责任感的好青年。  相似文献   

14.
杨秋喜是潞城市城关镇南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今年50岁出头。早在农业合作化时期他就当上了农机驾驶员。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他自己买了1台“小手扶”。凭着肯吃苦,工作认真又勤快,几年后,他便有了一定积蓄。1989年,他卖掉手扶拖拉机,又购回2台邯郸—...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他年轻,但他经验丰富,业务精湛;有人说他官小,但他却担负着一万多客户的供电服务任务。他就是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供电营业所所长──陈晓东。他带领全所职工兢兢业业,务实创新,把成立一年多的供电营业所管理得井井有条,颇有起色,因为他的信念是“一切为了客户”。电网消缺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保证2000年四五月份,大板镇内三天两头地停电,客户很是不满。面对困难,陈晓东带领全所人员夜以继日地查找故障,把线路消缺列为重要攻关项目。他组织人员逐基杆地进行检查,将线路的大小缺陷记录在案,而后根据缺陷的轻重缓急,逐一消…  相似文献   

16.
乡亲们都爱称他老韩。老韩自1987年上任以来,年年是市局先进工作者,1998年,东张孟站被命名为省局级文明窗口。该乡的电费电价是全县最低,“电包公”是乡亲们送给他的美誉,的确,老韩在电费电价管理上真称得上铁面无私,一次,群众举报张洞村电工在用电收费上优亲厚友,他马上前去调查,经查实,该电工父亲上月份少交费81元,他当即拍板:电工父亲如数补交电费,村电工公开向群众道歉。他的一个亲戚办了一家面粉加工厂,想让他照顾照顾,被他严辞拒绝,亲戚临走时悻悻丢下一句:“六亲不认”。但乡亲们说:“有老韩在,俺们不…  相似文献   

17.
提起甘肃省山丹县农机监理站监理员张水,当地的农机手,销售农机的经销商中都无人不晓。他办事公正,认真,原则性强。山丹县的农机补贴工作实施了6年,他按照局里的安排,参与补贴也是6年。按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操作规程和局里的要求,他负责的主要工作就是补贴机具的核实和建档入户工作。  相似文献   

18.
爱拼才会赢     
梁德斌 《农村电工》2004,12(7):24-24
2004年4月19日.江苏省金湖县前锋供电所农电工肖春龙从南京禄口机场乘坐飞机开始他的9天之旅,这是市、县供电公司对他的奖励。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迅速在全县农电系统中传开,有人说他是幸运的,有人说这是他勤奋拼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宗师赵忠祥     
赵忠祥在中央电视台内部有一个外号,名曰“宗师”,平时大家都喜欢这么叫他,久而久之,他自己也默认了这个外号,打电话自报家门时也习惯于这样称呼自己:“你好,我是宗师。”这个外号有什么来历呢?原来,从1962年2月起,赵忠祥就担任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一直到现在40年没动窝,是台里不折不扣的“元老”。不管是业务水平还是人品德行,称他为“宗师”都当之无愧。岁月不饶人。按照有关规定,“宗师”再有不到两年时间就该退休了。面对退休这个问题,他很坦然。他表示:“尽管比起年轻人来我不再有年龄优势,可能显老了,缺乏年轻人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1969年11月10日,杨永新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107团的一个普通农户家,1984年跟随父母调到昌吉州农六师军户农场。1984年初中毕业后,年仅16岁的他就外出到矿山打工,一没技术、二没专长的他只能拉矿石,当苦力,5年的磨炼,使他逐渐成熟。1990年其父贷款5万元,为他购置了1台铁牛-55型拖拉机,从事矿石运输。自幼喜欢机械,善于钻研的他,2000年放弃矿石运输行业,购买了一台铁牛-654型拖拉机和部分农具从事农机作业,服务农业生产。从此,他真正干起了自己喜欢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